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程序員熱衷於討論sql、併發、框架、架構,卻不討論路由、操作系統等?

夶白兎


如今的IT行業屬於香餑餑,程序員也增多了。你說的談論spl這類東西,應該是後臺服務程序員,那麼為啥很少討論路由、操作系統呢?從兩個方面說說我的看法。

語言與操作系統無關

拿java來說,它是跨平臺的,因為jvm的存在,所以在開發的時候不用考慮平臺,對操作系統也只是瞭解階段。只需注意平臺特性,去做相應配置。比如Windows平臺,需要配置環境變量等等。程序員精力也是有限的,用不到的或很少用到的,瞭解就夠了,不會去深入研究和討論,當然對系統感興趣的程序員就另外說了。


網絡框架層級不同

程序員所討論的sql、併發、框架、架構之類的,從ISO模型來看,屬於應用層,而路由屬於鏈路層,一個偏硬件,一個偏軟件。我們接觸比較廣泛的就是應用層面的程序員,所以會感覺討論比較多的是sql之類的知識。硬件方面的知識,實踐起來比較難,所以一半不怎麼討論,都是寫文章交流經驗。不像軟件,實踐容易,且軟件實現方法更多不唯一,這也是討論比較多的一方面原因吧。

程序員一般都是把重點放在業務邏輯上,所以在這方面鍛鍊的比較多,討論的也比較多,但是也有小部分程序員討論偏底層的知識。現在某些程序編程行業門檻也比較低了,比如前端開發,很多都不懂底層知識,根本討論不起來。

我是非著名攻城獅,歡迎留言關注我,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非著名攻城獅


程序員一般率屬於企業級公司的研發部人員,從事軟件開發性質的工作。注意不是研發而是開發。

顧名思義。程序員是開發人員,開發軟件的基層人員。就是通過一些寫好的固定的計算機語言組裝自己想要的想法、需求等。而在這個組裝過程中的技術就是體現程序員能力的強弱。

sql語句的組裝、併發線程的處理、軟件框架的搭配使用都是個人能力的豐富體現。也是程序員在工作中必須要學會的知識點的。

一般人都是活談論自己的長處,不會去過多的解釋討論自身的短處。而路由、操作系統,講真。軟件行業中的大部分程序員都不會接觸或者深入學習這部分知識點。

討論需要大家的附和以及各抒己見,你討論一個別人不會的東西。自然就很無趣。這也是很少開發人員討論路由、操作系統的原因。

小編只是開發人員程序員。對於研發人員不甚清楚。

些許拙見,供您參考。

從事互聯網開發多年,歡迎大家騷擾


凱騰凱


看了這位大叔的職業生涯,簡直就是傳奇的一生!崇拜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停下了正在敲擊鍵盤的雙手,思緒進入“如果我有這麼厲害的技術那麼我會...”的幻境之中,開始意淫起來。。。

突然,產品經理來了,讓我給他把一個用戶的數據給修改一下。我打開MySQL客戶端工具,並連接上了線上的庫,寫了一條sql:“select * from user where user_id = 123”,然後按照產品經理的要求把這條數據給修改了。然後繼續回到我的idea上開發APP這個版本要迭代的功能。

迴歸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不討論路由、操作系統?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可以討論一下:

不會底層操作系統知識

這個是真的不會,大多數人都不會,除了在大學期間學的計算機原理、操作系統這些知識以外,工作以後真的很難接觸到這些東西了。就算能接觸到一些,也是一些皮毛。大多數人畢業之後都從事軟件開發了,個人認為這也是國內硬件普遍較差於軟件的一個原因。

應用開發

題中說的sql、併發、框架、架構這些都是基於應用開發,屬於軟件層面。99%的公司根本不需要了解所謂的路由、操作系統,也不會給你時間去琢磨這些東西,工作中也用不到。但是sql、併發、框架、架構卻是每一個應用開發都需要的知識,而且門檻也低。是個人就會用,平時接觸最多的知識就是這一塊了,本著解決問題為出發點,自然討論的就是這些東西了。

大神就那麼幾個

還有,大家不要覺得人家就很牛逼,自己就很菜。人家確實牛逼,和人家比自己確實也很菜。但是這不是思考問題的點。本是芸芸眾生,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他是技術大神,是屬於金字塔頂部的那麼幾個人中的一個。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往上爬,不斷學習,精進技術。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歡迎大家繼續討論~


java架構設計


題主這問題是典型的國外月亮比國內的圓。

實際上不分國內國外,全世界的大部分程序員都是更熱衷討論“sql、併發、框架、架構”而不是“路由、操作系統”。

為什麼?因為“sql、併發、框架、架構”是應用層關心的事情,“路由、操作系統”是底層關心的事情。

如果大多數程序員都不搞應用級開發,普通用戶拿什麼來辦公?拿什麼來娛樂?全都滾回二十多年前的DOS下去敲命令行嗎?

國內有沒有搞底層的大牛?當然有,難道你以為華為做鴻蒙、阿里做大數據、百度做無人駕駛全都靠的外國人嗎?

綜上所述,大多數人討論什麼內容不一定是技術水平決定的,更可能是市場需求所決定的。


不會編彙編


這種現象也是國內軟件行業現狀的體現,不是程序員不想談論路由和操作系統,而是想談卻談不起來!要不找幾個大學的計算機教授來嘮五塊錢的操作系統,看看有幾個能聊明白?或者大家想想咱有能拿的出手的操作系統供大家談論的嗎?

但這個問題仍然值得我們深思,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導致了大家多談論sql,架構,併發和框架,而很少談論路由和操作系統的現象。

人們談論多的往往是所涉足的,對於未曾接觸的卻無從談起

都說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這句話放在這裡就挺合適。這個問題要分開來看:一方面,大家想談路由和操作系統卻沒有談資。另一方面,此程序員非彼程序員,路由和操作系統的實現不是一般程序員可以完成的!打個比方,都是運動員,你問問詹姆斯和科比為什麼不和劉國樑比賽乒乓球呢?根本就不一個類目嘛~

如果你是一個家庭主婦,久而久之你談論的將圍繞著柴米油鹽。如果你是二人轉演員,那麼生活中處處都是段子。同樣由於我們國內的程序員日常工作大都圍繞著sql、併發、框架和架構,所以這就成為了大家的談資。反過來,如果都是做操作系統開發的,還愁沒人聊有關話題嗎?

一個是應用系統程序,一個偏底層系統程序,國內程序員做應用的多,做底層的少

從專業角度講,這是軟件開發不同的範疇。sql、併發、架構和框架主要是應用系統方面的,主要有程序員崗位來開發。而路由屬於網絡通信方面的,主要是網絡工程師或者通信工程師來實現。操作系統則是複雜而龐大的,管理硬件和軟件資源的底層系統軟件,是應用系統運行的基礎和前提。

路由主要是通信方面的知識,工作中,程序員只需瞭解一些基本通信協議即可,不必關心其具體的網絡路由細節,比如路由表、下一跳等。

關於操作系統又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 嵌入式操作系統(包含ios和android)

  • 類Unix操作系統

  • windows操作系統

  • macos操作系統

無論是在哪個分類下,我們都處於絕對落後的地位。早在1999年,時任科技部部長的許冠華就曾說過“中國的信息產業卻芯少魂”。這個芯指的就是芯片,這個魂指的就是操作系統。遺憾的是,時至今日我們還沒能徹底改變這種狀況,操作系統的技術和市場依然被西方國家壟斷。

所以一直以來,在pc端的操作系統領域,很少有企業願意投入研發成本來抗衡,都是國家團隊在努力突破,可就是這樣依然難見成效。而缺少了社會企業參與的氛圍和土壤,眾多程序員也失去了參與其中的機會,因此對於操作系統研發的談論就無從說起了。

我們只是軟件大國,還不是軟件強國

後來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操作系統不再是微軟一家獨大。國外研發出了ios和android,國內則出現了基於安卓的華為emui和小米miui,還有魅族的Flyme,還有阿里自主研發的yunos和alios。

近來華為更是推出了鴻蒙系統,更是讓國人看到了希望。但同時圍繞著操作系統生態的建設卻成為人們擔憂的話題。

而在應用系統研發領域,雖然我們擁有了支持高併發的電商平臺和電子支付,雖然擁有金蝶、用友這樣的企業級服務商。但還是難以和oracle、ibm、sap這樣的全球性的企業級服務商匹敵。因此我們還只是軟件大國,還不是軟件強國。

也許等什麼時候,我們的軟件系統可以像中國的高鐵技術、橋樑技術一樣輸出到國外時,我們談論的也許將不再熱衷於談論sql、併發、框架和架構了!

其實,談論SQL、併發、框架和架構也沒什麼不好的,技術的本質就是作為一種工具,為其他行業服務、為社會創作價值。就像我們的電商和移動支付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消費方式一樣。沒有這些技術指標的保障,是不能支持雙11這麼大體量的狂歡購物節的!

歡迎關注我@碼農wu師,專注IT技能分享,一起聊聊編程談談生活!


碼農wu師


程序員討論路由和操作系統,那要網絡系統架構師和網絡工程師幹嘛去?各負其責,專業的事專業人做,啥都幹,啥都搞不好!


默守179059038


給你們講個笑話 有個大廠的開發在工作時對我發火了 理由是他的vpn無法連接外網 但事實只是他DNS有問題 他有太多的vpn軟件 有的可能修改了他註冊表的DNS proxy 所以 他並不是連不上外網 還是DNS問題 關鍵這些都不是事 主要問題是 這哥們要和我不懂裝懂 說“肯定是路由有問題 連上了VPN要訪問外網肯定是要加路由的 你搞網絡的這都不知道 ” 我日 給我氣的


網工碾壓機


從這種心態可以看出,還是迷信國內程序員不如國外的程序員厲害,國內軟件行業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一大批經驗非常豐富軟件開發工程師,國內互聯網公司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除了國內人口數量多的紅利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國內程序員質量已經上來了,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不可能發展這麼迅速,國內一批優秀的編程高手已經在很多領域做出了國際水準,像阿里的阿里雲算是中國程序員的一個傑作,水平已經能到很高的水準了,不像是很多人講到的國內程序員只會簡單的搬運工作。

程序員討論的內容不可能僅僅限於框架,架構,路由和操作系統也是在這個範疇,特別是一些嵌入式系統經常有操作系統定製工作,也屬於程序員討論的重點,程序員討論什麼內容和工作的內容有著直接的關係,記得在一個項目內大家都非常熱衷於講自己的代碼提交到開源社區,並且被通過認可,這種對於程序員來講是巨大的榮譽,現在國內已經有很多的程序員在做這個事情了,很多開源社區裡面已經陸續看到中國程序員的影子了,在初級階段可能因為底子還比較薄弱。開始先是進行學習,基礎足夠了才能有創新的機會。

很多人覺得中國的程序員只會山寨,不懂得原創,在自己非常弱小的時候先是讓自己存活下來然後才是創新發展,很多企業剛剛掙扎在死亡線上這個時候不可能有多大的創新產生,只有擁有了足夠的財力才能有底氣去搞創新搞研發,任何企業都離不開這個規律,程序員在一起討論的問題點差別場景太多了,程序員討論技術問題未必是在現實中,一般喜歡在網絡上尋找答案,或者喜歡發論壇進行討論,平時具體討論主要是和項目相關的事情,很難直接去談一些架構問題。

程序員能力高低主要和思維能力和基礎編碼能力決定的,編程基礎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積累,思維能力需要經過經過項目的提煉,所以沒有做過項目的程序員不算真正的程序員,程序員能力提升不要隨著時間推移一步步提升的,有些程序員進步幾年後慢慢進步就變得十分緩慢了,主要在編程思維上沒有實現真正的突破。

國外程序員因為英文的先天優勢在很多方面都要優於國內程序員,但到了一定程度不一定比咱們的要強,但和祖師爺級的老手差距還是非常巨大,主要還是歷史的積累問題,類似於編程語言級別的創新國內程序員還是有差距,在應用型方面以及構建編程的生態系統方面也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承認差距然後努力去追趕,也是國內程序員需要做的事情,沒有必要妄自菲薄,也沒有必要自我誇大,平常心去對待認真完成一個基本功能模塊,認真審視每一行代碼,時間足夠長了,國內一樣能誕生世界級的編程大神,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我作為程序員,曾經一度不都會裝操作系統,對路由也不懂,但這並不妨礙我就不熱衷討論sql、併發、框架、架構。

很多問題大家都討論,是市場有這個需求,然後應用人更多,問題更多,理解不同,有火花。工具類的東西更適合大家去用,和如何用的更好,而不在於更多人去討論這個工具是怎麼做成的。

另外,國外的人有些特質就是能把愛好做到極致,但是像我們,有時候到一定程度,對愛好的堅持會被家庭的一些責任等等分散,從而平衡。但並不代表就沒有領域強人。


賣花翁


你這個問題有點外行啊,操作系統是專門負責操作系統的人,路由是網絡,負載均衡一般也是系統團隊負責,研發討論的東西沒問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