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對小微服務型企業的打擊多大?

深略創意


短期人力不足是肯定的。中長期是失業率增加,這次疫情並不會像中世紀鼠疫那樣,幾乎一半人口死亡,對人口數量,尤其是青壯年數量影響很小。但是企業壓力卻很大,停工半個多月甚至更久,造成的物資積壓,產品滯銷,收入驟減,很容易壓垮中小企業的資金鍊。絕大多數的就業並不是巨無霸企業創造的,而是千千萬萬小微企業,這些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必然上升。做好過幾年苦日子的準備。



股市散淡人



就目前來講,公共衛生危機對小微服務企業影響很大,具體數據還無法計量

由於疫情傳播特點,及時採取了防空隔離,人員流動被鎖定,經濟活動大都處於半停滯狀態,延期開工復工,全民進入了抗“疫”戰鬥。

此次疫情已近一個月了,當前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當屬服務業,尤其是交通、旅遊、住宿餐飲、線下培訓等行業,這些行業裡有不少是中小企業,特別是一些企業本小利微,本就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苦苦支撐,如今又面臨開不了工還要繳納房租、支付工資等成本支出壓力,可謂雪上加霜,前途未卜

1、疫情影響區域廣



受疫面積基本覆蓋整個中國,也就是說全國各小微服務企業都不能正常營業。

2、受災企業數量多



據國家統計局指標口徑顯示,企業法人約2800萬戶,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中小微企業佔市場主體的比重超90%。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2017年它們貢獻了全國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以及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

由於疫情已遍佈全國各省,出於防控隔離的慎重考量,即或疫情較輕的省份也是在抗“疫”戰鬥,可以說絕大部分中小微企業無法迴避停業、等待的狀態。

3、疫情被控制時間可能較長,損失嚴重

當前,疫情出現拐點還是個未知數,據鍾南山院士的判斷,要控制住疫情可能要到4月底前左右。現在是2月份,也就是說還有2個多月時間,小微服務企業還不能正常營業。

依調查判斷,當前中小微企業約有80%,撐不過3個月時間,這形勢非常嚴峻!對小企業來講,正處在生與死、存與亡的考驗。

比方說,若開了一家旅遊業服務門店,據行業評估報告,由於疫情的關係,春節假期的旅遊營收大大減少,等於全國旅遊行業直接損失了1/3的收入。根據北大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稱:“如果按照樂觀估計三個月絕收期減少60%,三個月恢復期減少30%來計算,全國旅遊業預計今年損失接近3萬億元

。”

總之,在疫嚴峻危機下,全國都在努力抗疫,國家也及時出臺了許多信貸、財稅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振經濟,全力挽救各行業損失。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受本次突發事件的影響,春節假期被迫延長,復工時間一再推遲。很多中小企業,現金流已經趨於斷裂。企業主到處借錢跑貸款,想把這個企業繼續經營下去。

有朋友問為什麼停業一個月對這些中小企業影響就這麼大。有一個高校對中小企業做了一個調研。34%的企業現金流只能支撐一個月以內,85%的企業現金流只能支撐三個月以內。


所以說這一次新冠病毒對中小企業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對小微服務型企業就更大了。

拿一個餐廳舉例,春節前可能為了年夜飯準備了很多食材,並給了員工三倍的薪資,讓他們留下春節幹活。

但是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所有的材料都要浪費了,員工的工資還要照發,房租還要照交。很多小微企業可能已經無法度過這個寒冬了。

國家多部門出臺了扶持政策,比如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進行貸款支持。後期還會有降準降息準些支持措施。

但是這些措施對小微企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拿降準和降息來舉例,能拿到銀行貸款的企業基本上都不小。小微企業找到正規銀行貸款非常困難。

看這兩天國家的扶持支持的貸款,那麼多超大的互聯網公司一伸手就是十幾億、幾十億,能到小微企業頭上的少之又少。

跟一些小微企業主聊了一下,他們的核心問題是房租和員工成本,其他的政策一概都落不到他們的問題上。

如果小微企業出現了問題,那麼在這些企業就業的員工可能就要失業了。本來停產停工將近兩個月沒有工資。如果再失業的話,就更雪上加霜了。

願意情早日結束,企業早日復工,大家早日賺到錢。


莫水宏觀經濟


這次疫情對小微企業,特別是住宿、旅遊、餐飲等這類小微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

但從政府針對這次疫情的扶持力度上看,對小微企業還是比較大的,單從金融方面來看,六大國有銀行發文落實優惠利率,及時放款。另一方面,這類的企業在稅收方面也是有不少優惠措施,包括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四大類,這些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這是所得稅的優惠。生活服務業的增值稅也是免徵。因疫情影響造成的資產損失,可依法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因疫情影響導致當年經營受到重大影響,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申請困難減免等等。

這次疫情雖然給小微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但相信在政府的幫扶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渡過難關!




拒絕連載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小微企業帶來的影響,企業延期推遲開工,超過九成小微企業都延遲了開工開業,近5成企業延遲時間超過兩週,另有很大比例企業仍沒有確定開工時間表,大家基本都是線上辦公,居家辦公。

因抗擊疫情統一延長假期是開工推遲的最主要原因。已有近八成小微企業業績相比正常狀態變差,主要原因是交通管制和下游客戶需求減少及上游原料供應不足。

交通管制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帶來經營困難的最大原因,資金流不足及擔心員工感染病毒也不可忽視。

同時,依靠自有資金,大部分小微企業難以維持超過三個月運營。如果疫情影響持續,小微企業一個最大的應對辦法是轉變經營方向,降薪和裁員的可能性也較大。

對於國家政策,小微企業大部分仍不太瞭解近期國家針對企業的寬鬆信貸政策,並且最需要的仍然是各種補貼政策,並放寬各種管制。雖然政策已經提供了一些相關支持,但相比需求仍然不足。 2月15日,銀保監會網站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稱《通知》),提出12點要求,力爭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金融服務。通知指出,各銀行機構要提早謀劃、及時掌握企業信息,優化信貸流程,合理延長貸款期限,有效減費降息,支持受影響企業有序高效恢復生產經營。鼓勵保險機構通過減費讓利、適度延後保費繳納時間等方式,支持受疫情影響較重企業渡過暫時難關。


武傑看盤


這場突如其來疫情打亂了全國經濟的發展節奏,無數企業遭受重大打擊,尤其是傳統行業,不僅在春節期間由於人們減少出行,相對往年春節期間收入驟減,而且全國各地推遲復工時間,又加大了影響力度。

前幾天新聞就報道出諸多餐飲企業遭受巨創:“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表示企業遭受重大打擊,如果疫情持續,即使向銀行貸款,也撐不過三個月,每個月要給員工發1.5億工資;無獨有偶,“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也提到,目前已經關了300多家店,每天都是30—50家的速度關店;此外,餐飲企業“外婆家”也在此前公開了部分數據,即使不開業,每天就要支出員工工資成本加房租等成本250萬元...其實不光是餐飲業,中國幾乎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將會面臨巨大沖擊,尤其是那些現金流不好、經營不穩健的中小企業將遭遇嚴峻挑戰。


思維講座


這次疫情肯定會對一些門店、工廠及公司的房租和工資造成很大壓力,因無力還上債務、貸款而倒閉。而工人們會被裁員,被降薪,從而導致家庭收入下降。家庭收入減少,無力按時償還貸款而引起銀行斷貸、違約。中小企業的債務危機體現在企業營業收入下降、現金流減少,會引發連鎖效應,經濟衰退,生產能力下降,債務增加,工人們失業。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的壓力面臨:租金、工資,物流,銀行違約風險,優質客戶的流失,負債率上升,資金週轉困難,招工難,業績受損波及資本市場,預期不確定性,運營管理難度增加,等等。

曾有機構對2000家中小企業的調查報告數據顯示:38%的受訪的中小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6.1%的中小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20%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就是說,56.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以上,目前疫情兇猛,時間難以預料,國家並不鼓勵開工上班。而在這次受訪者調查中僅有不到10%的企業能維持半年以上。

疫情也使得一些家庭可能面臨債務違約。疫情對收入彈性工資的工人、農民工影響較大。企業的成本壓力,最終也會轉移到工人身上,通過降薪、裁員來緩解企業本身財務壓力。

根據此次調查多數受訪企業估計疫情導致今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超過50%,一部分的企業計劃減員降薪來度過難關,甚至部分企業選擇停產歇業。可見,中小企業能做的首選是裁員,這對工人來說可能是噩夢。目前是中小企業承擔了大量的就業人口。




莊視經濟


疫情對小微企業,特別是住宿、旅遊、餐飲等這類小微企業造成很大,但從政府針對這次疫情的扶持力度上看,對小微企業還是比較大的,單從金融方面來看,六大國有銀行發文落實優惠利率,及時放款。另一方面,這類的企業在稅收方面也是有不少優惠措施,包括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四大類,這些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這是所得稅的優惠。生活服務業的增值稅也是免徵。因疫情影響造成的資產損失,可依法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我有華人心


這次疫情對中小企業來說影響非常大的,主要是小企業資金不足,會產生斷崖式影響,現在到處都是去借錢,你不知道誰已經虧空了,中小企業就像毛細血管一樣,中小企業解決了大部分的就業問題,如果這一批中小企業倒下,失業率也會升高,19年服務業佔了53.96%,疫情對服務業也是影響最大的,你可以從03年的非典數據來看,但是疫情過後,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這個時候,就看你能不能熬過這段時間。


雄湛定投


打擊是毀滅性的,因為小微企業百分之九十都是貸款創業,房租,員工工資,等等一系列問題會隨之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