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方大部分地區下了大雪,對越冬小麥有何益處?

老劉105751014


大家好我是小呂,最近北方大部分地區都下了大雪,這對小麥越冬有很大的益處,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耽著饅頭睡,這句彥語就是說經過大雪的麥子,來年一定有個好收成。

瑞雪照豐年,大雪對麥子的越冬保暖起到巨大的作用,大雪也能起到對土壤的蓬鬆透氣的作用,有利於麥子紮根保墒,使根系更能吸收土壤中的肥料。

同時積雪融化,雪水大部分都能滲入土壤中,它不象下雨,雨水容易流失,對緩解春旱起到巨大的作用,老百姓省錢又省力。

《本草綱目》中提到:“雪,洗也,洗除癢癘蟲蝗也。臘前三雪,大宜菜麥,又殺蟲蝗。”冬天的大雪能凍死蝗蟲、螟蟲的蟲卵,使麥子減少了病蟲害的傷害,給麥子的豐收增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呂紹民自媒體


我認為好處壞處都有。現在降雪跟年前冬季降雪是不同的,年前降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現在降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倒春寒”,是好壞兼有的。下面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供大家參考。

現在下雪對越冬小麥的好處

  • 滋潤土壤 現在下雪等於是給越冬小麥澆了一遍反青拔節水。小麥從立春後復甦、反青、拔節是需要大量水分的。這次下雪後,等溫度回升雪化成水,滋潤土壤,為小麥反青拔節時提供所需的水分保證,省去了人工再去澆水的麻煩和成本。
  • 殺死病蟲害
    現在已經立春好長時間了,氣溫已經回升了不少,很多昆蟲已經從越冬處出來活動了,小麥的許多害蟲也出來了和病菌也開始發育了。這次突然的下雪降溫,肯定能殺死一部分來不及躲避的害蟲和病菌,有利於減少小麥的病蟲害來源,對小麥的生長髮育有利。
  • 保溫防凍害 這個好處,只對於北方地區還沒有反青的小麥。突然的降溫,對小麥害是有一定的害處的。厚厚的雪是有保溫作用的,等於給小麥蓋了一層“保溫被”,防止因“倒春寒”給小麥造成的傷害。

現在下雪對小麥的害處

  • 凍害 有的地區小麥已經反青拔節,剛反青拔節抽出的幼嫩莖葉,防凍能力比較弱,突然的下雪降溫是會凍壞小麥的幼嫩部分的,嚴重的會造成小麥枯死。
  • 降低除草劑藥效 這次下雪降溫,溫度降到了零度以下。而除草劑在十度以下是不能使用的,因為十度以下打除草劑,效果非常低甚至是沒效果。如果下雪那天你恰好打了除草劑,效果會大大降低的。

越冬小麥遭遇雪害的應對防法

  • 凍害減輕方法 等雪化後,可給遭到凍害的小麥噴100~300倍液的稀釋醋液,因為受害的小麥葉面呈鹼性萎縮,醋是酸性的恰好能綜合鹼性,降低凍害的危害程度。醋中也含有氨基酸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能給小麥補充營養,強株小麥的株體。
  • 除草劑藥效降低解決辦法 這要等雪化後,觀察一下麥地裡的雜草情況,如果除草劑的效果沒降低多少就不要補打除草劑了,以免產生藥害。如果沒起到作用,等氣溫回升到10℃以上時再打一次除草劑。

總之,現在北方人地區下大雪對越冬小麥好處是有,但也有壞處。有好處最好,發生了壞處我們要積極採取措施減輕傷害,為小麥豐收打下好基礎。


逸風三農


你好!我是汝南阿強。很好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北方下雪對麥子的好處我可以做以下闡述:連續幾天的大雪,給地裡的小麥披上了一層“厚厚”的外衣,農村有句俗語“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意思就是下雪對小麥是有好處的,第二年能豐收。

但是,下雪對小麥有好處也是有壞處的,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好處,而忽略了壞處,下面小幫手就說下好與壞:

好處:對於前段時間乾旱的區域,無疑來說是個好消息,省去了灌溉的瑣事,另外,能很好的抑制病蟲害的發生,有利於小麥的安全越冬。

壞處:現在正是小麥分櫱、長根的時期,一旦發生凍害,對小麥的產量影響還是不小的,比如苗弱苗黃的地塊、整地不好的地塊、抗寒能力較差的地塊等。因為小麥發生凍害後是不可逆的,所以下面3種補救錯誤,希望能給種植戶們帶來幫助:

1、在發生凍害的地塊,等化凍後,及時進行追肥,因為這時土壤的肥力較差,追肥的話能提供小麥生長所需的營養,有利於返青(不要撒施,建議溝施)。

2、過完年,等溫度回暖後,要儘快進行鋤地,目的是為了提高低溫,可以促使小麥返青的速度以及成穗率。

3、小麥返青後,追施尿素,同時可以用全營養的葉面肥噴施(上午10點至下午15點間打藥),進一步為小麥生長提供所需養分,避免減產。

其實,小麥發生凍害不可怕(除了那種特別嚴重全部死掉的地塊),只要正確補救,對後期的產量影響不是特別大,凍害輕的地塊,基本不受影響,所以,希望上面內容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畢竟種地不容易。

冬天天氣寒冷,人們都喜歡穿上又厚又軟的棉衣、毛衣和羽絨服,讓身上暖暖的。其實,下雪對田野裡的小麥苗也具有同樣的意義。下雪的時候,雪花一片一片地從空中飄落到麥地裡,漸漸堆積起厚厚的一層,就像是小麥苗的棉被一樣。由於積雪裡含有大量的空氣,而這些空氣又不能流動,所以無法和外界冷空氣流通,因而能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所以,即使外面天氣再冷,積雪下面的麥苗也不會被凍壞,從而可以安全地過冬。一般來說,冬天下過雪,第二年小麥就會豐收。好了我說完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







汝南阿強


在這裡我只說我們河北中南部平原地區,其它北方地區不瞭解情況,不敢妄言。

我國北方是冬小麥的主要產地,小麥越冬後,剛開春農村一般要對小麥澆水進行春灌的,這也是必要的一個環節。

去年是個暖冬,春節後我們這裡氣溫一直保持緩慢回升態勢,因此,冬小麥亦有返青的趨勢。按小麥的長勢,原本是要澆水春灌了,有的農家已經做好了春灌的準備。但,忽然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北方農村也和全國各地一樣,全都封了村,村民只好拋棄緊要的農活,在家裡貓著躲避疫情。

這場大雪可以說下的是比較及時的,給不能出村澆地的農民救了急。這場雪,可以說也解了小麥春灌的燃眉之急。因為現在北方已過了“冰凍三尺”嚴寒狀態,天氣回暖,這場大雪下過後會很快融化的,不會象寒冷時期凍凍化化、化化凍凍的給小麥造成傷害。所以說,在全國遭受瘟疫侵害的災難中,這場雪是辭予我們北方農村的唯一恩澤!

這場大雪對即將返青的冬小麥有很大的益處,首先是對長期乾旱的土地的滋潤,促進小麥返青、分櫱及生長;

其二是在當前封村、村民不能下地灌溉的情況下,解決了不能出村澆地困難;

其三是節省了澆地水資源;

其四是為農民節約了資金、降低了種地成本。

綜上所述,這場大雪不僅給越冬小麥帶來了很大的益處,也給北方的農民帶來了巨大好處!在此感謝上天的恩惠!


金道緣


相傳人間下雪是由天上三個神仙掌管著,即周瓊姬掌管著芙蓉城,董雙成掌管著貯雪玻璃瓶,玻璃瓶內盛著數片雪,每當彤雲密佈時,姑射真人用黃金筋敲出一片雪來,人間就開始下雪了。造物主把雪花賜予了冬天,使冬天於蒼涼之中有了生氣,沉寂之中增添了樂趣。農民們更是喜歡下雪,一旦見到白雪漫天飛舞,地上堆著厚絨絨的積雪時,就預感到了來年的豐收喜悅。“瑞雪兆豐年”,實際上就是人們發自內心對雪的讚詞。 “瑞雪兆豐年”在於積雪層對越冬作物的防凍保暖作用。新降到地面的積雪疏鬆多孔,其中能夠含有 40%-50%的空氣。因為空氣不易傳熱,這樣,大地就像蓋上了一條又大又軟的棉被。這“棉被”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熱量向外散發,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氣的侵入。測量表明,地面積雪厚度為20釐米時,積雪的表面溫度比雪下地表溫度要低15℃之多。當積雪厚度達30釐米時,即便氣溫降低到零下30攝氏度時,小麥也不會遭受凍害。 “瑞雪兆豐年”在於積雪的增墒肥田作用。地面積雪在來年春季大地回暖時,緩慢融化。融化了的雪水流失少,大部分滲入土中,就像進行了一次灌溉一樣,對緩解春旱、做好春耕播種大有好處。融化後的雪水,能夠給土壤帶來較多的氮化物。據測量,一升雨水含氮化物1.5克,而一升雪水中含氮化物可達7. 5克之多,顯然雪水會增加土壤的肥力。此外,由於在雪被覆蓋下,土壤凍結深度較淺,樹葉、草根等能夠繼續腐爛變成肥料。 “瑞雪兆豐年”在於雪的殺蟲作用。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曰:“雪,洗也,洗除癢癘蟲蝗也。臘前三雪,大宜菜麥,又殺蟲蝗。”冬天的積雪能夠凍死蝗蟲、螟蟲等越冬害蟲的蟲卵。雪下得越早,殺蟲力就越強。 “瑞雪兆豐年”還在於雪水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應。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曰:“用(雪)水浸五穀,則耐旱不生蟲。”例如,稻種經過雪水浸後,催出的稻苗根芽粗壯,插於大田,分櫱也多,比起用井水浸種,增產達20%左右。用雪水浸泡黃瓜種子,發芽率比普通水浸泡的要高40%。在黃瓜生長期用雪水澆灌,產量可增加21%。棉花種子用雪水浸泡可增產1成至2成。新疆沙漠和西藏高原有些地方種植的瓜果蔬菜,之所以長得肥大壯碩,是和那裡灌溉之水來自天山和崑崙山的融雪有一定關係的。試驗還表明,三個月內的小豬,飲用雪水比飲用普通水,體重可增加2/3。用雪水喂母雞,比飲普通水的母雞,其產蛋量也有明顯增加。 瑞雪有如此奇特的功能是由它本身所具有的性質所決定的。其一,新降的雪疏鬆多孔,能夠貯存大量空氣,有防凍保暖作用。其二,融化後的雪水中重水的含量比普通水少25%。重水是一種帶放射性的物質,對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有強烈的抑制作用。而雪中重水含量少,顯然有利於促進生物生長髮育。其三,雪水的理化性質與一般水也不一樣。雪水由於經過冰凍,排除了其中氣體,導電性質和密度發生了變化。研究表明,雪水就其生理性質而言,和生物細胞內的水的性質非常接近,因此,表現出強大的生物活性。植物吸收雪水的能力,比吸收自來水的能力大二至六倍。雪水進入生物體後,能刺激酶的活性,促進新陳代謝。其四,雪水中含有較多的氮化物,比雨水中的氮化物多5倍,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說是一種肥水。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雪就是這樣用自己的“生命”肥沃著土地,養育著莊稼,為人類造福的。





嘯天007


大家好,我家今年種植好幾畝小麥,下雪好,老話說瑞雪兆豐年。

1. 有很大的好處。首先是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髮育。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所以,受雪保護的莊稼可安全越冬。積雪還能為農作物儲蓄水分。此外,雪還能增強土壤肥力。

2. 在北方,一層厚厚而疏鬆的積雪,像給小麥蓋了一床禦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農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好處。所以又有一句農諺“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3. 雪水中含有較多的氮化物比普通水更高,可以說是一種肥水。


家鄉農村


大家好,我是頭條飛哥,很開心和大家一起討論三農問題。也祝願我們的三農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幸福!

我是河南駐馬店的,昨天我們這裡下啦一場雪,如果沒認錯的話應該是第二場雪啦吧。起初下的很大,伴著大風真的是雪花飛舞,等到下午,風就小啦一些,晚上四點左右停的,很多人一起掃雪,,堆雪人,滾雪球…這場雪相對來說較大些,但是時間不長,因此在地上沒能積多厚,今天出太陽啦,估計明天就能化完。

但這場雪對小麥而言也是一個及時雨啦,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小麥的乾旱問題。小麥經過這場雪的洗禮,會更快的成長,但也維持不多久,因為後面的天氣越來越暖和,所以小麥過段時間還是需要水份的。但對目前來講,小麥可以放心一些日子啦!


飛哥帶你看三農


一、“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句農諺道出了降雪對農業的益處。此次降雪對小麥的生長也是有利無弊。

1.中原地區旱地面積大,此次降雪有效增加了土壤墒情,對冬春小麥生長有利。同時,降雪降溫也有利於抑制小麥病蟲害,降低小麥病蟲害的發生率。

2.此次降雪對小麥生長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為播種期雨水充足,今年小麥播種期比往年晚5~7天,此次降雪將使小麥提前進入越冬期,冬前分櫱時間短,小麥群體和個體發育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積雪溶化後又出現連續低溫,部分麥田可能會出現凍害。”

3.當前正值冬小麥出苗、分櫱、長根的關鍵時期。據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分析,近期低溫雨雪天氣補充了土壤水分,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但由於降雪降溫時間比常年明顯提早,涉及範圍大,為歷年同期少見,對冬小麥正常生長造成一定影響。

4.據專家分析,寒潮降溫和持續低溫延緩了小麥葉片出生、分櫱發生和根系生長進程,個別苗弱、秸稈還田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部分前期缺墒的麥田出現輕度凍害,葉尖青枯並逐漸發黃。即使是未受凍害的小麥,生長速度也受到很大影響,如持續低溫,將造成分櫱不足。

5.專家表示,因降溫時間比常年偏早,小麥尚處在幼苗期,葉片較嫩,抗寒能力較低,一些弱苗遇強寒潮天氣易遭受凍害。同時,葉片受凍減小了光合面積,加之光照不足,影響生長和分櫱節營養物質積累,對抗寒越冬不利。

6.對此,專家提出應抓住未來20天氣溫回升及冬前極為有限的時機,立足早管、細管,以促櫱長根、塑造群體、防止凍害、培育壯苗為重點,切實加強冬前小麥田間管理。在適宜地區,對斷壟15釐米以上的地方要及時補種經過浸種催芽的同品種種子,或進行疏密補稀,補苗後要踏實澆水,確保麥苗成活。

二,如何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呢?

1.加強冬小麥苗情、墒情、病蟲草情調查,針對不同類型的苗情,指導農民進行分類管理,科學調控肥水,促進苗情轉化升級。進一步細化、實化抗旱防凍技術方案,密切關注天氣和土壤墒情變化,及時組織農民清溝理墒,確保溝系暢通,提高排澇降漬和抗旱抗寒能力。

2.加強小麥條鏽病等病蟲害監測預報和農藥市場監管,堅持“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越冬基數,減輕春季防治壓力。在旱地小麥行間每畝撒施300—400千克麥糠、碎麥稈或其他植物性廢棄物,既保墒又防凍,並且覆蓋物腐化後還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小麥防凍、增產的有效措施。對於旱地小麥,順小麥箱溝撒施一層糞肥,也叫“暖溝糞”,可以避風保墒,增溫防凍,併為麥苗返青生長補充養分。蓋糞的厚度以3—4釐米為宜。

三、總結:

以上就是關於如何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和下雪對小麥的影響的詳細內容。各地要做好技術指導,減少生產損失;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固農業設施,做好防風防凍預防;指導生產受影響單位做好補救工作,儘快修復損壞設施,及時補苗,將降雪降溫的損失降到最小。






忻州劉少峰


俗話說:“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場降雪對於全縣冬小麥來說是一場喜雪、是一場瑞雪,對於小麥的越冬生長非常有利。

冬小麥需要溫度變化幅度在±5℃之間波動,並逐漸降低,這樣才能增加冬小麥的抗寒能力,在達到壯苗後進入越冬期有降雪是對冬小麥生長十分有利的。這場降雪可以將過冬的病蟲卵凍死一部分,並且可以增加水分,增強冬小麥的抗旱能力,降雪的同時也帶來了肥料,為冬小麥越冬後的健康生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我縣突降大雪,目前大雪還在持續中,這次降雪緩解了我縣大田作物大蒜、小麥的旱情,對大蒜、小麥的越冬是有利的,但是這次降雪對我縣的大棚蔬菜還有陸地蔬菜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希望大家注意防範,在降雪期間,或者降雪過後,及時清除大棚蔬菜上的積雪,以免壓塌,再一個就是陸地的蔬菜,要及時採收,以免造成品質和質量上的,小麥蓋了一層棉被

大家可能還記得,在秋季的時候,雨水偏多,受災面積偏大,也是多年來沒有出現的情況,尤其是河南的南部地區。在南陽、駐馬店等這些地區,種植花生的面積較大,受災影響比較嚴重,造成花生的品質和產量嚴重下滑,每畝地的收益也是比較差的。一系列的原因造就了今年小麥種植的比較晚,但種麥後長時間的不下午,造成了許多地方出現了缺商的情況,有條件的還能澆地緩解旱情,沒條件的只能等待了。

而這次的降雪有效的緩解了小麥的旱情(可能部分地區適合),對冬春小麥生長有利。同時,降雪降溫也有利於抑制小麥病蟲害,降低小麥病蟲害的發生率。”此次降雪對小麥生長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年豫北地區播種比豫南偏早,播種時夠墒,此次降雪將使小麥提前進入越冬期,冬前分櫱時間短,小麥群體和個體發育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積雪溶化後又出現連續低溫,部分麥田可能會出現凍害。

此時正是冬小麥分櫱、長根的關鍵時期(麥種晚的區域)。這次低溫雨雪天氣補充了土壤水分,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但由於降雪降溫涉及範圍大,為歷年同期少見,對冬小麥正常生長造成一定影響。

根據資料顯示,寒潮降溫和持續低溫延緩了小麥葉片出生、分櫱發生和根系生長進程,個別苗弱、秸稈還田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部分前期缺墒的麥田出現輕度凍害,葉尖青枯並逐漸發黃。即使是未受凍害的小麥,生長速度也受到很大影響,如持續低溫,將造成分櫱不足。

尤其是豫南區域小麥種的較晚,小麥尚處在幼苗期,葉片較嫩,抗寒能力較低,一些弱苗遇強寒潮天氣易遭受凍害。同時,葉片受凍減小了光合面積,加之光照不足,影響生長和分櫱節營養物質積累,對抗寒越冬不利。




輝哥在柳州


近幾年天氣變暖,雨水少,莊稼都旱,到了冬天都盼著下雪。有個諺語“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冬天多下幾次雪,小麥就會收成好。但是最近下雪對莊稼不好。在農村會說“年裡下雪麥的命,年外下雪麥的病”的說法。年前下雪對小麥生長起促進第二年生長的作用,年後下雪對小麥不好,會容易讓小麥生病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