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業管理?先讀明白《管理的實踐》

如何做好企業管理?先讀明白《管理的實踐》| 讀什麼

1.新技術將不會造成管理者過剩,或是被純技術人員取代,相反,未來會需要更多的管理者。管理的領域將會大幅擴大,許多現在被視為基層員工的人未來將必須有能力負擔起管理工作。絕大多數的技術人員都必須瞭解管理工作的內容,並且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事情和思考。

2.市場是由企業家創造的。企業家必須設法滿足顧客的需求,而在它們滿足顧客的需求之前,顧客也許感覺到那種需求,但是,在企業家採取行動滿足這些需求之後,這些需求才真的存在,市場也才真的誕生,否則之前的需求只是理論上的需求。顧客可能根本沒有覺察到這樣的需求,也可能在企業家採取行動——通過廣告、推銷或發明新東西,創造需求之前,需求根本不存在。每一次都是企業的行動創造了顧客。

3.企業的主要功能(1):營銷。
任何通過營銷產品或服務來實現本身目的的組織都是企業。任何一個不從事營銷或偶爾從事營銷的組織都不是企業,也不應該把它當成企業來經營。

4.企業的主要功能(2):創新。
對企業而言,只提供產品和服務還不夠,必須提供更好更多的產品和服務才行。企業不一定需要成長壯大,但是企業必須不斷進步,變得更好。


賣冰箱給愛斯基摩人,從技術角度講,當然還是舊產品,但從經濟角度講,卻是一種創新。
創新出現在企業的各個階段,可能是設計上的創新,或產品、營銷技術上的創新;可能是價格或顧客服務上的創新,企業組織或管理方式上的創新。創新發生在各個領域中。創新延伸到企業的所有領域、所有部門、所有活動中。

5.無論企業經濟學的理論多麼完備,分析多麼周密,工具多麼有用,企業管理終究都要回歸到人的因素。

6.在企業管理會議上,大家很喜歡談的故事是:有人問三個石匠他們在做什麼。第一個石匠回答:“我在養家餬口。”第二個石匠邊敲邊回答:“我在做全國最好的石匠活。”第三個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說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第三個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7.高效能的企業管理層必須激勵每位管理者在正確的方向上投入最大的心力,一方面鼓勵他們發揮最高的專業水準;另一方面,要把高超的專業技能當做達到企業績效目標的手段,而不是把達到高標準本身當成努力的目標。

8.目標從一開始就應該強調團隊合作和團隊成果。如果“領班是管理團隊的一份子”是我們的真心話,那麼就必須說到做到。因為根據定義,管理者的工作是為整體績效負責——換句話說,當他在切割石材時,他其實是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9.共同的理解從來不可能通過“向下溝通”而取得,只能產生於“向上溝通”,它既需要上司聽取下屬意見的誠意,也需要有一種專門設計的手段使下屬管理人員的意見能得到反映。

10.企業應該只採用達到關鍵領域的績效所必需的報告和程序。意圖“控制”每件事情,就等於控制不了任何事情。而試圖控制不相干的事情,總是會誤導方向。

如何做好企業管理?先讀明白《管理的實踐》| 讀什麼

11.企業需要的管理原則是:能讓個人充分發揮特長,凝聚共同的願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建立團隊合作,調和個人目標和共同福祉的原則。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是唯一能做到這點的管理原則。管理者的工作動機不再是因為別人命令他或說服他去做某件事情,而是因為管理者的任務本身必須達到這樣的目標。他不再只是聽命行事,而是自己決定必須這麼做。換句話說,他以自由人的身份採取行動。

12.許多成功的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IBM公司——稱管理者為下屬的“助手”。管理單位的目標應該包括本單位對於企業的成功必須貢獻的績效與成果,應該總是把焦點放在上級的目標上,但是單位主管的目標應該包括如何協助下級主管達到目標。在有效組織管理者的工作時,基本的要求是,管理者應該明白他和下屬的關係是一種責任,而不是上對下的監督。

13.組織的目的是“讓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沒有任何組織能完全依賴天才,天才總是非常罕見,而且不可預測。好的組織精神應該強調個人優點——強調他能做什麼,而不是不能做什麼。良好組織精神真正的考驗不在於“大家能否和睦相處”;強調的是績效,而不是一致。我永遠忘不了一位大學校長說過的話:“我的職責是讓一流的老師能夠好好教書,至於他和我或其他同事相處得好不好完全是兩碼事。當然,我們學校有很多問題人物——但是他們很會教書。”

14.當管理者說:“在這裡,你不可能發財,但也不會被解僱”時,對公司和組織精神的傷害,莫過於此。這種說法強調安於平庸,結果會養成官僚,變相懲罰了企業最需要的人才——企業家。對管理人員精神的第一個要求是要有高績效。管理者不應該被他人所督促,他們應該自己監督自己。其實,要求實行目標管理和根據工作的目標的要求確定管理工作,其中一個主要的考慮就是需要管理者自己為他們的績效確定高標準。

15.最大的錯誤是試圖根據缺點來做評估。每個人只能靠發揮自己的長處,努力實踐,才能有所成就。因此,評估的首要目標必須是讓每個人的能力能充分發揮。只有當一個人的長處為人所知,並受到賞識時,提出以下問題才有意義:他必須克服哪些缺點,才能發揮長處,有所進步?

16.什麼人不應被任命擔任管理工作:缺乏正直的品質;注意力只集中在人們的弱點上,而不是人們的長處上;將才智看得比品德更重要的人,這是不成熟的表現;害怕手下強過自己的人,這是軟弱的表現;對自己的工作沒有高標準的人,這樣做會造成人們輕視工作,輕視管理者的能力。

17.把焦點全部放在領導才能上,反而很容易在建立組織精神上毫無建樹。把領導力當作建立組織精神唯一的關鍵,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完成任務。實踐不需要天分,只需要行動;重要的是做事,而不是討論。真正的領導力能夠提升個人願景到更高的境界,提升個人績效到更高的標準,鍛鍊一個人的性格,讓他超越原來的限制。有一個儲蓄銀行的廣告詞對於領導也頗適用:希望不能使願望成真,只有實實在在的去做,才能使希望成真。

18.即使有再妥善的安排,都不可能由個人來承擔企業首席執行官的所有工作,必須由好幾個人共同努力,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管理的好不好的特徵:“如果一家公司的最高主管領的薪水比公司第二、第三、第四號人物的薪水高好幾倍,那麼你可以肯定地說,這家公司一定管理不善。但是,如果公司最高層的四五位主管的薪資水準十分接近,那麼整個經營團隊的績效和士氣很可能都很高。甚至薪資高低反而沒有那麼大的差別。”

19.培養未來管理者的第一個原則是必須培養所有的管理者。培養管理者計劃必須納入企業所有管理者,把目標放在激勵每個人成長和自我發展上;強調績效,而不是承諾;強調明天的要求,而不是今天的需要;必須是動態而重質的,而非根據機械化的論調製度而進行的靜態人事更迭。培養明天的管理者事實上就意味著把今天的管理者培養成更重要、更優秀的管理者。

20.世上最荒謬的事情莫過於由企業一肩扛下發展員工的責任。真正應該承擔這個責任的是個人,要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能成為好的管理者。沒有任何企業有能力或有義務取代員工個人自我發展的努力。這麼做不但是家長式的不當干預,也展現了愚蠢的虛榮心理。

如何做好企業管理?先讀明白《管理的實踐》| 讀什麼

21.所謂教學相長,一個人在教導別人時,往往自己學到的也最多;一個人在試圖協助別人開發自我潛能時,也能充分發展自我。的確,在努力培育別人的過程中,管理者才能自我發展,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任何行業的頂尖人物都把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視為他們能留存於世的最引以為豪的紀念碑。

22.管理層級越多,就越難培養出未來的管理者,因為有潛力的管理人才從基層脫穎而出的時間拉長了,而且在指揮鏈往上爬的過程中,往往造就的是專才,而非管理人才。西方社會最古老、最龐大、也最成功的組織——天主教會,已經充分證明企業需要的管理層級可以減少到什麼程度。在教皇和最底層的教區神父之間,其實只有一個層級——主教。

23.培養主管時,必須將他們放在能看到企業整體運作的位置上,即使他們還不必為經營績效和成果負起責任。儘管剛起步時,多多積累在各部門工作的專業經驗十分必要,但是如果在專業職位上做太久,一個人的視野會變得比較狹隘,誤以為自己那小小的角落已經代表了整個世界。

24.我們之所以不容易忘掉所學,以至於無法快速學習新事物,主要因素是經驗,而非年齡。要克服這一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學習如何忘掉所學,因此必須通過知識的獲得來學習,而不是隻靠經驗來學習。

25.別人無法“給”你榮譽感、成就感和受重視感。員工不會因為公司總裁在信中稱呼他們“親愛的同仁”而感到更受重視,總裁只是凸顯了自己的愚蠢罷了。自豪感和成就感都必須源自工作本身,無法衍生自工作以外的事物。當員工確實做了值得驕傲的事情時,他們才會感到驕傲,否則就是不誠實,反而有殺傷力。只有當員工確實有所成就時,他們才會有成就感,也只有當他們承擔了重要的任務時,他們才會覺得自己重要。

26.我們總是設法把工作分解為小單位,依照邏輯順序安排工作流程,但是卻沒有理由一定要由工程師來為員工分析工作、安排流程,這種做法無非是迷信應該區分計劃和執行罷了。我們有充分證據顯示,如果負責執行工作的人能夠預先參與工作的規劃,那麼計劃將會更加完善,這正是“工作簡化”技術的精髓所在。

27.管理員工和工作的最終目標,是要使企業的所有成員實現管理願景,而主要的方法是讓每位員工承擔重要的責任和掌握決策權。把工業社會區分為管理者和勞工,假定一個人不是管理者,就是勞工,反之亦然,其實是根本的邏輯錯誤。在企業中每個人都是工作人員,都必須有管理者的願景。

28. 管理者的工作包括了五項基本工作:設定目標;組織工作;激勵員工;為工作設立衡量標準;培養人才。一個人不會因為有能力設定目標,就成為管理者,就好像一個人不會只因為能夠有辦法在狹小空間中打結,就是外科手術的高手。外科醫生改善打結的技巧之後,可以變成更好的外科醫生;同理,管理者在所有這五個方面改善他的技巧和績效的話,那麼他就能使自己更加稱職。

29.管理者不“操縱”人,而是激勵、引導、組織好他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他做好這一切事情的唯一工具是語言、文字或數據。管理者如果不能通過書寫和口頭文字或明確的數據來激勵部屬,就不可能成為成功的管理者。

30.許多人極力強調喜歡人、樂於助人和能夠和別人相處融洽的重要性,認為這是管理者的重要條件。但是單靠這些條件絕對不夠。每一個成功的組織,都有不喜歡別人、不幫助別人、很難相處的上司。但是儘管這類上司冷酷、不討人喜歡、要求嚴苛,但是他培養了很多人才。他也比其他人緣好的上司贏得更多尊敬。

他要求下屬一絲不苟,也嚴格要求自己;他建立高標準,期望下屬能夠始終維護高標準;他只考慮怎麼做才正確,絕不因人而異。雖然這些管理者通常才華橫溢,但是他在評價下屬的時候,絕對不會把聰明才智看得比正直的品格還重要。缺乏這些品格的管理者,無論他是多麼討人喜歡、樂於助人、和藹可親,甚至才智過人、能力高強,都是危險人物,“不適合擔任管理者”。有一種無法學會的品質,一種管理者無法獲取、卻必備的條件。它不是人的天才,而是人的品格。

如何做好企業管理?先讀明白《管理的實踐》| 讀什麼

31.管理決策中最常發生的錯誤是隻強調找到正確的答案,而不重視提出正確的問題。最徒勞無益的做法(浪費人力物力時間),莫過於為錯誤的問題尋找正確的答案。

32.管理決策的本質就在於,員工必須執行這項決策,讓決策發揮有效性。管理者制定的都是關於其他人應該怎麼做的決策。因此,員工僅僅肯買賬還不夠,他們必須把執行決策當成自己的工作才行。

33.選擇方案的內容因想要解決的問題而異,但是永遠都需要考慮一個可能的方案:根本不採取任何行動。認為碰到問題時,就必須採取行動,這種想法純屬迷信。

如何做好企業管理?先讀明白《管理的實踐》| 讀什麼

首家五色閱讀俱樂部

匯聚獨特五色悅讀者

SINCE 20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