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都會區”or“三灣三城”,青島未來城市形態如何發展?

新青島人


三灣三城的規劃太大了,相對於目前青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三灣三城的中間,農村地帶太長太大,短時間無法填充大量的產業和人口,城市配套也不完善,無法形成真正的城區規模效應。青島的建設和發展,還是應當優先發展環膠州灣區域。

城市的發展,有內在的自然規律,改革開放初期,在第一批“國家級開發區”的位置選擇上,有兩種選址模式,一種是“貼城發展,在老城區的自然延伸區,建設新的開發區”,另一種是“離城模式,繼遠離主城的飛地型開發區”,青島開發區脫離主城區,選擇黃島區,在初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延誤了最初十年的發展黃金期,一直到2000年左右,青島港西移和海底隧道開通,解決了經濟動力和交通瓶頸,黃島才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根據青島目前的實際情況,青島的發展還是應該優先從東部主城區自然延伸到北部城陽區,再向西南延伸到膠州開發區和黃島區,依託膠州灣形成大規模的產業和人口聚集效應,再向外輻射延伸到即墨和老膠南區域,才能更好的順應城市內在的發展規律,才能更快更好的建成國家級中心城市。


青島城市發展研究員


“三灣三城”符合青島發展的實際,青島的發展從來都不是攤大餅式的,而是多點開花, 所以說三灣三城是青島未來發展的主要模式。

三灣三城的提出拉大了青島的城市框架,但由於人力、財力、物力、資源分配、政策實施等各方面的限制,導致現在的青島並沒有能力來實現三城共同發展,所以青島市政府把目光轉移到了中心灣區,即膠州灣。這是目前青島集中資源重點打造的灣區。


從目前落地的大項目和國家政策來看,膠州灣無疑是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青島市政府有能力打造的一個灣區。膠州灣不僅因為是中心灣區,更重要的是它擁有青島的兩大經濟發展最好的灣區,即東部和西部灣區。膠州灣跨海大橋及膠州灣海底隧道已經將兩地緊密的連接在了一起,只要膠州灣北部崛起,那麼青島的中心灣區將全面起勢。

目前環膠州灣擁有眾多國家級戰略。西海岸新區、軍民融合示範區、青島經開區、山東自貿區、上合示範區、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膠州經開區、青島高新區、臨空示範區。只要實施得當,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

只要膠州灣全面起勢,青島市政府才有更多的精力和財政來支持靈山灣和鰲山灣的建設,這些都只是時間問題。時機成熟後,青島大框架拉開,三大灣區共同發展,統籌兼顧,那麼其輻射和影響力將是巨大的。而平度萊西攻勢突破後,青島的的各區市發展將會趨於平衡,經濟水平將會位於省內前列。


醉翁之意盡在不言中


三灣三城正確,但有點急功近利。

本來這幾年人口增速就慢,外來人口還在減少,城區卻越擴越大,搞一個又一個的中心,最後都搞成人口低密度區域,還如何彰顯繁華?

縱觀其他經濟強市,都是核心區域飽和之後,給外界呈現出一種某個區域已繁榮到“無處安身”的程度以後再開闢新的中心,這樣直接會迅速形成一個新的繁榮區域。而青島近些年來不僅搞出一個接一個的新中心,就連大區域的規劃都變成三部分。

這三灣三城以預期規模來看,至少要1000萬人口來填充,然而青島目前城區人口只有470萬,年新增常住人口數量只有10萬。這些所謂新城目前除了分流存量人口以外,還能有什麼實際價值?

紅島當初被開發商炒作到恨不得已經是市中心,但是後來呢?現在又交還城陽區管理了,幾條規劃信息就把剛開始打地基的樓盤炒到比黃島還貴,這既沒配套也沒就業資源的區域,還賣那麼貴,到底是想不想讓外地人來?

東西海岸聯動,融為一城。

未來隨著第二條海底隧道的修建,黃島與主城的互動會更加頻繁。沿海岸線充分開發之後,完全能夠把東西海岸的邊緣地帶開發成大型綜合區,而不一定要建設在陸域中心區域。

青島不該再以遍地開花的模式去定位了。集中繁榮逐步擴散才是穩步發展之道。外地人對青島的評價就是感覺人少,所以搞太多中心和新城,不斷分流人口只會讓現有的商業區顯得更加冷清。

看看起此彼伏的商場就知道了,建一批新的就要倒一批舊的,看看其他大城市,哪座城市沒幾個老字號的人氣商場?再看看中山路、臺東這些老青島商業文化發源地現在什麼樣?完全靠遊客和低端消費在支撐了。一味求新,哪還有沉澱?哪還有擁躉?

五四廣場如此繁華之地,金融、商業、旅遊、客流都是全省之最,連一個百麗廣場都撐不起來。海信廣場建成後,百麗迅速蕭條,陽光百貨倒閉。萬象城建成後,百麗名存實亡,銀座、麥凱樂人氣驟降,萬達客流衰減,大融城喧囂不再。試想如此繁華之區域都無法同時支撐幾個商業體。其他區塊所謂的中心除了住宅群屬性以外,有什麼實際中心價值?多建幾個小區,新修幾條路,然後把一個區塊的人口挖到另一個區塊就成中心了?吸引不到大規模外來人口,一切都是內耗。

不到500萬人口就去推三城模式的話,上海是不是得分成十五城?

以市民角度說點建議。

1、打造出兩個高度繁榮的區塊,影響力就像西單、南京路、解放碑、新街口這種水平,重磅規劃重塑中山路、臺東等老字號商圈,其沿線小路開發純步行街。

2、明確提升薪資水平;

3、嚴打拉客宰客行為,設立舉報獎勵機制,欺客宰客一律吊銷營業執照;

4、大力建設冬季旅遊項目,比如在主城區找一個適合開發大型綜合室內遊樂場所的場地,多場館模式,集住宿、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度假式超級綜合體,容積率5萬人級別。

5、團島和薛家島開通通勤客輪航線、觀光航線,打造明星輪渡站,讓乘船成為每一個來青旅遊的人都想嘗試的項目;

6、繼續把主城區作為人口填充的主要區域,非生產類企業優先在主城區註冊,等到主城區人口密度達到現在1.5倍時再引流填充新城。

深圳的南山區,十幾年前海景別墅都沒人住,現在卻是深圳最高均價的區,而且住的多是中高端人才。如果新建個區塊大搞基建就算新城,那龍崗布吉豈不是十年前就該成為深圳的新中心了?然而直到現在聚居百萬人口也沒能成為中心,依然是把人擠人的羅湖、福田兩個老中心區繼續優化,如此人擠人的高度繁榮城市都沒去搞多中心,一個膠州灣也不足以把青島分成三個部分。盤活交通和多元互動,東西海岸一體化發展沒有問題。


城市發展報告


青島市政府搬到東部→環灣發展→三灣三城,這是青島當代發展的三部曲,必將載入史冊。

膠州灣作為中心灣區,前海一線已經開發完畢,下步應該著重開發環灣一線,旅遊、商務、高檔住宅為主,外圍為普通住宅及高新產業。西海岸以航運、造船及製造業為主。藍灣以海洋經濟、大學城及科研項目為主。

青島就好比一隻雄鷹,能不能飛的更高、飛得更遠,就看西海岸和藍灣兩翼能不能豐滿了。


霍然開朗8


我也覺得李群書記的發展紅島的思路對,這樣大青島的格局就出來啦,希望王清憲書記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把思路在擴大一下,把青島建設成一個美麗的大都市


昌萍5


怎麼看都應該發展紅島啊!地理位置在那裡擺著呢!環境也不錯。


風吹十里麥花香


青島必須帶動起平度萊西的經濟,這樣青島才有一種大都市的味道。如果規劃佈局不合理的話,那麼平度萊西就會被邊緣化,就會拉低青島的GDP,這樣平度跟萊西就會覺得自己就像後孃養的孩子,從而對青島產生牴觸心理。


晨暉凌悅


現在看太散了,青島的經濟短時間內很難支撐,需要資金缺口太大,三灣是大發展,沒有大量資金真的很難,而且需要很多人才,人口數量有限!


河岸留言的


青島未來的發展只可能是PlanA,也就是三灣三城,至於PlanB,在即墨城陽地區攤大餅,這種構思想想就行了,未來實現可能基本上是零。



為什麼?在這裡我反問題主一句青島區別於中國其它城市的靈魂是什麼?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回答:一是港口,二是旅遊。港口不必提了,說起青島旅遊,大家能想到的,無非一是洗海澡,二是吃海鮮。那麼青島的生命線是什麼?很簡單,海。灣區、航道、腹地決定了青島是全世界不可多得的超優質港口,目前青島擁有全世界排名第六的港口吞吐量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問題,青島想發展,擁灣是必須也是唯一的選擇。

這話說俗點就是,青島的經濟不可能守著港口不要,青島旅遊不可能守著沙灘浴場不要。搞什麼攤大餅,搞什麼古城,那都是么蛾子。中國攤大餅的城市已經夠多了,搞出來的“古城”也夠多了,烏鎮西塘大理麗江婺源,北京南京西安瀋陽一路玩下來,古城也看膩了。青島本就不是歷史見長,還去搞什麼古城,有多大吸引力不言自明。青島的特色是大海,別人來青島做生意,來青島旅遊,目的是什麼?海!無他。

青島的優質港口在哪裡?市區的大港、西海岸的前灣港、小口子(軍港)、董家口港。再看可能青島的優質沙灘在哪裡?市區一浴、二浴、三浴、六浴、石老人、仰口,西海岸的金沙灘、銀沙灘、紅樹林、城市陽臺……


地圖上畫紅圈的地方是青島的主要港口,畫藍圈的地方是青島主要的海濱浴場。大眼一看,青島該怎麼發展,重點發展哪裡,實際上已經一目瞭然。

從地圖上也不難看出,青島在完成“東部大開發”之後,青島市區的旅遊資源和港口已經飽和,而青島地界,除了市區以外,像樣的成規模的港口和海濱浴場除了鰲山灣有一個小規模的以外,其它全部在西海岸,其它地方沒有。因此青島想要發展,搞PlanA,也就是三灣三城計劃,向西越過膠州灣,開發西海岸是唯一正確的路。

至於PlanB,在地圖上大眼一看也知道,最大的“么蛾子”就是即墨的海岸線,也就是藍谷段海岸線不行。雖然建設海景房尚可,但是藍谷段海岸線以泥灘和礁石為主,既沒有港口,又缺乏沙灘,港灣,航道之類更談不上,不具備靠泊大船的能力,也沒有吸引遊客的資本。當年德國建設青島,考察整個山東半島以後,建設城市的兩個選擇,首選是膠州灣,其次的備選地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不是現在青島和海陽之間的丁字灣。然而嚴謹的德國人經過反覆考察測繪以後,對丁字灣和藍谷一帶海岸的結論是,此處海水倒灌,百年之後必淤塞,不適合建設城市。而這一百年下來,丁字灣還真的淤掉了……

也就是說,青島在大港的吞吐量已經達到極限的時候,不去建設西海岸現成的的前灣港和董家口礦石港,反而跑到即墨的灘塗上搞PlanB攤大餅,不把建設的主力放在西海岸反而去搞即墨,這種計劃有多大可能,大家都明白,剩下的事情我也就不用多說了。儘管PlanA有個大缺點,就是“青黃不接”,東西兩岸的城區之間有個斷層,為了克服“青黃不接”的缺點,因此PlanA提出北岸城區“三灣三城”,其實作用就是依託城陽和膠州,把東西兩岸連接起來。儘管有不足,但這總比PlanB這種完全不顧青島實際情況的做法來得現實。

最後補一句,西海岸和膠南之間的阻隔,是小珠山,不是大珠山。但就現在城市擴張情況來看,小珠山並不是像浮山那樣緊鄰海濱,小珠山和海岸線之間有好幾公里的平地可用,這些平地足夠修三條高等級公路(灕江路、東嶽路、開城路),和兩條地鐵(13號、6號)滿足左右通勤已經足夠了。


Magic6981045


老輩人常說,千難萬難不離嶗山,嶗山以北浮山以南,大旱不旱大減不減,這是即墨東京老師傅封到的,方圓大概在五十里吧,一般沒有大的自然災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