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徐莉丽给家长支招:特殊时期如何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疫”持续进行,面对频繁更新的病例数据和一大堆似懂非懂的专业术语,一部分人不免产生焦虑、紧张、担心、恐慌、压抑……尤其是天性好动、热爱大自然的孩子们,因不期而至的疫情被迫“宅”在家中,不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学?我什么时候可以出去和小伙伴玩?有的人为什么要吃蝙蝠……等不到确切答案的他们有时甚至比父母更为焦虑。

心理咨询师徐莉丽给家长支招:特殊时期如何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本文作者、渭南市临渭区朝阳路学校校长徐莉丽

因此,在防疫的特殊时期,加强对孩子的情绪预防要被足够重视。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对广大家长有以下建议:

给孩子营造仪式感

青年作家李思园曾说:“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它会让你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给孩子营造仪式感,为他们的成长留下一个个里程碑,成为日后独自面对生活的坚实基础。

在家学习,难免会让孩子觉得没有老师,没有同学,只有孤零零的自己,学习的归属感不强。此时,家长要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和学校学习一样的氛围,和孩子一起讨论,帮助他们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分享读书心得等。例如:穿戴整齐、叠好被褥、系好红领巾、端端正正坐在书桌旁;让孩子大声朗读、熟读笔记;指导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视力、增强体魄、保障身心健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丰富且规律的生活仪式感让孩子们的“心理免疫力”增强,更有力量和信心面对不断变化且未知的风险。

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伴随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这个非常时期,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家长将焦虑、紧张、恐慌的情绪都写在脸上,却浑然不知他们的情绪已于无形中感染了孩子,无意之间孩子也跟着大人焦虑。要消除孩子的焦虑,家长首先需从自身做起,有效控制自身行为,不要太多的翻阅手机和传播一些负面的消息,和孩子一起收看权威的新闻消息,理性对待疫情信息,用乐观情绪和平和心态去感染孩子,消除他们的焦虑情绪。

同时,家长们要以疫情为例,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关乎人类命运、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责任与奉献的实践教育课,化焦虑为力量,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位四川的影像医生在孤身前往武汉做志愿者的时候,就曾问过自己七岁的儿子:“在灾难面前,你选择爸爸做英雄还是狗熊?儿子手握成拳,坚定地说,“爸爸要做英雄!”当央视记者对他们进行连线时,父子俩坚定的眼神无不让人动容。在灾难面前,化焦虑为力量,做时代勇敢的担当者,最美逆行者的爸爸和最坚定的儿子堪称教科书级的典范。

给孩子真心的陪伴

家长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父母的爱与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营养液。在平时正常的生活中,很多家长抱怨没有时间陪孩子,此次疫情,不经意间让家长和孩子实现共度亲子时光的愿望。作为家长,在这段“留白期”我们不要只是简单地陪着孩子,让孩子“不要做这,不要做那”,而是真心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所谓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是你每天陪着孩子就行,而是能懂得孩子的语言和感受,用轻松融洽的方式沟通和谐相处。例如,开展亲子同读书活动。制定相应的读书计划和奖惩方案,一家人共同来遵守,父母每天或阶段性的一起分享读书感受;或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同读一本书,如《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安妮日记》《爱的教育》《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大人只有真正的阅读了,才会理解孩子的感受,交流也会更加亲切深入。还可以开展亲子同实践活动。大人和孩子一起做饭、打扫卫生、旧物利用改造、种植简单的植物等,引导孩子主动安排好生活,提升自己。

当然,孩子更喜欢的是家长能陪自己一起玩。好的亲子游戏更能让孩子在家学习生活有滋有味,悟出人生真谛。哪怕是简单的跳绳、跳皮筋、打沙包、下棋……曾经读过一篇文章《火柴天堂》,妈妈和迷上网络的儿子一起打游戏,在游戏中妈妈三番五次的“舍命救子”,反而感动了孩子,最终使儿子戒掉了网瘾。可见,陪伴是一种无声的关爱与呵护,是孩子心中最温暖的太阳。父母的真心走近,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能缓解孩子的各种不良情绪。


相关阅读:


作者:徐莉丽(渭南市临渭区朝阳路学校校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德育先进个人)

心理咨询师徐莉丽给家长支招:特殊时期如何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