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兄弟的翻譯歷程

魯迅兄弟除了寫作之外,還有一些翻譯著作。他們的翻譯一開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走了一條艱難的改變之路。

魯迅兄弟的翻譯歷程


當時林紓的翻譯已經家喻戶曉,但林紓恪守古文之道,用文言翻譯外國小說,難免失之生動,也造成了一定的閱讀障礙,後來,林紓在翻譯過程中不得不放開手腳,加入一點通俗化的語言,達到雅中有俗的地步,翻譯的書籍才賣出去不少。

魯迅兄弟的翻譯歷程


魯迅兄弟的翻譯也是如此,但走得更為遙遠。他們受了老師章太炎的影響,用六朝以前的古文翻譯域外作品,結果《域外小說集》只賣出了不到五十本。他們過分注重古文的文雅和審美,卻忽視了俗語、口語的生動和流暢以及多樣性,以至於市場反應不佳。後來,兄弟倆意識到文本的問題,在翻譯過程中夾雜一些口語和俗語,翻譯的作品就漸漸被人們所接受了。

魯迅兄弟的翻譯歷程


可見,即使是翻譯作品也是要講究文體和文風的,更要講究語言的選擇和錘鍊,因為翻譯也是另外一種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