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九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響水大米


中國的節氣是按照陽曆排列的,每月就會有兩個節氣,日期是相對固定的,而這些節氣在農曆中日期卻又不斷變動,從而造成了“雙春”或“無春”現象。這裡的“雙春”是指有兩個立春節氣。關於雙春年,農村流傳著許多老話,比如“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等。那麼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九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關於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九欄九個空”,有兩種解說法:


1、多了一個立春,牛太忙碌了


“兩春夾一冬,十個九欄九個空”是說,在這一年裡,有兩個立春節氣,人們將有“雙春”之年視為大吉年份。兩個立春節氣則意味著一年之中有兩次春耕。在過去,人們耕種土地的時候,沒有旋耕機、播種機等農業設備,全靠牛來耕作。一年兩次春耕,加上夏收、秋種,耕牛一年加倍的繁忙,有多辛苦和勞累,我們可想而知。因此這裡的“十個九欄九個空”,一是指農活太多了,牛根本就不會呆在牛欄裡歇息,而是一直在地裡忙著。

這句老話也是在提醒牛的主人,在這樣的年份,要懂得愛護耕牛,給耕牛加強營養,增強耕牛的體質,注意不能讓耕牛太累,別讓耕牛累的病倒了。類似的關於關於雙春年的老話還有“一年兩個春,黃牛貴似金”。


這句老話也是在提醒牛的主人,在這樣的年份,要懂得愛護耕牛,給耕牛加強營養,增強耕牛的體質,注意不能讓耕牛太累,別讓耕牛累的病倒了。類似的關於關於雙春年的老話還有“一年兩個春,黃牛貴似金”。


2、因為寒冷,牛被凍死了


在有些地方還有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說法,那就是“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其意思是說,在一年中如果有兩個立冬,那冬季的時候會特別的寒冷,甚至會有十分之九的牛會被凍死,可見其寒冷程度。


有人說了,那我們該相信哪一種解釋呢?我國幅圓遼闊,地大物博,各地的氣候也是相差很大的,在農村裡所流傳的一些天氣俗語,都是由一定的侷限性的,而古人們所總結的這些天氣俗語,也都是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總結出來的,所以也就只適用於當地,不能全國大範圍適用,但我個人更傾向於第一種。你呢?歡迎在留言區留言互動。


大農圈


今天是冬至節氣,農村老人常說,過完了冬至,距離過年也就越來越近了。由於在2020的農曆年中,會有兩個立春節氣,被人們稱為“雙春年”,在農村中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有很多,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你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意思是如果在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節氣的話,那麼當年的冬天會很冷,天冷不僅不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反而農作物還會因為冬天天氣寒冷,降雪多,會將潛伏在田地裡越冬的害蟲和病菌凍死,降雪多還能補充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所以第二年春天家家戶戶的牛都被牽出去幹農活,以至於十個牛欄中,會有九個牛欄是空的,家裡留下的只剩下體弱的小牛。

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何在明年會出現兩個立春節氣。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象徵著春暖花開的節氣。二十四節氣的由來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太陽圍繞地球一週的時間對季節、時令、物令、農事安排等影響總結出來的,太陽圍繞地球一週的時間為365天或366天,每一個節氣的天數為15天或16天。雖然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的勞動人民發明的,但是卻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公曆的計算方法一致,所以每年節氣所對應在公曆的時間幾乎沒有相差。

很多人把農曆叫做陰曆,其實農曆和陰曆還是有區別的,農曆是陰曆結合二十四節氣而來的,並不是單純的陰曆。陰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週期總結出來的,並不考慮對季節、時令、物令和農事安排的影響。陰曆分為大小月,小月為29天,大月為30天,12個月加起來的時間為354天,和二十四節氣相差10天。因為農曆是結合陰曆和二十四節氣,所以在農曆中,每三年會多出來一個月,叫做閏月,有閏月的年份為閏年,天數為384天,而沒有閏月的年份為平年,天數為354天。正是因為有閏年的存在,才會在有些年份會出現兩個立春的農曆年。

農村老人之所以說“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其實就是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人們發現在雙春年時冬天的天氣會格外寒冷,明年莊稼的長勢也會很好,家中養的牛都被拉出去幹農活。雖然農村俗語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但是每年冬天的天氣情況和節氣俗語卻相差不大。你們那裡有“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悠悠鄉村路


“兩春夾一冬,十欄九個空”在農村是形容這一年的牛不好養,到了冬天太冷,大部分的牛欄空了。這在以前的農村是有道理的,至於是什麼原因,容我在這裡賣個關子。

一年兩個春的解釋

有很多朋友不清楚一年怎麼可能有兩個春呢?還有一些朋友認為的兩春是春節與立春。看來對農曆是完全不瞭解。2020年就是一年兩個春,這兩個春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農曆2020年的第一個立春日是在正月十一,陽曆的2月4日;第二個立春日在十二月二十二,陽曆的2021年2月3日。一年兩個春是不能按陽曆來算的,只能按傳統的農曆算法,所以在2020年這一年就有2個春。

“兩春夾一冬,十欄九個空”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年內兩次立春,必然要過一個冬天,冬天在這種年份下就會特別的冷,牛欄裡的牛大部分外出勞作,牛欄就大部分空出來了。所以就有兩春夾一冬,十欄九個空的說法。

是否有道理呢?

在1990年以前的農村這話是特別有道理的,那時候的農民都知道兩春夾一冬的冬天特別冷,預示著來年將有好的收成。農民就會提前將農田進行翻耕,立春早來年的氣溫就會回暖早,農作物就必須提前下種。所以農民為了農作物有好的收成,在冬天會將牛拉出去耕田,十個牛欄九個就會空出來。

現在隨著農業機械的發展,農業依靠牛來耕田的越來越少,並且農村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農田不是荒蕪就是機械化生產,所以到了冬天不會出現十欄九個空的現象,牛現在只是肉食的供應來源。


農村業儒


“兩春夾一冬”是同一年正月立春到臘月有立春。“十個九欄九個空”有的地方是“十圈就有九圈空”指的是羊容易得病造成正圈死亡。“羊是草裡生金。”象這種打節現象,大都是春旱,夏季雨水充沛草生長旺盛沒有足夠的光照,草沒熟上“面氣”,草太嫩羊採食不到足夠營養,加上早晨露大,下午有熱羊吃不好不上膘,立秋後草有沒有足夠的草籽,早晨霧大霜重,又加天短等霜下去羊出圈已到了後半響,羊餓,急著尋乾草下面的綠草吃,草上面看是乾的其實下面飽含寒露羊吃上只瘦不肥,爛嘴爛蹄傳染漫延瘦弱而正圈死亡。有經驗的人遇見這種交節現象,便提早準備乾草早晨喂下午放出讓羊跑跑還能逃過一劫。這在“家有萬貫長毛的不算,青天由命”的過去是有一定道理。在現在卻沒有道理了,羊散養是放牧和飼餵相結合還投餵精料,四季搞防疫就不會出現疾病漫延正圈死亡的現象。


無憂174343621


其實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民間人們是很注重二十四節氣及一些農諺的。

在我們正常的年份裡面,一年也就是一個立春,但是因為我國是兩套年曆表,一個就是農曆,一個就是陽曆。而農曆中閏月的年份比較多,所以有時候就會一年有兩個立春,有時候一年中沒有立春。

比如今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臘月19日)立的春,但是2019年的春節是在2月5日,而立春卻在2月4日(臘月30日),在農曆上算,這一天還是算2018年的。所以今年就有兩個立春,也就是農村所說的兩頭春,按這樣2019年就是屬於無春年。

這裡關於小悟提出的標題問答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有說“兩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意思就是說,如果在一年之內年頭和年尾有兩個立春的話,則說明這一年的冬天會比較暖和。而這裡所說的“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根據今年的情況,又會被一部分人們斷定,今年的冬天不會是暖烘烘的,而是說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所以對於我們農民們飼養的牛馬牲畜來說日子肯定是不好過了,會被冰死都是會隨時發生的。當然,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人們從生活中長期觀察總結出來的經驗,然後對未來氣候進行的一個預測,到底準不準,我們還是要拭目以待的,因為畢竟有些時候就連氣象預報都會難以預測精準。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說,人心難變,天變一時;風雲變化莫測啊。而我們地球上現在的這種氣候也正因為受到環境、生態等種種情況的影響變得更加變化無常甚至惡劣的反季節氣候。但是千百年來農村裡的很多老農對這些農諺都是深信不疑的,如果在這些時間裡出現了節氣氣候變化,他們就會提前做好防範工作,給農作物、家畜做好防凍保暖的措施而減到最小的災害損失。也是對我國千年的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利用。








到老不死


這句俗語有兩種說法:

一、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

這是一句非常經典的天氣俗語了,很多的老農民都應該最清楚了。其意思是說立春節氣在春節之前,也就是說陰曆年中分別在年頭和年尾到有立冬,那麼預兆著這一年的冬季會比較的暖和,是一個暖冬。而“無被暖烘烘”是說在晚上睡覺,即便是不蓋被子,也一樣很暖和,這種誇張的說法,無非是為了突出冬季比較暖和而已!而2018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2019年的立春也是在2月4日,但是春節卻是從2019年2月5日才開始,因此2018年就有兩個立春了,正好滿足了“兩春夾一冬”的說法,如果這句農諺是準確的話,那今冬就是暖冬了!其實,類似的說法還有“兩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 ”,其意思都是差不多的,說的是一年中有兩個立春,那就是暖冬!村裡的一些老人,也對今年冬季冷暖早已經做出了預測,他們都認為,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這些俗語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今年就有兩個立冬,所以冬季不會太冷,應該是暖冬。

二、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不過,在有些地方還有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說法,那就是“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其意思是說,在一年中如果有兩個立冬,那冬季的時候會特別的寒冷,甚至會有十分之九的牛會被凍死,可見其寒冷程度。當然了,這也是誇張的說法,無非是為了突出冬季非常寒冷罷了!

那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呢?這是因為在農村裡所流傳的一些天氣俗語,都是由一定的侷限性的。我國的幅員遼闊,在各地的氣候也是相差很大的,並且各具特色的。而古人們所總結的這些天氣俗語,也都是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總結出來的,所以也就只適用於當地,不能全國大範圍適用。其實,不管是一個立春、兩個立春,還是沒有立春,其對天氣的影響都不算太大的,因為四季的正常輪迴並不會受影響。相反,冬季是冷是暖,更多的是受氣候、氣流變化的影響。而今年已經有氣象專家預測了冬季會偏暖,所以大家不用再為此而擔心了。具體是冷是暖,等到春節一到就清楚了!


讀書是福



不忘初心136533244


每個年份因為立春節氣的出現次數,都有不同的描述,其中包括:雙春年,單春年和無春年,其中無春年也被叫做:黑年“寡婦年”,一直以來是被認為是一個不好年份,因為我們的農曆要根據24節氣變化,增加了閏月,在發生閏月的時候,就會出現雙春年,也就是在一年之中出現兩次立春節氣,我們俗語之中說的兩春夾一冬,指的就是一年有兩個立春,也被叫做雙春年。

2020年就是一個雙春年,在正月的十一會出現第一次的立春節氣,而在臘月的二十二,一頭一尾都有立春節氣的出現,這也是典型的兩春夾一冬的雙春年,農村俗語之中說的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根據地域的不同,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來年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而另一種說法則正好相反。

在一些地區有句老話叫做: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十個牛欄九個空,這句老話的意思是指,雙春年會出現比較乾燥、而且暖烘烘的冬天,這個冬天不但暖烘烘,雨雪天氣還非常的少,降雨稀少,對於農田裡面越冬的農作物,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在過去沒有充足的灌溉設備條件下,我們種植豐收,更多的是要依靠老天降水,一個乾旱的冬季,沒有充沛的降水,農田農作物得不到水分的滋養,是很難在來年獲得豐收的。

冬季缺少降水,對於農作物的影響很大,加上天氣暖烘烘,一點都不冷,哪些蟄伏在地下的害蟲,也能夠更好的得到修生養息,在來年氣溫回升之後,開始肆虐,讓農田更加難以得到收穫,對於這樣的年景,我們牛欄裡面養的牛,自然也就成為了無用武之地,沒有農活可幹,白白養著還不如賣掉,所以牛欄就會出現空空如也,這也是帶有很大誇張的描述,也側面說明雙春年比較乾旱,而且冬天不冷。

十個牛欄九個空:我國地大物博,很多的農諺俗語,尤其是關於氣象方面的濃郁,地域不同,所描述的含義正好相反,有的地區認為兩春夾一冬,恰恰會是一個冬季特別寒冷,不但特別的寒冷,而且雨水相當的豐沛,降雨量會很大,這樣的好年景,風調雨順帶來的是春天到來之後,農田需要更多的勞作,這時候哪些冬季圈養在牛欄的更牛就真正的派上了用場,牛欄裡面除了小牛犢,十有八九都要去農田勞動,也被叫做十個牛欄九個空。

其實很多的濃郁,都是帶有極強的地域性,並不難各地全面的適用,我們每一天的天氣各地都會不同,所以很多的農諺,都是地方性很強的經驗積累,只是能夠作為參考使用,加上這幾年大環境的氣候變化,我們的冬天越來越不冷,更多的暖冬出現,讓現在的冬季雨雪也比較少,所以很多的農諺,在大環境的改變下,很難在發揮作用,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棒奔霸


首先我要糾正一下題主說的這句農村老話,應該是“兩春夾一冬,十個欄九個空”。所謂的兩春夾一冬,就是說在一個農曆年當中出現兩次立春的情況,而即將到來的2020年就是這樣的情況。

題主所說的這句農村老話,其實意思就是說,如果在農曆年當中出現兩次立春,那麼這種年份可能在冬季的時候會比較寒冷。其實農村的俗語有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當然還是主要看地方的,而且我們當地有一句農村老話,就是說:兩春夾一冬,天氣暖烘烘。所以如果按照題主的意思來說,那麼完全就是兩個相反的意思,因為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在2020年冬季應該會非常的暖和。所以每個地方的說法都是不一樣的,而題主說的這句農村俗語應該是根據北方的情況來總結得出的,而我們當地屬於南方,所以意思完全相反。



因此我們按照北方人的意思來分析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說如果出現兩次立春的年份,那麼天氣會非常的寒冷,一旦天氣寒冷的話,像以前農村地區的豬圈或者是牛圈裡面都是露天的,而且保暖性非常的差,如果冬季天氣非常寒冷,那麼這些牲畜就很容易被凍死,所以才會出現十欄九空的情況。農民預測到這種情況,大部分都會提前將自家的牲畜關到比較保暖的地方,或者是直接將牲畜賣掉,以免牲畜在冬季的時候被凍死。


其實在北方地區一般冬季都是非常寒冷的,但是在有些特殊的年份,可能氣溫會降到非常的低,所以連抗寒能力比較強的牲畜都有可能被凍死。根據題主說的這句農村俗語應該就是這種特殊的年份,也就是有兩個立春的年份,可能冬天會非常的寒冷,甚至會將牲畜給凍死,因此才會出現十欄九空的情況。

雖然這句農村俗語並不是完全的正確,但是既然是農村人以及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規律,那麼就很有可能是概率比較大的事情,因此2020年在北方地區冬季有可能會非常的冷,作為普通的勞動人民就應該提前做好預防,以免自己辛苦一樣大的牲畜被凍死。


少三番


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明年農曆一年之內要立春兩次,第一次是2020月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日立春,第二次是2021年2月4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這說明明年農曆一年之內,有兩次春耕大生產,農曆節氣緊奏,農業生產各種事物非常忙碌。~

牛是過去農業生產的主要春耕的畜力,因農事忙碌,耕牛一年加倍的繁忙,十分勞累,加上這樣的年景,氣候變化無常,冷熱寒暑更替變化節奏加快,病毒病菌增加,耕牛的疾病頻繁發生,對十分勞累的耕牛來說,是雪上加霜,是非常不利的生長髮育環境。因此,在農村,農民依據這一具體實際現象,總結歸納這一句農村俗語:“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來說明這樣的年景,對耕牛的生存及其不利,提醒大家要關注耕牛,愛護耕牛,儘量做好耕牛的勞逸結合,減輕勞累程度,加強飼養管理,增強耕牛的體質,提高耕牛的抗病能力,保護好農業生產的命根子寶貝耕牛的健康和安全。~



兩春夾一冬的年份,耕牛是非常勞累的。一年中有兩季春耕春種,一季夏耕夏種,夏季糧食脫粒磙場,一季秋耕秋收秋播,一季冬耕冷浸稻田,還有日常拉車運送農資,推碾加工糧食等等農事。你看一年四季有這麼多的農活要耕牛來完成,實在太辛苦了。因此,耕牛在這樣的年份裡十分忙碌,必須儘量減輕不必要的勞累,讓耕牛休養生息,更好地為農民服務。所以,在這樣的年份裡,耕牛的勞逸要合理安排,加強飼養管理,增大飼料的投餵,保證水草充足,增強耕牛的健壯體能,提高抗病防病能力,減少發病率,提高耕牛的存活率,確保耕牛的健壯和安全,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



總之,農村俗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提醒農民朋友們,在雙春年份,農業生產十分繁忙,必須注重耕牛的保護和飼養,避免耕牛因勞累而累傷、發病、營養不良而至死。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