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死後希望身體不腐,古埃及人用木乃伊,中國古代是這種措施

古埃及的木乃伊舉世聞名,甚至有人拍成電影《木乃伊》。古埃及之所以有木乃伊,是因為古埃及人篤信人死後,其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或雕像上,所以,古埃及的法老王等死後,對死者用香油(或藥料)塗屍防腐的方法均製成木乃伊。古埃及的木乃伊為最著名,但古印度也有木乃伊。

下圖1和圖2均為河南省博物院展出的古印度木乃伊。

人們死後希望身體不腐,古埃及人用木乃伊,中國古代是這種措施

圖1 古印度木乃伊


人們死後希望身體不腐,古埃及人用木乃伊,中國古代是這種措施

圖2 古印度木乃伊

中國古人認為玉是“山嶽精英”,被視為長生不老藥,並且具有防止屍體腐爛的作用。將金玉置於人的九竅,人的精氣不會外洩,就能使屍骨不腐,可求來世再生,所以,古代人死後以玉器陪葬,目的是鎮邪氣留精氣,祈求來世再生。發展到漢代,更有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以玉做的殮服,外觀和人體形狀相同,也叫“玉匣”、“玉柙”,以求能夠再生轉世。

下圖3是河北博物館展出的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金縷玉衣。

人們死後希望身體不腐,古埃及人用木乃伊,中國古代是這種措施

圖3 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金樓玉衣

我國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縷玉衣墓只有八座。解放以來,漢墓中所發現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兩件、定縣西漢中山孝王劉興的一件、江蘇省徐州東漢彭城靖王劉恭的一件、安徽省亳州東漢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共5件,已經完全復原。

圖4所示的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金縷玉衣的頭部照片。

人們死後希望身體不腐,古埃及人用木乃伊,中國古代是這種措施

圖4 中山靖王墓金樓玉衣的頭部

我國出土的金樓玉衣裡面。最有名的是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塊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整件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1968年,這件金縷玉衣出土時,轟動了世界。

【《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感謝您的評論、收藏、點贊、轉發,謝謝!】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