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站前區:在抗疫的路上他們攜手“同心共戰”

在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日子,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地在全國蔓延開來,打破了節日的祥和,遏制了城市的喧囂,這也意味著一些特殊崗位的工作人員必將接受考驗負重前行。袁琳,是站前區黨員幹部教育與信息中心副主任。她的丈夫,是營口市中心醫院的一名醫生,在組織的一聲召喚下,他們夫妻倆同時放棄休假,迅速返崗,成為特殊時期的一對“同心戰友”。


營口站前區:在抗疫的路上他們攜手“同心共戰”

袁琳愛人閆福棟(左一)工作照


作為醫生的丈夫平時工作就很辛苦,在疫情攻堅關鍵時刻,面對丈夫的返崗命令,袁琳深知丈夫的不捨與留戀,為了讓丈夫安心返崗,她安慰丈夫說:“我們家閆大夫,只有在工作中是最迷人的,加油!”6歲的女兒也在一旁助威,但在她的心裡卻是五味雜陳。在這場戰“疫”中,醫院是主戰場,醫生是先鋒隊,丈夫將要面臨什麼樣的危險她比誰都要清楚,但是危難面前舍小家、為大家是每名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她必須支持。大年初二,在送走丈夫的同時,袁琳接到了區防疫指揮部的電話,通知她參加緊急會議。在電話裡,她沒有問為什麼,要幹什麼,只有回答好,明白。作為一名擁有15年黨齡的黨員幹部,她意識到這場疫情的嚴重程度,關鍵時刻一切聽組織安排,這是她唯一的選擇。自己和丈夫雙雙返崗,她只能狠心地把6歲的女兒託付給家裡的老人照顧,便義無反顧地趕回到工作崗位。

根據組織安排,她被納入疫情防控工作辦公室工作小組負責疫情期間宣傳工作的統籌協調。她清楚抗擊疫情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做好宣傳工作無疑在凝聚力量、傳播正能量、鼓舞士氣、激發全民共戰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她突然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大了、擔子更重了。為了做好前期宣傳工作,她一刻未停,連夜加班,與部內的幾名同志一起制定宣傳方案,策劃新聞選題,研究小視頻宣傳視角等。有時候為了更好地瞭解基層一線故事,她常常深入到疫情防控最前沿,親自採集內容,挖掘最樸實動人的事蹟。這一上崗,她就再未休息,每天早早出發,深夜才能返回,連與女兒說上一句話這種最平常的事,都成了最困難的問題。經過與同事們連續十幾天的奮戰,站前區抗擊疫情的進展及站前區一線工作人員實況、先進事蹟刷滿了朋友圈,在先進典型的帶動下,很多市區機關幹部也紛紛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到了抗疫一線,社會各界和廣大居民紛紛捐款捐物,在基層防疫一線的社區工作者,陸續收到了愛心人士的薑湯、暖貼、湯圓、餃子……看到因為宣傳凝聚起的全民合力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她欣慰地笑了,她說:“這是大家共同奮戰的結果,更是站前精神的體現……”


營口站前區:在抗疫的路上他們攜手“同心共戰”

袁琳正在修改信息形成每日簡報


為了能讓上級更好地掌握基層情況,區防控指揮部成立了簡報組,需每日形成簡報信息進行上報,為下一步做好指揮調度防疫工作提供依據。由於人手有限,袁琳又被編入防控指揮部簡報組,開展防疫簡報的撰寫工作,面對大量的信息資料,她反覆斟酌、篩選、溝通、完善,有時候一忙就是晚上八九點,一寫就是十幾期。每天回到家,看到孩子熟睡的臉龐,她常常紅了眼眶,和丈夫共同赴戰,被兩個人“忽視”的孩子,成為了她嘴上不提,心裡卻時刻惦記的對象……她知道女兒每天早早起床,只是為了看到自己最愛卻不能陪在身邊的爸爸媽媽。小小年紀的她,面對父母奔赴一線工作從來不哭不鬧,還在家親自創作了《為了他人健康請不要隨意丟棄口罩》的繪畫作品,在網絡上進行了轉載宣傳,獲得了很多點贊和留言。她說,她以爸爸媽媽為驕傲,也要為這場疫情阻擊戰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營口站前區:在抗疫的路上他們攜手“同心共戰”

袁琳女兒繪畫作品《為了他人健康請不要隨意丟棄口罩》助力武漢


是的,在全國抗疫攻堅時刻,有千千萬萬個家庭投入到這場戰疫中,袁林和她的愛人是這千萬個家庭中的真實寫照,他們把對家人的愛藏在心裡,默默無聞地工作在防疫工作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不怕犧牲、連續作戰的精神,踐行著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錚錚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