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每天一公里路程,那麼子女對父母的愛總共是多少?

pzylmdm


不管是父母對兒女的愛,還是兒女對父母的愛,都是不能用量來衡量的,父母的愛是天地之間最無私,偉大的,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愛無時無刻都在沐浴著我們成長的道路,這世上除了自己的父母,沒有人關心你的酸、甜、苦、辣,所以,大家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待他們,不要給自己留下終身的遺憾。


失去的善良893827571


這個不是用數據能衡量的。我能這樣說:有了孩子,父母其實就是給孩子活著的,不是為自己而活。

我從小長在農村,家裡條件不好,務農為生。當我還是孩子時,每天都要跟著父母幹很多農活,總覺得父母讓我也幹農活根本就是不愛我,所以憋著一口氣考上大學,離他們遠遠的。

上大學打各種零工,生活費自己掙,即使告訴父母掙得夠自己花,但是每個月還是能收到父母寄來的200塊錢,在今天200看起來不多,但是2000年的時候,我們家一年的收入都沒有1000,可想而知一個月200對我父母來說是多困難。

那些年,農民思想沒有現在這麼靈活,收入全部靠田裡,我們家所在地方缺水,幾乎靠天吃飯,後來父母種了一片梨園,結果還沒有成熟,就會被村裡手腳不乾淨的人偷摘。甚至到後來,我母親親眼看到村裡有一個小學老師來偷著摘梨子。父親生氣覺得那些人不說一聲直接偷,如果說一聲直接給也沒問題,直接把梨園砍了。說不願淘氣。

即使這麼難,父母也一心讓我讀書,從來不給我說他們的難。我回家,父母總是把不捨得吃的雞殺掉一隻,存好的棗子等原本可以換零花錢的東西都留給我。畢業後參加工作,第一個月工資就給家裡買了電視機,父母非常高興,但是還是叮囑我不要亂花錢,把錢攢著,我畢業他們一下子輕鬆好多。然後開始各種還帳,當初我上學借的帳慢慢開始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

每當我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問題,我都會想辦法解決,這時,我從小在農村生活養成的不服輸習慣促使我不斷進步。

我深深的感謝父母,讓我從小就知道生活的不易,我養成好的吃苦耐勞的習慣。

我成家有了孩子後,我就想把我所有的最好的能給孩子的都給孩子。真的深刻體會到了當父母的心。真的是為孩子活著,為孩子生活。

話說回來,孩子們給父母的,太少了,感恩的孩子還好,最起碼會孝順,會給父母各種安慰。不懂感恩的孩子會把父母氣死。

題主的問題在生活中沒有辦法衡量,但是可以用身邊很多父母和孩子的例子進行解釋。



麻辣男女


這個真的沒辦法用那種數據可以表達的,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限的,是無私的,無法用數據表達的都是偉大的!就好比空氣,就好比陽光!無法用準確的衡量他,但又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他是偉大的。

我相信沒有一個為人父為人母的不愛自己的孩子的,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努力下去!奮鬥下去的動力源泉!換句話說就是一切為了孩子!同樣是偉大的,如果非要用一個量來形容的話,那就是一輩子吧!因為我父母常對我說我愛你一輩子!我同樣對我的女兒說過我愛你們一輩子!

所以,我有兩怕!一怕子欲養而親不待!二怕我不能看著我的子女長大成人,結婚生子!所以我一直努力著!努力活下去!努力活得好!因為孩子父母是我在世為人的執著!


花期美業


雖然所有的子女永遠無法做到同等的付出和愛 但是這個理論是存在的 子女對父母的愛的總和應與父母所給的等同 我是這樣認為的 等我們懂得回報 有能力回報的時候妮會發現父母已經是垂垂老矣 有可能等不到我們還完全部的愛了 而且在你結婚後 他們會把愛以給我們得子女的形式再一次給我們 我們是還不完的 這就是血脈裡帶有的給我們的父愛母愛


所愛即所思


這個怎麼說呢,中國一直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更多吧,只要孩子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會讓父母牽掛一輩子,這份血緣情分是很難用道理說得清的。而孩子往往到了自己做了父母之後、尤其是自己也老了的時候才會真正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有多深。如果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每天一公里,那麼在孩子小時候對父母的愛是0.9公里左右,在孩子青春期時是0.5公里左右,在孩子中年時對父母的愛是0.8公里,在孩子年紀更長一些會是1公里吧。


西門暮遠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性,費盡心血,傾盡全力,子女對父母的愛是心性,有心就做點,無心則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