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確保蔬菜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我區確保蔬菜市場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2月14日,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獲悉,我區蔬菜市場供應充足,據最新統計顯示,2月11日全區五大批發市場當日蔬菜調入2523.29噸,銷售2522.39噸,庫存7874.94噸,在途1031.00噸。

“2家連鎖超市新華百貨連鎖超市和永輝超市當日蔬菜購進213.72噸,銷售229.40噸,庫存264.12噸,在途277噸。”據自治區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王金元介紹,從購進渠道來看,5大批發市場的寧夏本地菜採購比例為18.5%,與前一日基本持平,2家連鎖超市的寧夏本地菜採購比例為16%,比前一日增加2個百分點,百分之八十多的外省蔬菜主要是從山東、山西、河北、河南、雲南、貴州、福建、陝西等省調入。

據監測,當日10種常規菜的批發價格與前日基本持平,零售價格環比小幅上漲2.7%,批零差價為1.10元/公斤。10種常規菜中,土豆、白菜、洋蔥、辣椒、西紅柿、芹菜批發價格環比前日(下同)持平;青蘿蔔、蓮花菜分別下降4%、7.1%;胡蘿蔔、茄子批發價格分別上漲6.6%、8.1%。“經瞭解,目前全區批發市場生鮮蔬菜總體供大於求,價格波動存在但幅度不會太大。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全國各地道路嚴查和交通阻斷,蔬菜調運不暢;近期產地人工、遠途運輸費用漲幅大,並且存在找不到車、裝不上菜、下不了高速口的現象;目前蔬菜銷售端較為單一,主要是商超、蔬菜直銷店、便利店。”王金元說。

儘早復工、組織貨源、開市營業,才能保障市場蔬菜供應源源不斷。永寧四季鮮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副總經理趙江濤告訴記者,1月26日市場管理方對蔬菜、水果、肉類市場需求、庫存狀態、貨源地狀態進行了調研,並邀請商戶召開座談會、動員會。1月26日、27日物資價格略有上浮,為此加大了外地貨品調運力度,會同商務局出臺優惠政策,對外地車輛進行補貼,減免交易佣金和場地管理費。27日進貨量為200噸,30日進貨量為1200噸。只有保證源源不斷供應,才能確保不斷檔,為此,市場還建立外地客商信息檔案,租用賓館供外地客商和司機吃飯、住宿,外地客商和司機一下車就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進入賓館,待貨卸完後直接上車返回,儘可能減少接觸。

“作為國有上市公司,積極響應市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銀川市蔬菜市場供應充足,維護市場穩定,是履行好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社會責任。”寧夏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行政人事部經理姚程程介紹,園區一批蔬菜大戶近百戶主動發起倡議為疫情期間保供穩價,做好銀川市菜籃子供應,截至目前,市場共有各類商戶876家,已復工開市商戶248家,復工佔總商戶數的28%,其中蔬菜一批商戶270家,開市123家,復工開始率48%。自1月29日復工以來外省調入各類新鮮蔬菜3000餘噸,組織當地設施蔬菜入場1000餘噸,平均日銷售蔬菜量300餘噸,銷售量較年前下浮50%左右。保障蔬菜日供應量的同時,儘可能做好特殊蔬菜應急儲備工作,目前市場內車板及落地儲備蔬菜1700噸,冷庫儲備蔬菜1000噸,可保障市場蔬菜正常供應4-5天的儲備數量。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寧夏海吉星本地蔬菜銷售佔據幾大市場80%以上的份額,疫情以來,他們極力解決當地設施蔬菜短期滯銷問題。重點針對銀川市及周邊冬季大棚設施蔬菜運銷為主,主要品種涉及西紅柿、黃瓜、芹菜、辣椒、小白菜、小油菜、香菜、菠菜、茼蒿、茭瓜、芹菜等10餘個單品。銀川市周邊地產小葉菜主產區主要分佈在賀蘭縣新平園區、金貴園區、雄英園區、銀河園區、蘭星等;興慶區掌政鎮茂盛村、鎮和村、窪路、楊家寨;大新鎮新渠稍村等;金鳳區良田鎮植物園;西夏區鎮北堡;望遠通橋村、北全村、李俊鎮等村鎮。另外,往北的平羅縣、往南的蓮湖農場等區域,都是銀川冬季越冬設施大棚蔬菜種植的主產區,總生產面積超過6000畝,上市量超過1000噸。正常時期,市場經營本地菜的客戶約100家左右,日銷售蔬菜約200-300噸。近期,由於疫情管控,海吉星每天有30-40本地菜經營戶帶車,赴周邊主產區收購蔬菜,每天採收量在1500-4000斤/車,日收購銷售量近超過50噸。


記者:馬 敏 楊豐華 編輯:韓瑞利 校對: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