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確診現在改用CT檢測有哪些優勢?

新世界的光


首先有關說明一下,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根據流行病學史(湖北可無,因為就是疫區)、臨床表現和肺CT改變做出診斷,屬於臨床診斷標準。而且按照國家發佈的診療方案第五版(修正版),僅限於湖北省(疫區),其他地區還需要依據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或者病毒測序來確診。所以,規範地說,這是臨床診斷標準,不是確定診斷標準,而且僅限於湖北省。

採用臨床診斷標準,考慮基於幾個方面。

一是湖北新冠肺炎感染率、發病率高,病毒核酸檢測有限(因為各種條件限制,包括實驗室級別限制),這就可能導致大量的患者因為缺乏病毒核酸陽性這一確診標準而被歸於疑似,以致不能有針對性地治療管控。

二是病毒核酸檢測存在假陰性的可能。包括試劑、檢測、取樣;也包括病人排病毒的窗口期、排病毒的部位、病毒的數量等等,這樣就有可能遺漏陽性病人。在當前疫情嚴重的情況下,遺漏陽性患者自然是很危險的,就等於把傳染源放出來了。

第三是根據臨床醫生、影像學醫生的臨床觀察,這次新冠肺炎肺部CT的改變有一些特點和演變規律,根據這些特點、加上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診斷新冠肺炎的準確性和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是一致的。所以在疾病流行一段時間後,就有一線醫生提出以肺CT作為診斷標準的意見。

第四,CT檢查技術現在已經普及,縣級醫院都有CT機。新冠肺炎的肺CT影像學改變,經過培訓,專科醫生很快就能掌握。所以,以肺CT檢查影像學改變作為臨床診斷依據,就大大增加了疾病的診斷效能,使大量的患者得到及時診斷。

在湖北疫區,傳染源遍佈全省,居住地人員都有接觸的可能;如果出現症狀(發熱和/呼吸道症狀),血液化驗出現特定的改變(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減低),就屬於“疑似病例”;這時再加上肺部CT的肺炎特徵性影像學改變,就可以做出新冠病毒肺炎的臨床診斷。根據新冠病毒肺炎應收盡收的原則,患者被納入規範的管控和治療,這無論對於患者的康復和傳染病的防控都是有利的。

當然,病毒核酸檢測是確定患者感染的病毒是新冠病毒的方法。所以,真正要確定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學時,還需要病毒核酸檢查來確定。就像診斷腫瘤一樣,確定診斷需要病理學的診斷。

#關注新型肺炎# #戰疫必勝# #青雲助力 共渡疫情#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現在社區門診都關閉了!藥店的“發燒,止咳”藥也禁售了!所以,可以說只要生病都要去醫院了!

但是新冠肺炎的症狀跟感冒和普通肺炎基本上一樣,醫生無法靠經驗判斷。一般發熱的直接拉到發熱門診,不發熱但是咳嗽胸悶的,直接會做CT,用作篩選,這一次就是390塊。現在也是流感季,目測進醫院的人基本上都提著CT袋子。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就是感冒然後轉肺炎了!我去我們區醫院,醫生讓做CT,我問為什麼不用核酸,醫生說每天分到區醫院的核酸試劑很少,只有兩隻。要靠CT篩查,然後才用核酸確診。小編在濟南,當地就有企業生產核酸試劑。

雖然我不是醫生,但是我感覺靠CT篩查新冠,前期應該是看不出來的!醫生要有經驗,應該到後期比較嚴重的時候才能看到肺部陰影形狀。雖然核酸的檢測準度只有50%-80%,但前期還是能夠檢測一些的,如果與疫區人員有過接觸,醫生一般會多測幾次,也會篩選出來。

至於優勢,我剛才說了,就是核酸試劑少,現在基本上都供應湖北了。用CT,醫院比較普及,檢測的範圍比較廣泛。


鹹魚的耳朵


首先糾正一種說法,新冠肺炎的確診在全國還是要通過核酸檢測來確診,CT等有關臨床診斷,作為新冠肺炎病例確診方法之一,是經國家衛建委批准和世衛組同意的,只適用湖北疫情特殊情況的需要,在湖北採用,其他地方沒有采用,更不是由核酸檢測確診改為cT檢測確診。

在湖北增加了臨床確診,主要是CT影像,其優勢就是快,也基準確,本著確診病例寧錯不漏的原則,經醫生一段時間的診斷治療經驗看,單純CT影像看到肺的病變與核酸確診,再做CT(或先CT再核酸)是一樣的。兩個確診標準同時進行確診診排查,就能及時在疑似病例中把非感染者排除醫學隔離觀察,把確診病例及時收治,提高救治速度、救治成功率,減少病死率。減少疑似病例存量,減少工作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