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5歲,預算五千左右有什麼保險推薦?

用戶68431221


我是“話險為宜”,一名財經領域創作者,非保險從業人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下,25歲這個年齡處於一個怎麼樣的人生階段,因為對於不同的人生階段來說,其承擔的家庭責任不同,保障也會有所不同。

25歲左右的人群屬於青年期,以下為人群特徵:

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經濟實力一般但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在購買重大疾病保險時,應該以純消費型、單一重疾保障類的產品為主。因為這類產品結構簡單,保障重點突出且費率較低。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需要經常在外奔波的年輕人應先考慮意外傷害保障,其次是健康保險、重疾和定期壽險。意外保險的一大特色就是保費低廉,最經濟實惠。

在此基礎上,考慮到個人醫療賬戶儲備金不多,門診自我負擔比例較高,因此最好能獲得意外門診急診醫療費用保險。經濟條件較好的可搭配一份重大疾病保險,該險越早投保保費越低。

解答:預算5000,年齡25歲怎麼購買保險。

1、重疾險;重疾險保障特定重大疾病,確診合同內疾病,由保險人一次性給付保險金。對於年輕人來說,罹患重疾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也不能忽視。

2、意外險;意外無處不在,有一句話說的好,“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所以,一份意外險能夠很好的將意外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

投保意外險時, 要清楚的一個點是意外險的殘疾保險金給付是按照殘疾程度對應的比例*保險金額進行賠付的,所以,意外險中保額很關鍵。

一般來說,建議意外險保額至少要有100萬,其年保費大概在500-800之間。

3、醫療險;醫療險的報銷範圍同社保報銷範圍相同,住院治療後產生的醫療費經社保報銷後剩餘的部分又醫療險在限額內報銷。

醫療險的建議保險額度為100萬及以上,目前市面上正“火”的百萬醫療險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保費也在合理範圍內。

寫在最後:

保險配置最忌諱的就是脫離自身實際,隨意的聽信業務員的推薦,到頭來自身的保障並不會太全面。

所以應該從當下自身實際出發,如果還年輕的話,可以選擇一些短期消費型保險,便於後期保險方案的調整。

保險不會騙人,人才會騙人。我是“話險為宜”,客觀、中立看待保險,還原保險真相。

話險為宜


建議:男25歲預算5千左右的保費,

第一:應該首先配置意外保險,防止因意外風險發生巨大的經濟支出。每年保費300元,保險責任如下:

1:意外醫療每年2萬元每次;不限次數

2:住院津貼每年100元每天,每年上線10000元

3:意外身故/傷殘30萬

4:水上/軌道/公路/出租/網約車,意外身故/傷殘30萬

5:自駕車意外身故/傷殘20萬

6急性病身故【涵猝死】5萬

7:意外中症監護200元每天,每年上線30天

8:個人責任3萬【就是被保險人損壞別人的物品】

9:飛機意外身故/傷殘50萬

第二:配置百萬住院醫療保險,保費每年371元,保險責任如下:

普通疾病:

扣除醫保報銷以後,免賠一萬每年負責300萬醫療費【涵蓋自費藥💊進口藥💊植入器材】

重大疾病:每年負責600萬,0免賠,保險公司墊付對接醫院🏥結算100%報銷。

第三:配置重疾保險,保費每年4600元,保險責任如下:【確診就賠錢】

1:輕症32種:賠5次,每次6萬,最高賠30萬

2:中症20種:賠2次,每次12萬,最高賠24萬

3:重症120種:賠5次,每次20萬,最高100萬

4:惡性腫瘤第2、3次各賠20萬

5:腦中風後遺症2、3次各賠20萬

6:急性心梗2、3次各賠20萬

7:疾病終末期賠20萬

8:身故、高殘各賠20萬

9被保險人患輕症、中症、重症、身故、高殘都免交保費,保障繼續不斷

總結一下:總保費每年5271元,保障如下:

1:意外總保障91.6萬

2:住院醫療每年總保障600萬

3:重疾總保障254萬,這樣配置符合

保障全面

保額適當

科學配比

不超預算






保險經紀人崔永輝


第一張保單定期壽險,替代所謂的意外險,只要身故或全殘就賠。真正做到留愛不留債。每年保費費用不到800元

第二張保單重大疾病保險,保額30萬每年保費大概2300元

第三張保單醫療險,可以彌補重大疾病保額的不足。切記一定要買保證續保長的,並且寫進合同裡的。市場目前我知道保證續保最長的是五年。保費大概400元

第四張保單普通意外險,市場上有很多種,保費大概不到200元

總計費用3700元搞定。



兜底君


建議為自己配置保障功能強的健康型保險和定期壽險,順序和保額如下。

一、風險和責任

25歲的男青年,他有可能在工作或生活中不慎發生意外或生病了,這會導致他的工資收入實然中斷,住院費、手術費、門診費等等醫療費用則是突然增加,如果是大病或重度殘疾少則30或50萬,多則上百萬,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

中國父母的養兒防老已經在我國存在幾千年了,哲學家說“存在即合理”,更何況這個存在幾千年的道理。另外,年少時,我們各方面的生存能力都很差,那時父母生我養我,父母年老時,他們的各方面能力也都在下降,這是我們回報父母養育教育的時候了,這就是我們對父母的贍養責任。

二、健康險

打開網絡,百度一下,或者微信搜索一下,我們就能找到很多意外事件或生病住院的例子,即使年輕人的身體機能好,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好過老年人,也不能保證不生病或不發生意外。萬一不幸發生了這些不好的事情,我們可能失去或暫時失去工作,這時我們需要大量的醫療費用,還要繼續保養身體和維持生活。在這些情況下,我們需要“醫療保險”來補充社保的不足部分,比如不報銷的封頂金額、自費金額和住院補貼等,這種保險有普通醫療保險和百萬醫療保險。但是醫療保險是用了多少就報銷多少,只要是合理且必須的費用,商業醫療保險一般可以報銷。這種特點導致治療後的康復費用、生活費用是醫療保險解決不了的,這就需要重疾保險來解決這些問題了,除了這些費用,還有提前給付功能可以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所以重疾保險是年輕人必不可少的健康保險。

建議:因為5000元的預算不算多,需要配置的保險不少,所以應該買消費型的健康險,不買返還型的。順序及保額的建議:1)普通醫療保險1萬起,2)百萬醫療保險100萬以上,3)意外保險50萬-100萬,4)重疾保險50萬左右。

三、定期壽險

健康險轉移了意外、生病所產生自己的財務風險,但是不能解決身故而產生的父母的財務風險問題,如上述內容分析,萬一發生了不幸而出差不回家了,定期壽險就可以代替你養育父母,就好像是自己父母領養的兒子一樣。

建議:買消費型定期壽險,期限三選一:10年、20年或30年,保額要能保障父母30年左右或者以上基本的生活

(你現在25歲,父母大約50歲,30年以後大約80歲)。

在5000塊錢的預算下,25歲的你要為自己配置消費型的保險:醫療保險、意外保險、重疾保險、定期壽險。如果以後預算提高或經濟狀況改善,可以適當加保或加購自己的養老保險或理財型保險。


爸爸媽媽的理財方案


你好,你可以考慮一下支付寶的相互寶,每個月只要幾毛錢,一般的病症只要確診都有賠付30萬。而且要買社保,社保好處多多。因為25歲年齡不大,發病概率特別低,所以沒必要投很大的保險,除非你從事高危行業。




有趣的生活大雜燴


你好朋友

1:優先配置社保

2:配置醫療保險,像支付寶裡面也有賣的

費用400-500左右

3:配置意外保險 ,費用大概300左右吧

4:購買重疾險 ,這個大概4000多,需要看保額,費用不定

因為5千的預算,不要去追求分紅保險,這類保險費用比較高

2、3都是年交的,年齡越大 費用越高

4是長期險 每年費用固定,一般10、20、30繳費,保到60、70、80終身的,選項組合比較多,費用也不定


久久健康


1,首先確定購買保險的時間。要確定你購買保險是準備一次性投入,還是一個很多年的長期的購買過程。

2,一次性投入。一次性投入的保險,可以考慮買意外傷害險,醫療門診保險或者是住院險。這種保險的特徵是隻交一次費用,保的時間一般是一年,發生保險事故就理賠。沒有發生保險事故就不賠。已經交的保險費不退還。

3,長期規劃投入。首先一般原則是,每年買保險的費用不超過收入總額的10%。然後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分別地購買養老保險,收入來源保險,再搭配上健康險,醫療險和意外險。養老保險相當於是儲蓄,長期繳納費用,到了一定的時候會有返還。健康險,醫療險,意外險是屬於消費類保險。保險費交了以後不退還,但是這樣的保險可以為意外事件提供資金保障。

具體怎麼搭配保險產品,以及分別購買多少保額,繳納多少費用,每個公司的每個產品都是有所區別的,最好的是找一個比較專業的保險理財規劃師,他可以根據你具體的情況和要求進行一定的測算,然後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再執行。


纏者無為


建議買正常的社會保險即可,即養老、失業、醫保、工傷、生育!還要看你在什麼單位,如果是公務員,這些國家統一安排好了,不用操心!

5000元也不多,也不少。你這樣問,估計你在企業,所以還得操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3種險是由企業和你個人共同繳納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五險”是法定的,具有法定強制性的。

另再說一下, 還有“一金”就是平日我們所說的公積金,它不是國家強制性的,屬於用人單位按意願繳付的。

其他的商業保險,建議就先想了!抓緊掙錢存錢,買車買房吧!等你有車了,買第三者險時整100萬或200萬標準就比較好!



胡小匠


沒有購買過健康險,首先考慮購買意外醫療、意外傷害、小病住院、重疾險、終身壽險的一個組合這個年齡有了購買保險的考慮,年齡小保費還比較低,保障可以全面考慮。


TM田敏


簡單來說,這個年紀,不建議買保險,現在的保險比較坑,自己上網查查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