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面試時,如何和老闆談薪資?

退役軍人面試時,如何和老闆談薪資?


退役軍人面試時,如何和老闆談薪資?




談情傷感情,不談錢更傷生活。這是很多退役軍人在就業應聘時,一個令人傷心費神的問題。


我們找工作去應聘,既是為了展現自我的能力素質,其實更是為了生活,經濟問題是一個不可迴避又必須面對的問題。誰不想能找到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誰不想拿著高薪酬讓別人羨慕。但是作為就業應聘中相對弱勢的一方,作為談薪酬這個事情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中的一方,在說不說、談不談,在薪酬的數量等方向總是感到猶豫不決:到底該不該說?到底該怎麼說?


作為退役軍人,在現役期間因為薪酬是固定的,也是定期按時按標準增長的。所以大家在面對薪酬問題的時候,其實是不在意也不在乎的,大家知道工資是一分錢不會少的。而且作為一個特殊職業,作為普通軍人的自己也沒有任何資格去協商交流的。這樣工作方式導致的結果,一方面讓軍人在薪酬方面不用操心沒有後顧之憂,另一方面也讓大家缺乏協商薪酬的能力和經驗。所以很多戰友在和地方單位談薪酬的時候,總感到信心不足,經驗缺乏。進而導致的結果就是,要麼不敢談,對方隨意安排自己吃虧;要麼自己的目標和對方的標準差距太大,導致的結果是因為要價太高對方拒絕了應聘邀請;再或者是自己的要價較低,雖然讓對方滿意順利入職,但是自己的收穫和付出無法正比,讓自己乾得很不舒服,感覺吃虧上當,甚至工作不久就離職不幹。


而因為薪酬問題導致的法律、勞務糾紛,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不乏常見。值得每個退役軍人警醒,值得我們去深思。


薪資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每一筆錢、每分錢,其實都是勞動者的合法收入,是需要得到保護和保障的。這個問題,不可能等到簽約之後才去思考,也不能等到感覺不對的時候才去協商。最好是在面試、簽約之前把相關事宜協商到位。


退役軍人面試時,如何和老闆談薪資?


如何談薪資?絕不是自由市場的討價還價,更不是悶著頭隨意在那說。作為退役軍人,也需要掌握一些談薪資的技巧和方法,為自己爭取到最大最優的權益。


那麼,當戰友們有了心儀的單位,當對方也對自己有一定好感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去準備薪資問題的,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準備:


分析市場行情。不同的職位都有一個職場普遍認同的市場行情和價格,仔細分析瞭解這些指導價格,對自身建立合理的薪酬預期有很大的益處。退役軍人可以通過行業內的親朋好友瞭解薪酬的大概情況,亦可以通過相關機構瞭解範圍比如凱旋網,給自己的判斷打下基礎。同時分析的過程,也是做好行業崗位選擇的過程,通過對薪酬的分析瞭解,也就對個人從事職業的前景和發展有了較為客觀的判斷,確保自己不走彎路錯路。


分析市場需求。對於所從事的職業,需瞭解目前就業市場中對該職業人才是供不應求還是供大於求。某資料顯示,軟件編輯人才在市場緊缺時,普遍薪酬都在5000以上;而從事前臺文秘工作的,則大都是在兩三千左右。所以,當戰友們面對的行業、崗位處於供大於求的時候,則薪酬要想較高則不太現實,也失去了議價的資本;反之,如果供不應求,則薪酬的基準就會提高,也擁有了提價的基礎。不同的市場需求,決定了薪酬的基準和浮動範圍,更決定了交談的底氣和自信。


分析自身的經驗和能力。一分價錢一分貨,一份能力一分錢,這個道理很簡單樸實。如果一個人的能力素質和經驗知識比較雄厚,必然在薪酬的定位上會比較高。反之,則沒有驕傲的資本。這就需要戰友們在應聘面試的時候,要對自己的基本素質有一個清晰地分析和評判,進行一個客觀的分析。只有對自己定位準確,才能讓自己決定的薪酬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分析企業的性質。企業性質不同,性質也有區別。一般說來,大的跨國企業由於其福利保障制度比較完善,薪酬控制比較嚴格,除個別職位薪酬可以有較大幅度波動外,其餘的支撐均有較為嚴格的標準,不會隨意變動。而中小企業為了吸引人才,也為了彌補其福利方面的不足,薪酬的伸縮度也就較大。所以,我們在談薪資的時候,要結合企業的性質而定。有協調的空間自然可以協商,如果對方是國企央企,其實也就沒有協調的空間了。當然如果你對能力素質很過硬,或者是對方急需的人才,其實協商都是有機會的。


關注薪酬細節。除了以上這些,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實際的崗位工作內容是否和招聘廣告中的內容一致?具體工作時間是怎麼安排的?是否需要經常加班?是否有加班工資?是否有年終獎?是否有“13薪”?薪水是稅前稅後?五險一金是否繳納?這些細節都事關薪酬的組成和落實,需要注意和關注。


退役軍人面試時,如何和老闆談薪資?


那麼,談薪資的方法和步驟又是什麼?


一是不要過早亮出底牌,儘量讓用人單位先說出薪酬範圍。當薪酬可以協調溝通的時候,要講究一定的溝通技巧,應該先聽取對方的意見而決定自己的表述。如果主動說出自己的確切數字,則可能會失去協商的主動權,處於被動的地位。而當企業先說出自己的標準之後,戰友們在實際談判中就有了參考標準,就可以靈活處置。而自己的薪酬範圍,儘量在單位給出的範圍左右浮動,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


二是儘量避免遵循上一份的工作收入。薪酬的標準,往往大家都會找到一個參考。或者說親友,或者說是上一份工作的標準。這裡需要提醒戰友們的是,這些參考僅僅是參考,切莫將其當做唯一的根本標準。特別是一些戰友可能是二次或者多次再應聘,那麼上一份工作的薪酬往往會成為自己的參考依據。太少,說明你的能力不足;太多,則會給單位很大壓力。所以要立足現實,借鑑過往才好。


三是稍微提高自己的期望薪水。面試官的注意力總是在你給出薪水範圍的最低值上,例如你期望的薪水是4000-5000元,那麼你給出的範圍是5000-6000元。這樣,有利於達成自己的期望,讓最終結果和自己的期望值離的很近。


四是不要在意較小的得失,而要看到發展的潛力。有的時候,一些戰友因為幾元的差距,選擇了放棄或者被放棄。某些情況下,薪酬多少不一定能夠代表你的能力,但薪酬卻不應該成為唯一的標準。如果企業給出的薪酬不高,但是這個企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或者讓你可以充分發揮特長有成就感,其實適當降低贏得平臺和機會也很重要。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