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鍾南山院士說的,疫情在4月前可能結束,有道理嗎?

易傳楷


種南山教授的說得很有根據。從某種意義上說,種教授已經說得很保守了。其實現在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4月份以前控制是可信的。


海洋上的陽光


我覺得會結束,我的家鄉對防範和隔離做得非常好。家鄉里最重視的神門祭司活動全取消,超市,ktv,遊樂園等活動都禁止。我家鄉相對經濟落後,大家現在意識比以前進步多了。出門也都帶口罩。很重視。看看抖音和網上,許多更偏遠的地方也是一樣。一起對抗疫情。我們一起抗戰。會過去的。



殘疾之光


我覺得會結束,並且鍾南山院士的分析可能還偏保守。

現在是2020年2月13日,武漢封城時間1月23日上午10點,1月24日包括湖北在內的8個省市啟動一級響應。隨後全國各地陸續啟動一級響應,並逐漸加強了人員管控及隔離措施。2月3日湖北地區以外的新增確診人數達到高峰,此後,湖北地區以外的新增確診人數,逐日降低,直至今天。至少說明,在全國各地的管控措施下,湖北以外的管控隔離措施是有效果的,是向著好的一方面發展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次疫情的關鍵在湖北,湖北的主戰場在武漢。湖北昨日擴大診斷標準後,以CT結果作為診斷依據之一,即使病毒核酸檢測陰性,也可臨床診斷為2019冠狀病毒病。並帶出了13332例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這將使疫情防治工作更加主動,同樣也會降低這部分患者就醫費用等壓力。但是這也提示,之前武漢及湖北的確診數據雖然定義明確,但是對於疫情預測參考意義有限。換句話說,之前武漢及湖北的數據,可反映其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進步,可以部分反映疫情的進展。


所以說2月12日湖北新增14840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大家不必過分擔心。臨床診斷人群我們主動暴露出來,比成為潛在傳染源要好。傳染病的三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只要主動暴露出來,然後我們切斷傳播途徑,就像目前湖北以外地區一樣,會迎來轉機。目前的方艙醫院會大量吸收輕症患者,會大大降低居家隔離人員的社區傳染風險,再加上全國人民的支持。所以等到2月下旬,湖北將迎來新增患者數的下降,然後就是消化存量,所以鍾南山院士4月疫情有望結束是偏向謹慎的判斷。


骨科醫生劉明


鍾南山院士以自己偉大的人格魅力贏得全體國人的愛戴及信任,他的這番講話,是建立在現在的數學模型、近期的疫情情況、政府所採取的措施等基礎上的,預測成真的可能性很大,這給大家帶來戰勝疫情的信心。

鍾南山院士是在2月11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降,預計峰值將會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

一、目前疫情走勢

2月4日,武漢封城後12天,當天全國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887例,疫情達到高峰!

截至2月13日,全國除湖北以外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連降9天。疫情已經向著好的方面發展。

鍾南山說,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發現、早隔離”。湖北省之外地區病例的減少,與各地採取“發現一個隔離一個,嚴防死守限制人員流動”的政策息息相關。

每日統計的新冠肺炎病例數量,實際上較發病高峰有一定滯後性。2月4日的病例數的高峰,反映的是1月22日武漢封城前一天那一批出城的人傳播所造成的。從1月22日到2月4日,大概經歷了一個最長潛伏期14天左右,到達高峰。這與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的預測相吻合。

二、2月中下旬還會出現一個發病高峰

新冠肺炎的防疫需要大量的防疫物資、藥品,每天需要消耗鉅額的財富,社會不可能長時間陷入停頓狀態,人民走出家門,恢復生產不可避免。

2.10號,一批企事業單位紛紛復工,大量的人員重新步入工作正規。

據統計,我國將出現1.6億人口流動的返程潮。

在返工潮中,就有可能有部分人群攜帶病毒。

2月9日,陝西渭南澄城縣確診一名新冠肺炎病例,患者是一位高鐵保潔員,確診前曾搭乘20趟高鐵。

2月12日,徐州市又通報了一例高鐵保潔員確診病例,發病前曾在15趟高鐵上服務。

人員的大量流動,無論是是乘坐高鐵、汽車還是飛機,都是一個密閉的環境,勢必會增加新冠病毒傳播機會,使新冠肺炎有可能出現一波反彈。

按照之前的規律,2月10號之後經過一個最長潛伏期14天,將會迎來由於此次返工潮導致的病例數反彈高峰。

2月11日8時許,上海市民警在高速公路查控,在一輛轎車的後備箱內查獲一名女性藏匿者。

具體這個反彈高度能達到什麼水平,尚不好給出具體數據,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注意在返工時戴好口罩、注意洗手,加強防護,預計高峰不會超出此前水平!

根據2月中下旬發病數量,到時各地政府再調整相應的防控政策。

而2月下旬後再經過兩個最長潛伏期,一個月左右,在四月前控制住疫情,確實大有可能!

當年北京防控“非典”,四月下旬疫情達到高峰,經過一個月的隔離防控,六月初就不再有新增病例。

三、疫情的預測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針對最近幾天新增病例數的下降,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劃執行主任萊恩指出:“我認為,現在預測這波疫情是處於開始、中期或是結束階段還嫌太早了。”

確實,疫情的發展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1、高傳染性。

鍾南山指出:“我們還不知道病毒為何有如此大的傳染性,這是最大的問題。”

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之高,遠超SARS冠狀病毒。

當1月23日香港專家管軼,說出“此次感染規模最終可能會是SARS的10倍起跳”這句話之時,很多人可能都覺得是危言聳聽,現在看來,管教授並未誇大!

2、湖北主要是武漢的疫情仍不明朗。

湖北今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暴增一萬五,讓我們無法單從數字方面判斷其疫情。

確診病例數的增多,主要與湖北省更改了上報確診病例的方式有關。

國家衛健委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中,專門為湖北省增加了一類標準:

臨床診斷病例:將湖北省的符合肺部影像學特徵的疑似病例,歸為臨床診斷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病毒核酸結果要麼沒出來(或者未查),要麼暫時為陰性(很多病人需要多次檢查才查出陽性),無法定為確診病例。

從今天起,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數納入確診病例數進行公佈,於是造成確診病例激增。

之所以說武漢的疫情存在不確定性,還與武漢的隔離防控政策有關。

華夏時報報道了一位武漢市民口述,武漢小區封鎖後仍可輕易出入!

該市民所在小區一共31棟樓,近20棟樓裡都有疑似或者確診的病人。

在全國其他多數地區,都是隻留一個門出入。如果小區有兩位病人,則封閉小區,由物業、社區人員送生活必需品。

而武漢的這所小區卻並非如此,在2月12日出門時,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阻礙。小區四個門全部開放!

想來這樣的小區並非一個!

3、其它。

如新冠病毒能否通過糞便傳播及氣溶膠傳播仍未確定,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的隱蔽傳播性等

總結:鍾南山院士通過構建數學模型,結合疫情情況,防控措施,預測四月前,疫情可能結束,有著其科學依據。但預測的準確性還受到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情況具體走向如何,仍需要進一步觀察,到二月下旬應比較明朗。


王成大夫


你覺得鍾南山院士說的,疫情在4月前可能結束,有道理嗎?

很遺憾,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對疫情發表過預測的流行病學家都做出了與鍾院士完全相反的結論:

就全球而言,目前僅僅處在疫情的開始階段。

儘管還存在著某些不確定因素。

WHO:COVID-19臨床表現和流行病學特徵更接近於普通感冒和流感

世衛組織於2020年2月7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會議,將新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命名為

COVID-19,即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並基於2個月來收集到的有關知識對疫情做了評估,得出的基本結論是:

COVID-19無論臨床表現和流行病學特徵上與此前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SARS和MERS有很大的不同,而是更接近於由人類傳統冠狀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

具體而言,臨床表現方面,與SARS和MERS相比,COVID-19存在大量的輕症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相對來說,重症和死亡率更低。

流行病學方面,COVID-19似乎更接近於普通感冒或流感可以造成廣泛的人際間傳播。

重要的是,不同於SARS和MERS患者,僅在表現出嚴重疾病時才能傳播病毒,COVID-19感染者在潛伏期內就具有傳染性;而大量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由於不能及時被識別和隔離,更容易在人群中造成廣泛傳播。這一點尤其更類似於普通感冒或者流感。

基於以上認識,WHO目前對各種政府提供的公共衛生建議是:

目前疫區國家應該採取積極的遏制政策,終極目標是徹底消滅這種病毒,就像SARS病毒那樣,讓它消失。

但是,WHO也表示,基於COVID-19的流行特點,旨在消滅該病毒的積極遏制政策最終可能不會奏效。

因為,目前的一些證據顯示,COVID-19可能存在社區傳播。

什麼叫社區傳播呢?

就是有的新發病患者根本找不到與已有患者密切接觸的接觸史而“莫名其妙”發病,就像普通感冒和流感那樣。

WHO表示,在接下來的2、3周內,如果觀察到存在廣泛的社區傳播,那麼,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看,以限制人員流動和隔離為基礎的積極遏制政策終究會失敗,不能從根本上阻擋疾病的蔓延。

那麼,COVID-19發生全球性流行似乎不可避免。

屆時(就是到2月月底),WHO面向各國的公共衛生建議將會作出調整,從積極的遏制政策轉變到緩和策略,就是像對待季節性流感那樣採取有限防禦策略。

換言之,就是任由其在全球流行,各國衛生機構應該做好面臨這種全球大流行的準備。

世界上很多流行病學一致性預測,COVID-19全球流行似乎不可避免

最近一段時間,國家上有很多流行病學家對疫情做出了預測,幾乎所有人的判斷都傾向於認為,COVID-19全球流行似乎不可避免。

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客觀上為COVID-19的流行提供了一個實驗模型

近來,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備受全球關注。

事件是這樣的,1月25日,一位香港老年旅客在香港下船;2月1日該乘客被確診患上

COVID-19;2月3日,該船抵達日本橫濱,日本方面對船上所有人進行了健康狀況檢查,並於當日晚間宣佈該船被整體隔離,直到2月19號。

經過檢測,2月4日發現10名確診病例。此後每天獲得確診的病例數不斷增加:

2月6日,20例

2月7日,61例

2月8日,64例

2月9日,70例

2月10日,135例

2月12日,174例

2月13日,218例

2月15日,日本厚生省在記者會上表示,2月14日又新增67名確診病例,其中38人沒有任何症狀。“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確診病例總數已經高達285例,佔到全部人員的近8%。

雖然,日本方面表示,到隔離期結束的2月19日,不管會不會繼續檢出病例都會結束隔離。

但是,如果到隔離結束時仍不斷有病例被檢出,沒有人相信隔離會真的結束。

最終,這3700人會有多大比例會被感染,或者會為COVID-19固有的傳播性給出一個權威性結論。

這個比例,或者差不多就是一旦發生全球流行,人口中最終被感染的比例。

一旦發生全球流行,我國國內目前的疫情不過是一個前奏

如果真的發生全球流行,我國目前的疫情不過僅僅是全球疫情的一個前奏。

全球而言,疫情何時結束,沒有人知道。

即使我國目前的積極防疫策略奏效,能將我國的疫情徹底撲滅。

一旦發生全球流行,屆時,我們將可能面臨國際輸入性病例(相當於出口轉內銷)的侵襲,我們絕對難以獨善其身。

因而,就目前而言,預測疫情結束為時尚早。

疫情的發展最終的結局,似乎不在於國內,而在於國際疫情的變化趨勢。


掙脫枷鎖的囚徒


鍾南山院士是在2月11日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降,預計峰值將會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前幾天我寫過兩篇分析判斷疫情何時結束的文章,個人判斷四月份結束疫情,我的依據是以下四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開我的空間查閱這兩篇文章,一篇是《今年三月份可以出去打工嗎?》,另一篇是《我相信這次疫情會馬上結束,大家怎麼看?》)



一是三個月的觀察期。世界衛生組織是世界最高醫療衛生機構,對疫情有絕對的權威性和專業性,疫情發生後世界衛生組織來華實地考察評估,做出三個月的觀察期,這是世界頂級科學家根據歷次疫情發生情況做出的科學判斷,也就是說疫情在三月內可以控制和徹底消滅,這就是我的判斷,這就是三個月消滅病毒依據。

二是根據非典時間推斷。非典前後經歷了大半年,最嚴重的防控期是三個月,這次疫情比非典嚴重,來的快來的兇來的猛,非典的確診病例不到8000人,這是疫情現在已超過60000人,治病有個規律,得病快治病也快,得病慢治病同樣慢,按照這個規律,這次疫情來的快走的也快,非典的特殊時期是三個月,這次疫情的特殊時期同樣不超過三個月。



三是14天的封閉隔離期。14天是病毒的一個週期,經過第一個14天到封閉隔離已收到明顯效果,現在已進入第二個14天,可以斷定再經過幾個14天的封閉隔離,完全可以消滅病毒戰勝疫情。

先看看第一個14天,第一個十四天到2月8號,從2月4號開始連續七天確診病例下降,這不能不說是令人激動和興奮的消息,14天的封城封小區封出的效果,十四天的封閉隔離是成功的科學的。

第二個14天也就是到本月底,確診病例明顯回落,疑似病例逐天減少,肆虐的病毒得到竭制,傳播途徑越來越少,該上班了月底都該到崗了。

第三個十四天就到了三月中旬,除武漢和幾個疫情較重的城市外,其他城市慢慢開始解凍,老百姓可以走出小區了,該正常上班了。

第四個十四天到三月底,除武漢外其他城市全部取消封城封村,街上的店鋪陸續開張,社會慢慢恢復正常。

第五第六個十四天到四月底,全國沒有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該上班的上班該跑車的跑車,各行各業恢復正常。

四是事實上的拐點。已連續七天確診病例下降,前兩天雖出現大幅反彈,那都是去庫存,全國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呈下降趨勢,這是柺點出現強有力的證據,也是全國人民期盼已久的,雖然官方沒認可,但事實上的拐點已出現,這個拐點需要時間驗證,我們應該意識到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官方是不能認可拐點的,如果官方認可拐點,全國上下都要鬆一口氣,疫情再度氾濫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官方不僅不能宣佈拐點出現,還要繼續加大防控力度,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病毒徹底消滅。

非典三個月,觀察期三個月,由此推斷這次疫情也是三個月,完全相信鍾南山院士四月份結束疫情的科學判斷。


泰山157534450


是有道理的。按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為7~14天;

1、目前大批人員復工時間為2月10日(約60%),那麼首批覆工人員被發現的期限為2月24日;2、部分企業選擇2月17日,一般2月底前都復工了,那麼這部分被發現感染的期限為3月14日;3、學生開學是3月初,那麼被發現感染的期限也應該在3月底前;

4、4月可能會量產疫苗;

由此推斷所有感染病例基本都被隔離在醫院,或已經被治癒!


亮亮有話說之趣事囧聞


作為中國的泰斗級專家,我們完全相信,毋庸置疑。看看他的簡歷吧,還有誰能更權威!

鍾南山,福建廈門人,1936年10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曾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廣州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

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現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1953年,就讀於廣東實驗中學。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

1960年7月至1971年8月,擔任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放射醫學教研組助教。

1970年,到廣州醫學院進修。

1971年9月至1974年4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1974年4月至1978年8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1978年9月至1982年12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講師。

1979年10日起,擔任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1979年至1981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

1983年1月至1986年12月,擔任廣州醫學院副教授(於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1]

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受聘為世界衛生組織醫學顧問、國際胸科協會特別會員、亞太分會理事。同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並獲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

1986年12月1995年,擔任廣州醫學院呼吸內科教授、碩士生導師。

1987年12月至1992年10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1992年5月至2002年12月,鍾南山擔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1]

1995年8月,擔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工程學部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著名呼吸內科專家。

1997年,當選為中共十五大代表。連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8年6月,任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

2003年,作為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在SARS(中國大陸地區民間通稱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時期,鍾南山不但始終在醫療最前線救死扶傷,還積極奔赴各疫區指導開展醫療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之間的密切合作,因功勳卓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2]

200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05年4月13日,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他是新中國成立後中華醫學會七任會長中的第二位學者。

2007年,獲得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7年10月,擔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8年,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9年7月,擔任貴州醫科大學名譽院長。

2009年9月14日,他作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全體常委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3]

2010年,獲得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

2012年3月5日,鍾南山建議在全國展開PM2.5監測,防治則可先行在重點區域進行,他建議從國家層面對優化產業結構汽車尾氣治理和優化能源結構作出硬性制約。[4]

2014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2016年3月27日,參加中國首界流感高峰論壇並發表講話。

2018年7月11日,鍾南山為《新藥的故事》寫序言:藥物創新是一個艱苦的歷程。[5]

2020年1月22日,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6]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鍾南山

鍾南山

研究領域

鍾南山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規範化診療、疑難病、少見病和呼吸危重症監護與救治等方面的研究。並首次證實了隱匿型哮喘的存在。他所領導的研究所對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診斷成功率達85%,重症監護室搶救成功率達91%。

項目成果

截至2010年9月,鍾南山取得中國國家、省市各級科研成果20餘項,2005年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獲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獲得了廣東省和廣州市科技進步個人特等獎。2003年獲何梁何利科技獎。[7]

1980年,《GD微型最高呼氣流速儀》項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2年,《轉基因因子研究》項目獲廣州市科技成果一等獎。

1994年,《哮喘及氣道高反應性》項目獲中國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

2008年,《應用siRNA策略研製預防和治療SARS疾病特效藥動物實驗》項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8年,《慢性咳嗽的病因診斷程序、發病機制及其治療研究》項目獲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SARS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及相關研究》項目獲廣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9年,《創建防治結合型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可持續發展》項目獲中國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論文著作

截至2010年9月,鍾南山在中國國內外醫學雜誌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國外發表論文被SCI引用81次,主編了《英中日圖解醫學辭典》《Asthma》《現代呼吸病進展》《解讀急性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預防與對策》《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與治療》。[7]

2020年2月9日,鍾南山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medrxiv”發佈最新論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披露了研究成果。他們在論文中總結稱,嚴格及時的流行病學措施,對於遏制疾病的迅速蔓延至關重要。[8]



印象京城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發生類似於這樣的事情:我們正在談論某人,某人就巧合的出現了,"說曹操,曹操就到了”。根據信息同步論的觀點,宇宙間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有位講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張四方形的紙,一個角是A點,對面一個角是B點,一隻二維次思維的螞蟻如何能在1秒鐘內從A點到達B點,所有的螞蟻都認為不可能,但是三維生物的人,一個動作就可以做到。想象一下,三維次思維的我們無法完成的事,在四維次思維的人面前就很簡單。所以有人預見某事會發生自然有他的道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2ea4c5559bd419fa0d369d912a310d0\

樹壯有根


這個問題鍾南山院長只能說個大概,疫情還是要看集體控制效果怎麼樣,目前疫情形勢已經基本控制,就是還再等剩下的幾個潛伏期的隔離人群穩定後疫情就完全控制了,說不定三月初就能提前打贏疫情,現在主要還是武漢那裡的情況比較複雜,只要相信我們的政府,武漢早晚也能戰勝冠狀病毒。

說歸說,這種自然災害能不能控制住不是人說的算,第一:要看防控有沒有全面,第二:特效藥開始批量生產了沒有,這兩種起碼需要時間,現在主要工作還是防疫疫情為主,起碼還要等地方政府公佈假期不延長消息出來才過準確,還是有很多地方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不大的地方還有很多,這些地區會控制住外來人員進入,有條件進來給地區最多自我隔離14天潛伏期就可以正常外出,鍾南山院長有可能只說武漢,不是爭對全國各地的吧!

武漢現在的情況的確可能要到4月份才能正常結束,也有可能會延長月份,畢竟武漢才是重災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