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世界存在“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吗?

你还记不记得这两个词:一个是实在性,你不看月亮的时候,月亮仍然是存在的;一个是局域性,我在北京干一件事,这件事不会瞬间影响到上海,影响速度不能超光速。

爱因斯坦认为,在量子力学中,这俩特性必须同时成立。

在前两讲中,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告诉我们,它俩不能同时成立。后来又有实验表明,爱因斯坦设想的实在性也不成立。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局域性还能不能成立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一讲我们来学习一个量子力学特有的概念,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最早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他把它称作“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量子纠缠就像心灵感应,你对一个粒子做测量,另一个粒子无论在哪里,都会瞬间响应,中间不需要任何时间,这是一种超光速的现象。

这就奇怪了,“任何物体都不能超光速”,这是爱因斯坦自己在相对论里提出来的啊?怎么他把自己推翻了呢?量子纠缠到底超不超光速呢?

1 量子纠缠就是“瞬间推断”

我们先来说说量子纠缠到底是什么意思。

假如两个粒子形成了量子纠缠,我只要测量其中一方的状态,就能瞬间推断另一方此刻的状态。我敲个黑板,我说的是瞬间推断,不是说我决定了另一方此刻的状态。

咱们拿爱因斯坦和玻尔打个比方吧。他们形成了一个心情上的量子纠缠。

不管他们离着有多远,就算一个在美国,一个在欧洲,他俩的心情都能保持绝对的相反。玻尔如果心情好,爱因斯坦肯定心情难受;玻尔如果难受,爱因斯坦肯定心情好。

但他俩心情到底是什么样的,你得问了才知道。不问他们,他们就同时处于好心情和坏心情两种状态。如果你问了其中一个,就能瞬间推断另一个心情好不好。

在这里,我要纠正一下你可能有的误会。

可能你会以为,纠缠的物理状态只能是相反的,其实不是。比如电子的自旋方向,两个电子如果有纠缠,自旋可以方向相反,一个朝上,另一个朝下;也可以方向相同,要么都朝上,要么都朝下。

还有一个误会是,好像只能是2个粒子纠缠,其实3个也行,N个粒子都行。Google的量子处理器,就是53个量子在纠缠。

好,咱们回到爱因斯坦。如果此刻爱因斯坦在我面前,他一定会说,相对论说了,任何影响速度都不能超光速。此刻的你只受到此刻身边事物的影响,不受远处任何事物的影响,这叫作局域性原理。如果量子力学认为,测量会瞬间改变两个粒子的状态,就违反了局域性原理,肯定错了。

所以,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要对,我的局域性原理就错,相对论也错了。我的相对论要是对,你量子力学必然错。这俩理论不能同时成立。

爱因斯坦当初提出量子纠缠,目的就是为了证明量子力学有错。

不过,这都是空对空的讨论。在判断谁对谁错之前,我们还是应该看看实验怎么说。

2 相对论依然成立,但局域性却不成立了

实验是这样的。物理学家从一个地方发出一对量子纠缠的光子,我们还是把它们想象成爱因斯坦和玻尔。

这哥俩走过相同的距离,分别到达在北京和深圳的两栋房子里。但他俩纠缠的不是心情,而是这么一种关系:如果你看到老爱在北京这边的1楼,那玻尔就一定在深圳那边的2楼;如果看到老爱在2楼,那么玻尔一定在1楼。

我跟你说一个测量的思路,但这个思路不是物理学家操作的真实逻辑,只是便于你理解物理学家的想法。

比方说,你现在在北京测了一下爱因斯坦,我在深圳,看玻尔的状态突然跑到1楼了。那我用从北京到深圳的距离,除以这两个事发生的时间差,就能算出这种影响的传播速度。

这个传播速度有多快呢?从2000年开始,几组物理学家,做了各种不同的实验。结果都发现,这个速度的下限,最慢的也超过了光速。而且也有可能,这个速度根本没有上限。

你看,实验证明,量子纠缠违反了我们刚才说的局域性原理。

但是另一边的相对论呢,也有无数的实验证明,光速确实是所有物体和信息的速度上限,不可能有东西超光速,局域性必须成立。

那你说这怎么办?通常情况下,结论相互矛盾的两个理论,我们必须二选一,必然有一个是错的。但现在它们两个都被实验证实,我们没得选了。

这就把我们逼到了第三种可能:这两个说法都对,但它们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

我来解释一下这第三种可能性。其实,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超光速”的理解是错误的。

他以为的情况是,测量北京的那个人时,那个人会偷偷给深圳的人发消息,让后者跟他保持一致。测量一个人,就瞬间影响了另一个人,这种“影响”超光速了。

但现实不是这么回事,其中并不存在“影响”,而只是存在某种关系。

这就像一个航天员跟妻子闹矛盾,跑到火星上躲了起来。他妻子上法院起诉离婚,法院批准,离婚就瞬间生效了。这个生效速度无视任何距离。就算航天员跑到银河系外面,离婚也是瞬间生效的。

所以,测量的影响不能超光速,但断绝关系完全可以超过光速。

知道这一点,量子纠缠的事你就好理解了。你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就能瞬间推断另一个粒子的测量结果。这就好比航天员的妻子把字一签,法院一盖章,我们就能瞬间推断航天员现在是单身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以任何方式朝另一个粒子发出任何信号,虽然违反了局域性,但并不违反相对论。也就是说,相对论不等于局域性。有了量子力学以后,相对论还在,但局域性却不成立了。

那局域性和相对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3 从信息的角度理解量子纠缠的整体性

我们下面从信息的角度,再来理解一下这个问题。

我得先说一下,爱因斯坦误解量子纠缠的根本原因。这还是要回到咱们课程里反复提到的那个词,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还是在用单纯的粒子视角,看待量子纠缠。他总觉得,他是他,玻尔是玻尔,这是两个独立的人。所以,你一测量他就瞬间知道玻尔的状态,那他必然偷偷给玻尔发消息。

但真正的情况不是这样的。如果你从波粒二象性的视角出发,用数学公式波函数把它们的状态写出来以后,就会发现,只能写出一个波函数。也就是说,它们是一个波,是一个整体。

你测量了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发现结果存在关联,根本没什么可奇怪的。

这就好比老爱和玻尔哥俩在玩跷跷板,你发现一个人在地面时,另一个一定在空中。这是因为两个人不是两个孤立的个体,他们通过跷跷板联系了起来。

原来我们只关注两个人的状态,却忽略了跷跷板。“跷跷板”就是他俩之间的关系。个体加上关系,构成了一个整体。量子纠缠指的是这个整体。

如果你是科幻小说迷,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说:科幻小说不是经常说,量子纠缠能“超光速传递信息”,这真的可以吗?

我明确地告诉你,这不可能。因为这里涉及两种不同的信息。

一种是必须用波函数才能写清楚的信息,叫量子信息。量子信息描述的是波粒二象性。

另一种是我们平常用的,比如短信、写小纸条这样的信息。这些信息要么通过电磁波,要么通过宏观物体传递,叫经典信息。

相对论说的是,经典信息的传播不可能超光速,但它并不限制量子信息。

这在量子力学中叫作“不可通信定理”,也就是你不可能利用量子纠缠来超光速传递经典信息。下次你再在科幻片里看到说,我用量子纠缠实现了超光速通信,你可以微微一笑,不必当真。

其实之前我说局域性就是“影响超过光速”,是为了便于你理解。现在你知道了,局域性强调的是,我只研究北京的粒子,就能把北京的量子信息说清楚。此时此刻深圳的粒子,跟我没关系,我不研究它。

但量子力学说,它们实际上是有关系的,你要想说清楚北京的量子信息,深圳那边得配合你,你才能把它们的关系说清楚,而且这关系里面也包含量子信息。这就叫非局域性。

你现在应该知道,为什么说相对论和局域性不是一回事了。

相对论说的是经典信息不能超光速;局域性说的是,一个地方的人能不能把本地的所有事全都说清楚,超不超光速只是说事过程中要考虑的一种情况而已。

最近几十年,物理学家对非局域性还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在没有量子纠缠时,非局域性也成立。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解释了。你只要知道,量子纠缠具有整体性,但没有量子纠缠时,量子状态照样可以存在整体性。

有很多人说,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思维,现代科学强调分析思维,比如要把一个整体还原成几个部分,然后逐个分析。但你看,现代科学也有整体思维,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就是一种典型的整体思维。

最后留一个思考题。除了量子纠缠之外,你还听说过哪些科学现象,需要用整体思维来研究呢?留言说说你的思考。

到这一讲为止,我们讲了量子世界的一大堆性质,但这些性质好像只能在微观世界看到,它们在宏观世界也存在吗?我们下一讲见。

——李剑龙《给忙碌者的量子力学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