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近期下雪對今年麥收好嗎?

用戶2171240064692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冬天下雪對農作物生長的好處,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下雪對農作物的好處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積雪覆蓋在小麥上面能夠形成保溫層,提高冬季小麥的地面溫度;二是能夠有效的滅除小麥根部的病菌和蟲害,降低來年發生病蟲害的可能性;三是冬季下雪能夠有效的補充冬季小麥水分的供給不足問題,提高土壤的墒情。農作物的生長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冬季北方地區小麥的生長需要水分主要靠的就是降雪。

降雪對農作物的生長確實有好處,但降雪時間不符合農作物生長的要求就有可能帶來負面作用。“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這句老話講的就是不同時間段下雪對小麥生長的影響不同,年內下雪的話小麥就能夠豐產豐收,年外下雪小麥就會有各種病害問題產生。這句俗語是有一定道理的,小麥生長過程需水既要符合量的要求,也要符合時間上的要求。小麥的澆水量過多會導致根系腐爛,澆水量過少會導致根系無法獲得充足的水分。

在近期下雪對小麥的影響不會很大,現在各地的小麥大多都處在休眠期,降雪導致的降溫不會影響到根系的生長。二月的時間降雪對小麥的影響就比較大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小麥進入二月的時候就會開始恢復生長,降雪會導致小麥出現凍傷問題,從而影響到產量;二是二月各地都會開始各種農事勞動,下雪會影響到正常農業勞動的展開。近期下雪對小麥既不會有太大的積極促進作用,也不會對產量造成影響,不用過多擔心。

小麥能否實現高產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既要做好水肥管理,又要做好病蟲害管理,任何管理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產質下降。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人們大多都通過實踐經驗積累獲得種植小麥的技術,將技術通過俗語的形式表達出來。俗語受限於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認知本身會帶有一定的誇張色彩,要辯證的對待俗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今科學技術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有了太多的機會去了解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農民該多學習專業的種植技術來促進豐產豐收。

最近一段時間的降雪是由寒潮引起的,本次寒潮帶來的影響不用太過焦慮。一方面在這段時間降雪不會給農作物帶來太大影響;另一方面本次寒潮持續的時間短,影響範圍小,不會造成大規模的農業災害問題。農業生產需要不斷的提升種植技術,適應市場需求,這樣農產品才能夠符合市場需求,才能避免滯銷問題出現。


老農民說事


我是愛茶者九號,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地區的農民,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趣事和農業種養殖技術,請用您發財的小手給我點個關注!

前天晚上我躺在農村老家的床上,就聽到外面呼呼地颳著大風,結果等到半夜十一二點的時候,開始下雪。等到第二天我起床的時候,就看到公路上白皚皚的雪,可以說是從二零零八年以後我見過最大的雪。這時再看新聞,湖北地區多地都是這樣的情況,已經啟動了三級預警。作為一個農民,最為關心的當屬此次寒潮對農業農事生產會產生什麼影響,結合恩施地區情況,您且接著往下看。

△ 大雪過後的場景(一)

下雪對麥子的影響

在農村有兩句老話“瑞雪兆豐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都是說下雪對小麥種植等農業生產會有著好的作用。此次下雪時間雖然較為推遲,使得不少農民產生“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的心理作用,但其實就今年農曆閏一個月來看,此次下雪時間並不遲。

當前北方絕大多數小麥產區都還沒開始小麥種植,下雪會造成溫度驟降,進而凍死部分病蟲害,這樣咱們來年種植小麥時抗病蟲害生產投入會減少而且麥子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其次雪凍在土裡,加上今天已然天氣,溫度有所上升,雪融化後一方面會增加土壤的溼度利於小麥種植;另一方面也會產生不少小空隙,有利於增強土壤的通透性,利於後期小麥根系發展。

當然此次下雪也有著對小麥不好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病。因為隨著春季的來臨,部分種植區即使下雪溫度也不會太低,並不會凍死病蟲害,反而會推遲麥農們種植時間,推遲收穫期。

△ 大雪過後的場景(二)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現在是特殊時期,下雪之後我覺得咱們農民最為重要的當屬於保證身體溫暖,別讓自己感冒。其次現在農村抗災能力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提升,小麥種植的產量不能單單依據於幾句俗語,關鍵還是看後期種植戶的管理水平。


愛茶者九號


昨天開始我們膠東就一直下雪,只能說2019年的第一場雪來的晚了一些,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的早了一些。膠東大地的農民們,從進入初冬開始就期待著下雪,一直盼到了第二年立春,始終沒有見過冬天裡本該下的大雪。沒想到寒冬裡的大雪,卻在立春十幾天以後下了,直到此刻外面的雪花一直在飄。雖然說這場本該早下的大雪來得晚了一些,可終究是讓北方人看到了久違的鋪天蓋地的大雪。


如果這場大雪下在去年冬天,所有的人們都會說瑞雪兆豐年。小時候就聽大人們說過,雪是麥的被子,蓋了被子的麥苗才能夠安全的度過冬天,第二年夏天小麥才能豐收。農村老人們都說如果冬天不下雪,轉過年來第2年的年頭一般不會太好,土地乾旱,小麥欠收。去年整個冬天,膠東大地應該說就是沒有下過雪。也許其他的地方下了,反正我們金都小城,是一場雪也沒有下過。

所謂“年裡下雪麥的命”,就是說如果在冬天裡下了雪,那麼就能夠救了小麥的命。雪不僅能給小麥補充水分,還能夠疏鬆土壤,減少一些害蟲的存活。如果冬天不下雪,麥苗乾旱就要了麥子的命。一個冬天不下雪,土地乾旱的冒煙兒,麥苗旱的發黃,第二年春天分櫱就少,分櫱少麥子自然就減產。所以冬天裡的大雪,對於北方的冬小麥來說至關重要,既能“救了麥的命,也能毀了麥的命”。



說“年外下雪麥的病”,我認為不完全正確,年外下雪要分在什麼時間段。如果大雪下在三四月份的時候,很有可能對一些農作物和果樹帶來傷害,但是眼下這場大雪下的時間還算合適,因為現在還沒有出九,還在數九的日子裡,那麼就是說現在還算冬天。這場雪完全可以緩解麥苗的旱情,對北方小麥的生長是一件好事,有利無害。

我們很慶幸這場大雪的到來,如果沒有這場大雪,今年的小麥就可能會減產。有了這場大雪,就給今年的小麥豐收帶來了希望。北方現在的地裡除了小麥沒有其他的農作物,果樹也還沒有到開花發芽的季節,所以這場所謂的“倒春寒”,並不能給其他的農作物帶來太多傷害。對於麥苗來說,更不是什麼“病”。


靈子


問: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賣的病。近期下雪對今年麥收成好嗎?

古語有云“瑞雪兆豐年”,意思是在適當時候下的雪,預示著來年莊稼的大豐收,對中北部地區種植的小麥,更是不例外。就在昨天晚上九點有餘,河南窗外伴隨著北風,下起了鵝毛大雪,大雪下了整整一個晚上,早晨便看到了一番冬景,好幾年沒有見過如此壯觀的雪了,作為莊稼人的我便忍不住早期,和一個村莊上的朋友,去莊稼地裡面看起雪來,一遍讚歎一邊聽有經驗的朋友,講述著著大雪對小麥的種種好處,著實讓阿坤開了一番眼界。

我是阿坤專注三農,點擊關注更精彩。



一,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

從字面意思講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大年初一前下雪,對小麥來說是它的命好,而在大年初一往後下雪,則會導致小麥生病。我們暫且不說這句話是否科學,但阿坤自己覺得這句話十分有道理,只不過不那麼完全準確罷了。

為什麼說並不準確呢?阿坤認為年前年後只是大概時間,並不是特定指那一天,也不是說大年三十後下雪,對小麥就指定是不好,這句話應該這樣說,在小麥返青前下雪,小麥就好命,在小麥返青後再下雪,小麥易生病。


二,近期下雪對小麥收成好

就那現在的小麥來說,小麥還沒有返青,其抗寒能力仍然突出,昨天厚厚的雪不會凍傷它,只會給它補充水分,凍傷在淺土層冬眠的害蟲,增加土壤中的溫度,保證冬小麥來年的茁壯。

俗話說“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說的便是現在,所以現在下雪,對冬小麥是有好處的,來年指定是大豐收。

以上是阿坤對於“年前下雪麥的命,年後下雪麥的病,近期下雪對麥的收成好嗎?”問題的分析。歡迎點擊關注,持續獲取更多三種趣味知識。

阿坤鄉野說


受到冷空氣的影響,從前天開始,我國很多地區都迎來降雨降雪天氣,昨天我們這裡也是雨夾雪下了一整天,今天早上又看到了久違的藍天。我們這裡主要種植冬小麥,一到了冬天農民都盼望著下雪,因為“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冬天多下幾次大雪,小麥的收成也會提高很多,但是昨天的一場大雪讓農民卻十分擔憂,因為在農村有“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的說法,那麼昨天的一場大雪對小麥生長有哪些影響呢?

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的意思是,如果下雪在頭一年的冬天,下雪會很有利於小麥的生長,第二年小麥的產量也會高很多,但是如果下雪在第二年春天,那麼下雪並不利於小麥生長,反而還會使小麥發生很多病害,影響小麥的收成。

我們先來看“年裡下雪麥的命”這句話,小時候常聽老人說起“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句老話,小時候並不懂這句話的含義,長大以後才懂了這句話所含的道理。冬天下雪對小麥有三個好處,好處一,冬天下雪可以補充冬小麥的水分,在小麥返青後冬小麥因為有了充足的水分可以健壯生長。好處二,雪花中含有冬小麥生長所必需的氮元素,充足的氮元素為小麥返青後生長提供充足養分。好處三,下雪會導致氣溫下降,可以將潛伏在土壤中的病菌和蟲卵殺死,減少次年小麥病蟲害的發生。正是因為冬天下雪對冬小麥的生長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冬天降雪越多,越有利於小麥的生長。

再來看“年外下雪麥的病”,年前下雪對小麥收成有幫助,但是年後下雪卻不利於小麥的生長。過完年天氣越來越暖和,小麥也開始返青,如果此時突降一場大雪,很有可能使已經返青的小麥被凍壞凍害,凍害後的小麥長勢也會削弱很多,抗受病蟲害能力變差,所以在年後下雪很有可能會影響小麥的生長。但是並不是在年後下雪都會影響小麥生長,也要根據小麥的長勢以及氣溫下降的實際情況來定。昨天雖然很多地區都迎來了降雪降溫天氣,但是由於現在小麥還未開始返青,短暫的降溫天氣後又迎來企穩上漲,所以此次降雪並沒有影響小麥生長。

昨天你們那裡下雪了嗎?你們那裡有“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的說法呢?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悠悠鄉村路


雪可能給予我們的生活帶來有利有弊,對於我們的出行有所影響,但是對於我們的農作物小麥來說有利有弊,可能對於大棚作物來說要做好清雪防倒塌,對於露地種植的小麥、油菜之類的農作物作用還是比較大,也正應了農諺“瑞雪兆豐年、麥蓋三層被 來年枕著饅頭睡”,其實農諺總結的還是很有道理的,一般下雪天小編也會行走田間,通過田間實踐觀察和總結,覺得下雪對於小麥的好處有多,但是下雪時候和積雪融化時候我們的田管也不能放鬆,我們該怎麼做呢?希望我的總結對您有所幫助。1、下雪有利於緩解旱情——培肥地力下雪對於當前在地大田作物小麥、油菜來說首要作用就是緩解旱情,尤其稻茬麥播種比較遲的田塊,特別是麥子播種後乾旱無雨、出苗困難,下雪將有效緩解旱情,為小麥出苗提供有利條件。有很多旱旱輪作區的小麥,乾旱已經導致小麥出現分櫱慢,葉色灰綠,心葉短小,生長緩慢或停滯 ,中下部葉片逐漸變黃乾枯,根少而細。所以降雪可以很好的改善墒情及促進小麥生長!據專家測量,一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達7.5克之多,顯然雪水會增加土壤的肥力。2、有利於控旺苗、保弱苗——控旺促弱對於有些旱旱輪作區的小麥播種比較早或者有些農民朋友播種量過大,有些播種量都在50斤/畝左右,就導致了小麥旺長。主要表現小麥瘦細長,莖數多,分櫱節儲藏糖分不足,因此不抗凍,這時候抗凍、抗旱能力急劇下降。這個時候需要大雪覆蓋控制旺苗生長,同時避免凍死,保護小麥主莖和葉片不被凍傷。還有些種植小麥的地方錯過小麥的最佳適播期或者播種時候墒情不好。導致冬前沒有形成壯苗,表現植株嫩弱,基部節間長,細胞壁比較薄弱,而根系發育差,根少、根淺、根弱,幾乎沒有次生根。這個時候需要大雪覆蓋保護麥苗根系不被凍傷同時保護弱苗安全度過冬天低溫時候,另外在溫度回升積雪融化農民朋友結合這一點適當追肥就可以促弱轉壯。所以冬天下雪有利於控旺苗、保弱苗。3、下雪有利於小麥安全過冬——保苗過冬俗話說“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小麥就像蓋上了一條又大又軟的棉被。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熱量向外散發,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氣的侵入。據專家測量表明,地面積雪厚度為20釐米左右時,雪下地表溫度要比積雪表面溫度高10-15℃之多。如果積雪厚度達30釐米時,即便氣溫降低到零下30攝氏度時,小麥也不會遭受凍害,所以尤其今年小麥弱苗比較多的情況下,這次降雪對於保苗起到了很好左右!4、下雪有利於抑制蟲害發生——減輕蟲害”冬天的積雪能夠凍死蝗蟲、螟蟲等越冬害蟲的蟲卵。因為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好處;尤其像水稻田本地蟲源二化螟在稻茬和雜草上過冬的都可以凍死;那麼對於沿淮以北地區的地下害蟲:金針蟲、螻蛄都有可能減輕地下危害!所以下於農民朋友經常會說:土鬆了、蟲少了、來年多收糧了!5、下雪有利於小麥根系下扎——保肥促根小麥進入越冬期,溫度較低時上部停止生長。但其地下部根系會繼續緩慢生長。對於大部分小麥遲播會導致小麥苗小、瘦弱、葉片少,根系弱吸收營養能力差。尤其沿淮以南地區稻茬麥,播種時候土壤墒情就是不好,加上後期的乾旱,我前幾天到田裡看了小麥的根系很弱並且基本下扎很淺,同時這個和我們多年使用旋耕沒有深翻也有原因;所以小麥根系很難下扎;冬天降雪的促進比下雨的促進力度更大;因為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慢慢滲入土中,就像進行了一次灌溉一樣,融化後的雪水,能夠給土壤帶來較多的氮化物,很好的促進小麥根系下扎更好的吸收養分,為開春促早發做好準備。6、抑制雜草生長,減輕雜草危害——促草死亡當前小麥種植來說,雜草是農民朋友最頭疼的問題,那麼冬天下雪對於雜草有減輕危害、抑制雜草生長的作用,您知道嗎?由於雜草普遍出土比較遲,那麼禾本科雜草出土時候冬前農民朋友一般是進行化除,但是這個時候死草速度比較慢,那麼如果下雪了把雜草小麥都覆蓋了整體地表溫度升高,有利於雜草快速死亡、同時能夠有利於小麥快速解毒。那麼對於沒有施藥的田塊如果雜草出土遲比較小,當積雪融化時稍微小一點的雜草芽子就會被積雪融化溫度降低而凍死。這樣可以減輕雜草的危害。另外如果沒有凍死的雜草年後化除難度就有所增加。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闊葉雜草普遍出土時間比較遲,尤其豬殃殃、牛繁縷之類的雜草,冬天下雪基本雜草在1對真葉時就會普遍被凍死,但是如果有些雜草蠟質層比較厚的就很難凍死,但是基本都可以抑制生長。緩解了雜草危害的程度。7、冬天下雪不同苗期田塊分類管理——適時追肥1、對於旱旱輪作區農民朋友都趁下雪撒施肥料,這樣整體效果也比較好。因為旱旱輪作地區土壤保水能力好,同時土壤表面形成凍土層比較穩定,當積雪融化後雪水不會流失,趁雪施肥,肥料能很好地被雪水溶化並隨水進入耕作層,肥料利用率高。但是稻茬麥地區儘量避免在下雪之前施肥,因為水旱輪作田土壤保水能力差,積水融化後會伴隨著三溝疏通流失,尤其尿素容易隨水流失不能被作物利用!導致嚴重浪費和環境汙染!近期整體溫度低,小麥生長緩慢,對營養的需求不大,因此,不要著急施化肥,等土壤溼度適宜或土壤封凍時施肥比較好!2、我們在播種時候如果沒有施足底肥或者使用尿素的的田塊,每畝追施8-10公斤尿素,通過根系緩慢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供應,並且有利於春季早發。對於我們常用的尿素:尿素水溶性極強,不容易被土壤吸附。小麥根系不能直接吸收尿素。(我常說的作物根系不能直接接觸尿素,否則出現燒根)施入麥田的尿素,需要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經水解形成銨態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近期溫度低,施入土壤中的尿素需要經過較長時間,一般需7-10天才能轉化溶解為銨態氮。8、雪融化後的小麥管理——避凍清溝1、我們一般情況說下雪不冷化雪冷,一般情況積雪融化時最低氣溫達-4℃以下,本身如果小麥比較弱,可能會出現麥葉受凍傷。主要是麥葉結冰凍、凍害有水漬狀,同時施肥時候注意麥葉有露水時,不能施肥,否則容易發生肥害,燒傷麥葉。施肥時要選擇有陽光的上午,另外要求麥葉生長正常,不結冰,無露水,這樣比較安全。選擇肥料時候請注意,粉末較多的肥料,更容易沾附到麥葉上,更容易出現肥害(這類化肥我們儘量不去使用)2、待雪融化時注意清溝理墒,防止低窪地塊田間積水。尤其皖南地區稻茬麥要及時疏通田內“三溝(廂溝、腰溝、圍溝)”,做到溝渠相通,避免出現雪融化後出現漬凍害!同時注意天氣穩定後注意觀察小麥苗防凍、及時補救!(強壯劑、生物刺激素)


農作物農技110


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這句話的意思是:年前下雪對麥子是非常好的,因為

大雪融化的水留在土壤裡,給莊稼積蓄了很多水,防止乾旱、對春耕播種以及莊稼的生長髮育都很有利,化雪的時候,要從土壤中吸收許多熱量,這時土壤會突然變得非常寒冷,溫度降低許多,但這個溫度不會影響作物,卻會凍死一大部分越冬的害蟲。 年後下雪的話,麥子容易生病,這大雪會把小麥的花穢凍壞,導致不得收貨。 現在下的這場大雪還是非常好的,可以緩解一下乾旱的土地,因為現在麥子還沒有返青,如果是再晚個半月,或二十天的話,這場雪會對麥子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冬子鄉村事兒


這種說法有些欠妥,對於今年來說更不適應,去年入冬以來,不但降雪量小,不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同時一直到現在都是暖冬的現象,2020年春節以後,已經出現了兩次降雪,儘管降雪量不大,但是對於目前緩解土壤的旱情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們這裡有“瑞雪兆豐年”的說法,相信其它地方也是一樣,但就最近的這場雪和降溫來說,對於中原地區影響並不是太大,雖然小麥和大蒜都已經開始返青,前幾天溫度也是上升比較明顯,但不會造成凍害,原因是才剛立春12天,氣溫也是最近兩天才高的很一些,有些不正常,農作物才剛剛開始生長,只是返青,新葉和嫩芽都沒有出來,不會造成凍害,所以對小麥的影響不大。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目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還沒有結束,一些村莊還在封閉當中,但是已經到了春耕季節,小麥的中耕施肥也要相繼展開,為了預防凍害,還可以噴灑一些抗凍精華液,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一方面希望疫情早日過去,也希望咱農民朋友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通過村委的同意,對一些麥田酌情管理,希望是一個豐收年。



鄉里鄉韻


今天是2020年的正月22日,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雨或者暴雪的天氣,這個天氣使得溫度大幅度的下降,好多地方的溫度下降到了零下10度,前兩天的溫度升到了15度左右,如今這樣晝夜溫差近30度,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是極其不利的。對於題主所說的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也就是說在農曆年前下雪的話,對於小麥是非常有好處的,就像小麥的命根子;對於年後下去,那就會使得麥子會得很多的病。對於近兩天下的大雪,對於今年的小麥子收成好不好?



農村俗話說:“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就說明了冬天如果下大雪的話,雪下的越厚越好,這樣使得寒冷的冬天的麥子就像蓋了厚厚的被子,能夠對小麥起到保溫保溼的效果。對於三舅嚴寒天下大雪,麥子處於冬眠期,如果小麥的溫度低於零下15度,就會被凍壞的現象,時間長了就會被凍死。如果下了大雪像蓋上厚厚的一層被一樣,這樣就能夠起到抵禦寒冷的冬天的作用。當然在來年雪化了以後,就像逢甘露一樣利於小麥的生長。


現在已經到了立春的第12天,再過三天就到了雨水節氣,氣溫會逐漸的變暖。目前對於長江流域及以南的地區現在溫度都是非常的高的,而且有的麥子已經返青,好多地方的油菜花已經開花,還有一些迎春花、櫻桃花封都已經綻放的花朵,遇到這種大雪或者是冷雨將會受到嚴重的凍害。這就像這些農作物得了病一樣,被凍的花、葉子都幹了,小麥子被凍害像得了病一樣葉子枯萎了,甚至那些開了花的油菜花有可能會造成絕產。特別湖北地區今天也下了暴雪,這會對疫情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低溫會對於病毒的活動性增加。



總之,對於近期下了大雪以後,對我國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不構成其他的威脅,也不會出現倒退還極其嚴重的現象。因為北方的地區非常的寒冷,對於農作物還沒有進入返青的生長時期,草木也沒有發芽開花。當然對於南方地區就會形成了嚴重的凍害了,所以對於小麥的生長是極其不利的,一些地方因為毒害會造成減產的現象。


宗元三農堂


農村有句俗話叫“麥蓋三床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就是指冬天的時候要是下上幾場大雪,就像是給麥子蓋上了棉被,來年的時候小麥就能夠豐產豐收。而這雪也要分啥時候下,通常人們希望是年前冬天裡下,不希望年後春天下雪,因為農村老人們常唸叨“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當然這裡所說的“病”指的是災害。那麼,近期下雪對今年的麥收好嗎?

這不,昨天白天的時候,我們膠東半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到了晚上溫度下降,這雨變成雪,飄飄灑灑下了一宿,早上起來,往田野裡望去,一片潔白,麥田裡的麥子覆蓋在雪中,只露出一點點綠意,可見這場雪不小。

從立春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1天。農村人的意識裡,立了春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春天。這不今天已經是正月二十二了,這場雪算是徹徹底底的下在了年外。不過,就目前這場雪下的時間來看,對於我們農村的小麥生長還是有利的,並不會給小麥帶來壞處。

雖然眼下早已立春,但就目前來看,我們膠東農村這邊的小麥顯然還在“沉睡”,沒有醒來,還是處於休眠的狀態之下。年前,我們這邊基本上沒有什麼有效降雨,所以我們這邊是比較乾旱的。這場雪雖然是來的晚了點,但是好在是下在小麥返青拔節之前,等雪融化的時候,這雪水正好滋潤了麥苗,相當於給小麥澆上了一次返青水。況且這雪水中含有氮元素,也算是補充了氮肥呢。

這次降雪,是受寒潮來襲所造成的,也算是一場“倒春寒”,這場降雪在給麥苗補充水分的同時,地溫天氣還能殺滅麥田中地表的害蟲蟲卵,減少天氣回暖之後麥田的病蟲害,可謂是不錯的一場降雪。

想必有的朋友會說,不是農村老人唸叨“年外下雪麥的病”嘛,這場下在“年外”的雪對小麥有好處,這句話豈不就沒有道理了嗎?其實,老人們所說的這年外是指春暖花開之後。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而有時候不到清明以後,還是有可能下雪的。前些年的時候,倒春寒伴隨著清明前後的降雪,拔節的小麥受到凍害而減產,果樹開花受到凍害也導致果品減產,給農民帶來損失。而這場雪雖然下在“年外”,好在這個時節小麥還未返青拔節,所以才有利於麥子的生長。

綜上所述,這“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主要是看年裡年外這下雪的時間段,如果是往後,在小麥返青拔節的時候,還有類似的寒潮降雪,那肯定會影響到今年小麥的產量,但願不會發生這種情形。以上是建行漸遠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朋友們有不同觀點,也請留言參與討論,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