雍正奪嫡後深夜就返回潛底見鄔先生,那一刻他有沒有動殺心?

藍色的夜晚47


剛好我為了寫個活動的徵文,在重溫這部劇,所以回答一下。歷史上的確充滿了陰謀,但是不能因此就用陰謀論來解釋歷史,《雍正王朝》雖然只是一部歷史劇,但是也不能簡單的用陰謀論來解釋。雍正回潛底,目的只是溝通消息,說是想弄死鄔先生,是想多了,而且還安排了具體的人,就更沒有道理。

首先,雍正根本沒有弄死鄔先生的必要。按戲中的說法,鄔先生輔佐了雍正很多年,中間出謀劃策,盡心竭力。而且鄔先生還是乾隆帝的師傅。雍正只是剛剛被宣佈當了皇帝,根基未穩,變數多多,他哪裡有那麼急切要殺鄔先生呢?


若說是因為鄔先生知道事情太多,那麼應該是雍正親自動手,安排十七王爺,不是多此一舉嗎?又多了個知情人?那殺了鄔先生之後呢?是不是接下去就該殺十七王爺了,不然不是更不安生。鄔先生只是知道內幕,但是無權無職。這麼一個殘疾之人都要趕緊殺掉,那如果真是安排十七王爺殺鄔先生,那十七王爺豈不是更該殺?


其二,十三王爺放出來之後,拿著康熙的令牌,已經掌握了京畿周邊的部隊,一切正是按鄔先生的謀劃進行的,難道鄔先生謀劃了半天,單單沒有為自己謀劃,如果他知道雍正奪嫡之日就是他死之時,他能不早做謀劃?


其三,按電視劇的發展,雍正根本就不是奪嫡,而是康熙傳位,調動兵馬,不是為了奪嫡,而是為了防止其他王子不服作亂,根本就沒有什麼陰謀,雍正有什麼可怕的?

那麼雍正為什麼要回去一趟呢?簡單說就倆個原因,第一雍正在宮裡,對外邊發生的情況並不確切知道,所以急於要弄明白。第二剛剛接位,心裡並不踏實,腥風血雨還沒有過去,還是自己的家最安全。


所以他回家,首先找鄔先生,目的就是為了瞭解外面的進展情況。順口說起對鄔先生的安排以後再說,鄔先生馬上接話,說出自己的想法---“半隱”,這個是為了讓雍正放心,他幫助雍正登基,任務算完成了,功成身退,但是又活在雍正的眼皮子地下,目的就是讓他放心。表示自己既不會背叛雍正,也不會為雍正的政敵所用。


鄔先生是個一切都看的很透的人,不然他也不會在劇中為秋月做媒。讓秋月嫁給雍正。

雍正就算真要殺鄔先生,也是要做幾件事,第一確保自己皇位已經穩固,而不需要急於一時。第二總要找個理由,而且要確保鄔先生沒有轉移證據,鄔先生不是一般替雍正幹髒事的人,說殺就殺了,沒有人知道,鄔先生是參與核心機密的人,對朝廷爭位的各派瞭如指掌,雍正當晚如果貿然把他殺掉,不怕他留有後手,留下證據個他的政敵嗎?雍正那麼多疑的人,你沒有想到的,他會想到的。

從之後十三爺和鄔先生的對話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些事情。十三爺說我們對不起先生,是十三爺有情有義,不過十三爺並不是鄔先生的知音。

鄔先生幫雍正,第一是報恩,把他從監獄弄出來,第二是中國讀書人的一個夢想,就是做帝王師,幫助一個人登基,是一生最大的成就。非說第三,就是說他覺得雍正登基,對天下百姓有利,所以他要那麼做。


如今事已經完成了,功成身退,在雍正眼皮子底下逍遙去了,挺好,他沒有發財,更沒想當官。所以十三爺說對不起先生這話根本無所說起。


《雍正王朝》這部戲,是把雍正當正面人物,好的帝王來塑造的,所以就劇論劇的話,就算鄔先生不說半隱,雍正也不會殺他,那樣於雍正的形象是有損的。


非要說歷史的話,隆科多,年羹堯,都是奪嫡出力最多之人,也不是上來就想辦法殺掉,只有在感覺他們威脅了王權的時候才殺。


電視劇雍正和鄔先生對談那段真正的用意是下邊幾點,第一,雍正開始說我,馬上改口說朕,是為了強調他沒有想到康熙真會傳位給他,所以一時轉不過彎來。第二,說十七王爺是我們自己兄弟,目的只是說雍正一直就把他的兄弟當兄弟,之後對付八王他們,改名字什麼的,都是因為他那些兄弟要和他過不去,而不是他有什麼不好。


所以,聊電視劇的話,按電視劇的說法,雍正當皇帝是康熙傳的,根本沒有陰謀,所以雍正根本不是也沒必要殺鄔先生,聊歷史的話,根本沒鄔先生這個人,而且電視劇的描寫和歷史真實並不一樣,那怎麼聊,真聊歷史也就不能依託著電視劇聊了。


暖歷史


雍正登基當夜,就回到了潛邸(雍親王府),雍正回來兩個目的:

一是為了安全,畢竟剛剛登基,紫禁城不安全; 二是為了斬草除根。把以前給他辦秘密差事的人都除掉。

其他人都好殺,就是鄔思道這個人鬼精鬼精的,怎麼樣才能又把鄔思道殺了,又不損害自己的名聲呢?雍正與鄔思道的整個對話過程,至少動了三次殺心。而鄔思道這個人精,求生欲非常強,都被他輕鬆化解。



我們來看看這三次殺機:

第一次殺機:我順便過來看看你。鄔思道靠著跪,躲過去了。

雍正一進門就問:“鄔先生呢?”,那個時候全府的人可都在雪裡跪著呢。他就急匆匆的搞到鄔思道屋裡了。

鄔思道一見到雍正馬上跪下來說:參見皇上。

雍正說:我順便過來看看你。

看到沒,從一進門就特意問鄔思道的位置,到大言不慚的說:我順便過來看看你。

這當中的細節如果不是鄔思道一見面就跪下,估計他們兩個人連對話的機會都沒有。因為跪下預示著君臣名分已定。


第二次殺機: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鄔思道靠著三不可用躲過去了。

雍正: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

鄔思道:萬萬不可!皇上,臣有三不可用。

第一:自己是受過刑的人,不可能立於廟堂之上。(這也是清朝法律明確規定的)

第二:自己在康熙朝是罪人,那在雍正朝不適合啟用。(否則對雍正的孝順名聲有損)

第三:雍正是皇帝,治國講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為主,而自己只會陰謀詭計,同時已經江郎才盡。



這三條:前兩條表達了自己沒有爭權奪利的野心。也沒有爭權奪利的資本。一個罪人,一個前朝罪人,就算稍有才能,也無法立於廟堂。這是硬件條件規定的。

第三條正是表明了雍正是個堂堂正正的君王,肯定不會用他這些陰謀詭計。況且自己這麼經過這麼多年的煎熬,已經江郎才盡,沒有什麼實在用處了。

一個殘疾人翻不了多大的浪,對雍正也沒有威脅。自己這幾十年就像熬幹了的藥渣,精力都已經損耗完了。

也是側面的對雍正說,為了你的皇位我已經竭盡全力了,現在沒什麼用了,饒我一條命吧。



第三次殺機:想隱居也是要講策略的,鄔思道自創了半隱,才最終躲過了雍正的殺機。

雍正:大隱居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先生想怎麼隱?

如果當時鄔思道說全隱,到一個雍正找不到的地方。估計還沒到,就被殺了,畢竟他知道雍正的事情太多了。

如果當時鄔思道說到哪個鬧市隱居,估計還是被殺,因為雍正不確定在鄔思道鬧市隱居,會不會被雍正的政敵抓住並利用。也還是要殺了鄔思道。



所以鄔思道自創了一個詞:半隱。

鄔思道:臣想半隱。找一個既能不參與政事,又能吃飯不至於餓死,又能讓皇帝隨時找得到的地方。 最終雍正把鄔思道安排到了自己的心腹——李衛那裡,既是監視,又是養老。這才全了這段君臣情意。

所以說宮廷政治鬥爭是最殘忍,最無情的東西,普通老百姓只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千萬別參與。


少校柳下惠


以我愚見,雍正得位後(不用奪嫡),因隆科多在張相爺指揮下,到正殿正大光明匾額上,拿來傳位詔書,大聲宣讀,誰敢不服?而十三爺己拿皇帝金牌令箭,順利接管山西銳健大營,外有十三爺,內有九門提督隆科多,穩住江山陣腳。這者回潛邸一看!但這時是否殺烏先生,雍正也在兩可間,只能見面再看!從內心深處,雍正對烏先生感念不盡,真不想殺,只能臨機處置。

也是烏先生行道之深,早己算到,和雍正的最後一面,充滿殺機,步步驚心!烏先生見招,拆招,婉拒做官,活了半條命,又提出半隱於市的主張,保全自已一命!讓皇上放心,有求於我,我自顯身,無求於我,我自走人,不問皇上要銀兩,但也得給我話命錢。臨走十三爺送行,知十三爺拼命勸諫推掉鐵帽子王,保幾世平安!報達十三爺。十三爺奉命送女眷,烏先生笑納彼此心照不宣!

此後,烏先生獻計揭穿山西第一大案,在李衛處指點迷津,李衛大長進,幫田文鏡送公糧,解河南缺糧之困,又幫年大將軍,找到羅布藏丹增!乃有西北大捷!都是幫皇上!其實雍正也想見烏先生,但畢竟是一代聖君,忍住不見兩相安!罷了!我結論雍正真沒想殺烏先生!就此吧!


行至水窮處67288616


在雍正成功奪嫡的過程中,鄔思道出謀劃策可謂功不可沒,對於這樣一個“鬼才”,雍正對他也是又愛又怕。

一方面,雍正很欣賞鄔思道的才能,無論是政治、軍事問題,鄔思道都能分析的頭頭是道,處理的遊刃有餘,是位不可多得的智囊。另外一方面,鄔思道這個人太過於聰明,而且知道了太多的內部信息,還善於揣摩帝王心思,又讓雍正非常但心這會對自己不利,所以對鄔思道的處置也成為了一個頭疼的問題。


在雍正奪嫡成功後,回到府中的雍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皇帝,我想是不會有殺鄔思道的念頭。

要知道雍正會不會殺掉鄔思道,首先要知道鄔思道對雍正有無威脅性。在奪嫡過程中,雍正知道鄔思道是個人才,所以沒坐上皇位之前,不排除鄔思道有見風使舵叛變自己,或者轉投八爺黨的可能,這是雍正唯一擔心的。換言之,如果雍正坐穩了皇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鄔思道再也沒有了可投奔的對象,對雍正來講威脅就為零。

這時候殺掉鄔思道反而很可惜,所以只要對其加官進爵,圈自己身邊,不要給予他太多的實權,這個人即無威脅,反而能人盡其才,何樂而不為呢?


鄔思道也猜到了雍正的心思,也明白當了皇帝后的雍正會性情大變,呆在他身邊反而很危險,所以提出了半隱的想法,要去地方上輔佐雍正的心腹大臣田文鏡,這樣既在雍正的視線之內讓他放心,又能為大清江山社稷出力,還能和雍正保持點距離令己安全,一舉三得。

雍正也知道新政的執行,在地方上是最重要的一環,而且新政肯定是在心腹田文鏡的河南率先試點,鄔思道能夠助他一臂之力也是不錯的,所以雍正就同意了鄔思道的半隱想法。
因此,雍正殺鄔思道的可能性並不大,新皇登基正是用人之際,理應對近臣大加封賞,穩固新統治階級內部人心,雍正真正能用的心腹近臣並不多,這樣濫殺功臣,也會令親近之臣離心離德,並且鄔思道對自己並無直接威脅關係,而且跟了自己多年,一直出謀劃策,於情於理都不應殺他。


納蘭談史


不論任何人,他要起殺心都要有原因。

這個原因可能是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可能與個人的恩怨有關。可能與別人的事情有關!

雍正有對鄔先生起殺心的原因嗎?

原因是有的,因為鄔先生知道太多雍正的秘密事了!雍正一向是以光明正大,公正無私的形象來展示給世人的。但鄔先生卻知道太多雍正見不得人的事,甚至有些事請還是他為雍正謀劃的,這些事一旦洩露出去,那麼這對於即將登基的雍正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因為他一向是以正人先正己的姿態來做事對人的,一旦,這些秘密突然公佈,這會讓雍正無法開展工作和管理朝政!

雍正會對鄔先生起殺心嗎?

從雍正為人來看是會的。雍正做事一向雷厲風行,不論是對外人,對自己人,他都不會心慈手軟的!從他之前對待僕人坎兒,之後對待年羹堯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不管跟雍正是多麼親密的關係,只要有對雍正不利的因素,他都會毫不手軟的將之除掉!顯然,鄔先生這個不穩定因素已經有威脅到他的可能了!

最後,回答雍正對鄔先生起了殺心嗎?起了!為什麼?從雍正的行為中可以看出,雍正真的想過殺鄔先生!

首先從雍正從紫禁城接過皇位之後,就馬不停蹄的回去找鄔先生來看,雍正一定是有事要做,而鄔先生除了商量事情就沒別的了,但雍正顯然並不是來找鄔先生商量事情的,那他是幹什麼的?答案很明顯!

之後雍正有對鄔先生說會給鄔先生一個好的安排,也就是名分的事!試想,一個君王會如此直接的對人說“嗯,放心,我會給你官的,別擔心!”顯然,這對於雍正這樣一個嚴厲的君王來說是基本不可能的,那就可能是雍正對鄔先生起了殺心,想要試探他是否有功名之念!

最後,從鄔先生那番非常熟練的應對之語來看,鄔先生早已經知道雍正會對他起殺心,畢竟最是無情帝王家啊!皇帝是很難有真感情的!所以,鄔先生顯然早已經想到了今天,想到了雍正會對自己起殺心,於是早已經想好了應對辦法,甚至是說以後如何逃走都已經想到了!可謂料事如神!

所以,雍正對鄔先生是起了殺心的,也許這可能不是他的意願,但他必須這樣做,因為他是帝王,他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拿個人私情與萬里江山開玩笑啊!雍正可以說是清朝對國家,對朝廷最有責任感的君王了,所以他不敢冒險,所以他起了殺心,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鄔先生打消他的顧慮之後,他也欣然接受,留了鄔先生一命,這也看出,雍正也絕非是一個絕對沒有感情的帝王!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大家有什麼高見可以在下方評論出來,我會認真參考和拜讀!謝謝大家了!


趣說古今事


我的觀點是:沒有動殺心。

鄔思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鄔思道是權謀大師,也是雍正上位的最得力謀士,說他“多智而近妖”一點也不過分,可以說,雍正每一次受到康熙賞識、每一次規避風險,幾乎都是鄔思道的策劃。同時,鄔思道又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人。以他的才華,本可以居廟堂之高、甚至位列宰相之位,但由於他年輕的時候的輕狂,被康熙革去功名,且永不啟用,最終不得不到雍正潛邸去當謀士。最主要的是,鄔思道還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關注蒼生的人,也想為天下、為黎民做出貢獻。

鄔思道為什麼會投靠雍正?

電視劇中,鄔思道是被雍正從牢裡救出的。但如果說鄔思道因為雍正救了他,他就為雍正出謀劃策,可就太小看他了。他投入雍正門下之時,雍正並不顯赫。而且太子之位還比較穩定,八爺更有賢王美名,雍正呢?冷麵王而已,在康熙心中並非第一接班人。但是,在這些皇子中,雍正確實最務實的,也最有魄力的,可以說,在鄔思道的眼中,雍正是百姓期待的帝王。鄔思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扶持雍正上位,讓雍正去改革,然後造福天下。

鄔思道不會背叛雍正的五個理由

一、雍正把他從牢裡救出,對他又救命之恩。

二、雍正讓他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對他又再造之福。

三、輔助雍正上位,才可以間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四、他在雍正潛邸十幾年,和雍正一家,尤其是乾隆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五、雍正繼位後,沒有人可以撼動雍正的地位,其他皇子只有任人宰割的命。

綜合以上五個理由,鄔思道絕對不可能背叛雍正。

雍正為什麼不會殺鄔思道

一、雍正當然知道鄔思道不會背叛自己,既然如此,為何要殺他。

二、十三爺和鄔思道感情很深,而雍正必須依賴十三爺,殺了鄔思道,十三爺這裡不好交待。

三、雍正繼位只是開始,不是結束,雍正還有很多事情要幹,他要改革痺政,要緩和滿漢關係,要對西北用兵,等等,這些事情,都需要鄔思道為他參詳,殺了鄔思道,就少了一個幫手。

四、鄔思道要走,雍正難道不想殺他?鄔思道其實是半隱,半隱就是雍正能找到他,他也可以找到雍正。鄔思道不在雍正身邊,在民間一樣可以為雍正出謀劃策。比如,幫助年羹堯擊敗叛軍,幫助田文靜查諾敏,等等。這些事情,其實就是在幫雍正。對此,雍正心裡清楚的很。所以,鄔思道即便不在朝中,他一不會背叛自己,二可以為自己所用,當然不會殺他。


孤舟釣江雪


雍正不是見到鄔先生那一刻起的殺心,而是當晚趕回去就是為了殺掉鄔先生。已經控制住形勢的雍正,決定著手清理掉鄔先生了。君臣兩人在鄔先生的房間,上演了一場精彩大戲,最終鄔先生以“半隱”的條件,換取雍正饒他一命。

雍正為什麼返回潛邸

皇十三子胤祥控制了豐臺大營,有了這張王牌,雍正的皇位才算坐穩了。但此時,雍正對手“八爺黨”的勢力依舊龐大。康熙駕崩的當晚,肯定有許多事需要雍正處理。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雍正依舊堅持回去“看望”鄔先生。

雍正回到自己潛邸的第一句話便是:“鄔先生呢?”由此可見,雍正的意圖十分明顯,箭頭直指鄔先生。此刻的雍正,就是一頭吃人的猛虎,且露出了他尖銳的牙齒。

當見到鄔先生的那一刻,雍正的話語,多多少少還是透露出他的心事。“今晚見你一面不容易”、“簡單住一宿便要回宮”。既然如此不容易,為什麼還要專門趕回來呢?而且回來直奔鄔先生住處,只是“順便”來看一下鄔先生麼?其實是雍正的殺意,已經到了快控制不住的地步。

對於鄔先生安排五路人馬(豐臺大營、順天府等),雍正頗有微詞,因為這就使得雍正不好下手。因為五路人馬互不統屬,從外面到達鄔先生的地方困難重重。而在回來之前,雍正顯然已經安排了皇十七子胤禮,秘密處理掉鄔先生。

但胤禮只能通過豐臺大營這道關防,其他關防進不來,所以要張五哥前來稟告雍正。言下之意便是提醒雍正,下一步該怎麼辦。對此,雍正給鄔先生的解釋是:“老十七是我……”話到這裡戛然而止,其完整的話應該是:“老十七是我早安排好的(處理鄔先生你的)。”

只不過雍正反應很快,立馬換成“老十七是朕的兄弟,豈能讓他吃閉門羹?”這樣一來,便把剛才的那句話遮掩過去。而鄔先生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則是盡全力拒絕兩人見面,甚至直接替雍正回絕了胤禮的要求。

鄔先生的對策

鄔先生在高福被處理掉的那一刻,便認清了雍正的真面目,自然也要替自己謀劃後路。對雍正說的那一番話,肯定在鄔先生心裡翻滾了無數遍。而且,能肯定的是,鄔先生肯定謀劃了好幾條逃生之路,關鍵時刻選取最優的方法。大體有“感情牌”、“聖德牌”、“半隱牌”。

感情牌。雍正那句“今晚進一面不容易”,其實大有深意。既是指當前形勢下見一面不容易,也暗指從今後鄔先生你要和我陰陽兩隔,再也難見面之意。

鄔先生多聰明的人,兩層意思他肯定都聽懂了,但是他卻直接裝傻充愣,大談和雍正十幾年的感情,鄔先生的求生欲滿分。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鄔先生的這份感情牌,打中了雍正心內柔軟的那部分,但還不足以讓雍正放過鄔先生,因為鄔先生知道雍正太多見不得人的秘密。

聖德牌。除了感情牌,鄔先生還話裡話外指出雍正現在已經是皇帝,要行光明正大之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搞暗殺那套了,這是有損“聖德”的。當然,鄔先生還藉此指出自己身有殘疾,還是康熙朝的有罪之人,進一步加強雍正的同情之人。

半隱牌。只是打動雍正還不夠,還要給雍正解決方法,要讓雍正對鄔先生完全放心。對此,鄔先生胸有成竹,顯然是在心中謀劃了千萬遍。“微臣和皇上十幾年的感情,皇上一定會想念臣,臣也一定會想念皇上。”所以,鄔先生提出了“半隱”的想法,即在雍正的監視之下,給鄔先生一碗飯吃。

而鄔先生提前準備的五路人馬,防護雍正潛邸,不過是預案中的一種。假如雍正不講究,直接趁亂讓人要了鄔先生的命,鄔先生就是有再多的牌也沒用。但上面我們也看到,這五路人馬的安排果然起了大作用。

再深入想一下,鄔先生是否還有其他伏棋呢?答案顯然是有的,雍正也忌憚這一點,所以在鄔先生“影帝級”的演技下,半推半就地答應了他“半隱”的要求。

雍正要殺鄔先生的延續

鄔先生雖然逃過了一劫,但在十三爺胤祥追來的時候,鄔先生的戒備心依舊很強,因為歷史上這樣的追殺太常見了。因此,在胤祥給鄔先生斟酒之後,鄔先生並沒有立刻就喝,反而是等胤祥喝完之後,才把手中的那碗酒給喝掉。“智者多疑”,說的就是鄔先生的這種行為。

反而是胤祥的那句:“鄔先生,我們對不起您哪”打動了鄔先生,開始替胤祥打算起來,讓他拼命辭掉鐵帽子王的封賞。雖然鄔先生在雍正寵臣李衛的監視之下,但鄔先生早已謀劃好,完全逃離雍正魔掌的退路,以後完全消失在雍正的視野。

鄔先生是以雍正心腹戴鐸為原型。在雍正奪嫡的過程中,戴鐸為雍正出了許多主意。只是戴鐸的結局並不好,雍正登基之後,先是把戴鐸發配,後又指證戴鐸是貪官,被無情處死。雍正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殺人滅口。

而鄔先生在這驚心動魄的一晚上,通過感情牌、聖德牌、半隱牌以及安排無數後手,才換得雍正熄了殺心,其實是對觀眾的一種安慰以及對雍正的美化。畢竟,歷史上的戴鐸,可是死在雍正刀下。


飛熊說歷史


雍正即位後連夜趕回前邸,無疑是為了將之前府裡那批幫他秘密做事的人處理掉,這裡面就有鄔思道。對於如何處理鄔思道,雍正的心思是複雜。沒有鄔思道十幾年的勤勤懇懇,雍正即便有機會上位,也將是困難重重。

可雍正刻薄寡恩,冷酷無情,不會顧及舊情,進府後第一件事就是問鄔先生在哪裡?可見雍正回來的重頭戲就是處理鄔思道。但如何處理,則要看鄔思道的態度如何?假如鄔思道有半句閃失,我想鄔思道不會看到明天的太陽。

而鄔思道是什麼人?他早就知道雍正手段毒辣,只能共苦不能享福,“高福之死”就是最好的例證。在他們君臣最後一次見面中,鄔思道將自己“半隱”的計劃和盤托出,態度誠懇,言辭謙虛,沒有半點居功自傲,這樣反而讓雍正沒有藉口處理鄔思道。而鄔思道即便“半隱”,也還是像風箏一樣在雍正的掌握之中,自己卻沒有後顧之憂,這樣鄔思道就可以從容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了。

在鄔思道第二天向老十三胤祥辭行時,胤祥帶來一個丫頭,這丫頭不論長相還是性格都酷似年秋月。但我們要知道胤祥昨晚才剛剛從宗人府出來,根本沒時間也不會想到找一個與年秋月相仿的丫頭照顧鄔思道,能想到這層的只有心思縝密的雍正。可見雍正對於處理鄔思道是兩手準備的,雍正也不像外界傳的那樣“狡兔死、走狗烹”,而是給了鄔思道一個逃生的機會。

看到這裡,你覺得雍正想殺鄔思道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對於鄔思道,雍正在潛邸奪嫡時期,還是非常敬重的,二人運籌帷幄之中,老四胤禛(雍正)雖有主見,卻也做到了依計行事,把鄔思道奉為智慧之師。尤其在康熙臨終決斷大事的關鍵時刻,鄔思道力勸老四入暢春園聽宣,他隻身坐鎮四王府調度人馬解後顧之憂,全力扶持老四上位。然而,大功告成的同時,鄔思道迎來的卻是生死決斷,在《雍正王朝》中,這一段描述可謂殺機四伏。


鏡頭切換,老四胤禛已然龍袍加身,成為雍正。彼時正值深夜,朔風呼嘯大雪篩糠,雍正卻並未留在暢春園守靈,而是十萬火急趕回王府,“奴才們恭迎皇上駕返潛邸”,雍正環顧跪地的人,問道“鄔先生呢”,高毋庸答“回皇上,鄔先生在他的屋子裡”。很顯然,雍正深夜回府,找的就是鄔思道。一場終極會面開始了:鄔思道普通跪地,雍正連忙伸手拉起,說“你還是你,我還是我,不要做這生分模樣,今晚這一見十分難得啊···過了明天,就又是個忙法了”。

開場白看似尋常,但接下來卻驚心動魄!雍正回來的路上,發現四王府被嚴密佈防,而這他並不知情,故心內不悅,旁敲側擊的問“老十三也太費事了,有個豐臺大營,還看不住這個院子嗎?用得著把順天府和善撲營的兵都給調來嗎”,“皇上,是我叫十三爺這麼辦的,五路人馬,平素不相統屬,共同護駕,十三爺居中指揮,才不至出意外,這個時候越小心越好啊”,鄔思道說這一番話時,雍正臉色大變,他緊鎖眉頭,背過臉去,起身來回踱步,這是什麼?很明顯的“坐立不安”,他的斜視的眼神瞬間變得冷峻,是一種“肅殺”!

彼時的雍正,是存了殺心的,而鄔思道也不甘示弱!雍正當初進宮面見康熙時,鄔思道要走了關防大印,至於如何用這顆大印,鄔思道說的是營救老十三,並且讓老十三依此調兵。出乎意料的是,鄔思道竟然留了後手,他命老十三調來了是四路人馬包圍了王府,這是自我保護的一反殺,破解來自雍正鳥盡弓藏的威脅!作為奴才,竟然敢將軍,而且趁機調動五路人馬,鄔思道的錯,就在於他讓雍正感到了個威脅,起殺心太正常!精明如鄔思道,攤牌之後,他又以“無私事”“半隱”來表明自己的忠心,權衡之下,他得到一條生路。


李一般般


絕對有殺心!

在《雍正王朝》康熙駕崩的那一處有這樣一個細節,大家是否記得:雍正在張廷玉、隆科多、十三爺胤祥的幫助下奪嫡成功,但是他卻連夜回到府中。先是表明了要給鄔思道封官加爵的態度,隨後在鄔思道的力辭之下不了了之。隨後,十七爺突然求見皇上。雍正讓他進來,卻被鄔思道攔住。鄔思道懇切的說了一堆,最後一句話最重要:“......如果十七爺是私事,那麼就告訴他,天子無私事!”此語一出,鄔思道目光炯切,而雍正則轉過頭來上下盯著鄔思道,然後點了點頭。

以上只是簡要描述,並沒有逐字照搬。

筆者在這裡簡要對雍正的殺心體現做一簡要分析:

①:首先,通過雍正的言行舉止。

不知各位看官可曾記得有這麼一個片段:在前往暢春園之時,雍正被九門提督隆科多迎接,雍正忐忑不安,一來自己此時沒有兵權,二來他怕隆科多早已被收買,半路殺人滅口。在原著中,八爺的確給力隆科多一張空頭支票,許諾了兵部尚書之職,但是這個配角隆科多遠遠沒有我們想象之中的那麼簡單。包括在後來取傳位詔書,隆科多的心眼都暴漏無疑。

鄔思道勸說雍正一定要去,並要來了欽差邊防大印(原著中為雍正代天祭祖所用)。並說道雍正如果在申時還沒有趕來,就用大印放十三爺出來,解救雍正。這已經是雍正最後的掙扎,此時的他猶豫再三,終於解下了欽差邊防大印,交給鄔思道。

可以說,欽差邊防大印是雍正最後一絲兵權,交出去就真的成了孑然一身。雍正怕啊,他在怕什麼?因為他對鄔思道並不是絕對信任。

②:雍正不安心的手段。

我們在來到鄔思道與雍正的交談之中。鄔思道不要官爵,主動提出要“半隱”,雍正的眼神從憂愁深思逐漸轉向平穩,答應了鄔思道。這時候十七爺突然出現,雍正這是拿起了一塊表看時間。原著中,十七爺在幫助雍正奪位之中貢獻巨大,十三爺掌管豐臺大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十七爺拿出了全部家產三十萬兩,買通了諸多新將領。

雍正為什麼突然看錶?說好的回來住一晚,為什麼還那麼在乎時間?十七爺明明在暢春園守護遺體,為什麼會突然趕來?按照雍正的話來講,他回來是因為宮中不安全,有些忌憚,那十七爺求見是為了什麼?也是宮中不安全?

最重要的是,鄔思道的那一番拒絕十七爺覲見的話。“若是公事,交給張廷玉;若是急事,皇上馬上起駕回宮;若是私事,那麼天子無私事。”

雍正在聽完這段話後緩緩起身,來到門前,激烈的思想鬥爭使他眼神飄渺。他在鬥爭什麼?筆者想,應該是“殺,還是不殺!”

還有一點,本來是要在潛底過夜的雍正居然真的回宮了!不是說好的宮中不安全嘛?怎麼在鄔思道的一番言語之後,宮中又安全了?這已經很明顯的說明,雍正此行的目的就是殺鄔思道。

③:既然要殺鄔思道,為什麼最終沒殺呢?

這就得說鄔思道的言語藝術與智慧了。首先筆者來說一下“半隱”有什麼微妙含義。

正如鄔思道後來給為他送行的十三爺說道:“窮人可共患難而不可同享福,富人可同享福卻不能共患難。”對於鄔思道與未繼位的雍正,雍正是窮權,鄔思道是窮錢,如今什麼都有了,就到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半隱”有什麼好處呢?如果全隱那必死無疑,這個沒有什麼好說的。如果不隱你也難逃一死,不見得能活多久,用鄔思道的話說就是“恐被人誣陷”。為什麼會這樣?這種想象很正常,首先鄔思道是足智多謀,這樣的人才自己不能用也絕對不會給別人,尤其是在政治鬥爭中。其次鄔思道知道的太多,封口是帝王一慣的手段。原著中寫道,雍正即位後,奪嫡之時辦差的人,除了十三爺、十七爺、鄔思道,其他奴僕、雜役、和尚全部被雍正殺。

鄔思道再說“半隱”之時,那是高手過招。首先,他不能淡出雍正的視線,恐日後有禍,他說:“臣離開皇上必定會想念皇上,皇上也必定會想你念臣。”“我孑然一身,如果全隱,必然餓死。”這兩句話用弦外之音表達了鄔思道的想法:我不會給你成為你的禍害!

並且鄔思道主動請纓去協助田文鏡、李衛。這是什麼原因?這就叫自願被監視,讓雍正放心。關於君臣呢的想念,筆者想內心獨白應該是擔憂。君擔憂臣,臣擔憂君。

如此一來,既能讓雍正放心,又能保全性命、有口飯吃,這就是“半隱”的絕妙之處。在這樣的回答之下,雍正也動了惻隱之心,同意了鄔思道的要求。

結束語:鄔思道這個人很容易讓筆者聯想到“黑衣宰相”姚廣孝,他兩人的性格有很大的相似之處,筆者又時甚至會覺得他倆是同一個人。不論如何,在鄔思道的一番言語之中,雍正的殺心被解除,鄔思道得以保命,雍正得以安心,這就是鄔思道的智慧。

【文 / 楚南青史君】

【若有觀點,歡迎評論。點贊關注,感激涕零!】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