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買車困難症怎麼辦?

Pppa醬紫


看完題主的描述,跟當時我買車面臨的選擇差不多,我就先從題主的問題說吧。

14-15萬的區間,相信也是很多人的買車的首選價位,面臨著合資車還是國產車的選擇。

但題主比較特別,目標看的是二手車,那就先從這入手。

14-15萬能買到相對較新的B級車型,特別是題主提到的幾款日系車,雅閣、天籟和凱美瑞,這幾款車型的入門級車型大都在18-20萬之間。這幾款車型在品質、保養費用以及保值率上都有不錯的表現,其次則是帕沙特,保有量巨大,保養和二手車的殘值不會太差,最後則是蒙迪歐,美國車,大家懂的,品質還是差點意思,除非是實在喜歡美系車,不然還是按照先雅閣、天籟和凱美瑞(不分前後)、再帕薩特,後蒙迪歐去選。

日系車沒啥大缺點,除了平庸一點,基本不會給你帶來什麼煩惱,作為家庭用車還是較為適合。

接著就是SUV,題主所列的兩款SUV都是走個性化的路線,保有量也比較少。斯巴魯XV確實不錯,但太小眾,保養維護的4S店都不過,jeep指南者也一樣,只是指南者的品質還是沒有那麼的穩定,因此這兩款SUV車型,如果題主是用來家用的話,同時不想在後期用車方面折騰的話,建議謹慎考慮再選。

最後聊聊自主品牌,優勢是同樣的價位中,自主品牌的車不僅僅是新車,同時在配置上還高出合作品牌一大截,但車輛的保值率、品質的穩定性與合資品牌相比還是又一定的差距。具體就得看題主內心怎麼看,喜歡新車、高配的話就自主品牌,而如果買車回去是主要家用,不想費太多心思在車輛的使用問題上,那麼合資品牌,特別是題主列出的那三款日系轎車就相對適合。

最後聊聊我怎麼選車,我當時預算15萬,純家用,不想在車輛使用上有負擔,最怕經常修車、折騰,瞄準的是SUV,因此範圍就小多了,主要看的是幾款日系的小型SUV:豐田奕澤(當時還沒上),本田繽智和日產逍客、勁客,能選就這3,結果綜合對比下來,剔除太小的勁客,優惠不大的繽智,只剩下優惠大、與奇駿同底盤動力系統的逍客。





卡車玩家


買車有個單一目標車型是個幸福的事情,但不是所有人都會情迷一款車,在荷包允許範圍內對比幾款車型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可是可選車型多了,問題也就多了,最後選哪款好呢?聽銷售顧問的您自己感覺不信任,聽朋友的吧?感覺不是自己的選擇,自己選擇吧?感覺自己對車輛瞭解又十分有限!今天跟您分享七條實用的競品對比購買指南,希望能幫助你買車!

1、尺寸空間

由於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一些A級車與B級車,甚至於A0級與A級車都存在價格交錯區間,所以對比車型時存在尺寸差異。就算是同級別車型也會有不同的尺寸差距。

很多垂直媒體網站都提供競品PK的比較頁面,您將心儀的車型放入頁面,對比一下車型的長寬高及軸距。

(1)居住環境內停車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捨棄外觀尺寸大,軸距長的(轉彎半徑大)。

(2)停車充裕地方,外觀尺寸雖然很重要,但是要注意查看車輛的高度(頭部空間)及寬度(橫排空間),同時儘量選擇軸距較長(腿部空間)的。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尺寸如何都需要到店試乘試駕,由於設計外觀尺寸雖然大,但是有些車型會在內部造型考慮上下前後空間,也就是看著外觀尺寸很大,但是內部設計不討巧,可能有時尺寸雖然很大,內部乘坐空間反而不如外觀尺寸小的車型舒服的駕乘體驗。

2、發動機性能

對於城市駕駛者來說,發動機低速扭矩越大,提前到來的越早,起步會更有勁。所以發動機性能也是我們考核的指標。

當對比車型發動機轉速(RPM)近似時,功率相差不大時(胎寬、車重幾乎接近最好),主要考量扭矩。RPM數字相對較小(或者RPM區間範圍大),NM數字較大的發動機更適合一些。

備註:有些垂媒會羅列某些具體車型的加速度(他們做過實車測試),可以作為橫向比較參考。

當然我們還是要建議到店試駕,根據自身駕駛習慣挑選發動機性能更適合。

3、安全性

我們這裡說的安全性更多的是指的主動安全性,主動安全性大多數都是可以通過配置表和實車觀察到的。

橫向比較時,舉個例子,LED燈優點高於鹵素,各種電子安全設備多(EBD、ABS、主動剎車等等)的,相對胎寬的,都可以作為優選車型。

至於被動安全選項,查看氣囊及氣簾數量,至於車身安全可以自行百度車輛的車身剛性如何,包括懸架的類型,甚至可以去實體店內諮詢銷售顧問來給你說一下他們的懸架類型,車身剛性參數,自行記錄對比就好。

備註:安全性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時間和公里數檢驗,同時對於使用者要求有很高的專業性,通常建議主要考慮主動安全最佳。

4、保養便利度

儘量挑選一個離家近的4S店購買車輛,無論是保養還是其他問題,由於距離較近很容易解決問題。

5、保值率

如果你的競品車型裡有新上市車型,那麼你就無法考量這個標準。但如果你購買的都是上市一定時間的車型,那麼在橫向比較時,參考車型銷量高的,同時結合各個二手車網站同期車型保值率好的。

6、舒適性

舒適性是絕對要考察的一個選項。比如:喇叭數量?車載功能是否豐富?屏幕尺寸是否夠大?是否自動空調?全景天窗?後排獨立風口等等,相對較多的舒適性配置,駕車時舒適性也會更好。

7、變速箱

手動與自動的選擇,預算足夠您本人又不是手動愛好者的話,自動顯然是大趨勢,駕駛舒適性更好,建議選擇自動。

CVT、雙離合還是傳統其他AT選擇,除了試駕時體驗是否順暢外,對於質量的掌控,可以通過三個辦法解決,一個是到店體驗時,可以問問保養車主對於變速箱的質量認可度(僅供參考),自行網絡搜索相關車型變速箱質量問題,看看是否較多。同時可以去某些維權網站(不提及名字)看看是否關於該變速箱投訴過多,然後選擇相對質量投訴較少的變速箱。

總結:雖然簡單的總結了7條經驗,有些經驗我儘量寫的白話和簡單一些,但是我也知道一些小白用戶可能還是看不明白。

如果更簡化的話,建議只參考尺寸、舒適度和安全性就好。雖然發動機和其他問題會有質量問題,但是小白用戶我相信更喜歡去4S,真的碰巧你買了問題車,那麼就交給4S好了。

我是行走的新能源汽車,分享簡單實用的購車,用車小知識,期待共同成長,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行走的新能源汽車


這個選擇困難症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我曾經碰到一個人在一年前就要買車,結果在網上看了一年還沒決定好買那款,最後搞的自己很是難受!我想說的是買車不要那麼糾結,買東西是消費是給我們帶來歡樂的,給我們生活提供便利的,不是徒增煩惱的,不要本末倒置了!



樓主我看到你選擇的幾款車都是同級別中的佼佼者,朗逸,寶來,軒逸等!不管是銷量還是口碑,還是維護成本都差不多,選擇哪一款都不會錯!



選車不糾結可以從一下幾點:

1.深知自己需求,比如在意什麼,花多少錢!

2.從自己的需求中選出2-3款,然後去實體去看!

3.不要過多資訊朋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認知,肯定各說各的好!

4.堅持自己的需求,不要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沒了自己的選擇!最後苦的還是自己!

總之,自己看中就好,合資車基本現在都差不多,除了外觀不一樣,配置稍微有差距,其他真是我們左右不了的!根據自己的需求來,不要太在意別的!


汽車小霸王


其實並不困難只是你把更多的選擇權讓給你身邊的朋友了,你會問這個朋友這個車怎麼樣,他會給出他自己的意見。你問另一位朋友的時候,他會給出另外一個意見。問多了你就難選擇了。你說的那幾款車要我說都是各有春秋,沒有十全十美的車。就買你看中的那款就行了,車你是買給自己的開的,你買過之後沒有人會在你面前說這個車不好的。

像朗逸、寶來、明銳、軒逸從整體質量上,配置上,性能上,燃油上都差的不大你怎麼好選擇呢!又不是有明顯很大的問題。

但是我個人是會選擇斯柯達明銳的。你剛剛說了週末會自駕遊。明銳掀背式行李箱後面的空間在這幾款車裡面絕對要佔第一的。這樣你可以你帶物品會非常方便


汽車門診大夫


首選二手本田雅閣。14-15萬元,可以考慮2014款2.4L版本、2015款和2016款2.0L版本高配車型。其中2015、2016款搭載的2.0自吸發動機,具備155馬力最大輸出,匹配CVT變速箱。

2015款我們可以選擇2.4自吸發動機,具備186匹馬力最大輸出,依然匹配CVT變速箱。無論哪一款車,雅閣都是相當可靠、穩定的,關鍵是使用年限非常短,自己做好日常保養,再開十年八年毫無壓力。其他品牌車型就不考慮了,我們二手車圖個省心放心。


貓眼看車


誠邀!選車不難,第一,先有一個預算,大概要買什麼價位的車,第二,定位,自己喜歡哪個系列的車,比如喜歡國產還是德系,美系?等等,第三,看自己的需求,是家用,還是商務用車,第四,是要轎車還是SUV,這四個條件定好,就可以縮小範圍啦,只要在幾款車當中選擇就可以啦!其他就是外觀,內飾,還有性能的問題,只要一比較,就心裡有數啦!這樣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是我呀小爺


買車和買鞋差不多,有錢就買大牌貴的(耐克、阿迪達斯1000多元),沒錢就買價錢差不多的(李寧、安踏300多元),錢在不足的就買雜牌100左右就行……


雨知時節61248857


瑞虎8新車,1.6t,落地不用14w,剩下1w下個月旅旅遊,吃吃喝喝[呲牙]


部分用戶中的好人


大概是錢沒到位。就像我覺得最近生活怎麼都不太快樂,一樣的錢沒到位。🤔


山寨小盆友


說白了你還是不夠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