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糾纏:世界存在“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嗎?

你還記不記得這兩個詞:一個是實在性,你不看月亮的時候,月亮仍然是存在的;一個是局域性,我在北京幹一件事,這件事不會瞬間影響到上海,影響速度不能超光速。

愛因斯坦認為,在量子力學中,這倆特性必須同時成立。

在前兩講中,物理學家通過實驗告訴我們,它倆不能同時成立。後來又有實驗表明,愛因斯坦設想的實在性也不成立。那麼現在只剩下一個問題,局域性還能不能成立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這一講我們來學習一個量子力學特有的概念,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最早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他把它稱作“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說,量子糾纏就像心靈感應,你對一個粒子做測量,另一個粒子無論在哪裡,都會瞬間響應,中間不需要任何時間,這是一種超光速的現象。

這就奇怪了,“任何物體都不能超光速”,這是愛因斯坦自己在相對論裡提出來的啊?怎麼他把自己推翻了呢?量子糾纏到底超不超光速呢?

1 量子糾纏就是“瞬間推斷”

我們先來說說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意思。

假如兩個粒子形成了量子糾纏,我只要測量其中一方的狀態,就能瞬間推斷另一方此刻的狀態。我敲個黑板,我說的是瞬間推斷,不是說我決定了另一方此刻的狀態。

咱們拿愛因斯坦和玻爾打個比方吧。他們形成了一個心情上的量子糾纏。

不管他們離著有多遠,就算一個在美國,一個在歐洲,他倆的心情都能保持絕對的相反。玻爾如果心情好,愛因斯坦肯定心情難受;玻爾如果難受,愛因斯坦肯定心情好。

但他倆心情到底是什麼樣的,你得問了才知道。不問他們,他們就同時處於好心情和壞心情兩種狀態。如果你問了其中一個,就能瞬間推斷另一個心情好不好。

在這裡,我要糾正一下你可能有的誤會。

可能你會以為,糾纏的物理狀態只能是相反的,其實不是。比如電子的自旋方向,兩個電子如果有糾纏,自旋可以方向相反,一個朝上,另一個朝下;也可以方向相同,要麼都朝上,要麼都朝下。

還有一個誤會是,好像只能是2個粒子糾纏,其實3個也行,N個粒子都行。Google的量子處理器,就是53個量子在糾纏。

好,咱們回到愛因斯坦。如果此刻愛因斯坦在我面前,他一定會說,相對論說了,任何影響速度都不能超光速。此刻的你只受到此刻身邊事物的影響,不受遠處任何事物的影響,這叫作局域性原理。如果量子力學認為,測量會瞬間改變兩個粒子的狀態,就違反了局域性原理,肯定錯了。

所以,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要對,我的局域性原理就錯,相對論也錯了。我的相對論要是對,你量子力學必然錯。這倆理論不能同時成立。

愛因斯坦當初提出量子糾纏,目的就是為了證明量子力學有錯。

不過,這都是空對空的討論。在判斷誰對誰錯之前,我們還是應該看看實驗怎麼說。

2 相對論依然成立,但局域性卻不成立了

實驗是這樣的。物理學家從一個地方發出一對量子糾纏的光子,我們還是把它們想象成愛因斯坦和玻爾。

這哥倆走過相同的距離,分別到達在北京和深圳的兩棟房子裡。但他倆糾纏的不是心情,而是這麼一種關係:如果你看到老愛在北京這邊的1樓,那玻爾就一定在深圳那邊的2樓;如果看到老愛在2樓,那麼玻爾一定在1樓。

我跟你說一個測量的思路,但這個思路不是物理學家操作的真實邏輯,只是便於你理解物理學家的想法。

比方說,你現在在北京測了一下愛因斯坦,我在深圳,看玻爾的狀態突然跑到1樓了。那我用從北京到深圳的距離,除以這兩個事發生的時間差,就能算出這種影響的傳播速度。

這個傳播速度有多快呢?從2000年開始,幾組物理學家,做了各種不同的實驗。結果都發現,這個速度的下限,最慢的也超過了光速。而且也有可能,這個速度根本沒有上限。

你看,實驗證明,量子糾纏違反了我們剛才說的局域性原理。

但是另一邊的相對論呢,也有無數的實驗證明,光速確實是所有物體和信息的速度上限,不可能有東西超光速,局域性必須成立。

那你說這怎麼辦?通常情況下,結論相互矛盾的兩個理論,我們必須二選一,必然有一個是錯的。但現在它們兩個都被實驗證實,我們沒得選了。

這就把我們逼到了第三種可能:這兩個說法都對,但它們有各自不同的適用範圍。

我來解釋一下這第三種可能性。其實,愛因斯坦對量子糾纏“超光速”的理解是錯誤的。

他以為的情況是,測量北京的那個人時,那個人會偷偷給深圳的人發消息,讓後者跟他保持一致。測量一個人,就瞬間影響了另一個人,這種“影響”超光速了。

但現實不是這麼回事,其中並不存在“影響”,而只是存在某種關係。

這就像一個航天員跟妻子鬧矛盾,跑到火星上躲了起來。他妻子上法院起訴離婚,法院批准,離婚就瞬間生效了。這個生效速度無視任何距離。就算航天員跑到銀河系外面,離婚也是瞬間生效的。

所以,測量的影響不能超光速,但斷絕關係完全可以超過光速。

知道這一點,量子糾纏的事你就好理解了。你測量其中一個粒子,就能瞬間推斷另一個粒子的測量結果。這就好比航天員的妻子把字一簽,法院一蓋章,我們就能瞬間推斷航天員現在是單身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以任何方式朝另一個粒子發出任何信號,雖然違反了局域性,但並不違反相對論。也就是說,相對論不等於局域性。有了量子力學以後,相對論還在,但局域性卻不成立了。

那局域性和相對論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3 從信息的角度理解量子糾纏的整體性

我們下面從信息的角度,再來理解一下這個問題。

我得先說一下,愛因斯坦誤解量子糾纏的根本原因。這還是要回到咱們課程裡反覆提到的那個詞,波粒二象性。

愛因斯坦還是在用單純的粒子視角,看待量子糾纏。他總覺得,他是他,玻爾是玻爾,這是兩個獨立的人。所以,你一測量他就瞬間知道玻爾的狀態,那他必然偷偷給玻爾發消息。

但真正的情況不是這樣的。如果你從波粒二象性的視角出發,用數學公式波函數把它們的狀態寫出來以後,就會發現,只能寫出一個波函數。也就是說,它們是一個波,是一個整體。

你測量了一個整體的兩個部分,發現結果存在關聯,根本沒什麼可奇怪的。

這就好比老愛和玻爾哥倆在玩蹺蹺板,你發現一個人在地面時,另一個一定在空中。這是因為兩個人不是兩個孤立的個體,他們通過蹺蹺板聯繫了起來。

原來我們只關注兩個人的狀態,卻忽略了蹺蹺板。“蹺蹺板”就是他倆之間的關係。個體加上關係,構成了一個整體。量子糾纏指的是這個整體。

如果你是科幻小說迷,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說:科幻小說不是經常說,量子糾纏能“超光速傳遞信息”,這真的可以嗎?

我明確地告訴你,這不可能。因為這裡涉及兩種不同的信息。

一種是必須用波函數才能寫清楚的信息,叫量子信息。量子信息描述的是波粒二象性。

另一種是我們平常用的,比如短信、寫小紙條這樣的信息。這些信息要麼通過電磁波,要麼通過宏觀物體傳遞,叫經典信息。

相對論說的是,經典信息的傳播不可能超光速,但它並不限制量子信息。

這在量子力學中叫作“不可通信定理”,也就是你不可能利用量子糾纏來超光速傳遞經典信息。下次你再在科幻片裡看到說,我用量子糾纏實現了超光速通信,你可以微微一笑,不必當真。

其實之前我說局域性就是“影響超過光速”,是為了便於你理解。現在你知道了,局域性強調的是,我只研究北京的粒子,就能把北京的量子信息說清楚。此時此刻深圳的粒子,跟我沒關係,我不研究它。

但量子力學說,它們實際上是有關係的,你要想說清楚北京的量子信息,深圳那邊得配合你,你才能把它們的關係說清楚,而且這關係裡面也包含量子信息。這就叫非局域性。

你現在應該知道,為什麼說相對論和局域性不是一回事了。

相對論說的是經典信息不能超光速;局域性說的是,一個地方的人能不能把本地的所有事全都說清楚,超不超光速只是說事過程中要考慮的一種情況而已。

最近幾十年,物理學家對非局域性還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在沒有量子糾纏時,非局域性也成立。由於時間關係,我就不詳細解釋了。你只要知道,量子糾纏具有整體性,但沒有量子糾纏時,量子狀態照樣可以存在整體性。

有很多人說,傳統文化強調整體思維,現代科學強調分析思維,比如要把一個整體還原成幾個部分,然後逐個分析。但你看,現代科學也有整體思維,量子力學的非局域性就是一種典型的整體思維。

最後留一個思考題。除了量子糾纏之外,你還聽說過哪些科學現象,需要用整體思維來研究呢?留言說說你的思考。

到這一講為止,我們講了量子世界的一大堆性質,但這些性質好像只能在微觀世界看到,它們在宏觀世界也存在嗎?我們下一講見。

——李劍龍《給忙碌者的量子力學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