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耀成 通訊員 曹耀強 宋永亮

“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組織最需要的地方去,向黨組織提出請求,申請加入村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自願堅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用實際行動來保衛我們共同的家園,為贏得抗擊病毒戰鬥的勝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上蔡縣邵店鎮西崗村青年董一鳴向村黨支部書記李得水主動請戰,並將自己上學期間節省的1000元獎學金捐獻給了村防疫監測點。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疫情來襲,正值關鍵時期,村黨支部商議通過後,董一鳴投入到了村疫情監測點值守、登記車輛信息、測量體溫的防護工作中。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從那一天開始直至現在,他和村裡幹部一道每天奔波在村裡街頭,不厭其煩地向扎堆的村民講解政策和戴口罩的必要性。他們還搜索大量的疫情信息,每天在村內廣播站不斷循環播放,讓村民實時瞭解疫情信息。經過幾天的努力,村裡老百姓自我保護意識比以前強了,大家不會三五成群聊天了,還有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出門都會記得戴口罩。他心裡開始變得暖暖的,幾天來的奔波總算沒有白費。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剛畢業的大學生董一鳴行動乾脆利索,每天同村兩委幹部一道,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手冊,勸導村民居家不外出、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等防疫知識,對村裡人員情況熟悉,成了新冠狀肺炎疫情防控的宣傳動員主力。

“作為一個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我雖然還沒有能力像醫生一樣請戰奔赴一線,但是可以從小事做起,響應國家的號召,做好個人和家人的防護工作,關注疫情進展,為身邊人普及科學的消息和知識,杜絕傳播虛假信息,既要增強意識又要避免過於恐慌。經歷過這次疫情,我更加意識到了我的責任和義務,在未來我將會更加努力,成為為祖國奉獻的一分子。”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面對疫情防控,邵店鎮實施“機關黨員幹部+村兩委幹部+志願者”防控疫情戰鬥模式,分片包乾負責,將全鎮20個行政村劃分為7個片區,設置25個體溫監測站,每村每天確保1名鎮幹部帶隊、村2-3名黨員幹部和志願者24小時輪班在崗值班,實行鎮村兩級齊抓共管。為了加大宣傳力度,全鎮每村成立黨員及志願者先鋒隊1--2個,每天走上街頭義務宣傳防疫知識,董一鳴成了其中一員。

通過村務公示欄、懸掛橫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董一鳴和村“兩委”將《傳染病防治法摘錄》《致返鄉人員一封信》《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監測操作規程》發放到了村民手上,傳達到了村民耳朵裡。通過義務宣傳防疫知識,幾天下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街上的人少了,喜歡出門的人少了,不戴口罩的人少了。漸漸地,村民們聚會少了、出門戴上了口罩。

據悉,董一鳴去年剛剛從黑龍江大學研究生畢業,在大學期間曾多次主動加入志願服務。“這次收穫也很多,也體現了自己的價值。我從家鄉走到外面,現在回來跟父老鄉親一起戰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疫情防控中奉獻著,贏得當地村民和村幹部稱讚,我從內心感到非常自豪”,董一鳴告訴記者。

“有他的加入,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也給村裡的年輕人做了表率”,李得水說,目前,全村已完成逐戶逐人排查,做到外來人員底數清、人員健康情況底數清、人員接觸情況底數清,對27名重點返鄉人員實行一名鎮幹部、一名村幹部、一名小組長“三包一”責任制,確保了村裡無疫情發生。

“00”後的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記疫情防控一線志願者劉暢

“我知道疫情爆發的嚴重性,作為一名‘00’後的大學生能為國家做一份貢獻,盡一份綿薄之力,我感到很榮幸。”在臥龍街道辦事處福興寺社區監測點值守的一名大學生志願者對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說。他叫劉暢,是天津職業大學2018級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2020年寒假,放假回家的劉暢原本在家安心過年,每天刷刷新聞看看熱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打破常規的生活,讓歡度春節的一家進入了緊張忙碌的疫情防控戰中。他的母親馮玉環是臥龍街道辦事處機關幹部,從大年初三十開始就衝在防疫第一線上,值班、宣傳、蹲點、巡邏,除了晚上休息,沒在家多待一會兒。母親連日奔波在外,父親也經常不在身邊。作為企業一線的工作人員,父親要到鄉下值班,疫情來臨時,父親也到疫情一線值崗,一家人在疫情防控期間都很少見面,更別說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了,每天的視頻通話成為了一家人難得的共處時間。

劉暢非常理解和支持爸爸媽媽的工作,當得知媽媽工作的社區值崗人手不夠時,他積極要求參加值崗。“父母都奮戰在防控一線,我也要緊跟他們的步伐參與其中,作為一名大學生,有青春有活力,更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劉暢的聲音裡充滿了青春的正能量。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從大年初二開始,每天一大早,劉暢就準時來到自己所負責的監測點,準備著為出入的居民進行登記工作。他詳細地記錄著每位出入居民的姓名、出入時間、聯繫電話、出入事由等詳細信息。向出入居民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明白紙,講解疫情預防措施,提醒居民出入注意防護,儘量減少不必要出行,減少被感染的風險。勸說居民正確佩戴口罩,對出入居民區的每位居民都要進行消毒、測量體溫。截至目前,累計發放宣傳材料800餘份,測量體溫1100餘人次。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和防範意識,劉暢還擔當起流動“小喇叭”,在轄區內利用小喇叭進行疫情防控宣傳,確保疫情防控相關知識覆蓋到每一戶居民家中。劉暢所負責的區域是城鄉結合處、租房人口多,人員結構複雜,工作難度可想而知。他所在的“值班站點”只不過是一個簡易小棚子,四面透風,每天早上從7點值班到晚上10點,午飯、晚飯常常是一碗泡麵,可他毅然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偶爾還會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不配合登記工作,與志願者發生口頭爭執,劉暢總是非常耐心地上前給他們講解疫情防控的嚴重性。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每個居民區只留一個出入口,大部分路口都被封堵,轄區70多歲的張大爺患腦梗多年,外出購物非常不便,劉暢知道後自靠奮勇當起了義務代購員,為張大爺購物、買藥送上家門。為減少居民外出頻次,居民接收快遞、物品,劉暢也常常代勞。“天天跑東跑西也挺累,但是想到自己為防疫出了一份力,心裡還是挺自豪的”,劉暢說。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多日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劉暢不顧嚴寒與社區的工作人員一起在監測點值崗,打掃街道,張貼下發到社區的各種疫情公告,在社區公共場所進行消毒。掛橫幅、貼標語、發傳單,只要能幫得上忙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當被問到參加防疫志願服務工作的感受時,劉暢說: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揮灑青春的汗水,特別是與父母一起共同參與,對他來說是一次深刻的記憶,給他的青春歲月增添色彩斑斕的顏色。

在讀博士李娟全家聯手獻愛心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家住蔡溝鎮張青村、武漢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社會學院的在讀博士李娟,也積極伸出援助之手,為蔡溝鎮疫情防控捐贈現金3000元。其父李立新和哥哥李楠不但衝鋒在疫情一線,還奉獻愛心,積極為蔡溝鎮和村委捐款捐物。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上蔡返鄉大學生:主動請戰 不負韶華,讓青春閃耀在防疫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