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老金為什麼不適合羅子君?

王洋Daisy


老金和子君只能說不是一類人,不進一家門,會分開是遲早的事。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最開始的時候,老金對追到羅子君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他覺得羅子君和自己條件相當,兩個人都是二婚,子君還帶個孩子,自己好歹也是個商場經理,有車子有房子,條件比羅子君要好。


羅子君呢,覺得老金對自己和孩子都挺好的,上下班接送,做一手好飯菜,還能修理家裡的電器。而且,那個時候是羅子君剛剛離婚,最難最難的時期,就比較容易被打動。

但是,時間一久兩個人之間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當老金知道羅子君的前夫年薪百萬,她以前是個全職太太,買一雙鞋子、一件大衣就要幾千塊上萬塊的時候,他開始有點擔憂了。


再後來,老金髮現羅子君的朋友都是唐晶、賀涵這種職場大咖的時候,他心裡其實是很自卑的。當唐晶問他對未來生活和職業有什麼規劃的時候,他根本答不上來。

其實,老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對生活和職業都沒有過高的追求,他希望另一半也是這樣的,兩個人能搭夥過日子就行。

可惜,羅子君不是這樣的人。她過過別人豔羨的好日子,也嘗過老公出軌、離婚、一個人帶孩子、重新步入職場的苦。她希望靠著努力把工作做好,她對未來是有規劃的。

最後,兩個人因為羅子君參加朋友聚會穿哪件衣服的事情分手了。老金希望羅子君換件普通的衣服,子君覺得自己穿的沒什麼不妥,她還說“我可以告訴你的朋友,我離過婚,還帶個孩子”,可是老金還是不依不饒要求她換衣服,倆人就這樣分手了。

說的難聽一點,老金是那種自己不求上進,也不讓別人向前奔跑的人,兩個人分道揚鑣是一種必然。

一段感情要想長久,兩個人最好有相同或相似的三觀,能夠互相理解,彼此給予對方支持,共同前進。


書影生香


老金這樣的人其實是輸不起的人,也必定會輸的人——我的前半生分析帶劇透

《我的前半生》羅子君和陳俊生離婚,兩個人都過上了屬於自己的生活。子君開始慢慢學習怎麼工作,怎麼生活,這時候有一個老金進入了她的生活,並且還獲得她母親的好感,老金不管從哪個方面上講都是一個好人,一個理想的對象,那麼結局如何呢?

老金

老金從天而降開始幫助子君後,雙方展開了禮尚往來,再然後車接車送,修理加做菜做飯樣樣精通,即使是我面對這樣的成熟穩重男的追求,我也會心動。婚姻是過日子,不是戀愛,所以從這方面來講,老金絕對是理想的婚姻對象。

但是很快,老金就表現出了小市民形象,那種一頭扎進去,沒有收穫就不罷休的形象表現的很淋漓盡致。幫子君調企劃部受挫,使老金在賀涵面前感覺丟了面子,這是一種很可怕的反應,並且有那種自己唾手可得的東西卻在即將到手的時候被別人摘去了,從而心中憤憤不平。他並不服賀函,並警告賀函管好自己的女朋友就是了。

直到帶子君參加朋友聚會,子君穿了正式的高貴的衣服,讓老金很是不滿,並且雙方不歡而散。老金不愧是老金,拉得下面子,忍得了委屈,咽得下憋屈,晚上再次道歉和好,並在早上笑容滿面的做好一頓豐富早餐。老金就沒想過自己會輸,而且他也輸不起,他是那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有付出就要求有回報的人,所以他不斷糾纏子君,直到逼迫子君辭職。

老金後面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後面還會繼續糾纏子君,直到賀涵與子君假裝情侶讓老金看,才讓老金徹底顏面掃地,自討沒趣的退出了競爭!而子君和賀涵卻很可能假戲真做,傾注了真感情。

老金在很多人身上都有體現,從某些方面來講確實非常好,但是這種人過於追求結果,總希望快速的付出,可以有快速的回報,而感情這種東西是靠長期積累的,即使你前期具備婚姻的條件,但是日子久了從其他方面有會出現不合適!

而老金,從表白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他會輸掉這場感情!

所以老金很快就會退出這個舞臺。


楊角風發作


用劇中的話來說,這兩個人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老金是一個典型的暖男,對待子君和平兒都非常好,確實在那時候子君沒有拒絕這個老金,因為那時候的子君就是簡單覺得這老金也離婚了,對自己和孩子都很好,家庭也一般,可以相處試試,畢竟自己也已經離婚了,羅子君可以說是非常清楚自己的現狀,能遇到這樣的人是自己福分,所以說羅子君開始對老金是不拒絕的,抱著處處的態度。

可老金真的就只是一個暖男,並不是這樣的,老金還是一個生性多疑的,善於變臉的人,當老金知道以前羅子君的奢侈生活的時候,劇中的老金就開始打起了退堂鼓,可見老金並不是說愛子君,其實老金一點都不瞭解羅子君,他不知道羅子君是個什麼樣的人,也不知道羅子君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

老金多疑,當老金要羅子君參加朋友聚會的時候,羅子君打扮的不一樣然後就遭到反對,於是他們之間慢慢出現問題。為什麼?因為老金不理解羅子君為什麼要這樣,老金害怕羅子君這個年輕漂亮的被人搶走了,估計他前妻就是這樣離開的。

所以說其實老金只是喜歡羅子君的外貌,以及覺得羅子君離婚了帶著孩子覺得好追。因為他內心其實不瞭解羅子君,甚至連羅子君是個什麼樣的女人都不知道,這樣的兩個人怎麼合適在一塊生活呢?


情感小茅屋


這幾天大嫂也看了這部電視劇,這老金和羅子君根本不是一路人。

我們今天不討論羅子君,就說說老金吧!

老金真的是喜歡羅子君嗎?

不是的,其實至始至終老金都不是喜歡羅子君,甚至他連羅子君都不瞭解,那為什麼會選擇羅子君呢?

老金在劇中俘獲了很多女人的心,因為他就是一個暖男,啥都會幹,什麼都不用羅子君做,只要羅子君回家就可以的那種,可是老金事實並不是說喜歡羅子君的,在老金認為羅子君年輕,離婚,帶著孩子,而老金剛剛好就想找這樣的女人,老金離婚了,他要找一個以後不會離開他的女人,而羅子君剛剛好符合啊!

於是老金對羅子君開始追求了,對羅子君是各種照顧,可是當老金知道羅子君以前的生活以後,老金開始退了,他覺得這樣的女人他降不住了,所以也就有了後面羅子君穿好一點的衣服去聚會的時候,老金開始不滿意了,他擔心羅子君會被人拐跑了。

所以到最後他們兩個一定不會在一塊,老金對羅子君根本就不是真愛,他也不瞭解羅子君!


村婦許大嫂


很火的一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老人、年輕人、各個層面的人各有各的看法,尤其是老人,在婚姻感情這件事上來說,感覺老金這麼好的人,羅子君都不要,太可惜了,他們理解不了,這是觀念的問題。

好人老金,真的是個好人

從各個層面來說,電視劇中的老金絕對是個好人,他對子君還是很好的:主動提出接送子君上下班;被邀請到家裡做客的時候,拎著大包小包來做飯,還把家裡大小電器全都好好修理了一遍。 可老金在做完一桌子菜之後,他一邊招呼子君和孩子吃飯,一邊拒絕子君一起吃飯聊天的邀請,繼續忙著修理電器。 在老金這樣的男人看來,老公和丈夫的義務就是賺錢和幹活,至於精神層面上的共同語言和三觀一致,精神層面也是不需要交流,他感覺這些都不是考慮的重點。



陪伴生活的是伴侶,不是保姆式的人

可能他們永遠不知道,找老公不是找會做飯修電器的人,不應該是找個保姆類的人,而是找能一起說很多話、相處再久也不會無聊的伴兒,永遠有精神層面的生活。 在後來和老金朋友聚會,子君的打扮上,他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讓自己和子君看起來更般配,不是忙著提升自己,而是讓子君跟著自己降低生活標準。他打著“我們過普通生活吧”的旗號,企圖讓子君和自己一樣過得平庸。 看到這兒,就明白了為什麼兩個人沒辦法走在一起。 老金“我倆不配”的背後,暴露的是精神層面上的狹小格局,恰恰是這種格局會把人引向自私與狹隘的死路。 如果真的在一起,老金會為了自己的面子,讓她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生活標準,逼迫子君成為一個毫無追求的黃臉婆,雙方沒有情感交流,有的只是委屈和將就。 子君提出分手,老金仍然還在死纏爛打。發動了公司上上下下的人,去遊說子君,讓大家誤認為子君就是一個玩弄老實人且劈腿在先的壞女人。 因為他對我們好,導致我們往往忽視了“老實人”最可怕的一點,那就是他們會仗著老好人的形象,站在道德的高地,對你進行感情裡的情感綁架。 老金這樣的人,可能是個好人,但絕不是適合和羅子君結婚的人。 他們嘴上認清自己,心底裡卻總是自覺良好;沒什麼能力,卻不允許別人另做打算,打著“平凡人生”的幌子,來反對你對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老金這個好人,一生平凡,有房有車,普通房普通車,生活和思想已經成了定式,雖然年齡不是很大,思想早已經退休了,對工作生活已經沒有了任何的追求,從老金本身來說,沒有什麼錯誤,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他追求對工作和生活積極向上的羅子君就錯了,更不應該死纏爛打,這也是他很傻的一面,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根本和羅子君就不是一類的人,咋可能在一起生活那?


歷史的循環


羅子君和老金,本質上就是兩種人。

雖然羅子君多年不在職場,要從頭做起,但羅子君是多年享受生活的中上階層女性,名牌大學畢業,還是有很好的基礎和眼界。

老金雖然做到了一個部門經理,但由於年齡和教育背景,這應該是他在職場的最高職位了。

更何況,老金是一個老實人,是一個過日子的人。他更喜歡將錢變成房子這樣的資產,而不是花在車這樣的消費品上,所以他開著一輛破破爛爛的桑塔納。


老金會是一個好老公,他勤快,不亂花錢,也沒有不良嗜好。

但是他很難跟羅子君有精神上的交流。到了羅子君家,他能做的也就是做飯、打掃,而不是與子君聊天,一起看個電影、吃個飯。

而與賀涵的聊天,會讓羅子君成長、有收穫,還能在精神上放鬆。

拋去物質的原因,羅子君會選誰,顯而易見。


生活不只是過日子,一個心靈伴侶,還得看精神的契合度。


職場麗人行



他們倆一看都不可能在一起的,首先年齡相差太遠,老金都可以當羅子君的爸爸了,羅子君更像是他的女兒。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同。

老金認為的婚煙就是簡簡單單的生活,只要生活能湊合著過就行,並不追求風花雪月的愛情,羅子君還有他的閨蜜在一個高檔餐廳給他過生日,羅子君精心打扮了一番,老金就開始各種不自在了,想的多,還希望以後他們倆儘量少來這種高級場所。而羅子君是一個享受喜歡來高級場所的人,雖然遭遇了離婚這一劫難,從內心深處來說還是無比嚮往這樣的生活。老金看到賀涵跟唐晶會說,本來你也是坐這樣的豪華寶馬車的,現在坐我的破車會很不習慣吧?這就說明了他們之間的差距,那是相差甚遠的。


一直都是老金遷就羅子君,他們之間的感情不是勢均力敵的,終究是要破碎的。

老金接她母子倆上下班,給她們做飯,關心她們,照顧她們。而羅子君為他做的事情特別有限,他們在一起,都是老金在不停的幹活,做飯,拖地,維修水管等等,但是缺少共同的話題,聊不到一塊兒去,這樣的愛情終究不會長久的。


玻璃樽


老金很適合羅子君,之所以不適合,當然是因為編劇讓他不適合。

對於羅子君而言,老金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她離婚以後,在朋友的幫助下開始找工作,並逐漸找到感覺,成為奢侈品銷售冠軍,而且能夠穩定下來,轉往其他部門發揮更大的才能。和以前做全職主婦最大的不同是能夠體會人間冷暖,有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她需要一個不再折騰,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老金正好是男人中特別顧家,心細如髮,動手能力強,願意為妻子和孩子奉獻全部精力和智慧的伴侶。再說羅子君本身也沒有追求,至少在她做全職家庭主婦期間,精力都在消費和照顧孩子、丈夫身上,她有什麼特別想做的超出家庭之外的事情嗎?沒有。

賀涵問子君,你離過婚了,還想再結婚?還想再選擇什麼樣的家庭伴侶呢?羅子君說有合適的一定再結婚。雖然合適是個虛詞,沒有具體的標準,羅子君也沒有說出來,但潛臺詞一定是說,找一個會過日子的為最基本條件,而不是像前夫那樣壓力巨大、天天加班,失去相處的時間,然後愛上同事,棄她而去。

大致來講,一個離婚帶孩子的媽媽,確實需要一個男人,且兩個人肯定有一個人要相對犧牲一些(她不會了)。羅子君千辛萬苦得來撫養權,顯然孩子第一位,她要麼好強不結婚自己帶孩子,要麼一定找一個相對弱勢的愛她的男人,傾其全力照顧她們。

編劇想塑造一對有強烈反差的戀人可以理解,但前面沒有鋪墊充分,就把老金搞得急赤白臉,拆散了一個可能美滿的家庭,這是不負責任的。

剩下的場怎麼圓,拭目以待。


消炎藥兒


老金身上幾乎沒有缺點,有房有車,工作努力,做菜一流,各種家務、修修補補也都不再話下,對待孩子有耐心~ 而且不抽菸不喝酒不泡吧,脾氣也是好到沒話說!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生活的很細緻,很普通,沒有大的追求,只想安安穩穩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而羅子君,大學畢業後就做起了養尊處優的全職太太,基本上除了買買買什麼都不會了!直到被陳俊生拋棄了以後才開始獨立生活,知道了生活的不容易。雖然找工作處處碰壁,但身邊一直有唐晶、賀涵、陳俊生為其介紹上流社會的工作,所以工作起來還是很認真的



賀函與唐晶是典型的上流社會人,他們所接觸的人和事都是屬於上層,談話內容也是高深莫測,但羅子君在和他們交流中無一點違和感;恰恰相反,老金在與他們二人相處之時,會感到不安,很不合群。就像當羅子君想穿著時尚漂亮的衣服和老金去參加聚會的時候被老金拒絕了,老金想讓羅子君和她一樣,換上運動鞋牛仔褲…這就註定了兩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不一樣



沒有共同語言和相同價值觀或為最主要原因。


娛叔漫談


因為老金的生活裡只有過去和現在,完全沒有未來。

只有過去:因為給不了子君前夫給她的過去,老金陷入無限自卑當中。

兩個人的生活經歷決定的圈層的差異。體現在劇中就是“老金的自卑”。老金連羅子君最基本朋友圈都融不進去,都和他們格格不入,甚至在聚會中,連話都插不上。相反,當老金準備把羅子君帶到自己的圈層裡的時候,也遭遇了重重阻礙 。先是因為自卑嫌棄羅子君穿得太富態;後來子君想要分手,老金周圍的朋友的勸和方式,可以說完全傷害到了子君。延展看來,就是三觀不合。

活在當下:沒有改變,只是硬性縮小兩人差距

“老金式自卑”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兩個之間的磨合逐漸消除,只會在世俗的眼光中逐漸把他們的差距放大,讓老金陷入更深的自卑。很明顯,老金只是在子君的衣著這些硬條件方面,想要下拉兩人的差距,就像子君說的“今天可能是因為一件衣服,明天就可能是一句話……”兩個人只會相互無休止的折磨。

沒有未來:兩個人步調不一致的進步,終將重蹈覆轍

老金雖說在生活中是一把好手,子君什麼也不會。這一點上,兩人互補,未來老金可以把子君照顧的很好。再說物質條件,有房有車,基本經濟基礎是有的,婚後最基本保障ok。但是老金對於未來毫無規劃。相對剛剛步入職場的子君來說,無論是生活、工作還是情感上,在賀函和唐晶的指導下,都在不斷進步成長,這隻會讓兩人差距越來越大。必將像前一段婚姻一樣,走向分離。

最後,很現實的說,子君內心對老金的情感並不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