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两春夹一冬,十个九栏九个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么?

响水大米


中国的节气是按照阳历排列的,每月就会有两个节气,日期是相对固定的,而这些节气在农历中日期却又不断变动,从而造成了“双春”或“无春”现象。这里的“双春”是指有两个立春节气。关于双春年,农村流传着许多老话,比如“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等。那么老话“两春夹一冬,十个九栏九个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么?


关于老话“两春夹一冬,十个九栏九个空”,有两种解说法:


1、多了一个立春,牛太忙碌了


“两春夹一冬,十个九栏九个空”是说,在这一年里,有两个立春节气,人们将有“双春”之年视为大吉年份。两个立春节气则意味着一年之中有两次春耕。在过去,人们耕种土地的时候,没有旋耕机、播种机等农业设备,全靠牛来耕作。一年两次春耕,加上夏收、秋种,耕牛一年加倍的繁忙,有多辛苦和劳累,我们可想而知。因此这里的“十个九栏九个空”,一是指农活太多了,牛根本就不会呆在牛栏里歇息,而是一直在地里忙着。

这句老话也是在提醒牛的主人,在这样的年份,要懂得爱护耕牛,给耕牛加强营养,增强耕牛的体质,注意不能让耕牛太累,别让耕牛累的病倒了。类似的关于关于双春年的老话还有“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


这句老话也是在提醒牛的主人,在这样的年份,要懂得爱护耕牛,给耕牛加强营养,增强耕牛的体质,注意不能让耕牛太累,别让耕牛累的病倒了。类似的关于关于双春年的老话还有“一年两个春,黄牛贵似金”。


2、因为寒冷,牛被冻死了


在有些地方还有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说法,那就是“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其意思是说,在一年中如果有两个立冬,那冬季的时候会特别的寒冷,甚至会有十分之九的牛会被冻死,可见其寒冷程度。


有人说了,那我们该相信哪一种解释呢?我国幅圆辽阔,地大物博,各地的气候也是相差很大的,在农村里所流传的一些天气俗语,都是由一定的局限性的,而古人们所总结的这些天气俗语,也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的,所以也就只适用于当地,不能全国大范围适用,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你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互动。


大农圈


今天是冬至节气,农村老人常说,过完了冬至,距离过年也就越来越近了。由于在2020的农历年中,会有两个立春节气,被人们称为“双春年”,在农村中关于双春年的说法有很多,比如今天咱们要说的“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你吗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个农历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的话,那么当年的冬天会很冷,天冷不仅不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反而农作物还会因为冬天天气寒冷,降雪多,会将潜伏在田地里越冬的害虫和病菌冻死,降雪多还能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所以第二年春天家家户户的牛都被牵出去干农活,以至于十个牛栏中,会有九个牛栏是空的,家里留下的只剩下体弱的小牛。

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何在明年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象征着春暖花开的节气。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围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对季节、时令、物令、农事安排等影响总结出来的,太阳围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365天或366天,每一个节气的天数为15天或16天。虽然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劳动人民发明的,但是却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历的计算方法一致,所以每年节气所对应在公历的时间几乎没有相差。

很多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其实农历和阴历还是有区别的,农历是阴历结合二十四节气而来的,并不是单纯的阴历。阴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总结出来的,并不考虑对季节、时令、物令和农事安排的影响。阴历分为大小月,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12个月加起来的时间为354天,和二十四节气相差10天。因为农历是结合阴历和二十四节气,所以在农历中,每三年会多出来一个月,叫做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为闰年,天数为384天,而没有闰月的年份为平年,天数为354天。正是因为有闰年的存在,才会在有些年份会出现两个立春的农历年。

农村老人之所以说“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其实就是根据多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人们发现在双春年时冬天的天气会格外寒冷,明年庄稼的长势也会很好,家中养的牛都被拉出去干农活。虽然农村俗语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是每年冬天的天气情况和节气俗语却相差不大。你们那里有“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吗?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悠悠乡村路


“两春夹一冬,十栏九个空”在农村是形容这一年的牛不好养,到了冬天太冷,大部分的牛栏空了。这在以前的农村是有道理的,至于是什么原因,容我在这里卖个关子。

一年两个春的解释

有很多朋友不清楚一年怎么可能有两个春呢?还有一些朋友认为的两春是春节与立春。看来对农历是完全不了解。2020年就是一年两个春,这两个春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农历2020年的第一个立春日是在正月十一,阳历的2月4日;第二个立春日在十二月二十二,阳历的2021年2月3日。一年两个春是不能按阳历来算的,只能按传统的农历算法,所以在2020年这一年就有2个春。

“两春夹一冬,十栏九个空”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年内两次立春,必然要过一个冬天,冬天在这种年份下就会特别的冷,牛栏里的牛大部分外出劳作,牛栏就大部分空出来了。所以就有两春夹一冬,十栏九个空的说法。

是否有道理呢?

在1990年以前的农村这话是特别有道理的,那时候的农民都知道两春夹一冬的冬天特别冷,预示着来年将有好的收成。农民就会提前将农田进行翻耕,立春早来年的气温就会回暖早,农作物就必须提前下种。所以农民为了农作物有好的收成,在冬天会将牛拉出去耕田,十个牛栏九个就会空出来。

现在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依靠牛来耕田的越来越少,并且农村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农田不是荒芜就是机械化生产,所以到了冬天不会出现十栏九个空的现象,牛现在只是肉食的供应来源。


农村业儒


“两春夹一冬”是同一年正月立春到腊月有立春。“十个九栏九个空”有的地方是“十圈就有九圈空”指的是羊容易得病造成正圈死亡。“羊是草里生金。”象这种打节现象,大都是春旱,夏季雨水充沛草生长旺盛没有足够的光照,草没熟上“面气”,草太嫩羊采食不到足够营养,加上早晨露大,下午有热羊吃不好不上膘,立秋后草有没有足够的草籽,早晨雾大霜重,又加天短等霜下去羊出圈已到了后半响,羊饿,急着寻干草下面的绿草吃,草上面看是干的其实下面饱含寒露羊吃上只瘦不肥,烂嘴烂蹄传染漫延瘦弱而正圈死亡。有经验的人遇见这种交节现象,便提早准备干草早晨喂下午放出让羊跑跑还能逃过一劫。这在“家有万贯长毛的不算,青天由命”的过去是有一定道理。在现在却没有道理了,羊散养是放牧和饲喂相结合还投喂精料,四季搞防疫就不会出现疾病漫延正圈死亡的现象。


无忧174343621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我国民间人们是很注重二十四节气及一些农谚的。

在我们正常的年份里面,一年也就是一个立春,但是因为我国是两套年历表,一个就是农历,一个就是阳历。而农历中闰月的年份比较多,所以有时候就会一年有两个立春,有时候一年中没有立春。

比如今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腊月19日)立的春,但是2019年的春节是在2月5日,而立春却在2月4日(腊月30日),在农历上算,这一天还是算2018年的。所以今年就有两个立春,也就是农村所说的两头春,按这样2019年就是属于无春年。

这里关于小悟提出的标题问答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说“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意思就是说,如果在一年之内年头和年尾有两个立春的话,则说明这一年的冬天会比较暖和。而这里所说的“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根据今年的情况,又会被一部分人们断定,今年的冬天不会是暖烘烘的,而是说今年的冬天比较寒冷,所以对于我们农民们饲养的牛马牲畜来说日子肯定是不好过了,会被冰死都是会随时发生的。当然,以上这些说法都是人们从生活中长期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然后对未来气候进行的一个预测,到底准不准,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的,因为毕竟有些时候就连气象预报都会难以预测精准。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人心难变,天变一时;风云变化莫测啊。而我们地球上现在的这种气候也正因为受到环境、生态等种种情况的影响变得更加变化无常甚至恶劣的反季节气候。但是千百年来农村里的很多老农对这些农谚都是深信不疑的,如果在这些时间里出现了节气气候变化,他们就会提前做好防范工作,给农作物、家畜做好防冻保暖的措施而减到最小的灾害损失。也是对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利用。








到老不死


这句俗语有两种说法:

一、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

这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天气俗语了,很多的老农民都应该最清楚了。其意思是说立春节气在春节之前,也就是说阴历年中分别在年头和年尾到有立冬,那么预兆着这一年的冬季会比较的暖和,是一个暖冬。而“无被暖烘烘”是说在晚上睡觉,即便是不盖被子,也一样很暖和,这种夸张的说法,无非是为了突出冬季比较暖和而已!而2018年的立春是在2月4日,2019年的立春也是在2月4日,但是春节却是从2019年2月5日才开始,因此2018年就有两个立春了,正好满足了“两春夹一冬”的说法,如果这句农谚是准确的话,那今冬就是暖冬了!其实,类似的说法还有“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 ”,其意思都是差不多的,说的是一年中有两个立春,那就是暖冬!村里的一些老人,也对今年冬季冷暖早已经做出了预测,他们都认为,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些俗语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今年就有两个立冬,所以冬季不会太冷,应该是暖冬。

二、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不过,在有些地方还有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说法,那就是“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其意思是说,在一年中如果有两个立冬,那冬季的时候会特别的寒冷,甚至会有十分之九的牛会被冻死,可见其寒冷程度。当然了,这也是夸张的说法,无非是为了突出冬季非常寒冷罢了!

那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在农村里所流传的一些天气俗语,都是由一定的局限性的。我国的幅员辽阔,在各地的气候也是相差很大的,并且各具特色的。而古人们所总结的这些天气俗语,也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的,所以也就只适用于当地,不能全国大范围适用。其实,不管是一个立春、两个立春,还是没有立春,其对天气的影响都不算太大的,因为四季的正常轮回并不会受影响。相反,冬季是冷是暖,更多的是受气候、气流变化的影响。而今年已经有气象专家预测了冬季会偏暖,所以大家不用再为此而担心了。具体是冷是暖,等到春节一到就清楚了!


读书是福



不忘初心136533244


每个年份因为立春节气的出现次数,都有不同的描述,其中包括:双春年,单春年和无春年,其中无春年也被叫做:黑年“寡妇年”,一直以来是被认为是一个不好年份,因为我们的农历要根据24节气变化,增加了闰月,在发生闰月的时候,就会出现双春年,也就是在一年之中出现两次立春节气,我们俗语之中说的两春夹一冬,指的就是一年有两个立春,也被叫做双春年。

2020年就是一个双春年,在正月的十一会出现第一次的立春节气,而在腊月的二十二,一头一尾都有立春节气的出现,这也是典型的两春夹一冬的双春年,农村俗语之中说的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根据地域的不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来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而另一种说法则正好相反。

在一些地区有句老话叫做: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十个牛栏九个空,这句老话的意思是指,双春年会出现比较干燥、而且暖烘烘的冬天,这个冬天不但暖烘烘,雨雪天气还非常的少,降雨稀少,对于农田里面越冬的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在过去没有充足的灌溉设备条件下,我们种植丰收,更多的是要依靠老天降水,一个干旱的冬季,没有充沛的降水,农田农作物得不到水分的滋养,是很难在来年获得丰收的。

冬季缺少降水,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很大,加上天气暖烘烘,一点都不冷,哪些蛰伏在地下的害虫,也能够更好的得到修生养息,在来年气温回升之后,开始肆虐,让农田更加难以得到收获,对于这样的年景,我们牛栏里面养的牛,自然也就成为了无用武之地,没有农活可干,白白养着还不如卖掉,所以牛栏就会出现空空如也,这也是带有很大夸张的描述,也侧面说明双春年比较干旱,而且冬天不冷。

十个牛栏九个空:我国地大物博,很多的农谚俗语,尤其是关于气象方面的浓郁,地域不同,所描述的含义正好相反,有的地区认为两春夹一冬,恰恰会是一个冬季特别寒冷,不但特别的寒冷,而且雨水相当的丰沛,降雨量会很大,这样的好年景,风调雨顺带来的是春天到来之后,农田需要更多的劳作,这时候哪些冬季圈养在牛栏的更牛就真正的派上了用场,牛栏里面除了小牛犊,十有八九都要去农田劳动,也被叫做十个牛栏九个空。

其实很多的浓郁,都是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并不难各地全面的适用,我们每一天的天气各地都会不同,所以很多的农谚,都是地方性很强的经验积累,只是能够作为参考使用,加上这几年大环境的气候变化,我们的冬天越来越不冷,更多的暖冬出现,让现在的冬季雨雪也比较少,所以很多的农谚,在大环境的改变下,很难在发挥作用,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棒奔霸


首先我要纠正一下题主说的这句农村老话,应该是“两春夹一冬,十个栏九个空”。所谓的两春夹一冬,就是说在一个农历年当中出现两次立春的情况,而即将到来的2020年就是这样的情况。

题主所说的这句农村老话,其实意思就是说,如果在农历年当中出现两次立春,那么这种年份可能在冬季的时候会比较寒冷。其实农村的俗语有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当然还是主要看地方的,而且我们当地有一句农村老话,就是说:两春夹一冬,天气暖烘烘。所以如果按照题主的意思来说,那么完全就是两个相反的意思,因为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在2020年冬季应该会非常的暖和。所以每个地方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而题主说的这句农村俗语应该是根据北方的情况来总结得出的,而我们当地属于南方,所以意思完全相反。



因此我们按照北方人的意思来分析这句农村俗语,就是说如果出现两次立春的年份,那么天气会非常的寒冷,一旦天气寒冷的话,像以前农村地区的猪圈或者是牛圈里面都是露天的,而且保暖性非常的差,如果冬季天气非常寒冷,那么这些牲畜就很容易被冻死,所以才会出现十栏九空的情况。农民预测到这种情况,大部分都会提前将自家的牲畜关到比较保暖的地方,或者是直接将牲畜卖掉,以免牲畜在冬季的时候被冻死。


其实在北方地区一般冬季都是非常寒冷的,但是在有些特殊的年份,可能气温会降到非常的低,所以连抗寒能力比较强的牲畜都有可能被冻死。根据题主说的这句农村俗语应该就是这种特殊的年份,也就是有两个立春的年份,可能冬天会非常的寒冷,甚至会将牲畜给冻死,因此才会出现十栏九空的情况。

虽然这句农村俗语并不是完全的正确,但是既然是农村人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规律,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概率比较大的事情,因此2020年在北方地区冬季有可能会非常的冷,作为普通的劳动人民就应该提前做好预防,以免自己辛苦一样大的牲畜被冻死。


少三番


农村老话: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明年农历一年之内要立春两次,第一次是2020月2月4日,农历正月十一日立春,第二次是2021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这说明明年农历一年之内,有两次春耕大生产,农历节气紧奏,农业生产各种事物非常忙碌。~

牛是过去农业生产的主要春耕的畜力,因农事忙碌,耕牛一年加倍的繁忙,十分劳累,加上这样的年景,气候变化无常,冷热寒暑更替变化节奏加快,病毒病菌增加,耕牛的疾病频繁发生,对十分劳累的耕牛来说,是雪上加霜,是非常不利的生长发育环境。因此,在农村,农民依据这一具体实际现象,总结归纳这一句农村俗语:“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来说明这样的年景,对耕牛的生存及其不利,提醒大家要关注耕牛,爱护耕牛,尽量做好耕牛的劳逸结合,减轻劳累程度,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耕牛的体质,提高耕牛的抗病能力,保护好农业生产的命根子宝贝耕牛的健康和安全。~



两春夹一冬的年份,耕牛是非常劳累的。一年中有两季春耕春种,一季夏耕夏种,夏季粮食脱粒磙场,一季秋耕秋收秋播,一季冬耕冷浸稻田,还有日常拉车运送农资,推碾加工粮食等等农事。你看一年四季有这么多的农活要耕牛来完成,实在太辛苦了。因此,耕牛在这样的年份里十分忙碌,必须尽量减轻不必要的劳累,让耕牛休养生息,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所以,在这样的年份里,耕牛的劳逸要合理安排,加强饲养管理,增大饲料的投喂,保证水草充足,增强耕牛的健壮体能,提高抗病防病能力,减少发病率,提高耕牛的存活率,确保耕牛的健壮和安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总之,农村俗话“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提醒农民朋友们,在双春年份,农业生产十分繁忙,必须注重耕牛的保护和饲养,避免耕牛因劳累而累伤、发病、营养不良而至死。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