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兩歲半送幼兒園和三歲送有什麼區別?

羽媽幸福成長記


其實,每個孩子成長髮展的速度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在幼兒期,單從年齡上來講無法直接衡量什麼時間送更好。有的孩子兩歲半可能已經有了三四歲的寶寶的基礎能力,有的孩子三四歲,可能還無法達到幼兒園小班寶寶的基礎自理能力。

我是幼教從事者,從公辦幼兒園體系來講,三週歲在大多數城市已經是硬核標準了。民辦幼兒園和早教是可以選擇提前送入的。

從孩子的角度,我想和大家分享聊一聊我對孩子什麼時間送,送哪裡的看法。

先和大家講一個故事,我在一所公辦幼兒園上班時,9月份剛剛開學,小班的一名小男生大寶,非常可愛,但有一定的表達障礙,害怕群體愛哭鬧,經常尿褲子。這樣會得到帶班老師更多的一些關照,但一個班有將近30民寶寶,2教師1保育員的精力也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大寶的成長進步也會非常有限,無法和同批的孩子一起玩耍,結交好朋友,因為哭鬧,經常會有一名老師陪伴著他。還是沒有融入進集體生活。大寶是小月份的,所以當時他已經3歲半了。可是在他之前的生長進度來說,還沒有辦法很好的和幼兒園銜接起來得到成長。

我同事有一名孩子2歲就送入早教,因為之前就經常引導她寶寶表達自己,所以進入集體後,孩子能夠很好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和小夥伴一起玩遊戲,也不會因為出現哭鬧、尿褲子等現象。在之後進入幼兒園後,則更加適應集體生活。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說,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間,一定要根據孩子現狀作出判斷,而不是年齡。

同時,我們媽寶也要學習,從小就培養孩子幾個方面的基礎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更好的銜接得到成長。

1.培養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比如上大小便要講出來,哪裡不舒服要講出等等。

2.培養孩子愛玩、愛動手的習慣。孩子天性大多是愛動的,家長需要的是正確的鼓勵引導。

3.培養孩子與周邊小夥伴一起友善玩耍的能力。經常帶孩子在有孩子的地方參與遊戲。


佩佩育兒


媽媽寶寶二號:2歲半送幼兒園 到現在寶寶已經馬上3歲了,上幼兒園半年了,有時候也會吵著不要去,但是稍微哄哄就好了,總的來說,幼兒園有集體環境,有專業的老師教育照看,我覺得送幼兒園早點不是什麼壞事,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2歲半送去,因為她的轉變,我看的見 我兒子兩歲五個月上的幼兒園,還是全託,一個月接兩次。估計是時間隔太久了,每次去接,或者送的時候,都會哭。

兩歲多的孩子,還不太愛說話,一次看見他屁股上有幾個傷痕,可能是用指甲掐的都結巴了,問他怎麼回事,他不說,只是哭。說實話,上了幼兒園後,他變化挺大的,能夠自己吃飯,桌子上撒一粒飯都要撿起來吃了。自己穿衣服,鞋子,疊小衣服什麼的。他讀了兩個小班,除了唱歌跳舞,文化知識好像是學了就忘了,中班以後可以記住更多東西。

媽媽寶寶三號:寶寶3歲送幼兒園 寶寶3歲送的幼兒園,沒上過小班中班,直接上大班。 先說說缺點:由於這邊幼兒園中班就開始教小朋友們寫字,所以我們大班的小朋友們每天都會有作業,第一次寫a,o e明顯的跟不上其他小朋友,但是在學期末,老師也說了,寫字非常好,進步特別大。

所以缺點就是學習上會有點“摸不清狀況”,我之所以不用“吃力”這個詞語是因為小孩子的可塑性很強,他們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適應一個環境,而且老師們也不會糾結小朋友的作業到底寫完了沒有,都是鼓勵性的,作業也很少,只留幾個字,五分鐘就能完成了。 再說晚送園的優點吧,顯而易見,孩子的焦慮感明顯降低,更容易融入集體,不哭不鬧。另外有些父母擔心的自理能力,我覺得這個還是以家庭為主,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她的品性都與家庭環境有關,不要把責任都推給學校。


說愛太艱難


兩歲半和三歲上幼兒園有什麼區別呢?

這個問題和4個月給孩子加輔食還是6個月添加輔食有異曲同工之妙,菁媽經常說如果孩子各方面沒有問題,那4個月加問題也不大,如果孩子比較敏感,4個月加輔食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過敏的情況,反而影響孩子營養的吸收。

還記得菁菁在兩歲半左右,因為長得比較高,很多人都以為她已經快4歲了,而剛好家裡面沒人帶了,感覺孩子語言發育和生活能力都不錯了,就在孩子孩子2歲半時把菁菁送到幼兒園去,當時菁媽就選了一所在家裡附近硬件條件比較好的,價格相對比較高的幼兒園給孩子去上了。


結果上了兩個月的學,真正去學校時間也就十幾天,從來沒得過中耳炎也來了,而且每天上學都是哭得稀里嘩啦的,後來只好退學了。

一回到家裡就像放飛的小鳥,身體又好起來了。

一直到孩子到第2年的3月份再重新給孩子上學,孩子剛好3歲,換了一家價格便宜一些的硬件條件差一點點的幼兒園,而菁菁很快就適應了。

所以2點半和3歲上幼兒園還是有區別的,就是孩子在2歲半時表面看起來語言能力強了,生活自理能力好了,但是孩子的免疫系統沒成熟,心理依戀關係沒建立好,上幼兒園可能也是容易半途而廢的。

所以菁媽建議還是3歲之後再上幼兒園會更好的一些。

1、3歲後孩子整個免疫系統開始發育成熟

幼兒園裡你不感冒我感冒,你不生病我生病,就是天天消毒,也免不了到處細菌病毒橫飛。

而3歲之後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統建立起來後,就是病毒來了,我也可抵抗一陣子,就是抵擋不了我也生不了多重的病。

2、孩子的心智上也更成熟了

在兩歲半上幼兒園的時候,一般孩子上幼兒園時鬧的情緒會比較激烈一些兒,三歲上幼兒園孩子開始從安全的依戀關係中脫離出來,傾向於建立他的同伴關係,所以上幼兒園會讓他覺得好玩,這個時候孩子會更加願意去上幼兒園。這個時候的分離焦慮會比較少一些。

3、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更強了

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一天成為了一個社會人,三歲後自理能力更強了,也更容易融入幼兒園的生活了。

菁媽建議有條件的家長等孩子三歲再給孩子上幼兒園,畢竟從孩子從生理上心理上對於幼兒園的接受程度會更好一些,甚至有些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情緒比較重的話,在三歲半在讓孩子上也是可以的。

話題:你家寶寶多大上幼兒園呢?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歡迎您的關注。

菁媽育兒


我女兒屬於下半年的孩子,恰好剛上幼兒園1個多月。從當媽的角度來看,如果條件允許,還是讓孩子過了三歲在上幼兒園。



因為不管是身體發育,還是身心的成長,別看寶寶有時候只是小了幾個月,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幾個月的差距可就大了。

很多人會建議只要寶寶自理能力很好,孩子兩歲多上學也沒有問題,但是據我自己的觀察,兩歲多的孩子就算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在人際交往、集體生活自己和老師的交流方面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朋友的女兒在不到兩歲半的時候上託管式的早教一個禮拜。這個寶寶屬於天使型的寶寶,平時吃飯、上廁所都不用大人擔心,早教班上的也很好,一個禮拜沒有哭鬧,老師都說特別乖。雖然孩子不哭鬧,但是從來不和其它小朋友玩,也不願意配合老師的教學,就是說孩子自己喜歡自己玩。

孩子太小,沒有交朋友的意識,更不會配合老師的教學,但是三歲的小朋友就不同了。

我女兒屬於內向型的孩子,幼兒園花了三天就適應了。幼兒園裡每天發生的故事她都會講給我聽,每天學到的新東西也要教給媽媽,在課堂上和老師的互動也會更頻繁的互動。

這就是三歲寶寶和兩歲多寶寶的區別。三歲孩子的自主意識會更強烈,兩歲寶寶的自主意識才在慢慢萌發。

所以說,孩子每長大一個月都會不同,三歲的孩子會比兩歲的孩子更好的適應幼兒園,適應集體生活。如果想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幼兒園的樂趣儘量三歲後再去送幼兒園!


豌豆媽媽育兒


我孩子已經上小學了,作為一個過來人,負責任地說,2歲半送幼兒園和3歲送,區別大多了!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也是一個媽媽,我自己有個兒子。小時候我就觀察,發現男孩和女孩有很大不同,男孩確實比較晚熟,同樣的年齡,女孩已經能說會道了,男孩還傻乎乎的呢。那時候我就擔心,孩子上幼兒園、上學,能不能適應。幸運的是一點是,我家孩子是後半年出生的,所以上公立幼兒園、上學都晚半年,有更多的準備時間。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了,年齡大一點兒、小一點兒,都有哪些區別。

一、 懂事程度不同。

我說的懂事,是指孩子離開家,去上幼兒園,這件事對孩子本身來說,有什麼意義。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懂為什麼要上幼兒園,那麼分離焦慮會更嚴重。所以,很多孩子上幼兒園第一個月,會哭很多,但是我的孩子從來沒哭過,過渡得很好。因為我提前就告訴他,上幼兒園說明他長大了,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兒。

二、 理解能力不同。

理解能力不同,是指老師講課也好、提出的要求、佈置的事情也好,年齡大一點兒,理解能力就更強,在老師眼裡,是一個會遵守規則、知道進取、努力上進的小朋友。年齡小的話,根本就渾渾噩噩的,每天只是想媽媽、想家,心理上的過渡就需要很長時間,更別提聽懂課、爭上游了!

三、 自理能力不同。

這一條也很關鍵。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開始入園的一段時間,主要是學習生活,培養生活能力,比如:能夠說清楚自己的需要,遇到困難會求助老師,學著和小朋友相處,能自己吃飯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脫衣服,找自己的物品,自己洗手,等等。

我孩子剛入園的時候,班裡很多小孩兒都不能自己吃飯,還要讓老師去喂,且不說老師能不能耐心、能不能照顧的過來,就算老師很關心孩子,幾個孩子等著餵飯,老師也要一個個來吧,受委屈的還是孩子啊!

所以,2歲半根本不具備上幼兒園、一天自己照顧自己的條件,即使是滿3歲,如果是剛滿3歲,和3歲半的孩子,都有很大的差距。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社會的第一步,給孩子留下好的體驗、安全的感受,對以後上小學的順利過渡也很重要,能晚送還是晚一點兒送吧。


三分之一


很多人都喜歡將年齡作為送孩子去幼兒園的一個硬性標準,滿3歲才送孩子去幼兒園,我並不這麼認為,而且通過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沒覺得早點送孩子去幼兒園有什麼不好。

我家兩個寶寶,大寶去幼兒園時即將滿2歲2個月,二寶今年9月去的幼兒園,年齡為兩週4個月。我考察孩子是否適合去幼兒園,主要看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幼兒園班級人數的設定。

我家二寶現在讀的是一傢俬立幼兒園,屬於小班制,一個班最多16個孩子,平常能夠保持在11、12個就不錯了,總有孩子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請假,有3個老師照顧,我家二寶能夠自己吃飯,說話也很清楚,大小便會說,小便自己能脫褲子。

今天二寶去幼兒園正好滿一個月,這一個月我明顯感覺到的變化有兩點,一是孩子比以前能吃了,胖了一些;二是喜歡找夥伴一起玩了,以前帶二寶去樓下玩,他只追哥哥,不和其他小夥伴玩,現在能主動去找別人玩。

即便是孩子三歲去幼兒園,如果自理能力不行,其實和二歲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自理能力是需要鍛鍊的,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能學會的。所以,我並不認為孩子兩歲半送幼兒園和三歲送有多大區別,至於到底什麼時候送好,那就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了,能自己吃飯,說話別人能聽得懂,就可以嘗試讓孩子去幼兒園,與小夥伴在一起,孩子比呆在家裡還開心。




沛澤媽讀心理


您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孩子兩歲半送幼兒園還是三歲送。這應該是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我家孩子是兩歲半的時候就送到幼兒園了。下面是我考量的方向,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家的情況是這樣的,我老婆生完孩子後在家,把孩子帶到週歲,然後就是由奶奶來帶,大概兩歲的時候,考慮到老人這樣待下去會比較勞累,所以我和老婆決定了,在兩歲半的時候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同時也想讓他儘早的和小朋友們一起接觸。當時我們是從如下三個方面來進行考慮的。

一、孩子有尿的時候會不會表達出來。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使用紙尿褲,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不太清楚什麼時候有尿。我家孩子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只有在穿上紙尿褲的情況下才會大便。所以我們為了讓他在兩歲半的時候,能夠上幼兒園。在兩歲的時候就白天開始停止給他使用紙尿褲。帶來的問題就是會不自覺的尿褲子。我們一直以為,他只有更大一點兒的時候,才能夠意識到自己主動去尿尿的事情。但是就是這樣,過了大概兩個月左右。還有尿的時候就能夠完全的表達出來了。

二、正確的“套路”寶寶,避免分離焦慮

我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一點兒都沒有哭過,相反是非常的興奮,原因是我們在他兩歲的時候設計了一個“套路”。

現在的幼兒園為了招更多的小朋友,都會至少在每個月開放一次校園開放日。在他上幼兒園的半年時間裡,我們每個月都會非常積極的去參加校園開放日。還和她的主班老師多次的見了面。

天氣好的時候我們會在幼兒園放學的時間帶孩子到幼兒園門口,去看那裡的小朋友玩耍。小孩子看見滑梯壓蹺蹺板之類的一定會很興奮,但是重來都不帶她進去玩,告訴他,再過一段時間,等我們正式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可以在這裡玩了。

所以當我家孩子第一次背上小書包,走進幼兒園的大門時,他是非常高興的,自豪的。

三、深入瞭解幼兒園

我們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深入瞭解了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幼兒園內是怎麼照顧的。我們選擇了這個幼兒園,還要定期的講座啊,老師從非常專業的角度告訴家長如何去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如何去處理孩子的各種生活上的小問題。經過很長時間的考察,最後我們覺得這個幼兒園還是非常不錯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也是證明了我們之前的判斷。還是班裡的生活老師非常的負責任。有孩子如果尿褲子啦,就會把弄髒的褲子馬上換下來,並且洗乾淨並放到專門的地方進行晾曬。

我家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只有3個孩子,到現在他們班級裡面已經有31個孩子了。有些小朋友到了三歲多才上幼兒園,進到他們班裡就會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由於我家孩子來的比較早,所以每次老師都是讓她一起和新來的小朋友做遊戲,玩玩具。這樣也鍛鍊了她的交流能力。

所以我認為只要做好了以上三點還是早一點送到幼兒園比較好。以上是我的經驗,那麼大家怎麼看呢?


然爸靠點譜


我家孩子是兩歲半上的託班,當時我正好有一份工作需要去做,於是找了一家相對有資質的早教中心,上了一次體驗課,在孩子相對適應的情況下,就報了名。

剛開始孩子並不適應,早晨和父母分開的時候會哭鬧、中午不肯睡午覺,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抗爭後,很快就適應了早出晚歸的託班生活。

當時,孩子還不會獨立大小便,穿的是拉拉褲,很快在2個月後的夏天就開始學習獨立小便,而且經過託班有規律的訓練,3個月就掌握了獨立小便的技能,大便也能獨自坐馬桶完成了。

剛上託班的時候,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比較弱,通過走出家庭,與更多的小朋友和老師打交道,孩子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也不像以前那樣害羞怕生人,會主動與人打招呼。

所以,我覺得兩歲半上幼兒園是最佳時期,因為3歲以前是孩子行為習慣、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期,如果能抓住這個黃金時段,送孩子上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接受正規又合適的教育,對於孩子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三歲再送幼兒園,孩子的一些習慣意識已經形成,父母再想糾正會比較費力,對親子關係的融洽也不利。

我是頭條號“良師益友談育兒”,歡迎寶爸寶媽關注並與我分享育兒心得。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孩子兩歲半送幼兒園和三歲送有什麼區別?

我講講我當年的經歷。我孩子是滿三歲上幼兒園的。當時是五月份,廣州的天氣五月時剛剛渡過潮溼的春季,白天氣溫保持在二十八度以上,但還不會有三十二度以上高溫,雨水也不多。孩子去的幼兒園在幾個月之前就帶孩子看過。很巧的是孩子從幾個月大就認識的幾個小朋友都在這間幼兒園。有認識的孩子都在小小班裡,孩子去到後有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快就適應了。每天早上在家吃完早餐才送去,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去,沒有鬧過彆扭。認識的孩子中有一個男孩子兩歲時就送去了。每天早上哭鬧不肯起床,一直哭了半年才適應下來。兩歲的孩子有些連褲子都提不好,上廁所是個難題。我孩子是女孩,從不在幼兒園解大便,她說老師不給擦屁股,她自己擦不乾淨。我前面講了天氣情況,是因為氣溫好壞直接決定孩子是不是容易得病。家裡有孩子的都有體會,孩子上幼兒園後比較容易得病。這其中有孩子自身免疫力弱的原因,也有老師沒辦法照顧到每個細節,多件衣服少件衣服孩子就感冒了。

我給題主的建議是:

一,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一下,如果有親子公開課最好了。讓孩子瞭解一下環境,告訴他小朋友都要在這裡上課,玩玩具。

二,如果家裡有老人幫著帶一下的,就晚些送去。幾歲的孩子相互差半歲自理能力就可以差一大截。

三,在氣溫適合的季節送去。春季感冒多發,北方春季比較溼冷,孩子很多人坐在一個屋子裡容易互相傳染病菌。

四,加強體育鍛煉。上了幼兒園後活動量比之前減少了。晚飯後帶孩子去樓下走走做點適合的運動鍛鍊一下。

希望我以上的建議能幫到你。



感謝朋友們閱讀,留言,點贊。轉發請聯繫。


正月十八的月亮


兩歲半或者三歲並不是一個絕對的適不適合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衡量標準,現在公立幼兒園要求孩子必須滿三歲才可以入托,幼兒園考慮的是孩子稍微大一點,適應能力會比較強,相對於私立幼兒園,兩歲多的孩子也會有小小班接受,其實更多的是孩子上幼兒園的適應班,還是在加強孩子的適應能力。每年9月份不論是媒體報道還是網絡自媒體都會關注到一個現象,孩子上幼兒園的分離焦慮,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孩子可能會在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都啼哭不止,而有的孩子一週左右就會適應。據我的瞭解,孩子能不能迅速適應,除了孩子自身的適應能力之外,和年齡也有一定的關係,年紀小的孩子,面對獨立吃飯,上廁所,穿衣服,午睡等等情況力不存心,孩子內心會有失落感,從而沒有安全感。是年紀大的孩子因為自理能力稍強一些,會迅速找到歸屬感,所以整體表現會很從容。

所以爸爸媽媽在決定孩子是不是可以送幼兒園時,年齡是考慮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家長要著重考慮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現在的幼兒園大多數一個班孩子在36名左右,甚至還會更多,標準配置是三個老師,可想而知,老師就算再負責也不能對孩子面面俱到的照顧,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是否可以自主地完成一些事情,也就決定了孩子能不能順利的在幼兒園生活學習。

我的建議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快要上幼兒園的時候,提前一兩個月可以讓孩子上上全天制的託班,讓孩子對於集體生活有個大致的心理準備,其次早早鍛鍊孩子獨立吃飯,獨立上廁所等能力。孩子哭泣,不願意在幼兒園,是因為孩子得不到自信,而自理能力恰恰可以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自信,幼兒園本來就是給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的,所以爸爸媽媽提早準備,對孩子有益無害。不必糾結與年齡,因為每個家庭情況不同,有人幫忙帶孩子,可以晚一些,但是有的家庭需要孩子稍早一點去幼兒園,那麼就從加強孩子自身能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