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看了一段話,說高考不需要極高的智商,高考拼的是努力,毅力和堅持,是真的嗎。高一黨?

瑣顏


人都有“3Q”(即IQ,EQ,AQ。也就是智商,情商,逆商的英文縮寫)。網上不是有專家斷言: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說的就是題主問的這種情況!

首先說高考。高考作為作為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一種考試形式,自1977年8月在鄧小平主持下在動亂結束後得以恢復。時至今年,我國的高考制度經歷了幾次大的變革,就是今年全國各省份的高考改革也在摸索和改進中。

為什麼要說這個,我只想告訴考生,高考也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試。它只不過是比平時更嚴肅和莊重,因為高考要決定考生下一步的學習方向(要報考志願,要選擇院校和專業)甚至考生的人生命運。但是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就本人20餘年來接觸過的考生經驗來講,整體不存在智商極高情形(個別智商高的考生有,但是極少有)。更多的高分(600以上)或者超高分(650以上)考生都是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嚴格的自律能力!

至於題主說的高一黨,想提供幾點建議:

1.既然到了高一,學生更應該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目的。

知道自己高中三年苦讀是為了什麼,想要什麼,要有一個適合自己並且切實可行的的生涯規劃,這樣才會有學習動力。

2要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高中需要的學習方法和初中完全不同。初中階段對於大多數地域大多數學生而言,都是填充式教學,所以才有不少初中看起來成績不錯,中考考上的高中也還可以的學生到了高中之後成績突然一落千丈。這種情況有很多,學生急家長也急,到處找原因,有的學生甚至懷疑自己的智商有問題。我只想告訴學生和家長一句話:學生高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多數是孩子沒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當然個別情況除外。

至於學習方法,網上有很多推薦。比如現在比較火的“弗曼學習技巧”,“衡中學習方法”等等。但我想跟學生和家長說的是,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不能包打天下,適合自己的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個人建議更適合大眾學生的學習方法還是,課前認真預習,課上專注,課後按時完成作業。具體操作方法可以擬定一個學習計劃,指定一個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把學習的大目標分成無數個小目標,每天按時完成。

3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時間,養成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學習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習慣。日積月累的堅持下去,你就會發現一個意想不到優秀的你!

我是聖銘高考志願尹老師。歡迎和廣大學子,家長一起交流成長!





聖銘高考志願尹老師


我老爹從他26歲開始教學,物理至今,到60退休又返聘,小四十年教學經驗,他一直強調智商非常非常的重要,努力態度是其次。他說他剛畢業的幾年,也是在碭山一個鎮裡教書,高中,沒說哪年,是我哥哥剛出生不久的時期,我大哥快50了,那一屆一口氣18個名牌大學生,其中有北京,南大,清華,交大,其餘是二本和少量專科,沒考上的也有幾個,這個成績轟動全縣乃至地區。後來縣政府的孩子也來這裡讀書。以後則在沒有出現如此的好成績。即便82年到徐州後也是平平的成績,要知道那是老師年輕沒多少教學經驗,後來隨時實踐推移教學經驗多了也沒在出啥或許,好的高考成績。後來這個鎮高中也沒了。老爹後來也很懷念那三年,說那一批都是腦子很聰明的,一點就透,很省力,老師也輕鬆,有幾個學生物理知識在高三的水平和我老爹一樣了,老爹是60年代的大一本。同時期我最小的姑姑在那裡上高中。別說了怎麼教都不行,複習3年都考不上。


黃冠豬創意蛋糕


是真的。我從五年級開始近視,沒配眼鏡,一直看不清黑板,基本都是看課本自學的,然後通過考試糾正一下認知錯誤和遺漏。高中考上了重點高中,放鬆了,開始天天上課看小說睡覺,後來就管不住,高考最後兩個月才開始稍微認真學,記不過來,勉強上了二本。

我聰明嗎?我覺得還算是。但是後來玩遊戲,爐石等等,還有生活和工作上面遇到的問題,我發現聰明的人很多。但是高考為什麼看起來那麼難呢?

真正原因,不是高考難,而是大家對那些空洞抽象的知識沒興趣,就像按著牛頭強迫它喝水一樣。一些小學、初中不如我的同學,因為一如既往的踏實學習,他們進步不快,卻勝在堅持,就這樣超越我,參加了奧賽,上了重點大學。

人生不是百米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智商高的人固然在前面跑得快,但是,人生真正的戰場在下半段。人類的文明是有頂點的,一個堅持不懈的人,哪怕不讀大學,一點一滴的自學,也有一天能走到盡頭,屹立在那個領域的頂峰。而且,我估計不需要太多年。

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有資格被稱為天才,也沒幾個真正的天才。所謂的天才,如過江之鯽,每年哈佛牛津耶魯清華北大等等,大把大把的。有幾個真正躍過龍門了?最後都泯然眾人。



杜淡鋒


不請自來的回答~談一下我的看法。我自己對於智商這一塊是這樣理解的,他更像是一個工具,能夠幫你更快地到達目的地。但是在這條路上只有工具是不行的。

說一個真實的例子,我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他不屬於特別聰明的那一類,但是真的是特別努力,我們是大火箭班,就是二批次的班級,每一次考試都穩居前三,但是到了高三的時候,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高三突然頓悟了,覺得學習也不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放棄了原來高一高二都堅持的早6點起,晚上12點睡的習慣,也不是自暴自棄,只能說與之前的她對比,明顯沒有那麼自律。最後一本勉強過,但我們都覺得挺可惜的(只是站在外人的角度覺得),因為她有重本的實力。

用杜江的話來說,努力本身就是應該的,並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堅持真的難能可貴,你可以堅持1個月,但是很難說堅持3年。

再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現在是考研上了軍中清華,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反反覆覆地給我們分享一句話:自律大有益處。他自己是每天要進行軍事訓練的。但自律不就和堅持、毅力掛鉤嗎?

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學霸哥


應該是吧,以我個人的經驗看,昂,我參加了03年的高考,我見過智商超群的,這個人從入校第二次考試開始,一直比第二名高出三四十分,然後第二名開始往下,就是幾分甚至一兩分的差距,這種次序一直到高考結束,高考分數依然如此,(但這個人考入我校的名次並不高,而且第一次摸底考也沒看出啥來,);也有智商超低的,這哥們兒早出晚歸,上課認真,作業認真,德智體美勞他沒有懈怠任何一項,但就是分數上不去,也不知咋滴;但是,極端的就這麼幾個人,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就拼誰更努力,更吃苦,更耐得住,(但是到了社會上,你才發現在學校上學才是最輕鬆的奮鬥),放棄一切幻想吧,努力奮鬥才是真理…


孫競瑤


回答問題前,我先給題主說一個真實的例子。我高中的一個同學姓張,是我們年級第一名,也就是學霸。但他的智商其實很一般,但是他學習十分刻苦,除了課間操,基本不出教室,中午休息也在班級自習,高考時以630多分考上了985院校,他是通過超過常人兩倍甚至幾倍的努力,才取得了好成績,也就是題主說的毅力和堅持。但不是說智商不重要,高智商反而會事半功倍,學習的效率很高,也能更好的掌握學習方法,合理分配時間,不用像我的同學一樣那麼刻苦,但一樣能考取很好的成績。這兩種人步入社會也會不一樣,高智商的人步入社會大部分會成為綜合能力超強的精英。而努力堅持,毅力強的人可能會在某一領域或方面成為一個高科技型人才,但能力一般。但總的來說高智商和努力、毅力和堅持同樣重要。俗話說得好:“沒有吃不了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峰迴路轉Fire


愛因斯坦說的:天才需要百分之99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天賦,但是這百分之一的天賦遠比百分之99的努力重要。你品,你細品。。。我身邊還有個例子,我有個叔伯哥哥,山西運中畢業,上課就是聽講從來不寫作業,考試必得班級第一,考上清華,畢業以後在天津一汽搞設計,四十歲就是集團負責人,雖然天津一汽不咋地吧,人已經是正處了。。。


大晉16


我不認同,不管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除了努力,更需要天賦。

智商一般般,沒有天賦,全靠努力沒有用的,只能說比沒有天賦又不努力的人強。我初中和高中時期,這種努力的同學還真碰到過。老師講的認真聽,不懂的積極問,習題冊認認真真做的工工整整,錯題集整理的清清楚楚,有空就溫故。早自習最早去,晚自習關燈了才走,寢室關燈了還要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裡學習,但是呢,成績就那樣,高中時期一直在400分左右徘徊。

高中跟我一起睡(我們高中擠的時候是2個人一個床鋪)的那個女生,我們高二分科選的理科,她數學特別差,語文英語都是140左右,理綜也不錯,但是數學40分都考不到,每天也沒那努力的同學刻苦,就是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來學習,休息。數學成績那麼差一直堅持到了高三,某一天,我那同學好像開竅了,突然一次月考,數學考了100多,再往後,數學都沒有低於過110。

高中時期好多同學我都不記得了,但是這兩個我印象太深了,因為她們兩個人都是跟睡過一個被窩的。一個太刻苦了,一個就按照學校安排的時間作息,但是學習成績真是差距大,沒有天賦不是光憑努力就有用的。


快樂漫步1985


講講我個人吧!90年江蘇人 小學村裡上一個班級 怎麼考永遠班上前幾名,初中上了我們鎮上的私立中學 比較有名 甚至市區都有學生來上 6個班級 400多名學生都是小學比較好的,在好幾個鎮同時招生過來的 第一次考試我記得班上第8全校30多, 當時我媽就不樂意了 因為她絕對小學都是班上前三的啊 ,額好吧, 我們這學校都是住宿 軍事化管理[捂臉]所有作息包括什麼時間寫什麼科目作業 全部是限時限量 當場寫完當場收上去 老師當天就改,第二天需要講的!總之吧 我沒補過課 沒有另外買過輔導書 學校教啥我就學啥 完全跟著學校節奏!最後中考的時候 班上第5 全區100來名吧,進了市一中的強化班! 啊 我們這班級上基本就是區和市裡 牛逼學生的集中了,超高智商的也很多 相對而言吧比我初中要自由的多 當時我們在的這個小區 在全市最繁華最市中心的地段,但是我們學校 4個大門3個大門常開 普通人都可以隨便出入,不常開的大門 只在放學時間開一下,因為那個門出去的那條路 就是當時著名的紅燈區 咳咳咳 學校是煞費苦心啊[泣不成聲]!我基本上依然是老師講啥喲聽啥 課外也不做其它的,晚上跟著同學們甚至出去包夜打遊戲[泣不成聲] 當時自己也沒覺得啥, 其實這種班級 無論老師教學節奏 還是課程難度 遠遠不是 初中那種可以比的了 ,不管如何吧 反正英語怎麼學都不行特別特別痛苦 勉強及格的分數 心中最後甚至恐懼英語 要知道江蘇可就語數外三門算分啊!汗 反正吧一直到高考 我的英語基本只能及格 我很厭惡我的英語老師 我知道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非常不適應我們理科的腦子,單詞背的那個效率啊 簡直天怒人怨 絕對是浪費青春啊! 後來過了好些年 我在網上找一些記憶方法的時候 發展 人家新東方背單詞早就有 什麼詞根詞綴記憶法了 真正從母語者思維體系出發啊,當時我看到這種的方法時候 只能哎嘆一聲啊 跟這種背單詞的方式比 死記硬背就和白痴差不多 已經我也看了不少記憶方式 表面看好像用處不大 其實哪怕你只是知道 當一個小技巧來用 ,你都會輕鬆記憶 我的天!這些寶貝記憶方式 當時我要高中時代 上網打遊戲的時候能查到了 得多幸福啊[大哭][大哭][大哭]


阿童木阿磊


當然需要智商。

以我的經歷來看,我當年的高考,要考七門。其中有四門我是非常有把握的。比如說高中的生物課本,我用了一個晚上全部記下來了,包括圖片。因此,這門課我基本上考了滿分。

以我兒子的高考來看,他們只考三門,因此數學考試難度很大,最後一道題目基本上解不出來,高低之間就在這道題目上了。據我看,不是用功就能做出這道題目的,況且,用功還要智商才行。

然而,就我大半輩子的經驗來看,人生是個長途比賽,不是高考一次能決定什麼的。高考之後還有很多次選擇,最終的成功並不是一場高考能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