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提高農民的收入?

鄉香土特產


我個人是個地道的農民。我覺得當代農民提高的收入的方式已經多元化了。

我簡單總結了幾點,

首先,做為農民,最根本的,第一個想到的是從土地下手,傳統的種植模式和單純的種植糧食只能滿足農民基本的溫飽需求,無法提高收益。

其實,除了種植糧食外,可以選擇種植一些經濟作物。近些年,種植糧食,已經賣不上什麼好價錢了,而且市場相對穩定,糧食留下自己又吃不完。而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比如,種植一些水果,藥材等。

對當地市場進行調研後,根據當地的情況和特色選擇一款適合的作物下手,可以先小規模種植,再根據情況逐年增加,

同時,這個時候大家可以結合互聯網,現在是網絡時代,線上銷售不管是從銷量、價格、渠道都遠遠高於傳統的售賣模式。

第二,規模化作業,中國人多地少,每家的地其實並不多。如果每年只看著自己手裡的地,會造成人力的過度浪費。

如果有一些經濟基礎,可以把周邊的地通過租賃和合作的模式都整合一起。根據國家現有政策鼓勵,參加或組織

農村合作社和家庭農村等都有補貼和扶持,如果不擅於這方面,也可以把地租給有需要的人,自己賺到一些錢的同時,在去尋找

適合自己的工作和出路。

第三,在農閒時期,往往以前大多數時候,農村的場景基本都是麻將小酒熱炕頭。其實,這段時間很重要,不要荒廢掉。

可以學習一些適合自己的技術技能,在城市打工幾個月,也可以輕輕鬆鬆賺個幾萬塊錢。城市人口更喜歡體面的辦公室工作,

對相對辛苦,需要付出體力的專業技能工作並不喜歡,但這些工作對於天天跟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來說,太適合了,不一定有種地累

但收入卻是種地的好多倍,網上一直說3000塊錢你可以請到一群大學畢業生,但是絕對請不起這些技術工人,這也是這些工作為啥賺錢多的原因。

第四,近幾年互聯網延伸產業井噴式爆發,在閒暇時間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賺錢。比如在今日頭條上發表自己的原創文章,在西瓜視頻上

發表自己的原創視頻,都會收貨不少的金錢。平臺對三農原創作者相對別的領域更是大力支持的。只要用心來經營自己的賬號,除了原本的

收入來源,利用多餘的時間通過平臺可以多收穫一份工資。在平臺上,有很多作者已經收入超過了原有的經濟來源。

您怎麼看呢,這些都是切實可行的,只要你行動起來,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娟姐生活錄哦


其實我個人理解現在真正意義上的農民是還是靠傳統的農耕勞作獲取勞動價值的人,到現在望眼全國真的靠農耕勞作收入的人已經非常少了,大多還是老一輩!

隨著國家的新農村建設政策,很多人已經慢慢的來到了城鎮,農村的土地要不流轉出去,要不就親戚幫忙照顧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到就近的工廠打工。

隨著這幾年扶貧投入的加大,很多工廠已經辦到了村裡,這對農民來說是增加收入的又一途徑。

另外,隨著城裡人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又開始偏向傳統的農特產品,大棚蔬菜、反季節農產品越來我沒有傳統農家土產的味道,很農民在自家辦起了家庭作坊,效益也是很不錯的。

再者就是互聯網的發展,物流的發展,使得原來封閉的農村很外界有了更便捷的溝通,很多在農村的年親人做起農村電商,讓農村的產品能走出去,也大大的增加了農民收入。

還有就是鄉村旅遊的發展,以我閩北為例,很多城市周邊的村子做起了鄉村旅遊,一到週末很多城裡人就會來農村放鬆、帶孩子感受農村生活,很多農民辦起了農家樂,這又是一塊新收入。

其實農民增收的方式方法還有很多,特別是很多大城市裡待過的年輕人、大學生的,有很多都回老家發展,這也為農村注入了新活力,隨著各式各樣的農村產業發展,農民的收入也將越來越多元化!


閩居山人


怎樣提高農民的收入,其實我正在想這個問題,也想去做這個,也就是說經常說網絡語返鄉創業,其實沒有這麼簡單,很難的,比如今年回去老家四處走了一下,也到外摸了一下,農村的大部分農田山地已經沒有在種糧食全成了荒山,連本有一條路的都長出了刺草無法行走了,維有的就是村裡有點實力的人包下了一些土地搞種植,比如花早樹木,還全是平躺的,我在想都用平地來種值什麼竹子、什麼李,什麼藥材的。那這些平地還有什麼價值呢,如果你是種疏菜,種什麼花,可能有價值。還有就是烝諾不到位,就是開一個會,就開幹,沒有什麼時候可以給村民對現,聽說是有什麼補償,不過也可能幹不到長時間的,最多也是一兩年三五幾年的。至於怎能提高農民的收入,個人看,要麼做一個平臺,讓農民們各自發輝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賺到錢,不過這個投入資金可能大,沒有好好的測量也是廢的。第二是資金運作,現在的農村人基本上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存款。不過這個要精人的頭腦和懂金融經濟的。


找趣點


你好,我是甘肅尕海娃很高心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來說現在本身土地的土壤經過我們農民自己長時間耕種所使用的肥料而將土地土壤汙染了,我們新時代的農民因學會科學種田,科學管理,土地本身就是我們農民的財富,我們要像善待他人和自己一樣,善待我們的土地,我們農民不能捕風捉影盲目的去種植農作物


甘肅尕海娃


想要提高農民的收入,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管你是生產的是什麼農產品,一定要保證其品質優良,好產品永遠都不愁賣,更不會滯銷。

2.當下是互聯網時代,結合互聯網,利用網絡資源,宣傳自己的產品,吸引消費者,社交電商做起來,掙更多的錢。

3.有條件的,或者有基礎的,傳統電商平臺也可以做起來。

4.合作社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團隊合作,創收更好。

5.還可以有自己的副業,當下玩玩抖音直播,有才藝都可以展示出來,會有人給你大賞的。

6.你有了閒錢以後也可以學著去做投資。賺取一部分利息。

7.誰還有更好的辦法給我補充一下,謝謝。


靜寧蘋果哥王二小


學習,突然,創新。就拿種草莓來說吧,過去草莓都是在地裡種的,就像山芋一樣,兩邊是土溝,行走不便,採摘困難。現在不一樣了,是懸掛式的,通上自動化灌溉方式,整潔美觀。最大的突破是什麼?是消費者也可以去草莓棚裡也不會給草莓帶來毀壞,是能夠讓消費者直接從產地直接採購,是一種旅遊和美食的結合。所以,一成不變的生產理念要像人類進化一樣,去適應這個社會和世界!


民工小老三


農民在農村生活想提高收入,一定要懂得合理的利用空餘時間!小編我也是農村人,其實農民的空餘時間還是比較多的!就是農忙的時候把植物種下去之後啊,有一段時間是沒什麼活幹的!那麼這段時間呢可以利用起來!

比如可以學習幫忙做一些建築方面的活!如果農村的老鄉需要建房子,那麼就可以去幫老鄉乾點活,賺的外快!還有就是學會修理水電電器之類的,哪個老鄉的家裡的電短路了,或者是電視機壞了,都可以去幫忙修理,這樣也可以賺到一點!

還有就是目前的自媒體非常的發達,農民可以結合自媒體和三農這一塊發展,拍短視頻記錄農村生活和農民的日常工作,只要堅持的去拍視頻,這一塊也是非常好的方向!

再者就是可以在農村搞一點養殖,養蝦養雞養豬養魚,都是不錯的嘛!或是包一些地搞種植,只要勤快,在農村一樣可以賺到錢!在農村也是有一些小工可以做的,比如人家包地老闆,需要工人幫忙幹活,一天的工錢也是可觀的嘛!

總的來說,只要勤快,不管你在哪裡都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財富!


喜哥趕海


受疫情影響,現在很多農民朋友在家閒著,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那麼疫情過去如何才能提高農民收入呢?下面給大家分享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在農村,工資性收入超過生產經營收入,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不僅要依靠轉移就業,也要重視對本地企業的孵化;不僅要看到數字的光鮮,也要加強對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的監管;不僅依靠勞動力資源,更要注重勞動者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01

依託土地流轉,鼓勵和吸引企業投資。土地流轉集約化經營,改變過去農民死守幾畝地,一年到頭只能得溫飽的局面。以當地的土地、勞動力的資源,吸引和支持優秀的企業到農村辦廠興業,不僅使農民享受土地流轉帶來的經濟實惠,更可以解決當地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直接可以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

02

依託國家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新型農業主體。目前農村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國家鼓勵農村發展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專業種養殖大戶和龍頭企業,對他們給予信貸和財稅支持。這些新型農業主體的發展,將以前以土地種養殖為主業的農民,逐步轉變、過渡到以工資性收入為主。

比如,在一個茶葉合作社中,從茶葉的採摘開始,可以解決大量婦女閒置勞動力;在土地深耕、機械化運作方面,又可以使用當地青壯年勞動力;在晾曬過程中,村裡的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又完全可以勝任。

03

支持農民因地制宜,開展自我創新。根據當地條件,鼓勵農民因地制宜開展創新,有旅遊資源的,鼓勵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有水能、風能的,鼓勵小規模水力、風力發電;還有發展電商、光伏產業等等。對於回鄉創業或者自主創業的人員,給予政策和信貸支持。如此一來,農民就業範圍不斷擴大,工資性收入自然增加。

04

鼓勵和引導發展轉移就業。外出打工,以前一直是農民工資性收入的主要來源。當前,對於富餘勞動力充足,當地無法完全吸收的地方,轉移就業仍然是提高工資性收入的主要方式。所以,勞動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引導農民外出轉移就業,提高當地農民整體工資性收入。

05

重視技能培訓工作,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不但要提供可以工作的平臺,更要加強培訓,使勞動能力不但提高,在勞動質量上增加個體的勞動收入。在技能培訓中,一是發揮政府勞動就業培訓職能;二是鼓勵經營性企業的發展,例如當地的傳統手工技能培訓、專業技術培訓等等;三是促進企業的崗前培訓。

提高勞動者素質,對於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是明顯的,比如普通的大工,每天的工資不超過200元,而一個泥瓦匠的收入一般都在300以上。

06

加強勞動執法監管力度,保障合法工資。勞動者就業了,工資性收入也提高了,但是企業主無故、拖欠和剋扣勞動者工資,甚至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況,在前些年屢見不鮮。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必須要加強監管力度,這一點對於從事短暫、臨時性工作的農民尤為重要。一是要加強宣傳,提高農民自我保護意識,二是要對以身試法者嚴厲打擊。

特別提示







仁哥小農


在農村,工資性收入超過生產經營收入,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不僅要依靠轉移就業,也要重視對本地企業的孵化;不僅要看到數字的光鮮,也要加強對農民工工資違法行為的監管;不僅依靠勞動力資源,更要注重勞動者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提高農民的工資性收入,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工具/原料

勞動力 工廠 政策 法律

方法/步驟

1/6 分步閱讀

依託土地流轉,鼓勵和吸引企業投資。土地流轉集約化經營,改變過去農民死守幾畝地,一年到頭只能得溫飽的局面。以當地的土地、勞動力的資源,吸引和支持優秀的企業到農村辦廠興業,不僅使農民享受土地流轉帶來的經濟實惠,更可以解決當地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直接可以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

2/6

依託國家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新型農業主體。目前農村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國家鼓勵農村發展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專業種養殖大戶和龍頭企業,對他們給予信貸和財稅支持。這些新型農業主體的發展,將以前以土地種養殖為主業的農民,逐步轉變、過渡到以工資性收入為主。

比如,在一個茶葉合作社中,從茶葉的採摘開始,可以解決大量婦女閒置勞動力;在土地深耕、機械化運作方面,又可以使用當地青壯年勞動力;在晾曬過程中,村裡的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又完全可以勝任。

3/6

支持農民因地制宜,開展自我創新。根據當地條件,鼓勵農民因地制宜開展創新,有旅遊資源的,鼓勵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有水能、風能的,鼓勵小規模水力、風力發電;還有發展電商、光伏產業等等。對於回鄉創業或者自主創業的人員,給予政策和信貸支持。如此一來,農民就業範圍不斷擴大,工資性收入自然增加。

4/6

鼓勵和引導發展轉移就業。外出打工,以前一直是農民工資性收入的主要來源。當前,對於富餘勞動力充足,當地無法完全吸收的地方,轉移就業仍然是提高工資性收入的主要方式。所以,勞動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引導農民外出轉移就業,提高當地農民整體工資性收入。

5/6

重視技能培訓工作,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不但要提供可以工作的平臺,更要加強培訓,使勞動能力不但提高,在勞動質量上增加個體的勞動收入。在技能培訓中,一是發揮政府勞動就業培訓職能;二是鼓勵經營性企業的發展,例如當地的傳統手工技能培訓、專業技術培訓等等;三是促進企業的崗前培訓。

提高勞動者素質,對於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是明顯的,比如普通的大工,每天的工資不超過200元,而一個泥瓦匠的收入一般都在300以上。

6/6

加強勞動執法監管力度,保障合法工資。勞動者就業了,工資性收入也提高了,但是企業主無故、拖欠和剋扣勞動者工資,甚至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況,在前些年屢見不鮮。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必須要加強監管力度,這一點對於從事短暫、臨時性工作的農民尤為重要。一是要加強宣傳,提高農民自我保護意識,二是要對以身試法者嚴厲打擊。

注意事項


富川后生仔


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包括典型示範,促進產業升級、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等,關於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

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幾點分析

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幾點分析

要認真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突出農民增收主題,加快我區農業現代化建設。依託區域優勢,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板塊經濟,為農民增收打下產業基礎是前提;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生產條件,是產業發展的保障;著力構建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服務體系,是產業發展強勁動力。

1、典型示範,促進產業升級

按照"適應市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發揮資源優勢和農民群眾主觀能動性,以統籌城鄉經濟,深化農村改革為突破口,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穩一強二提

三,運用二三產帶一產" 的發展戰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跳出單純依託農業抓增收的侷限,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實施以農為本,以工帶農,以旅促農的良性機制。在後山區有一定農業產業基礎或已經形成規模特色農業的村,繼續扶持壯大特色產業,抓好"四園五帶六大品牌"建設。鼓勵農村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形成以一產為主、二三產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模式。在城中村以姜譚工業園、石鼓工業園、馬營工業園為依託,大力發展第二產業,加快個體工商、服務業發展。

2、加強重點項目建設,以項目帶動產業發展

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重點項目為載體,促進產業轉化提升,提高市場競爭力。一是抓好重點項目建設。抓好萬畝果品基地建設;抓好萬畝蔬菜基地建設;抓好萬頭生豬基地建設,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重視發展糧食生產,控固和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優化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全區糧食播種面積要保證在12萬畝,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2萬噸以上。二是整合項目資金。在特色產業發展中,堅持政府扶一點,農民拿一點,金融機構貸一點的扶持原則。逐步建立以農民為主、政府扶持、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體系,廣泛吸納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農村主導產業、特色產品開發。將支農資金、水利、扶貧開發、科技入戶、貼息貸款、農民培訓以及省、市下達我區的農業各項重點項目資金實行有效整合,力促產業又快又好發展。

3、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要不斷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切實抓好水庫和水利灌渠等基礎設施的維護建設,增強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首先,要抓好水利工程項目建設,在塬區和山區爭取建成一批新的水利工程,擴大有效灌溉面積,增加噴灌、微噴灌等節水灌溉面積。其次,要平整土地,培肥地力,擴大旱澇保收農田面積。再次,要加強農業機械化裝備,多方籌集資金,購置一批大型農業機械和可移動節水灌溉設施。

4、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堅持把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作為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龍頭企業,通過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打造一批在全市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大力推進龍頭企業進入產業園、工業基地集群發展。繼續落實各種支持扶持和優惠政策,解決龍頭企業融資難問題。認真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工作。積極爭取專項扶持資金,幫助和支持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規範內部管理,豐富合作內容,拓展服務功能,逐步做實做強,發揮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橋樑紐帶作用。

5、強化發展產業科技支撐體系

以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的開發為重點,構建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服務體系。加大對新產品、新技術、新信息、新管理理念的引進和應用步伐,為發展產業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加強科技入戶工程,堅持"調整、完善、鞏固、提高"的原則,以農技人員服務為帶動,以鎮(鄉)為主體、村為核心、戶為載體,幫助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增加收入。加速農業由主要追求數量向注重質量效益、由依靠勞動和資源投入為主向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素質提高的根本轉變。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制訂主導產品生產、加工、包裝、貯運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範,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全面推行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以節地、節水、節肥、節種、節能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為重點,逐步構建高效、生態、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6、規範農村土地承包流轉

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採取土地入股、租賃、抵押、技術承包和土地融資等多種辦法,積極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途徑,既使農民土地經營權"穩得住",也讓土地流轉市場逐步"活起來"。做好農村土地承包後續管理工作,並以此為契機,加大解決土地承包糾紛力度。結合農村審計工作,指導各村建立徵地補償費資金專帳,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徵地補償費的監督管理。

7、加強農資市場監管體系

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確保農資價格合理、質量放心。工商、質監、物價、農業等相關部門要協調配合加強對農資市場的整治工作,力爭使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穩定生產資料價格,降低生產成本,確保不出現因假劣農資造成農民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的事件,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環境條件。

8、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愛農、惠農、暖農政策,加大區級財政對農業的傾斜力度,做好特色產業扶持、基礎設施建設、農民技能提高、品牌培育、市場營銷、科技支撐等方面工作的引導。儘量減少硬性攤派或其他一些指令性計劃,給農民創造發展生產的寬鬆環境,通過宏觀指導和市場綜合信息服務來引導農民生產行為,讓農民真正成為增收的主體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