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理性邊界微信公眾號創建於2016年3月24號,如今已經陪伴大家走過快4個年頭。最初我們的LOGO(其實也不能算是LOGO吧,哈哈哈)用的是康德的頭像,當然本公眾號的名稱“理性邊界”其實也和康德的一本書有關——《純粹理性批判》。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出版於1781年,它是著名的三部曲之一。在康德看來,純粹經驗是基於經驗帶給人類的知識,但是實踐經驗不是基於經驗,而是“先驗”。它假設了人類的自由意志、上帝和道德。因此,康德試圖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這個讓你們眼熟的 “歪果仁”他就是康德,一位哲學家哦

300多年前,東普魯士柯尼斯堡有這麼一位怪咖,他生活中的每一項活動時間幾乎從未有過變化: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進餐和散步,就像機器那麼準。每天下午3點半,工作半天后,他會踱出家門,開始散步。鄰居們以此來校對時間,同時教堂鐘聲也會響起。餘下時間裡,他繼續讀書、寫作和準備第二天的講課,晚上9至10點間準時睡覺。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有一天,他在讀盧梭《愛彌兒》的時候入了迷,竟忘了散步,一時間,全小鎮的人都開始對錶。這位理性得近乎刻板的人就是伊曼努爾·康德,他恐怕是作息最規律的哲學家,以至於他生來就很少受到病魔的折磨,活了整整80歲,在哲學家裡面,算是非常長壽的了。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紀念康德誕生250年的硬幣。

康德早年是一位教授數學和物理的講師,主要精力集中在自然科學上。他提出宇宙是變化的,對當時人們篤信的“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他還最早提出了“星雲假說”,第一次用科學觀點回答了宇宙成因這一重大而又基本的科學問題。這些已經很了不起了,以至於很多理科屌絲男會以為康德是一位職業天文學家。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獵戶座星雲裡的原行星盤,印證了康德的星雲假說。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康德真是最硬核的宇


1781年時,康德已經57歲,擱現在早就退休享清福了,他硬是花了9年完成了哲學史上的三大鉅作——《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這三大批判,探討的是人類、世界和宇宙的終極問題,說康德是那個時代最接近真理的人一點也不為過。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答案是:“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宇宙中有一些知識是我們永遠也認識不到的。”對於唯物主義者來說,這真是令人絕望的“不可知論”,所以有人將康德列入懷疑論者。其實康德才是真正的科學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1788年出版的《純粹理性批判》。

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家鄉科尼斯堡走完了他的一生。墓碑上的墓誌銘這樣寫道:“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出自於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後一章。


也許康德的生活是平淡了些,但他在精神領域的生活卻是豐富至極,他是人類思想天空裡的一顆巨星。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康德故鄉柯尼斯堡,康德塑像。

我們非常欣賞康德的這種求實精神,以至於在創辦公眾號之初我們就採用這位偉大哲人的照片作為頭像,並沿用至今。如今理性邊界也要邁向新的一個臺階,往更優質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LOGO,打造自己的品牌,將更好、更優質、更有趣的科普知識帶給大家。


雖然換掉康德頭像頭像,我們依依不捨,但是不破則不立。我們決定邁出這艱難的一步,同時也感謝一直在關注和支持我們的朋友,共同見證這一刻!<strong>我們更希望你也能參與到我們的LOGO活動中,做一名實實在在的“見證人”。


<strong>目前我們設計了兩套方案,“問號人”和“石碑”,同時也希望向大家徵集更好的設計方案,也許你的設計就能被我們採用哦,成為我們的標誌。(當然還有豐富的禮物和酬勞給你呢)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問號人”,我們出生開始便是天生的“哲學家”,“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何方?”這種孩子式的發問——問的卻是哲學裡面最終極的三大問題。哲學就是愛智慧,哲學就是愛思考,古希臘著名哲人蘇格拉底一生都在發問,以至於得罪了別人,飲下了毒酒。正是這種發問精神,讓我們思考頭頂的璀璨星空以及自身何去何從,讓我們探究自身,探究宇宙,積累經驗,積累技術,發展科學,形成文明。


在這個過程中,思維活動和社會實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理性便是從這兩者之間發現出的主體事物。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說:“求知是人類的本性;人是理性動物;人的德性源於理性功能的卓越展示。”<strong>一個帶著滿是疑問的腦袋,漫步在理性的邊界上,這是怎樣的體驗呢?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問號人LOGO設計,你鐘意哪個呢?

另外的一個“石碑”LOGO就要來源於一步電影《2001太空漫遊》,1968年4月,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獲獎無數,是科幻片上的里程碑。電影裡面一塊黑色的石碑貫穿始終,它時不時“幫助”人類“進化”,它啟發猿人的“智能”讓其學會使用工具,擊退敵人。而百萬年後的2000年,人類擁有了較為發達的科技,以至於能夠在月球生存,完成太空旅行。而這塊神秘的黑石碑又出現了,並且似乎在向人類暗示什麼。"發現號"太空飛船載著2位飛行員,3位冬眠狀態的科學家和一個名叫"HAL9000"的高級人工智能系統,前往了黑色石碑的指向處。不料這個人工智能似乎“覺醒”了,企圖殺死所有人……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2001太空漫遊劇照。這塊黑石碑究竟代表著什麼呢?

從猿人手中的骨頭,到先進的宇宙飛船和人工智能,人類的工具是學越來越先進了,而這塊黑石碑一直貫穿其中,讓人類關鍵的時刻旁敲側擊。當人類完成一輪又一輪的“進化”時,最終是不是會被自己創造的工具反噬呢?


當凝視深淵之時,深淵也在凝視你,這塊黑石的石碑沒有任何色彩,就是那麼直接而赤裸裸地出現在哪裡,令人困惑和神往,它究竟是什麼呢?


理性邊界LOGO徵集活動,邀您一起參與

黑石碑LOGO設計,你鐘意哪個呢?由於石碑的線條過於簡單,不太好設計,只是粗略繪製了一下


你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


要求:理性冰冷、簡潔、扁平化、凸顯科學人文氣質(可重新設計,也可以在上述基礎上改進)


如果你的設計被採納,將會獲得我們的禮品哦,魯超親筆簽名的《鬼臉化學課·元素家族》一套以及部分酬金,歡迎來參加哦~~

你最鐘意的設計是什麼? (多選)
0人
0%
問號人-1
0人
0%
問號人-2
0人
0%
問號人-3
0人
0%
問號人-4
0人
0%
問號人-5
0人
0%
問號人-6
0人
0%
黑石碑-1
0人
0%
黑石碑-2
0人
0%
黑石碑-3
0人
0%
黑石碑-4
0人
0%
黑石碑-5
0人
0%
我有更好的設計!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