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三朵金花"張金玲:愛情的創傷與新生

張金玲,生於1951年,河北滄縣人,是北影廠的著名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學會會員。

早年,張金玲與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李秀明、劉曉慶一起,並稱為"北影三朵金花",紅遍全國。她們主演的一系列電影作品,影響了無數中國的電影觀眾。


其中的張金玲,是三朵金花中,成名較早的一朵,早在70年代初期,就陸續在《渡江偵察記》《從奴隸到將軍》《大河奔流》等一系列電影作品中扮演主要角色,而被觀眾熟悉。尤其是在北影廠的著名影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一片中,扮演的三辣子一角,更是深入人心。

張金玲在《許茂和他的兒女們》這部電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成功的摘得了金雞獎最佳配角。

張金玲於1977年參演了長影廠拍攝的《希望》。電影的主創人員,完全是《創業》的人馬,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影片的質量出人意料地拙劣。

張金玲在影片裡也是端著一個架子,朗誦著生硬造作的臺詞,而她在影片裡的造型,也顯得不倫不類,既沒有《渡江偵察江》裡的颯爽英姿,也沒有《山村新人》中的秀髮簇擁的嫵媚情致,她在影片裡聲嘶力竭的拿腔拿調,令人解頤。

《希望》劇本是創作於1975年,電影裡自然不能出現愛情,但有一個隱約的脈線,就是張金玲角色的奶奶,曾經收養過一個革命者的兒子,這個男孩與張金玲扮演的角色青梅竹馬,一起成長,這兩個人似乎有那麼一點朦朧的情感暗示。這構成了電影裡的情感線索。

張金玲正是與這個電影裡的童年的小夥伴扮演者徐敏在拍片間隙一見鍾情,走進了婚姻。

只是張金玲與徐敏的婚姻維持得並沒有太久,不到十年的時間,兩個人便分道揚鑣,這一段情傷,也重挫了張金玲。

張金玲的第二任丈夫是才子張正。江蘇無錫人,張正英俊帥氣,溫文爾雅。張正的父親曾是上世紀60年代臺灣聯邦影業公司三大股東之一,家庭背景很不錯。

在與張正交往之前,她還特意徵求了兒子的意見,在獲得准許之後她才開啟了人生的新徵程。

結婚之後的張金玲,對生活又充滿了激情嚮往,而且她還迷戀上了書法和繪畫。其後她拜師齊白石的入室弟子婁師白,經過多年持之以恆的勤學苦練,張金玲逐漸擺脫了演員的標籤,她以全新的形象出現在觀眾的視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