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确诊现在改用CT检测有哪些优势?

新世界的光


首先有关说明一下,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根据流行病学史(湖北可无,因为就是疫区)、临床表现和肺CT改变做出诊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而且按照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第五版(修正版),仅限于湖北省(疫区),其他地区还需要依据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病毒测序来确诊。所以,规范地说,这是临床诊断标准,不是确定诊断标准,而且仅限于湖北省。

采用临床诊断标准,考虑基于几个方面。

一是湖北新冠肺炎感染率、发病率高,病毒核酸检测有限(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包括实验室级别限制),这就可能导致大量的患者因为缺乏病毒核酸阳性这一确诊标准而被归于疑似,以致不能有针对性地治疗管控。

二是病毒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包括试剂、检测、取样;也包括病人排病毒的窗口期、排病毒的部位、病毒的数量等等,这样就有可能遗漏阳性病人。在当前疫情严重的情况下,遗漏阳性患者自然是很危险的,就等于把传染源放出来了。

第三是根据临床医生、影像学医生的临床观察,这次新冠肺炎肺部CT的改变有一些特点和演变规律,根据这些特点、加上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诊断新冠肺炎的准确性和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是一致的。所以在疾病流行一段时间后,就有一线医生提出以肺CT作为诊断标准的意见。

第四,CT检查技术现在已经普及,县级医院都有CT机。新冠肺炎的肺CT影像学改变,经过培训,专科医生很快就能掌握。所以,以肺CT检查影像学改变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就大大增加了疾病的诊断效能,使大量的患者得到及时诊断。

在湖北疫区,传染源遍布全省,居住地人员都有接触的可能;如果出现症状(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血液化验出现特定的改变(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减低),就属于“疑似病例”;这时再加上肺部CT的肺炎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就可以做出新冠病毒肺炎的临床诊断。根据新冠病毒肺炎应收尽收的原则,患者被纳入规范的管控和治疗,这无论对于患者的康复和传染病的防控都是有利的。

当然,病毒核酸检测是确定患者感染的病毒是新冠病毒的方法。所以,真正要确定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学时,还需要病毒核酸检查来确定。就像诊断肿瘤一样,确定诊断需要病理学的诊断。

#关注新型肺炎# #战疫必胜# #青云助力 共渡疫情#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现在社区门诊都关闭了!药店的“发烧,止咳”药也禁售了!所以,可以说只要生病都要去医院了!

但是新冠肺炎的症状跟感冒和普通肺炎基本上一样,医生无法靠经验判断。一般发热的直接拉到发热门诊,不发热但是咳嗽胸闷的,直接会做CT,用作筛选,这一次就是390块。现在也是流感季,目测进医院的人基本上都提着CT袋子。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是感冒然后转肺炎了!我去我们区医院,医生让做CT,我问为什么不用核酸,医生说每天分到区医院的核酸试剂很少,只有两只。要靠CT筛查,然后才用核酸确诊。小编在济南,当地就有企业生产核酸试剂。

虽然我不是医生,但是我感觉靠CT筛查新冠,前期应该是看不出来的!医生要有经验,应该到后期比较严重的时候才能看到肺部阴影形状。虽然核酸的检测准度只有50%-80%,但前期还是能够检测一些的,如果与疫区人员有过接触,医生一般会多测几次,也会筛选出来。

至于优势,我刚才说了,就是核酸试剂少,现在基本上都供应湖北了。用CT,医院比较普及,检测的范围比较广泛。


咸鱼的耳朵


首先纠正一种说法,新冠肺炎的确诊在全国还是要通过核酸检测来确诊,CT等有关临床诊断,作为新冠肺炎病例确诊方法之一,是经国家卫建委批准和世卫组同意的,只适用湖北疫情特殊情况的需要,在湖北采用,其他地方没有采用,更不是由核酸检测确诊改为cT检测确诊。

在湖北增加了临床确诊,主要是CT影像,其优势就是快,也基准确,本着确诊病例宁错不漏的原则,经医生一段时间的诊断治疗经验看,单纯CT影像看到肺的病变与核酸确诊,再做CT(或先CT再核酸)是一样的。两个确诊标准同时进行确诊诊排查,就能及时在疑似病例中把非感染者排除医学隔离观察,把确诊病例及时收治,提高救治速度、救治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减少疑似病例存量,减少工作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