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武漢的櫻花也快到了綻放的時節了。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每年的春季,都是武漢的旅遊旺季。

去年,《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就選擇在武漢公佈。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為何要把地方選擇在武漢?

因為武漢是2019全國旅遊業發展最快的城市,僅次於重慶、上海、北京這些傳統旅遊大市。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圖源@界面新聞

倘若一切安好,此刻想必無數旅客都在武漢賞著櫻花——

以及在品嚐著那數不盡的武漢美食。


蔡瀾先生曾盛讚武漢為“早餐之都”。

憑什麼?憑武漢的過早天下聞名。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武漢作為“九州通衢”,在近代曾是著名的商業重鎮,大碼頭與大商埠特別的多。

在那時,不少的碼頭工人都需要早起去上工,自然來不及在家吃早餐,就在路上買著吃。

長期積累下來,出門過早變成了一種習慣,再演變成為一種習俗。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過早乃武漢方言,意指吃早飯

對於武漢人來說,過早是一種信仰,各類早餐的即興搭配,為明媚的早晨開了一個好頭。

事實上,來武漢體驗過早,不需要拘泥於早午晚:

絕大部分過早的美食,你在任何時候都能品嚐得到。

以下的這些名小吃不僅是武漢人的早餐,也是他們的午餐、晚餐以及宵夜。


_熱 幹 面_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圖源@武漢吃貨,下同

熱乾麵是武漢最聲名遠揚的美食,應該沒人反對吧?

過早講究的是速度,從下面到添加佐料,最多也就花2、3分鐘,有些店家只需20多秒就可以完成。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這手速建議打職業

食客拿到熱乾麵也沒停下來,趁著熱氣將熱乾麵迅速拌開,

芝麻醬的濃香和麵條本身的香氣混合在一起,立刻就勾起了人的食慾。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慢工出細活”這句話應用在熱乾麵上是錯誤的。

煮至七成熟的鹼面沾了菜籽油亮黃的光澤,味至香甜,一根根抖開,被電風扇吹出爽滑的口感

噴香油潤的芝麻醬把青嫩的小蔥和黃紅的醃蘿蔔丁一起拌進麵條裡,怎一個“好吃”二字可以形容?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雖然不知道這些麵店在疫後會不會重開,但循例還是推薦一下吧:

李記熱乾麵(漢正街服裝批發市場入口處)

鵬記熱乾麵(首義新村42棟4號)

三環熱乾麵(珞珈山花園小區大門旁)

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武昌糧道街139號)

田記熱乾麵(江漢二樓140號)

鐵棚子熱乾麵(大興路,老五燒烤對面)


_牛 肉 面 / 粉_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圖源@武漢吃貨,下同

牛肉麵在武漢的過早裡,也佔有一席之位。

不僅如此,午飯、晚餐、宵夜,你都可以用一碗牛肉麵去解決。

與蘭州牛肉麵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黃、五綠”不同,武漢的牛肉是滷出來的,滷牛肉的湯汁,辣中帶著絲絲甜味,味道很獨特。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武漢牛肉麵的老字號一般都有以下特質:排隊久、不理人、環境一般。

煮麵的師傅帶著耳機面無表情,但是店內寫著“孕婦不用排隊”,到你的時候會問一句:要不要辣?又讓人覺得很暖心。

這就是老武漢, 既粗獷又溫情。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而武漢的牛肉粉,主打的是滷香紅油,麻辣重口,在火辣的熱氣中猛嗦一口清香米粉,再大嚼一塊滷牛肉,真是爽到難以言喻。

尤其是夏天,粉是辣的,天是熱的,嗦一口粉,冒一額頭汗,過癮!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推薦:

金焱牛肉粉大王(萬松園小區雪松路30號)

劉記三狗牛肉麵館(漢口蘭陵路海倫賓館旁)

頂好牛肉麵(漢口蘭陵路47號)

精粉世家(漢口馬場角橫路富豪花園)

金焱牛肉粉大王(漢口萬松園小區雪松路)

龔太婆牛肉粉(武昌民主路何家壠)


_魚 糊 湯 粉_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圖源@武漢吃貨,下同

魚糊湯粉,被譽為武漢人的羊肉泡饃。

武漢三鎮河湖眾多,每天打下來的魚蝦不少,尤其是小魚小蝦,早年間沒有儲存條件,如果沒有賣掉,留到第二天就臭了。

於是有人為了不浪費,想到了用它來做早點。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一碗飄著鮮美魚香味兒的糊湯粉,撲面而來的是武漢水鄉的傳統味道。

在武漢人眼裡,糊湯粉一定要與油條搭配著來吃,酥軟滾燙的,浸進湯裡,那種鮮香和酥軟的口感,就是對清早老武漢人的一種饋贈。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推薦:

徐嫂糊湯粉館(自由路戶部巷內)

李記鮮魚糊湯粉(大成路19號)

懷貨糊湯米粉(惠明路老味魚莊對面)

辣妹子鮮魚糊湯粉(前進五路,近中山大道)

老楊家鮮魚糊粉(南京路,吉慶街路口東)

崇仁糊湯粉館(崇仁路85-1號)


_豆 皮_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圖源@武漢吃貨,下同

有人曾說:比起知名度最高的熱乾麵,豆皮才更貼近這個城市的靈魂,滾燙的、野生的,轟隆隆地朋克著。

當北京人都在談理想時,在武漢,大家正閉著眼睛算,一鍋豆皮會切成幾份。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蒸熟的糯米、煮熟的幹香菇丁、炒熟的豬肉或者牛肉丁、薑末等拌勻,鋪在米漿片上。

再撒上胡椒、鹽以及大把的蔥花,然後來一個大翻面,淋上一勺油、撒上一勺水,蓋上鍋蓋燜兩分鐘,一大鍋金黃的豆皮就做好了。

小鐵鏟將豆皮按格子狀劃開,每份豆皮基本就兩三個小方塊,盛入小碗中,拿一雙筷子,就可以大快朵頤啦!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別看這豆皮其貌不揚

你想吃也要費好一番功夫排隊呢!

在武漢的豆皮店,早上排隊已經是常態了。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推薦:

樓林美豆皮店(洞庭街11號)

老武鍋豆皮(靜安路鐵路局對面)

味美香豆皮(廣八路輕音社附近)

鄧氏豆皮(水果湖惠明路3附9)

程鮮記豆皮店(武昌區得勝橋195號)

老通城豆皮(江岸區吉慶街176號)

王師傅豆皮(高雄路東段,近臺北一路)


_炸 物_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在武漢,有一類小吃,你不仔細找,連它們的“影子”都看不到。

武漢人熱乾麵吃的再多,心裡還是惦記這麼一口老油味道。

甜口的有酥餃、油墩,油香,米粑,歡喜坨,剁饃

鹹口的有雞冠餃、糯米包油條,油餅包燒麥,糯米雞,油條油餅,汽水包


油香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糯米外皮炸的金黃油亮,有的地方把油香叫做油粑粑,而蜜糖流心餡才是武漢的油香。

油香在武漢真的很稀有,幾乎查無此店。所以只要你機緣巧合遇見了,一定要買一個吃了解饞哈。


歡喜坨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四川把這種食物叫做麻團,而歡喜坨比麻團大不少,而且裡邊是空心的,一口咬下去,外脆裡嫩,非常好吃。

歡喜坨在武漢也有百餘年的歷史了,以前和麻團差不多大小,後來越來越大,才逐漸變成現在的樣子。

街上賣的歡喜坨越來越少了,且吃且珍惜哦!


面窩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小吃,始於清光緒年間。

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話不習慣叫它“面凹”,不順口,所以久而久之叫成了“面窩”

單吃麵窩香脆,配上熱乾麵和牛肉粉又是另一番滋味,是百搭的賴子哦!


汽水包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冬天的武漢街頭,大油桶煤火爐上邊,一口大大的平鍋,油膩膩的鍋蓋,蓋不住蒸騰的熱氣。

十分鐘,水汽漸漸收幹,白白胖胖的包子比鄰而居,一瓢金黃的食油澆下去,包子們發出吱吱的聲響。

一口咬下去,滾燙的糯米餡冒著胡椒的香氣,燙嘴暖身。金黃的底部結著硬殼,香脆無敵!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由於武漢過早崇尚的是“快”,因此在武漢街頭,你常常能看到:

人們在紅凳子上大快朵頤

紅凳子的多少,也成為一家早點攤是否紅火最直觀的判斷。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實在沒位子了,

就蹲著吃吧: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邊走邊吃簡直就是常態: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社區早攤是武漢人最常見的過早去處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鄰里一聲招呼,老闆熟稔你的喜好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是啊,武漢人對過早的熱忱,全世界無敵。

槓著遲到風險也要買熱乾麵的小白領;

冷風吹到噻也要騰出手拌勻熱乾麵的嫂子;

烈日炙烤下搖著蒲扇嚼面窩的大爺。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這些可愛的武漢人,構成了我們曾經所熟悉,所熱愛的武漢。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把早餐當成一件隆重的事情看待,這在當今已經是很少有了,我喜歡武漢人的生活方式。

等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再去武漢走一走吧。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待到熱乾麵飄香時,武漢見

特別鳴謝@武漢吃貨 對本文圖片素材的支持

廚房人類

專注於 研究「人類行為學和美食之間關係」

致力於 把和食物有關的趣事兒給你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