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繪是一種什麼樣的藝術作品?

浮世繪是近代日本出現的一種民間版畫。它的觀賞價值不限於日本民間,而是越出國界,對近代歐洲繪畫產生了很大影響。浮世繪最早出現於日本江戶時代,它所涉及的題材廣泛,社會時事、民間傳說、歷史典故、戲曲場景和古典名著圖繪、山川景物、婦女生活、社會世相、自然風景無所不包。市民畫家菱川師宣用木刻開創了近世風俗畫的先河,成為浮世繪這一藝術樣式的開山祖。浮世繪木刻歸納起來有兩種形式:“繪本”和“一枚繪”。在浮世繪以前,日本的木刻缺乏民族風格,多以仿效中國木刻為主。當時中國有不少刻工東渡日本謀生,起到了一定的交流作用。浮世繪在繼承日本民族繪畫“大和繪”的傳統基礎上,汲取了一些外來技法,師徒相傳,逐漸形成各有特色的流派和體系。

葫蘆花


日本浮世繪是一種什麼樣的藝術作品?


《葫蘆花》是日本浮世繪早期代表畫家鈴木春信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多以茶女、歌舞伎為題材。《葫蘆花》描繪一美人持扇立於竹籬搭就的葫蘆花架下。小橋流水、茅屋竹籬,春意盎然。木屐聲聲,流水潺潺,花香陣陣。美人微閉雙眸,沉醉於如夢的春景之中。畫面看起來柔麗雅緻,實則用色簡括,黑、柔黃、赭紅三種色調被畫家的妙手描繪得生動絢美。竹籬、茅舍、溪岸上的小草、流水,都用碎線勾勒,葫蘆花的葉子用柔黃點染,不是花而勝似花之美。美人著黑色和服,在簡疏淡雅的背景中顯得十分惹人注目,那一枚柔美的葫蘆葉正好搭在她的發邊,好像是為她簪了一朵花一般,這一小小的細節,為畫面增加了情趣。春信這種可愛的美人畫樣式被稱為“春信式”。

捕螢


日本浮世繪是一種什麼樣的藝術作品?


夏日的夜晚,流螢點點閃爍,華衣的美人帶著男孩,提著竹篋嬉戲著捕捉這些可愛的精靈。男孩興奮地用手指著那些飛來飛去的小燈籠大叫,美人手執紈扇,回首觀望,面露微喜。孩子的活潑、頑皮與美人的溫雅、沉靜彼此襯托,一動一靜,情趣盎然。背景處的花草、流水的渦紋送來陣陣清香的涼爽。人物衣裝的格子和花紋使畫面富於裝飾性。夜幕是幾抹淡黑,與美人衣裝的花紋黑地兩相呼應,幾朵流螢的光芒在那微黑的背景中顯得十分明亮。榮松齋長喜的《捕螢》這件作品工筆細緻而簡淡,極富鄉境民味,畫趣無窮。

高名三美圖


日本浮世繪是一種什麼樣的藝術作品?


喜多川歌麿(1753~1806)是日本江戶時代晚期的浮世繪美人畫大師。歌麿創造了一種美人“大首繪”,即把美女和遊女的面部表情、身姿動態加以放大描繪,擺脫過去那種畫全身而缺少特寫的傾向。畫家以這種放大的面部或上半身,盡情盡意地描畫美人的柔潤肌膚和她們內心隱秘的情感。歌麿創作成熟時期所作的“錦繪”最富裝飾趣味。

《高名三美圖》是歌麿創立的“大首繪”的範例,他使用了“首色線描”與服飾“沒線式”相結合的方法,時人稱這種浮世繪為“綿織歌麿形式模樣”。灰、紫、淡黃幾種色調相互搭配,柔和溫馨而淡雅。畫上的三個美人,雙眸微開,給人以神秘的藝術感染力。

喜多川歌麿所作的彩繪或版畫形式的“大首繪”女性形象,給予同代及後代的浮世繪畫師以開派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