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醫學教育的核心永遠是科學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我們的醫務工作者們奮戰在一線,不顧個人安危,爭分奪秒地維護著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時用醫學科學的最新研究與發現去幫助大眾理性地看待疫情的變化與發展——致敬這些偉大的逆行者們!


但在關注當下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未來,如何讓中國的醫學教育能夠在將來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醫學人才。


在“2020未來教育論壇暨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就表示,醫學教育在美國、中國乃至全世界相比於其他學科的教育,是相對落後的體系,沒有跟著現代的研究前沿而進行改變。


同時,他強調,要敢於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推動醫學和醫學教育改革,相信存在著由中國推出比全世界都好的醫學教育的可能性。


以下為演講實錄:


饒毅:醫學教育的核心永遠是科學


01

醫學和醫學教育的核心

永遠是科學


我不認為未來教育是通識教育和博雅教育,這是對文科適用,而對理工科和醫科並不適用。未來的教育應該是個性化的教育。個性化教育是根據不同個體的興趣、能力以及社會的需求來進行的,形成適合於個體的成長及其對社會的相應貢獻。


回到醫科教育,我認為醫學和醫學教育的核心永遠是科學,不可能是人文


人文對醫學的實踐和醫學教育有一定的貢獻,但非常有限。如果相信人文情懷能夠改善醫療條件,我們就不需要有以科學為基礎的醫學。


人文基礎由一個人的家庭環境和所接受的中小學教育決定,大學之後的影響其實非常有限。對醫學教育來說,加強人文是可取的,但把人文作為醫學的核心是一條錯的路,是一條用心理來治療疾病的路。


過去一百年來,醫學對人類的貢獻非常大。如果沒有現代醫學,以科學為基礎的醫學,我們大部分人活不到現在。很多會因為沒有疫苗很小就死去,或因為感染而死去。這些是醫學科學帶來的結果,而不是醫學人文帶來的結果。


今天的人能夠有這樣長的壽命,不代表我們以後就應該進入以人文關懷、而不以科學為基礎的醫學,因為醫學的核心是讓我們的壽命越來越長。過去活到50歲就不得了,今天很多人能活到90歲;醫學的進步,可以讓更多人活到120歲。這時候會有一批完全新的疾病出現,這些疾病在進化裡面沒有被淘汰,所以非常難治。而靠著科學我們可以推進,活到150歲。


所以醫學的核心,毫無疑問永遠以科學為核心。以科學為核心的醫學,其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研究。所以我認為現代的醫學教育要以科學和科學研究為核心,再小的醫學院校核心應該是研究。因此現在新醫科的發展對我來說非常得清晰,是建設一個以科學研究為核心的好的醫學院校。


這些研究可以包括我們傳統做的生理生化解剖、藥理研究等;也可以包括現代的以基因組、幹細胞和其他更先進的新學科為核心的研究。這些研究要在我們的教學裡體現出來


饒毅:醫學教育的核心永遠是科學

本文作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資料圖(來源:“未來教育管理研究”微信公眾號)


02

對當下醫學教育的觀察與反思


醫學教育在美國和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非常落後的體系,進步得都非常慢,原因是很不一樣的,但都沒有跟著現代的研究而改變醫學教育


在中國的學科裡面非常容易看清楚,過去30年我們的生物科學教育有非常大的變化,但全中國的醫學院變化非常小。


例如,在基礎醫學教育方面。基礎醫學以前主要是為了提供生理生化解剖等學科的老師而進行的教育,以培養師資為核心。這個肯定是錯的,

現在好的醫學院校,基礎醫學教育的核心應是研究


這些研究,一部分是最好的科學研究者,另外一部分是對學生。基礎醫學的學生有一部分的出路應該面向產業,變成生物醫藥技術的員工和領軍人才。這在美國和中國都沒有進行。


公共衛生教育在今天就不應該繼續是以預防醫學為主。這部分傳統的內容繼續在,但是公共衛生的很大一部分,一定是根據目前基因分析的改變,而要加上一大部分概率統計和基因分析的相關內容


除了基因診斷、基因治療之外,基因分析對人類的貢獻明顯在日益擴大,以後對大家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我預計在大部分人有生之年,基因測序、基因分析,可能會像看手機一樣方便。你每天要做兩到三次,看不同的生活經歷對你的基因、對你的健康有什麼影響,通過基因分析來推測。


這個技術目前是做不到的,但是在實驗中,可以通過分析老鼠血液中基因的化學修飾來推測和確定老鼠的年齡。你不需要知道老鼠的年齡,檢測它的血液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相關性。如果是因果關係,那麼就可以設想,你跟誰吵了架,跟誰喝了酒,對你的年齡是延長還是縮短的。


從科學的規律來說,我認為這個事情在幾十年之內應該可以做得到。如果做得到,現在的醫學教育有沒有教會這一批學生,能夠面向公眾進行相關的診斷和教育呢?這部分工作是現代公共衛生教育很大的一塊缺失,而科學已經走到了這一步。


在生物醫學工程方面,一大批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入,對於成像的診斷、遠程醫療,會有很大的推動。那麼我們全世界的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對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有沒有加這一塊?大部分的醫學院都繼續原來的模式在做,沒有做改變。


過去幾十年中,醫學教育最大的一個改變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做的一件事。哈佛大學把生理生化原先按學科教學,改成了肝臟的生理生化藥理和脾臟的生理生化藥理這樣縱向的教學。


這個教學改變有一定的意義,但其意義非常有限,而且主要適合於美國的醫學院,並不適合中國醫學院。因為美國醫學院學生已經進行過本科教育,有一部分生理生化知識基礎,而中國醫學院的學生不是。


饒毅:醫學教育的核心永遠是科學


03

醫學教育應根據科學研究的發展前沿

來進行改革


我認為醫學教育的改革,要根據現代科學研究的發展前沿,在研究前沿推出新概念和新需求的時候,來進行比較重要的改變


我相信在少數醫學院開始做改革後,會刺激和帶動其他醫學院進行改革,最後使得我們真正對於人類醫學質量的提高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並且,醫學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能夠催生出更多治療方式、治療方法。


醫學不會再僅僅是一個福利事業,除了是改善人類健康的同時外,其本身也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支柱。


所以我想在這樣的情況下真正做到現代醫學的改革,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這個挑戰大部分是在中國和美國都沒有進行過的,所以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幾十年中,敢於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推動在那個時候,我相信存在著由中國推出比全世界都好的醫學教育的可能性


饒毅:醫學教育的核心永遠是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