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如何看待普通人捐款?

qzb33111


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是每個人的責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說也是在救自己,如果不捐款抗“疫”資金短缺疫情得不到扼制,說不準下一個發燒的就是自己。不過不提倡一些月光族和一些沒有實力生活艱難人群捐款。因為受疫情影響這類人很大一部分都會斷糧,如果他們盡了微薄之力那麼下一個救助對象可能又是他們。錢走了一圈又回到他們手上,浪費了募捐機構的成本和人力


小兵瞭望


疫情當前,普通人捐款,就我個人看來,並不太支持和贊成。

原因有三個:

1、普通人捐款的資金大多是來自於自己多年省吃儉用的積蓄,這部分錢如果捐出去,當未來個人或者家庭出現任何狀況需要用錢時,就會比較麻煩。

2、目前來看,個人捐款的渠道並不通暢,網上看新聞有人直接把錢給銀行或者鄉鎮政府的工作人員,讓他們代為捐贈,那麼最終這筆錢能不能到達疫區並用於防控工作,確實很難說。

3、說句不太好聽的話,普通人捐出的這一點錢,愛心固然可嘉,但是對於龐大的疫情防控工作的支出,其實是杯水車薪。當然了,如果有很多很多很多普通人都一起捐款,那也將是一筆鉅款。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普通人還是留著錢做好應對未來生活的準備,這才是最重要的!


豫見一鵬


我對這次武漢疫情捐款問題也特別關注,具體到普通人捐贈,也認為儘量不接收60歲以上老人的捐款,因他們生活在毛時代大多老人思想覺悟高,為國難分憂可理解,問題是他們把這家底捐出去以後生活有困難可想而知。當然,青壯年的普通捐款看自己的能力而定,能捐是好事。如沒有能力捐,就好好宅家裡做自已喜愛做的事也很好。



詩豪天


疫情當前,普通人捐款是很好的行為,這說明大家都希望快速解決當前的事情。

至於捐或者不捐看個人情況。

普通人捐款可以得到三個層面的安撫:

1、緩解自身的焦慮,因為害怕,所以人們希望能用錢快速解決這些事情,當捐款之後,內在的焦慮和恐懼會有所緩解。

2、通過捐款,能夠激發並確認自人心靈層面的愛與慈悲之心。

3、因為物資的充裕,也會讓在前線的醫務人員和國家能夠更快速調配物資。同時,也可以讓其他國家看到國民的實力。

另外,並不是每個人的資金都非常充配,所以當普通人捐款時,也會讓那些暫時面對經濟困難的人,不會因為擔心自己沒有錢捐款,而導致事情被拖緩。


但是捐款也不能盲目跟風,要量力而行,要以一種正確的合理的方式進行,不能因為自己的善良給別人添堵。

當沒有正確的途徑時,寧願不捐,也不能造成失誤,而讓工作人員更加為難。


一米塔羅芳香小站


面對著疫情捐款的事情,有許多成功人士發表言論說盡量不要接受那些孤寡老人或者是自己生活都有些艱難地老人的捐款。其實我挺贊成這種弱勢群體,不要捐的錢太多,因為你自己才600多塊錢一個月的工資一下子捐出了1萬多,你想一想這跟那些有錢的人贊助的比例是不是顯得你才是一個最有愛心的人呢?

我看在個人的捐款問題就是如果你的衣食無憂,家裡積蓄也是很多,幹嘛不拿出來捲住這個社會,讓這個新型肺炎沒有硝煙的戰爭能打得更成功一些,更快一些結束戰鬥呢?人人奉獻愛心,人人拿出一點兒心意,這也是表達了每個人對待新型肺炎疫情的痛恨和原著,所以我說大家捐款顯示出愛心,付出行動能看出這個社會對新型疫情的必勝信心,所以我覺得普通人捐出自己力量能承受的捐款。富有的人多拿出一些捐款,這樣的話我們的資金充足,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就更大,所以說捐款捐物就是最有愛心的。


伊春美食美客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每個善意的背後,體現的都是人間大愛。

就想這次疫情期間的好多貨車司機說:可能我們捐不出太多的錢,但是我們可以出自己的一份力[贊][贊]


ID帶磚侍衛


普通人的話看自己經濟條件吧,而且捐款是個人意願,沒錢的話捐多少都是為國家做貢獻,沒捐就為國家做精神上的支持,在家裡不出門不串門出門帶好口罩,回家記得洗手消毒,保護好自己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清如風jq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疫情當前,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抗疫戰爭出份力,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素質高尚的人,有愛心的人,就要有分擔責任擔當和義務,對於普通人捐款,我感覺是一種博愛的表現,也是具有人性善良心的表現!在一個國家,這樣的人越多,那麼這個國家就會越和諧,越強大,更會發展的更好!這是國之幸,民之副!




你我的生活大小事


社會需要熱心腸,鼓勵量力而行的捐贈,不提倡,傾盡所有的捐贈。

國家雖有難,但我國家也有實力扭轉這種局面,並未到普通人傾其所有之境地。

民安國才興,普通人只要守好本份。不紿國家添麻煩。舉我國之力,消除疫情指日可待!


向日葵668


疫情當前,有一份熱發一份光,普通人盡顯大仁大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場疫情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有眾多的名星紛紛捐款,我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我也應該奉獻點愛心,錢不多心意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