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永久退出土地,領取補償10萬元/畝,你願意嗎?

徽州山農小方


誰給我一畝地十萬,,我一定願意,,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把地包出去了,在外打工,,因為手裡有幾十萬的話我可以用這錢先做生意,,那就是錢生錢了,,沒有錢什麼都幹不了


我就是我40602114


我願意,我自己有30多畝的山地和2畝的水田,這麼十幾年來,山地沒有任何一分收入,現在也不在老家,水田以前租給人家,一年得400斤稻穀,後面村裡務農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越來越少,租金從400斤變到300斤,再200斤,再100斤,到現在一斤都沒有了……你還要免費給人家耕田的幫種,省的丟荒!

要是10萬一畝,我全部賣了[捂臉][捂臉][捂臉]

地方比較偏僻、估計30年開發不到


南寧雨空間設計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名三農領域創作者,地地道道的農民,平時喜歡在頭條看一些種植技術的知識,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在這裡發表一點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我是一個福建閩西北的農村人,我家裡有六口人,總共才分了兩畝地多一點。也就是說,兩畝地只能給個20多萬。說真的,我還是不願意的。

其實在農村勤快的話,你願意做,一年一個家庭能賺到20萬。不過這是在租別人地大戶的情況下。雖然說兩畝地每年都掙不了多少錢,但是我家六口人吃飯,每年買米好幾千塊錢。因為我爸媽在農村老家,他每年種了兩畝多地,其實一點也不累,然後省了每年的買米錢。我爸我媽還自己有手藝,我們兩口子吃雞在外面,雖然工資不高,但是一年兩口子加起來也有八九萬塊錢左右 。加上我父母的,我們的一年賺的錢也差不多,在十六七萬以上。所以要我的話,我是不會選擇賣的。

我父母也將近50歲了,到時候養老的話,他們都願意在農村,留點田給他們老的時候,種種地還是不錯的。再說,一次性只拿20多萬一點,都只夠在我們縣城付個首付,真的沒什麼意義了。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不願意種田的,不願意在農村養老的,那一部分人是肯定願意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道問題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謝謝大家閱覽,如果對小編的回答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最後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開心!事業有成!

在頭條渡過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謝謝!






山野江湖


這個應該分地域吧,每個地方的情況都不一樣,有地多的,有地少的,不適合這種統一標準。有的家庭每個人就一畝三分地,按你的標準能分到十幾萬,可以說按現在的社會消費肯定不夠花,幾年就沒了。地多的就合適了,分個幾十萬上百萬的,也夠花了。所以這個看實際情況吧。


雨中霧中


十萬給不了,頂多一兩萬,給十萬當然願意,我岳父家地給大戶承包,幾畝地一年也才不到一萬,自己種更不賺錢。還不如上上班


季歌1991


我是農民,我不願意 。農作物雖然不值錢,但是能填飽肚子,關鍵時刻能救你的不是錢是糧食。

但是現在這種農作物模式有很大的弊端。以前農民分土地到戶,農民有了使用權。在那些吃不飽的年代,當時的分地情況非常利於生產。可現在不行了,土地種植跟風不說,有些一年兩季只種植一季,大大減少了產量。

可能未來會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來合理利於土地吧!



曹豆子


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當前土地資源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們都知道已經沒有多少空間了,所以10萬其實根本不是土地的價值,只是土地收入幾年平均收入的幾倍補償金罷了。土地使用權可以根據情況出租,但一次性完全轉移使用權,那土地就被低價出售了。不應該。


天地之間的一粒沙


地多的願意,地少的不願意。

中國地廣人多,分佈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少地多,開荒拓土,人均幾十畝,有的地方人口密集,人均一畝,十萬一畝,人少地多的人十分願意,再少點也願意,人多地少的地方就不願意,荒了也不願意,為什麼?就如現在這種情況,很多人難找工作,有幾畝地還是可以解決短時間的困難。如果賣了就無安身之處了。


飛飛貓說話


國有土地,不給也能說的過去,但是相應的待遇該給還是給的多一點畢竟性質不一樣。如果是集體土地,,在包頭這裡少於40萬每畝免談。


AAA麼麼噠1


說是不願意,其實百分之八十會同意,一戶3口人家6畝地,給60萬,大概要奮鬥60年,我家是這樣,現在租出去一年一畝地350塊錢,得多少年掙60萬,不種地不知道種地的苦,誰要我們先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