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納入中考,請問體育課的目的是考試分數還是強身健體?

紅土聖地育苗人


體育課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對於磨鍊人的意志也非常有幫助。

一、應試教育讓體育課形同虛設,可有可無。


擠佔體育課的情況屢見不鮮,特別是期末考試之前,大約一個月的複習時間,體育課就被分給了文化課老師。各種複習資料、試卷紛紛登場,忙的師生連個喘氣的機會都沒有。

平時上體育課也害怕學生們摔著、碰著,基本上是自由活動,頂多做幾個溫柔的遊戲。什麼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基本與中國教育者丟棄。

二、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令人堪憂。


現在的學生生活條件好,吃的肉類、還有含激素的食品多,因此都發育的很早、很快。個子都很高,但是身體非常單薄,胖子不少,但都是虛胖,跟強壯不沾邊兒。他們共同的問題就是缺乏鍛鍊,跟我們那個年代的青少年沒法比,我們那個時候整天摸爬滾打、追逐打鬧,每天來回上學都要跑很遠的路,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既不怕冷、也不怕熱。而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像溫室裡的花朵,並且懶得要命。

三、體育是強化人的意志品質的最佳途徑。


比如長跑能鍛鍊人的恆心、毅力,讓學生變得更堅強、堅韌。踢足球、打籃球、排球能讓學生學會交流、團結、協作等精神。打乒乓球能讓學生變得樂觀積極、機敏、睿智等。還有很多的體育活動,可以讓學生變得更加熱愛生活、鍛鍊他們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所有這些意志品質都是一個完整的人不可或缺的部分。

嚴寬認為:體育是教育的靈魂之一,是塑造學生意志品質的最好的法寶。它與德、體、美、勞相輔相成,甚至可以說是教育的根基,失去了牢固的根基,任何壯麗的大廈必將轟然倒塌。



嚴寬並濟


體育之所以課納入中考,主要目的當然強身健體!

我教初中30年了,10年前,中考體育還沒有納入中考的時候,一般的鄉鎮初中沒有專職的體育老師,初中每週兩節課,但是大多數時間都被“主科”老師佔去了。尤其是到了每學期最後一個月,體育課乾脆停下來了,分給了數學、英語、物理等“主科”。

現在好了,體育納入了中考,分值由50分漲到60分,又由60分漲到了80分,除了語數外,就數體育的分值最大了!上面的“指揮棒”決定著下面的行動,各中小學近幾年大量引進專職體育老師,每週體育課的課時數達到了3節(小學4節),每天都有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時間,任何老師不得佔用。

體育納入中考目的是學生強身健體,中考只是手段罷了,我覺得體育納入中考是好事情,分值的增加也是好事情,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平淡是真oymlq


說實話,曾經我也是很憂心體育納入中考的。

我娃初二了,小學跑的還蠻快的,也愛玩。初中後,體育課上就全班統一跑會兒,大部分體育課都是自由活動。女孩子們喜歡三三兩兩堆在草坪上聊天。上初中一年多來,從沒參加過運動會,也不愛各類健身活動。不愛跑,不愛跳的。

最近看今年我們縣上的中考狀元,也是平涼地區中考狀元,總分805分。我就納悶了,怎麼那麼高。才研究的中考科目和總分。

原來語數外每門150分,生地初二已經會考,共100分,理化150分,政史100分,還有體育達標測試滿分50分,這樣下來中考總分850分。

本來還想著,孩子努力點,能不能向這個厲害的學姐學習也考個狀元。一看有體育,我也洩氣了。

諮詢了多個初中體育老師,說只是達標測試,測試項目就是孩子們體育課上常練的。既然是達標測試,不是選拔賽,那麼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能過。

首先,我們不應該質疑,體育納入中考。九年義務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育納入中考,進行的是達標測試,又不是筆試。我覺得這樣做是科學合理的。

孩子還小,若果過於怕動,導致體能下降,連可以達標的百分之八十都達不到。那麼即使學習再好,我們做父母的才更應該憂心孩子的身體了。是否記得老話“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同樣,好身體是孩子學習的前提。

另外,為啥必須納入中考分數?就是為了引起廣大初中青少年及監護督促他們成長的父母老師的重視。近幾年,手機電腦影響的相當一部分大人孩子都不愛運動了。孩子在家,整個家裡沒有運動的愛好!在校,體育本身一週只有兩節,或者一節。大部分體育老師還沒有文化課老師負責。體育課不像其它科目要在年終進行期末考試,並且全縣排名獎罰,所以體育課上的亂七八糟,形同虛設。孩子的體能在最容易訓練提升的青少年時代,得不到發展。

所以,必須考!只有考核,才能引起重視,才能落實。

我也是一個即將參加中考的孩子家長,我的孩子文化課遙遙領先,體育達標都有難度。初次聽到體育參加中考,我比誰都擔心,牴觸。但深思之後,我還是覺得體育納入中考有利無弊。

孩子最近在我的督促下,懶於運動狀態有所改觀了。

上了那麼多年的學,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文靜柔弱的學習型學生。不喜歡動,尤其初高中後一到體育課,想方設法的找理由請假。後來導致,體能差的一塌糊塗。

師範時,800米達標測試,都跑步下來,還暈倒,要同學救護。

若果從小就參與鍛鍊,拿出對待文化課的態度,不至於這麼差啊。

另外,家長真不用這麼惶恐,這是達標測試,記得,要求不會過高,還能促進我們孩子重視,加上鍛鍊身體,多好啊!

如果你是體育老師的話,就要加把勁了,比起我們每天早晚自習,課堂排的滿滿的文化課老師,你們已經很舒坦了!拿出當年你考體校的一點點兒認真勁,教教這些很需要鍛鍊的孩子們。體育中考達標測試,說到底,還是一次考試呢,使勁教,就不怕!


涇胡仙兒


我們那一代,大家都很喜歡體育課,可以打乒乓踢足球放鬆一下。但是現在的體育課早就變了味了,要麼是自由活動要麼就是狂練測試項目。現在孩子們都不喜歡體育課了,長跑引體向上都是痛苦回憶。小學至初中下課老師都只讓在班級門口兩根柱子前活動,平時的鍛鍊時間幾乎沒有,但是測試標準卻要求這麼高。為啥不從小學開始就讓孩子們在學校必需參加一至兩項比如足球、排球之類體育興趣小組,讓孩子們真正喜歡擅長某項體育活動,而不是簡單用分數來衡量。


風之靈111


體育課納入中考,已在好些省份得到落實,關於你問的體育課的目的是為了分數還是健體,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這是國家的大政方針,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城裡孩子,體力勞動幾乎不願做,甚至幹不了。身體不行,一切都是無意義的。針對這種情況,國家將體育課納入中考考試成績中,去評估。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二、由於體育分數納入中考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校領導和體育老師,還有家長們的重視。領導們要求,不再出現文化課取代體育課的現象了,體育課老師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領著孩子們在操場上自由玩耍了,而是針對考試項目著重訓練,家長們也引起了高度重視,畢竟佔的分數不低,我們這體育佔70分。所以將體育課納入中考中的目的,可以說終極目標為了強身健體,但考試分數卻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個舉措非常好!我們應欣然接受,國家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身體棒棒的將來就能給國家,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是時代的要求。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還需要有所說明的,歡迎在評論區討論,謝謝了!


巧玩數學


我是高中學校的老師,根據個人的理解談談這個問題:

在我們這裡,體育課納入中考已經多年了,納入中考的還有理化生實驗、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等。

我覺得把體育納入中考非常好,畢竟把初中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是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任務。

德智體美勞五個字當中,體就佔其一。把體育納入中考也算是對五字方針具體的體現了。

無論哪個學科,只有納入考試才會更加重視

在應試教育機制下,選拔人才最看重的還是考試成績,考試學科也會得到學生、家長、學校、老師的重視。

一旦哪門學科不參與中考、高考了,這門學科的地位馬上就降低了;哪門學科納入中考、高考了,身價就急劇飆升。

我們不能認為這是學生、家長的市儈,畢竟考試成績是硬道理

把體育納入中考,對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有益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前些年,我見慣了高一新生時,學生在操場練習站姿的時候暈倒的情況,軍訓天氣熱、時間長,學生暈倒還算理解。在升國旗儀式的時候,學生們站立的時間不會超過30分鐘,仍然有學生暈倒的現象,這就不好理解了。豆芽菜般的身體面對艱苦的高中生活又怎能吃得消呢?

自從體育納入中考以後,從入學的高一學生身上明顯看出身體素質的變化,比以前健壯了,軍訓、升旗的時候學生暈倒的現象幾近絕跡。

體育如果不參與考試的話,學生不重視、老師不重視:

  1. 體育課被文化課擠佔的現象時有發生;

  2. 體育課成為放羊課,體育老師站在一邊,任由學生們自行玩耍;

  3. 體育老師不會認真備課,不認真研究體育課的內容和上法;

  4. 部分學生把體育課當成放風課、放鬆課,三五成群在操場、校園裡漫步;

  5. 部分學生把體育課當成自習課,捎帶著幾本複習資料坐在角落裡學習……

試想,這樣的體育課能起到增強學生素質的作用嗎?

應該說,這種現象在已把體育納入中考的地區不多見了,但是在不少高中學校卻是司空見慣的,因為高考不考體育。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關於體育在中考中分數提高的個人想法我1月2日寫過一篇頭條文《把體育納入中高考可以理解,但是賦分太高不合理》,結果這被一通罵啊……不過還好,支持我的人也非常多。

在這裡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初衷沒問題,做法不合理!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並不反對在中考中加入體育成績,我非常反對的是像某省一樣把分值提高到跟語數英一個級別上的做法。

儘管有體育老師解釋說其中60分是日常非常容易拿到的等等,但是我要說:既然都非常容易拿到了,你還加進去幹嘛?難道我們的中考成績還需要這60分的“水”嗎?這些“水”是給誰看的?

我挨個說吧,也不分順序了。

容易導致學生增負違背減負初衷

現如今中小學教育“減負”的呼聲不可謂不小,各種政策不可謂不多吧?

全國上上下下都忙著給孩子們減負——儘管最終結果是導致父母增負,但是我們動動腳趾頭也應該會想到,如果增加體育分值,那麼必然意味著有更多的學生需要在原本已經夠累的學習生活中再加一項“任務”,注意是“任務”而不是“健身”——沒那麼多時間搞那些沒用的,最終結果一定是考什麼就練什麼,而且考慮到多數父母是沒有這個專業知識的,那麼最終還是會被推向社會,催生“體育教育經濟”!

過去的小升初擇校火了小學教育的奧數、英語機構,後來的語文考試改革火了語文教育市場,現在再來建設一個體育教育市場嗎?

對於建設這東西我沒太大的意見,只想說一句:能不讓家長買單嗎?

破壞教育公平

已經進入2020年了,在今年,中小學階段的升學將會全面取消各種特長生,例如足球、乒乓球、籃球、排球、長跑、短跑、游泳、書法、美術、各種樂器,包括各種獲獎、專利、發明等等都統統取消了。

為什麼?

原因很簡答——為了公平!

具體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個並不難打聽(注意是“打聽”,不是“猜”)不是嗎?

說到這裡,那我不得不腹黑一下了——為什麼這麼“巧”?

提高身體素質和“搞體育”是兩個不同的事!

說這點之前我先說吐個槽——發展足球是某些人的事情,但是不要讓全國的家長、孩子替你們埋單!不喜歡足球、不喜歡籃球……都不喜歡有關係嗎?一輩子都不學有關係嗎?

1000米、800米、引體向上、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得100分的跟不及格的比較,你確定他們的身體素質就一定更好?科學依據是什麼?

“考試”成為了很多人解決問題的屢試不爽的手段!

這幾年最大的變化就是:為了讓學生們“多讀書”,所以考試中明確告訴你我要考你那幾本書,你們回去看吧。結果到了最後卻發現,孩子們不過就是在背各種資料……

覺得“身體素質”重要了,又想起來“考試”這個利器,這支“指揮棒”了……

其實身體素質提高這個問題超級容易解決!根本不需要用這種根本就談不上任何公平可言的方式來解決:

1、我們的所有學校的體育設施、人才配備健全嗎?

別的我不說,考察的那幾個項目的專業體育老師、各種場地、教學方案等等弄好了嗎?你要說在一些一線大城市這麼高還可以接受,畢竟那裡的很多學校建設即便是暫時不能滿足,但是雄厚的財政支持絕對也可以短時間內就得到極大改變。但是作為全國貧困縣最多(2018數據)的某省呢?如何確保那麼多的學生得到公平教育的機會?

到最後怎麼評分?走過場嗎?

2、明明可以把“體育課”利用好就解決問題了,非要搞得那麼複雜!

學生身體素質為什麼變差了?

最主要的原因不就是一位運動量不夠嗎?為什麼運動量不夠?

  • 學業負擔太重,孩子們沒時間運動、活動;
  • 副科被各種佔用、取消,連為數不多的活動時間都沒了;
  • 也不都是學習累的,還有玩遊戲、上網“累”的。

事實上只要修改一下教學計劃——明確要求學校每天必須至少1節體育課,且沒有正當理由不得停課、調課、換課等等,而且是“校長責任制”,違反規定就嚴懲校長!

我認為這樣做遠比逼著學生們在學校玩命學,回家後繼續玩命學的同時還得再抽空玩命練練體育——你真的相信這是為了孩子好?為何我覺得孩子會更累呢?

最後我想問一句:以上問題不解決,難道都讓家長們自己去想辦法嗎?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近期雲南省將體育成績提高到100分,和語文、數學、英語成績一樣,並且將原有的只考一次,變成了每年一考,成績都計入最後的中考成績。一下子提高了“體育”的分量,由原來的“副科”變成了“主課”。當地教育局給出的解釋是學生需要體育鍛煉。

上體育課似乎就是為了考試分數

不得不說體育成績計入中考成績的這幾年,上體育課的好像真的只是為了考試分數,快體育考試的一段時間,加強鍛鍊,體育考試結束後就不在上體育課。平時的體育老師也總是“生病”“有事”,似乎體育課就不應該出現在課表上,學生根本就不用上體育課。

體育課的目的應該是強身健體,其次才是考試分數。

我國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是現在的社會似乎更看重成績,只是重視“智”,其他各項只好向後排,地位越來越低。這樣真的好嗎?肯定是不好的,往小的說是對個人全面發展的不利,往大的說是對國家民族的不利。無奈之下提升體育成績才能讓體育得到重視。

結束語:體育納入中考的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但是在追求文化課的今天,體育變成了考試分數。


然規教育說


你好,我是初中數學物理微講堂的牛老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體育課的初衷肯定是要強身健體,從小學到大學體育課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我們國家,似乎分數才是萬能的,孩子只要學習好,別的都是浮雲。

君不知,中小學裡,身體素質最不好的都是體育老師,特別是臨近考試前,體育老師會被“生病”,會“有事”😂😂😂形勢所迫,體育老師能怎麼辦呢?

只有體育課納入中考,納入高中及大學的畢業考試範圍,才能得到重視。體育老師也能理直氣壯的從所謂的主課老師手裡要回本該屬於自己的課時😃😃😃。

體育只有納入中考,家長及學校才能重視起來,為了拿到中考體育的50分,學校會每天額外組織跑操跳繩等各項運動,因為這50分,體育鍛煉才有了一席之地。因為這50分,孩子們才能每天參加體育活動,身體素質才能有效得到提高,不容易啊!

前幾天聽說教育局下發文件,

2022年體重和視力都將納入中考的考核範圍,我們國家近視眼低齡化和小胖子越來越多,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也是順應潮流,被逼無奈啊,總不能看著人口素質下降而無動於衷,只有納入考核,家長、學生及學校才會重視!只有大家身體健康,才能談國家素質綜合國力!

不管體育納入中考的目的是什麼,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只要能達到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的目的,就是被擁護的!


牛老師微講堂


體育納入中考,就是體育成績來促使同學們自覺的鍛鍊身體。

一舉兩得,既讓同學們鍛鍊了身體,又能獲得一部分中考成績。

身體健康是所有人都有的願望,但是有的人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的鍛鍊身體。

國家也需要身體健康的人,無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需要有健康的身體。

所以在九年制義務教育期間,體育成了必考項目。目的就是為了督促同學們自覺的鍛鍊身體。

鍛鍊身體必須從小抓起,生命在於運動,鍛鍊身體是一項終身的運動。

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不是每一個都能自覺的鍛鍊身體,少年強則中國強,為了同學們的健康成長,體育課必須納入中考考試成績。

祝願同學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