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16歲,現在不想上學,沒有上進心、自控力差怎麼辦?

沈滿泉


厭學、無進取心、自控能力差16歲孩子,那就得辛苦家長了?家長必須瞭解孩子其形成之因,問明孩子不願意求學,的原因;爾後,再言明其喜好,願意做什麼事。做事,須有文化知識基礎,須要讀書!沒有文化大字不識一個的人,是愚笨的人,幹大事一事無成!言明學習讀書的重要性!人,不讀書,不識字,沒有本事而碌碌無為,掙不來錢,男兒如何娶妻生子、養家餬口?只能淪為流浪漢甘為缺吃少穿的可憐的下等人!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人,要活在人上頭,不能活在人下頭!沒有進取心,怎麼能活在人上頭?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得自己管得了自己,管不了自己,胸無大志丶:軟弱無能,一事無成!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響鼓不用重槌,明人不用細說!話,是開心的鑰匙!要一語道破天機,解開心結,我想,孩子是會厭學變為勤學的;是會知難而進的;是會有自知之明丶:自控能力的。


好運來4586074649547


16歲,正處於青春叛逆時期,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很容易受身邊環境,心理因素等影響,從而影響到學習,產生厭學的想法。作為父母要在發現問題之後,及時和你的孩子坐下來坦誠交流,分析問題,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白巖松曾說:“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處在應試教育的洪流中,學歷是你進入社會的初級門檻。讀書本就是一個孤獨的過程,你現在覺得讀書苦,將來社會必定不會對你以笑臉相迎。孩子,如果覺得自己自控力差,就從讀書開始吧,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收穫的不僅是學識,更是一種做人的道理。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確是最公平的路。董卿正有年少時的孜孜不倦,成就瞭如今腹有書香氣自華的她。也許正如龍應臺所說“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為了讓你和其他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人生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選擇,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任性,而錯失自己的美好未來。





陪你一起共享繁華


兒子16歲,初中畢業或者高一年齡,現在不想上學、沒有上進心、自控力差,怎麼辦?

可想而知,家長當教的已教千千萬,當育的已育萬萬千,道理已講破,方法已使盡,可孩子還是“擀麵杖吹火,一竅不通”,仍然“死zhu不怕開水燙”,我行我素。事後來指責家長,也屬“秋後算帳”、“放馬後炮”,已作用不大。我們只能就事論事說眼前。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和老師誰都希望:孩子象沉睡,一覺醒來煥然一新;某人某事為媒點,一下來一個幡然猛醒;或者偶爾跌一跤,自爬起來有省悟,……。可是這樣不太多的情況始終沒在孩子身上發生。哎,教育孩子,家長和老師的心都操碎!

既然上面的偶然性沒有發生,還有沒有在必然中能改變孩子的方式方法呢?

筆者回答:有,一定有。那些帶有一定強制性的、重在孩子個人體驗和感受的教育“熔爐”一定能起作用。

好比參軍入伍的軍隊生活;

野外求生的拉練訓練;

自勞自食的勞動鍛鍊。

不過,參軍入伍有條件;野外求生訓練只能對孩子的現狀輔助教育;真正對孩子起教育作用的,應該是勞動鍛鍊。

勞動教育的話題大家不陌生,在此不必贅言。

勞動教育的同時,還要跟進下面3點:

1,愛心不減。

2,循循善誘不少。

3,重孩子個人體驗和感悟。

(下圖來自網絡)


錢德鑄






時代少年19



開心laojiao


這與家長溺愛有很大關係,16兒子不願上學,不妨讓他到建築工地幹活,不要錢,只是讓其吃吃苦,感受一下沒文化做苦力的體會,才知道沒有文化的艱辛,才能好好學習。


溫侯23


我覺得孩子的行為很大方面來自家長,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要能做到。

不知道你平時生活中是不是自控能力也比較差,很焦慮無法靜心學習。


回蔚無窮


16歲啦,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有分辨能力了,現在沒有開學,家長應該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16歲應該對自己負什麼樣的責任。應該做什麼?必須做什麼。


令狐青雲89088282


送去當兵,部隊是個大熔爐


心若向陽何懼悲殤


慢慢和他溝通,然後想法讓他搬幾天磚,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