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到了二月份,京津冀怎麼還下了這麼大的雪?

whyflier


感謝提問,要回答這個問題也不難,我們只要分析一下降雪的必要條件,並結合當前我國京津冀地區的氣象條件就能得出準確答案。

我們都知道,雪實際上是水在固態的一種形式而已,它是水在空中凝結再落下的一種自然現象,一般是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並且在溫帶氣旋的影響下,這種固態水就會從混合雲中以雪花形態降落到地面上。

通常情況下,降雪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水汽要飽和,二是空氣中要有有凝結核,三是很低的溫度,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分析了降雪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京津冀這幾天的氣象條件。

我們都知道,“京津冀”指的就是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這三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合稱,該區域位於華北平原的中北部,東臨渤海、西倚太行山脈、南與河南和山東毗鄰、北靠燕山,地形以平原為主且地勢較為低平。

京津冀地區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一般而言冬季在單一的氣團(冷氣團)控制下這一地區的天氣系統較為穩定,不易形成降雪條件,因此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但是好在每年的春節之後,具體來說就是每年立春之後的冬末春初,乍暖還寒之際,受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動的影響,來自西伯利亞-蒙古高原的冷空氣逐漸收縮,而來自南部海洋(中國南海或西南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則逐漸北上,這兩種氣團交匯之處往往在冬末之際容易形成雨雪天氣。

從近幾天的天氣系統來看,不僅僅是京津地區,受強冷空氣東移南下的影響,我國由西往東、自北向南都經歷了一場降溫過程,甚至連華南沿海的部分地區氣溫都將降到個位數,部分地區完全是一種換季般的感覺,而不同的地區則伴隨了降雨或降雪。

而京津冀地區前幾天氣溫還達到了13度上下,有點春意融融的感覺,然而受寒潮南下的影響,這兩天氣溫驟降並伴隨著大風的出現,恰好此時來自南部海洋暖溼氣流已抵達京津冀上空,在冷暖氣流的交匯之下,飽和水汽、降溫以及氣旋樣樣都具備,因此就形成了此次的京津冀地區二月飛雪的現象,也可以說京津冀的雪下得正當時!


地理那些事


從2月12號夜間開始到15號,京津冀地區迎來了一次較大範圍的降水,開始以降雨為主,後變成了雨夾雪,最後鵝毛般的雪花飄個不停,筆者所在地區整整下了一天,而且正逢西方的情人節這一天,別有一番風味。據統計,這次京津冀地區降水量在10—20毫米左右,雨雪量大,範圍極廣,受此次寒潮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幾乎自北向南出現了大範圍雨雪和大風、強降溫天氣。有人會問了:“既然現在已經到了二月份,而且已經“打春”,不是應該進入春季了嗎?為什麼京津冀地區還下了這麼大的雪呢,什麼原因呢?”




其實人們說的“打春”的意思,就是立春節氣這一天,2020年2月4號17時04分我國正式進入立春節氣 。但是我國北方劃分春夏秋冬四季的時間不是以節氣來劃分的,而是以時間來劃分的,即每年的12月份、1月份、2月份為北方的冬季;3月份、4月份、5月份為北方的春季;6月份、7月份、8月份為北方的夏季;9月份、10月份、11月份為北方的秋季。我國北方還流行這樣的諺語:“春打六九頭”,雖然現在已經立春,但在時間劃分和氣候上,現在還處於北方的冬季。


進入二月份上旬以來,華北地區在短短的十幾天內,已經形成了三次降雪,這好像有點反常,降水頻率明顯多餘往年。其實這也是預料之中,情理之外 。還有2019年3月8號,也就是今年的農曆二月初二,華北地區的保定、石家莊等地還普降大雪,大家肯定也會覺得奇怪。其實這兩年冬季的氣候一反常態,跟影響我國的亞洲高壓長期盤踞我國北方有很大關係,主要還是受全球溫度升高,氣候異常,“溫室效應”明顯有很大關係,直接表現為我國“暖冬”的出現,而這種現象是由我們所熟知的“厄爾尼諾現象”引發。



還記得春節前的一個月嗎,大家嚷嚷著:“馬上要過年了,為什麼今年冬天還不冷呢?”的確今年冬天真的沒怎麼冷,溫度明顯高於往年平均氣溫,這就是“厄爾尼諾”年的表現。“厄爾尼諾現象”已經連續兩年使我國冬季出現“暖冬”了,這次“厄爾尼諾現象”大概開始於2018年夏季,直到現在還在一直延續,而且這次“厄爾尼諾現象”強度為中等偏強,勢力範圍較大,對全球都造成了極端天氣影響。直接表現為最近一段時間的澳大利亞的火災、非洲的乾旱、歐洲的風暴、澳大利亞的暴雨及我國這次大範圍降水等等。



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又被稱為“聖嬰現象”,簡單理解為就是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發燒啦”,引發世界各地氣候模式發生異常變化,自然災害頻發,表現形式為乾旱、洪澇、冰雹、凍害、風害、暖冬等等極端天氣。“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具有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爆發的頻率越來越短,越來越頻繁。“厄爾尼諾現象”過後,緊跟著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一種極端天氣的變小,與“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正好相反。




這次我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大範圍降水,包括京津冀地區的降雪,其實主要原因是“厄爾尼諾現象”在“作怪”,2020年初“厄爾尼諾現象”還在全球持續“發酵”,勢頭並沒有“減弱”。最近幾天,離我們幾千公里外的,給歐洲諸國造成洪水強降雨的大西洋暖流勢頭強勁,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大西洋暖流直抵北極圈附近,將極地寒流“驅逐”,向低緯度地區“強勢撲來”,在經過西伯利亞和蒙古地區,合集西伯利亞寒流、蒙古寒流,成為一股寒冷南下,直抵我國東北與亞洲高壓“正面交鋒”,而此時影響我國的太平洋暖溼氣流(東南季風)和印度洋暖溼氣流(西南季風)長驅直入,越過“秦嶺——淮河”一線,直抵我國北方地區,勢頭以大大削減,面對北下寒潮也只能節節敗退下來,寒潮與暖流形成鋒面雨,寒潮強勢,溫度較低,因此鋒面雨以雨雪的形式降落,這就是我們最近兩天看到的雨夾雪的天氣情況。由於越往低緯度地區暖溼氣流越多,氣溫越高,降水也就只能以雨水的形式降落,而且是大到暴雨。



個人觀點,謝謝閱讀。


這麼近那麼遠F4


二十四節氣當中,今年立春已過,馬上將要迎來雨水節氣,但此刻從長江流域一直到華北、東北都出現了大範圍降雪,與往年相比確實比較另類,但仔細追溯,也能夠找到降雪的原因。華北地區冬季雖然比較寒冷,但是相對乾燥缺乏形成降雪的水汽,立春以後,空氣潮溼水汽相對豐潤,遇到一場冷空氣便容易形成大範圍降雪。

另外,地球氣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很多人可能都熟悉厄爾尼諾現象,形成原因與地球的轉速有關,這裡不做過多闡述。但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厄爾尼諾現象產生以後,地球還會產生另外一個現象,對氣候進行矯正,這個現象就是拉尼娜現象,本次降雪也可能與拉尼娜現象的矯正有關。

雖然春雪的價值沒有冬季大,但是對於連年乾旱的華北平原來講,本次大範圍降雪對緩解乾旱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只不過效果有限,如果當前能連續下三天三夜的大雨最好不過。


地理有意思


從昨天起,筆者的家鄉(唐山)風向開始變了,陰冷的西北風,漸漸的強起來,到了今天上午,風就有割臉的痛,午後就見風捲著雪花飄落下來,地面積起來的雪花越來越多,越來越厚。下圖是隔窗拍下的雪景。

今年整個冬天都沒有這麼大的雪,到了二月份,大雪傾天而下,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下起了這麼大的雪呢?

筆者生活在京津冀這一帶,體會很深,這個月份出現大雪概率很高,我們這個區域大致在北緯40度左右,形成一次大雪,得有來自於南海或孟加拉灣暖溼氣流配合,京津冀一帶與此距離這麼遙遠,所以在最寒冷的1月份機會不是很多,因為西伯利亞冷高壓非常強盛,暖溼氣流走到了長江中下游一帶被阻擋,雪也好,雨也罷,在這一帶落下了。

立春以後,冷空氣勢力慢慢退縮,暖溼氣流變得強盛起來,從此京津冀一帶便會有這個機會,事實上也是如此,北京從上週六開始,氣溫開始回升,到了本週一,最高氣溫升到了12.1°C,一直持續到週三,偏南風吹起,人們普遍感覺春天在向我們招手。

與此同時,微微南風從華南沿海地區攜帶的水汽向北進發,我們從風雲四號衛星圖上可以看出,濃濃的雲霧象一條長龍,源源不斷的向京津冀一帶輸送,持續到本週三,經歷了3天時間,大量水汽在此集聚,萬事俱備,只欠北風!一場降雪很快來臨,美好的願望即將實現。

恰恰在這個時候,有一股強冷空氣南下,從圖二可以看出,北京從週三開始天氣就有變化 ,氣溫開始下降,風向也開始轉為西北風,至昨天為止,天氣就感覺冷了起來,冷空氣前沿進入了京津冀一帶,今天早晨從西往東,雪就開始降了下來。

由於前期溫度回升太快,突遇強冷空氣南下,氣壓梯度力很大,冷暖氣團激烈交鋒,降雪往往伴隨著的大風, 我們所在的區域狂風捲起雪花,漫天飛舞,蔚為壯觀。

這次降水量不小,北京降雪積累的並不多,多是以雨水形式出現。從1點左右開始降水,6時~7時降水量最多,達到4.8mm,總計降水24.5mm,位居二月單日降水第二名(紀錄29.3mm),北京冬三月累計降水44.6mm,而這一天就降下近一半的降水量,足可顯現這次降水強度。

一般來說立春就在春節前後,京津冀一帶2月份往往出現大雪機會,有的時候出現“正月十五雪打燈”的美景,所以說2月份的季節轉換,往往帶來大雪天氣。


地理縱橫


這時下雪也是對的,以前三月桃花雪也是有的,這段時間天氣的回暖與冷空氣交錯,導致這次大雪,我們這裡也下雪了,真希望瑞雪可以除去病情,帶來好運。


愛上你的真誠


因為北方的氣溫較南方低,二月份形成雨雪天氣是很正常的。



獨特158498578


天災人禍國運舛 天降瑞雪神州祥


拾善行禪


京津冀大區屬於北方地區,現在下雪很正常,雖然立春了但是有句老話;打春別歡喜還四十天的冷天氣。


張津滏


現在是農曆正月,這個時候下雪很正常的!以前見過桃花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