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佈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柳,是我們常能見到的一種植物,也是古典詩詞中的一個經典意象。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因“柳”與“留”、“絲”與“思”諧音,人們漸漸形成了折柳贈別的習俗,柳也便成了詩人們抒發離情別緒的載體。

李白的《勞勞亭》,“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便真切地寫出了友人間折柳送別的離愁與不捨。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則飽含對友人前路珍重的殷殷祝願。

柳永的《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更是把離情別緒書寫到了極致。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古人喜歡種柳,家中庭院,山前山後總是遍植柳樹。柳,也便成為了故土的某種象徵,寄寓著遠行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

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寫詩人月夜聽到折柳之曲,不覺勾起了故園之思。

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則以壯闊的荒漠為背景,書寫邊關將士們的濃重鄉情。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也許正像張九齡所說的,不是那一枝楊柳有多麼貴重,而是憐惜那青青柳條間滿溢的故園情深啊!

古典詩詞裡的絕美意象|柳: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