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在縣公安局疫情防控指揮部

有那麼幾張臉龐

宵衣旰食,朝乾夕惕

始終關注著,抗疫一線的消息

從清晨起,到凌晨終


高效有序,從容沉著

夜很深了,防控指揮部的燈光

依然閃亮

亮在指揮部成員的指尖上

亮在指揮部成員的眼睛裡

戰“疫”中各類信息收集

起草文件、組織協調

像燈塔

指引“戰艦”前行的方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指揮部會議桌上整齊的擺放著電腦、電話、打印機、各類文件,牆角碼著打印紙、方便麵、礦泉水。

鍵盤敲擊聲夾雜著電話鈴聲不時從辦公室裡傳出,而這每個聲音都在講述一個故事。

1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此時,燈光下他的臉龐疲憊而執著,雙眼佈滿了血絲但目光卻依舊專注而堅毅,勞累了一天的他依舊在仔細核查當日的數據報表。“嗡嗡嗡”手機又在震動了,這已經是今天數不清的第幾個電話了,這其中有縣防控辦的最新指示,有局領導最新部署要求,有各部門的工作彙報,有多科室、眾卡點需要協調的環節的……除了電話,還有每天常規的疫情防控調度會,以及一系列相關工作安排及部署。從1月23日縣局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上“戰場”以來,他已經連續工作23天了,吃住都在單位,妻子每次打電話給他,要麼佔線、要麼就一句話:“忙,沒撒事情就不要打電話了”,唯一一次主動給妻子打電話他也匆忙說了一句:“給我送個換洗的床單和衣服”。很多次忙完已經凌晨三點多,累到不行的他直接和衣而睡,早上不到七點就醒來開始工作,整整一個春節,他沒和家人一起吃過一頓飯,沒有回家一次。由於長年加班加點的工作,在19年檢查出心臟不好,為此他隨時隨裝著丹參滴丸,有天深夜在核查報表時,他感覺心臟很不舒服,趕緊含了個丹參滴丸,躺在椅子上休息了幾分鐘又開始投入到工作中。


他就是防控指揮辦公室負責人盧昌海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指揮部相當於縣局疫情防控工作的“大腦”,他肩擔防控指揮的重責,協調溝通各方,上傳下達,每天工作超過十六個小時,基本都是連軸轉,而每天的飯點,一口飯還沒吃完,手機就又響了起來,匆忙扒拉兩口,一盒飯總是放著放著就到下午了,原本胃就不好的他,抽空吃上幾口已經放到冰冷的飯菜,胃痛就發作了,同事們常常看到他一手按壓著胃部,一手吃飯或者工作,總是勸說“盧隊,你休息一會吧”。剛毅的他從來都回答:“沒關係,老毛病了,壓一壓就好了,也不怎麼疼”。連續23天的高負荷工作,讓他滿臉疲憊與憔悴,但他依舊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上傳下達,發號指令,上報數據,下發文件,每一次他都是第一時間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確定指令方向,協調各警種、部門等方面資源,推動工作落實。兒子盧泰春工作於縣局交警大隊喜泉中隊,疫情爆發後也請戰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在監測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父子倆在不同的崗位上有共同的堅守。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劉興玲,治安大隊教導員,身材纖弱的她工作中卻一直雷厲風行,自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以來,劉興玲和她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戰友們,堅守崗位,晝夜奮戰,連續超負荷作業,每天的報表、材料都在她的雙手敲擊下彙總,疫情防控工作的數據統計、整理、最是繁重,而她卻總說“職責所在,守一方穩定是我們的共同使命”。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她每天分析彙總、整理材料,仔細登記、審核再分類彙總,大量的數據核對需要絕對的耐心細緻,常常一天屏幕看下來眼睛也犯花,幾百個電話打下來耳朵更是紅腫疼痛。她的手機中少有家人的通話記錄,幾百條的工作電話滿滿當當佔據了她的通話界面。她手機24小時在線處理各類會議及防控指令,轉辦上級交辦任務、處理公文、群眾反映情況,彙總情況等工作,確保各項防控指令等迅速到位,為全縣人民築起一座抗擊疫情的戰鬥堡壘。老公寇盈德是縣局刑偵二大隊大隊長,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也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上傳下達,內通外聯”,這是防控指揮部民警段翠環對自己工作的總結,這八個字雖然簡潔明瞭,背後的工作卻不簡單。段翠環說:“不僅是數據的接收下發,更要時時盯牢反饋、監督落地,為指揮部決策提供數據支撐,環環相扣,每個螺絲都不能松。”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數據從各個卡點、部門和單位匯聚到此處。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她協調各相關部門、向政府和上級業務部門報送疫情防控信息信息和工作動態、傳達最新文件要求、疫情監測點輪守值班情況核查等等工作,對她來說,早上七點半到晚上十二點是的正常工作時間,一旦加班就是次日的凌晨兩三點。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為疫情防控部署提供支撐和服務,每天十幾個小時,全身心撲在數據上。“已經好久沒有和孩子說上過話了”這句話是在一天深夜加班中,段翠環和辦公室同事工作時不經意間說的一句話,讓同為母親的劉興玲感同身受,說到家庭,大家的眼裡都流露出溫情,但又都十分釋然。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段翠環:“其實我們每一個民警家庭都一樣。家裡有孩子的,出門了孩子還沒起床,等我們回家,他們已經睡著了”。老公閆沛德是縣局合成作戰的一名民警,雖未在一線防控監測點工作,但是在疫情防控後方的他,也是常常加班到深夜,為前方疫情監測點提供有力數據支撐,深夜餓了夫妻二人一同吃著泡麵,雖然勞累,但是他們臉上卻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希望這場戰役早日結束,那時候我們向人民彙報:景泰0疑似,0確診。這是她在2月5日凌晨發佈的一條朋友圈。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在防控指揮部,還有這樣一名“戰士”,她個子不高,戴副眼鏡看著很是斯文,卻在工作中表現出很強的戰鬥力,疫情防控指揮辦公室裡,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快”。她總是跑前排後,緊鑼密鼓的完成疫情防控信息進行彙總、文件處理流轉、歸檔,每一項工作都需迅速且細緻。疫情防控期間,為確保機關全體人員健康安全,電梯暫停運行,處在六樓辦公的她,每次都是及時整理好“帶著溫度”的上級來文,來來回回的樓上樓下傳達文件。

她就是沈媛林,2020年元月份考入縣公安局的她,剛參加完培訓的她就被分配到防控指揮部,作為一名新人,她努力學習,不斷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提升自己,每次都能及時並準確的完成任務。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昔日投身軍營保家衛國,而今紮根警營服務群眾,脫下軍裝換上警服的她,退伍不褪色,牢記初心和使命,續寫忠誠與擔當。

她叫馬曉玲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剛參加工作的她,自從來到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各項報表登記、整理臺賬、蒐集新聞線索和防控舉措並積極編輯動態發送,經常是凌晨兩三點回家,每一餐都是在指揮部和同事們一起吃盒飯、泡麵,有時候凌晨餓了就吃一點同事們從家帶來的油餅、麻花。只有在元宵節時,她趕回家和家人匆忙吃個了晚餐,然後又匆匆返回了崗位,本來就瘦弱的她,加上連日高負荷工作,讓她看起來又纖瘦了許多,但她依舊幹勁十足。她說“其實我的工作很平凡、很普通,和現在奮鬥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相比還差得很多”。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喂,您好,這裡是縣公安局疫情防控指揮部,請講”,“您好,縣公安局疫情防控指揮部,麻煩報一下今天檢測點的數據......”。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深夜23點,防控指揮部張倩還在熟練地拿起電話,回應各種文件的傳達和各類問題諮詢,每天張倩都不記得自己接過多少電話,傳達登記,統計數據,從坐在辦公桌前一刻開始,她就不停的在忙碌,作為一名剛參加公安工作的她,沒有經驗,但她邊學邊幹、邊幹邊學,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在崗位23天,經常是剛拿起盒飯又得放下,鍵盤鼠標的聲音從沒有過停歇,長時間的敲擊鍵盤,雙手經常敲到麻木,她甩甩手繼續,統計完所有的數據後,她都會再三的核對,確保信息準確無誤。她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群眾的“幸福指數”,用自己的點滴努力匯聚起抗疫的磅礴力量。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燈火通明、指揮部的他(她)們......

他們雖不在一線,卻在後方為全縣疫情防控提供了精準、及時的“最強大腦”支撐。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不曾缺席,也不會缺席。燈依然亮著,聲音仍在交織,故事也還在繼續,指揮部的每個人都堅守著崗位、挑起了責任。

狂風驟起,勁草迎擊

烈火兇燃,真金砥礪

直面疫情,如同直面洪魔,

沒有哪座孤島上可以苟且

直面疫情,如同直面惡狼,

沒有哪道柵欄內可以偷生

只有築起堤壩,方能堅如磐石

只有舉槍圍獵,方能剿滅頑敵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贏!

我們不驚慌、不膽怯、不退縮

我們手挽手、肩並肩、心連心

防控指揮部的燈光,

就像冬天的一把火

必將驅散陰霾

我們有信心、更有決心

完勝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