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

白居易,作為一個詩人,其不同於別的詩人。他的詩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卻有蘊含著深厚的道理,使讀者方便理解的同時,又能夠深刻領會其實要表達的主旨。

唐代李忱的《吊白居易》一詩中的“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就表現了白居易之詩流傳之廣、簡潔明瞭的特點。

同時,白居易也是很樂觀的,是一個樂天派。他出生的時代與地方不好,連年戰亂,戰火燒得民不聊生。他天資聰慧,學習又刻苦,年紀輕輕就通過科舉選拔步入了仕途。

白居易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

白居易也直言不諱,因當時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多次上表要求趕快緝拿兇手,被敵對勢力稱為“越職言事”;自己母親因眼睛看花而墜井去世,白居易卻在當時著有“賞花”及“新井”詩,被認為是大逆不道、有悖倫理。還因種種事情,最終白居易被貶江州。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就是白居易被貶江州聽到琵琶女奏琵琶曲時發出的深深感嘆,不僅僅是感嘆此時被貶江州,更多的是感嘆之前生活的不易。

白居易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

生活,對每個人來說,肯定是飽含著辛酸和眼淚的,詩人便更是如此,所以才能寫出那流傳千古、感人肺腑的篇章,自己要是都沒有經歷過,如何能打動感染別人呢?

在白居易人生裡,雖然憑藉著自身優秀的資質早早步入仕途、步入官場,卻屢屢遭反對勢力限制和汙衊,從而對人性有了極為深刻的理解。

白居易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

因而,他發揮出他在詩歌上的才華,將自己的所思所感寫成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直指人心:

《放言五首·其四》唐·白居易

誰家宅第成還破,何處親賓哭復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閒地,東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賤貧誇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

白居易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

首聯白居易就一改往日寫法,表達出獨特的情感。誰家的房子剛建成就要將它破壞?哪裡的親戚朋友因為悲痛欲絕的事情哭過之後還會唱起歌來?以兩個問句開篇,表達的情感也十分奇怪,給讀者製造懸疑疑問,下文會做出解答,引出了下文。

頷聯是對上文的一番舉例子的解讀。之前是富貴的,屋裡就有好多人前來拜訪、交朋友;現在是貧困的,門外都幾乎沒什麼人,與“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意思類似。在現實生活中,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詩人早已看透,毫不客氣毫不留情地將它揭露了出來,人性的醜陋盡顯無遺,且直指人心。

白居易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

頸聯詩人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北邙山沒有留下空閒土地,東海何曾有穩定的波浪?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不會有太多空閒和穩定的時光,這是極其平常的,要適應接受他們,不要被其所影響。

尾聯作為此詩的點睛之筆,是全詩的詩眼,對現實的鞭策可謂是深入骨髓,發人深省。不要去嘲笑貧困者和誇耀富貴者,時間一到都會成為白骨的,那將又有什麼區別呢?對人性深刻的反問,觸及到人性的本來面目,引起讀者深深地思考和反省。

白居易這首經典之作,只有短短那麼幾句,卻深刻刻畫了人性醜陋

綜觀全詩,此詩詩人一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讀者漸漸帶入自己所設計的環境中,步步深入,完美地揭露了人性的醜陋,短短那麼幾句,卻直指人心,令讀者恍然大悟。

我們生而為人,肯定會有隱藏在內心深處的醜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嘛。但我們也要有所抑制,要充分發揚自己身上光輝的一面,儘量迴避自己身上那陰暗的一面。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