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開封司法行政在行動】司法所長張光輝的抗“疫”記

“有張所長在,病毒進不來,盜賊也進不來,俺們可放心啦!”

說話的是開封市順河回族區東郊鄉劉寨社區的群眾,他們口中的“張所長”,就是剛剛帶領群眾抓獲盜車賊的開封市順河回族區司法局東郊司法所所長張光輝。

【抗擊疫情,開封司法行政在行動】司法所長張光輝的抗“疫”記

別看張光輝年紀不大,工作中卻是一把好手。在劉寨社區群眾眼裡,張光輝每天分擔著不同的角色,練就了“十八般武藝”:他阻得了病毒,抓得了盜賊,調得了糾紛,解得了困難......他是劉寨社區的“哨兵”,是大家心中的“守護神”。

防控一線的“戰鬥員”

病毒肆虐,疫情嚴峻。作為東郊鄉劉寨社區的分包乾部,從大年初一開始,張光輝就投身到了疫情防控一線。每天天沒亮,張光輝就要從家裡出發,前往劉寨社區的防控卡點值守,經常是工作到深夜才能回家。他說,疫情就是命令,哨響人到,每一名司法行政幹警都是“戰鬥員”。

【抗擊疫情,開封司法行政在行動】司法所長張光輝的抗“疫”記

張光輝每天來到社區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防控工作日誌,梳理前一天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然後召集社區幹部開碰頭會,研究解決辦法。安排好工作後,他同大家一起,開始深入社區街道進行衛生消毒、卡點檢測體溫、登記出入人員信息......每一項防控工作他都是帶頭幹、搶著幹。在他的帶領下,社區工作人員個個幹勁十足,沒有一個叫苦叫累的,劉寨社區的防控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

社區群眾的“服務員”

疫情防控離不開社區群眾的支持。有著豐富群眾工作經驗的張光輝,一手抓宣傳,一手抓服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伊始,部分群眾認識不夠,自我保護意識不強,有牴觸情緒。張光輝就和社區幹部利用廣播、宣傳頁、條幅和入戶走訪等各種途徑,向群眾講解此次新冠肺炎的危害以及科學防控的方法,一方面讓群眾瞭解此次疫情的嚴峻形勢,另一方面爭取群眾的支持,堅定大家共同戰勝疫情的信心。同時,考慮到疫情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對群眾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他主動與相關部門聯繫,多方協調,定時為社區群眾集中採購饅頭、蔬菜等日常生活食品,為群眾提供穩定的生活保障,穩了民心,更贏得了人心。

【抗擊疫情,開封司法行政在行動】司法所長張光輝的抗“疫”記

疫情信息的“採集員”

對轄區內所有人員信息進行細緻地摸底排查,及時掌握各類動態信息,對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面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張光輝不畏不躲、不等不靠,他充分發揮自己熟悉基層、幹群關係良好的優勢,深入走訪劉寨社區的每一個家庭、每一戶居民,尤其對有武漢等重點地區旅行史的群眾,每一個人他都牢記於心、瞭如指掌。

每天,張光輝都會按時採集和監測被隔離群眾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時向上級衛生防疫部門進行彙報,精準落實每一項疫情防控措施,為轄區群眾築牢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矛盾糾紛的“調解員”

除了做好疫情信息的“採集員”,作為人民調解員的張光輝還著力為群眾化解各種煩心事。劉寨社區的群眾老張,今年家裡種植收穫了近萬斤紅薯,本想趁著過年賣個好價錢,萬萬沒想到遇到疫情發生、沒有了銷路。眼看著紅薯要爛在家中,老張一家人是萬分焦急。張光輝聽說後,立刻帶頭購買他家的紅薯,同時動員社區群眾幫助老張共渡難關。這件事很快傳到了附近的幾個社區,大家紛紛伸出援手,老張的“煩心事”很快得到了解決,一時傳為一樁美談。

【抗擊疫情,開封司法行政在行動】司法所長張光輝的抗“疫”記

如今,張光輝已經在防控卡點連續工作20多天了。和許多堅持值守的基層司法行政幹警一樣,他最感愧疚的還是自己的家人。張光輝有兩個孩子,一個剛上幼兒園,一個還在襁褓之中,全靠妻子一個人照看。他深知,在丈夫和父親的角色裡,自己缺位了太多。他希望等疫情結束後,能多些時間陪一陪她們。

在張光輝看來,疫情當前,他現在最要緊的就是為社區群眾站好崗、放好哨,這是使命,也是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