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足協重點培養足球城,然後從重點球市選國家隊的球員怎麼樣?

綠茵十六號


我認為足球是一個全民運動,不是人為的安排幾個地方,幾個城市大力的發展足球就能取得成績的,就好比有好多人說中國足球差一樣:中國整整13多億人,難道連11踢球的都選不出來?其實不是那樣的,從13億人裡選11個人踢球,難道中國的所有人口都會踢足球嗎,答案十分明確,當然不是。

目前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的職業球員是比鄰國日本和韓國都少的。

根據您的問題,如果足協重點培養足球城,其實還是人為的去改變,並不是人們的觀念在改變,重點培養了足球城難道觀念就改變了嗎,作為家長,孩子同時面臨升學考試和足球比賽,有多少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因為比賽而放棄考試呢。

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在觀念上做出改變,而不是人為性的實施措施。

這是我對您這個問題的簡單回答,謝謝,希望對您有一定的理解上的幫助。


第一左後衛


其實,如果單純論提高水平,就是為了世界盃預選賽,這麼做是沒有問題的。當然這麼做的前提是需要有國家撥款維持運轉,要不然這個系統運行不下去。其實,這個感覺是和職業化之前的專業體制是一樣的。

那麼,說說這個理由。很多人說中國足球發展有一個足球人口基數。這一點小編承認,那就是金字塔模式。可事實上,現在踢球的孩子不少,有幾個真正想走職業化之路。球星畢竟是少數,多數都是一般的孩子。即使踢上了職業,在中國的足球大環境下,有幾個父母會讓孩子去真正投身於足球運動中?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踢了足球如果踢不出來壞了,孩子的學業也荒廢了……

如果打造重點足球城就不一樣了,所有的運動員有工資,退役之後有保障,這一點在根本上解除了父母的後顧之憂。同時有了足球城,訓練大綱一樣,教練員教授的東西是一樣的,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磨合,將來成年之後,這種配合的默契性是外人根本就無法比擬的。有人可能質疑,這不是典型的圈養嗎?可不是啊!他們就和小學、初中和高中一樣,他們是可以回家的,只是訓練時間在一起,沒有脫離家庭教育。他們是踢好足球,父母是支持他們踢好足球。同時有了足球城之後,國家隊在場地設施,以及教練員資源方面進行傾斜。你說這麼搞上20年,不能說比現在是體系強,但不一定成績就更差。

當然這樣的決定是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畢竟需要高額投入,且是常年投入。


球哄哄


大連人總說大連強,國足強,這話確實有道理,大連培養的國腳最起碼不會像現在場上的一些出力不出力的軟腳蟹,十幾年間,本來就不大的大連,經濟止步,財力窘迫,大連足球特區的帽子也變的名存實亡,國家體委也是緊跟腳步對大連踏上一隻腳,就更別提拔出專款給青訓,如今萬達重回大連搞青訓,應該說5到10年以後中國足球還是大連人的天下,大連這個城市的孩子對足球的悟性格外強,成才率也高,其它地區的孩子,看似身體素質不錯,但就是對足球的感覺沒有,幾乎沒有培養價值,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畢氏春秋


中國足球搞不好的根本原因在於教育體制,不論所謂的足球城,或者足球欠發達地區都一樣。

80年代90年代,高考還不像如今這麼被重視,或者就算很重視,也沒有那麼多輔導班補習班,大家的學習資源都是平等的,都在課堂上,大家有時間去踢球,而且能選擇踢球對我都是真正的喜愛!所以我們的足球在亞洲還是有立足之地的,那時我們的問題大多來自足球本身,比如假球,賭球,或者教練領隊吃拿卡要。

如今高考越來越被重視,家長根本不願意讓孩子把大把的時間,犧牲在可能根本沒有回報的足球場上。而一些所謂的足球世家,或者體育世家,他們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專業隊,但目的不純,天賦不好,甚至根本不喜歡踢球,只把足球當成賺錢的渠道!如此循環,我們的足球淪落到如今的地步,並不意外!

個人認為,想讓足球有長期穩定的好成績,要從教育體制入手,大學寬進嚴出,才是我們真正的路!


世界oo


職業足球,沒錢一切都是扯淡!

一個家庭就這一兩個孩子,他們是父母的希望,如果練足球根本就沒有希望,更沒有發展空間,那麼,學啥不好,憑啥就一定要練足球呢?

如果職業足球運動員,三十幾歲退役,拖著一身傷病,還有繼續為生計操勞,為根本付不起給下一代的教育基金髮愁,為支付不起父母家人的醫療費發愁,更為自己除了踢球,根本沒有啥其他的就業能力為家庭創收,而自慚形穢!那麼,家長憑什麼去讓自己的孩子練足球?

一個孩子從五六歲啟蒙,到九歲左右開始接受正規訓練,再到12歲後確定是否未來走“職業足球”道路,前期就消耗掉了五六年時間,其淘汰率是百裡挑一!

從12歲開始走入青訓營,開始接受正規化、系統化、體系化的訓練,直至19歲,這個過程又是六七年,如果很幸運沒有因傷病中途半途而廢,那麼,能真正走上職業足球道路的又是百裡挑一!絕大多數混跡低級別聯賽,甚至是業餘聯賽!而能夠進入一個國家頂級聯賽效力的則是千里挑一!

由此可見,職業足球與競技體育賽場的淘汰率比上大學、學藝術、學手藝技能要高出太多了!並且,競技體育與職業足球的生存環境和競爭環境則是相當惡劣的,屬於遭受容易重傷的高危行業!甚至一次重傷,就此斷送職業生涯!

假如,如此惡劣的行業,還是沒有什麼盼頭的、混沌與混亂的狀態,又有多少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遭這份兒“人生煉獄班的苦難”呢?


理智悍虎


所以中國足球搞不好,並不是發展職業聯賽這個方向不對,而是我們在發展各級職業聯賽的時候,沒有按照足球發展規律去設計聯賽、制定聯賽的各種規則!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簡單說明一下。

比如說我們的青超聯賽是到19歲,那麼當一個年輕球員的年齡超過了19歲,當他離開培養他的足校的時候,他如何才能快速適應職業聯賽那?再比如說當足校發現了一個足球天才,青超聯賽對於他來說已經沒有了鍛鍊價值,這時候又該怎麼辦那?

對於這種情況,如果按照足球發展規律去做的話,就是允許青訓球員組隊去踢職業聯賽,保證青訓球員與職業聯賽的順利對接。而全世界各足球發展強國也是這麼做的,我們可以看到全世界各著名足球俱樂部幾乎都有自己的二隊在踢低級別的職業聯賽。

但我們的聯賽卻是逆勢而行,堅決不允許俱樂部組建二隊踢職業聯賽,這樣不尊重足球發展規律搞聯賽,中國足球水平肯定上不去!

所以要想搞好中國足球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尊重足球發展規律,紮紮實實的搞好各級聯賽。


中超快評


我覺得這種做法對中國足球長遠發展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實際上足球城在某時期中國已經多少出現過,比如甲A時期的大連足球,北京足球和上海。那時全國足球火爆,甲A比賽的關注度達到了中國足球盛況空前,同樣,作為甲A時期的代表足球,大連,四川,廣東,山東,北京,上海,可以說,足球市遍地開花,作為上海人,就拿上海作為例子。甲A時期本人還是在唸小學,因為足球氛圍濃厚,小學,初中,高中上海各普通學校都有校隊,也有正規比賽,各種足球學校玲琅滿目,我身邊就有好朋友被父母送入此種足球學校,夢想成為球星,靠足球作為職業已經不再是空談。可以說,這一時期中國出現了好幾個此種足球城市,還記得有次旅遊,去了大連,凌晨1點還能看到街頭很多小孩在踢球。但隨著國家隊的表現以及各種職業賽場的假球醜聞,中國足球慢慢就沒落了。歸根結底,中國足球的“底子”太差了,沒有持續力。具體表現在哪裡呢?首先從足球氛圍和國民關注度來看,足球要通過幾個城市或是幾支隊伍去提升國家的足球整體水平,發展需求,短期可以,一旦出不了成績足球的持續熱度就會降低,持續的足球投入也就會減少,任何競技類體育一旦脫離了成績,那就沒什麼多大意義。其次競技足球離不開持續的經濟基礎,全國各地足球學校和基地風靡的時候是國家球市最好的那幾年,很多父母頂著很大的經濟投入壓力送孩子去學校,為的就是希望孩子能以足球為業,搞不好就能一飛沖天,但中國足球連亞洲都衝不出的時候誰還願意去踢球?慢慢的此種夢想就破滅了,國內足球再熱鬧,我大中華的國家隊每每受挫,誰還能覺得足球在中國有戲?其實中國真的想要搞好足球應該還是要學學德國足球。職業聯賽有良好的體制,各職業俱樂部除了體制健全,梯隊健全之外,軟件硬件都會投入一定的成本,國家也會有一定的扶持,不管哪個城市,都有完善的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每年都有選拔球員,各青年梯次聯賽。講的可能有點偏了,總體來講,要改變我們國家的足球現狀,是需要時間的,別想通過某些熱點一下子搞起來,不現實也不長遠,還是從良好的體制出發,科學的,全面的發展才是王道。


核桃夾子0826



功易升


這個可能在短期內有一定效果,但仍解決不了國足長期存在的問題。要發展中國足球,提高足球水平,最關鍵的推廣足球普及,讓足球像乒乓球、羽毛球一樣成為大眾體育,上至白髮老人,下至幼兒學童都能參與其中,樂在其中,這樣才會挖掘出人才,提高技術。

君不見我們現在國內的乒乓球氛圍,不管是小區裡,花園裡,河邊,路邊,各色各樣的人,各色各樣的球拍,各色各樣的打法,花樣百出,樂趣橫生。這是說明我們過人找到了打乒乓球的樂趣,什麼時候我們都像這樣的感情、感覺、興趣一樣去打,我們的足球才會發展。而不是搞一個特殊注意,搞一個試點主義,搞一個急功近利的東西。


上觀英超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更是不可能成為推介足球的樣板,只是做一個簡單的比列,一個城市少則幾百萬人口,多則2000萬人口,而整個中國是14億人口,球迷設身屬地的想一下便能明白,14億中選11個人成功機率大,還是幾百萬人中選11人成功機率大,不用說都知道結果,那肯定是14億的選材範圍更大,成功的機率也就越大,所以,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不可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