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政策幫扶印企復工渡難關

□本報記者 王勤 祝小霖

“硬核”政策帮扶印企复工渡难关

為解決供需不匹配難題,許多印企開啟了共享訂單、共享員工、共享生產線的“雲合作”模式,合力生產醫藥包裝。彭婧 攝

連日來,中央及各地陸續出臺復工復產政策,從安全、稅收等方面為中小企業保駕護航。抗擊疫情前期,近千家印刷包裝企業為緊急保障奮戰在生產第一線,在接下來這場復工復產戰“疫”中,面對外來務工人員難到崗、物資保障難就位、產品物流渠道難打通等難題,以及更為艱鉅的防疫保障問題,各地印刷企業如何化解,繼續保持戰“疫”成果,安全有序地推進生產?《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北京、安徽、浙江、廣東、江蘇等多地企業負責人及專家。

“復”得艱難 供需缺口較大

“消毒液倒是好解決,協會正在緊急籌措,分裝成小份免費發給當地印包企業,但口罩問題難解。”為解決當地印企復工後的防疫物資問題,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印刷包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梁孝克最近很發愁。

龍港原屬蒼南,如今撤鎮劃市,是海內外知名的“中國印刷城”,是全國印刷產業集群發展的典型代表,其所在地溫州是此次疫情重災區。“龍港已有31家印刷包裝企業復工,均為承印防疫宣傳品資料及醫衛防護用品包裝的生產企業。”梁孝克介紹,這些印企目前均是半開工狀態,僅運轉部分生產線,口罩暫時還夠用,一旦全面復工,缺口很大。

“北京醫藥包裝企業急需口罩,否則下週生產難以為繼”“山東求助,正在緊急印製教材,急需口罩支援”“黨報黨刊要保證印製工期,可是口罩已捉襟見肘”……復工後口罩稀缺,是當前行業的共性難題。以藥品包裝企業山東魯信天一印務有限公司為例,企業於1月24日緊急復工,即便採取輪崗制,每天至少150個口罩的用量,消耗極大。

“難上加難的還有員工緊缺問題。”廣東天元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劃部總監幸勇告訴記者,企業外來務工人員較多,因疫情員工難到崗,產能恢復緩慢。截至記者發稿,該廠的員工復工率還不到60%。

2月10日,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責任公司復工率僅40%,生產按平時的50%開展;2月12日,浙江固特熱熔膠有限公司復工率不到50%,僅本地員工到崗工作……在這場復工戰“疫”中,印包企業“復”得艱難。

據北京印刷協會秘書長張廷海介紹,截至2月12日14時,北京已有70家印刷企業復工復產。“由於當前防控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工企業在人員配備、生產任務安排、原材料採購、物資運輸等方面存在困難。”

既要有序復工,又要努力保證安全、隔絕病毒傳播,這道“雙選題”很難,卻是從政府到企業都必須面對、必須攻克的挑戰。

“救”得拼勁 內部防控須動腦

拿到青島西海岸新區區委工作人員送來的救急口罩,山東青島國彩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丁金德忍不住曬了個朋友圈:“感謝政府,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國彩正是青島“18+N”復工復產政策的受益者。

廣東省的製造業大市——佛山市,當地主管部門也在採取措施推進企業有序復工,並盡力幫企業爭取有限的防疫物資。佛山市委宣傳部四級主任科員勞燕貞介紹說,因毗鄰廣州、深圳等醫藥生產基地,當地雲集數千家大大小小的印刷企業,周邊地區抗疫所需的藥品、消毒液、口罩等用品的包裝盒多出自此處。為保障復工復產,他們迅速摸查,建立了印刷企業重點保障名單。

抗擊疫情期間,政府幫扶只能救急,企業更需開動腦筋自救。為降低採買口罩難度,山東魯信天一集採、分採兩手抓,發動員工分點購買、集中報銷。為避免復工後病毒傳播,浙江印刷集團有限公司實行封閉式管理,指定專人做好廠區重點區域消毒工作。為解決“進不來、出不去”物流不暢,河北智優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借船出海”,藉助下游麵粉廠的物流便利,車隊送出麵粉拉回印刷物料。為克服短期供貨需求大、員工不足、原料不足等供需不匹配難題,印刷企業開動腦筋,業內湧現出多家企業共享訂單、共享員工、共享生產線合力生產醫藥包裝的“雲合作”模式。

如何細化部署,落實復工風險評估、復工方案制定、職工返程服務管理、生產生活各類場所疫情防控管理?各級印刷協會紛紛出招“協助”。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緊急向行業公開《應對疫情中央及地方支持性政策彙編》,集納從中央到地方的保障政策,方便企業自用自取。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發布《企業復工疫情防控指導性文件》,給出企業防疫工作的建議及相關參考樣本。北京印刷協會、上海市印刷行業協會等彙編整理疫情防控須知,幫助企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就復工復產啟動階段出現的難題,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綠色印刷及VOCs治理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建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一方面協會要彙集企業所需推動政府儘快施策,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各顯其能。

“保”得貼心 企業吃下“定心丸”

在經歷春節延長假期、延遲復工後,印刷企業員工工資怎麼發?北京尚唐印刷包裝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寶安說道:“不能讓員工利益受損!一方面要按時給員工發工資,一方面還要對線上辦公的‘多面手’進行獎勵。”

目前,隨著中央和地方陸續打出的政策“組合拳”,一場扶持中小微企業的保衛戰已在全國打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程會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突襲之下,諸多中小企業遭遇短期困難,中央多項針對性政策陸續推出。全國9.8萬家印刷企業,中小企業居多,此次中央關於減稅降費、優惠信貸等政策對印包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渡過經營難關意義重大。

從目前各地出臺的政策看,減輕企業負擔、加大金融支持、穩定企業員工隊伍是主旋律。針對“減負”,民營企業聚集地江蘇蘇州,率先出臺“蘇惠十條”,即減免中小企業房租、稅費,延期交納稅款等。針對“穩崗”,北京對疫情期間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的中小微企業,根據崗位需要給予每人1000元技能提升培訓補貼。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北京新華印刷有限公司總經理蘭本立表示,疫情讓印刷企業招工難更加“雪上加霜”,北京幫助企業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的政策是大大的利好。

安徽新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杜萬全認為,戰“疫”將推動行業加快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進程,促進企業內生動力的提升。疫情期間,浙江大勝達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啟動智能工廠緊急復工,28位在崗員工,恢復70%的產能,截至2月11日,已生產測溫包裝7000套、消毒溼巾包裝70萬套、口罩包裝110萬套等。

此次疫情對大型印刷企業是一次升級“倒逼”,對中小企業則是生死存亡的考驗。尤其是那些賬面資金僅能維持1—2個月的小微企業,可謂“岌岌可危”。蘇州科斯伍德油墨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馬長茗對此建議,希望蘇州相關惠企政策儘早落地,在金融和財政方面幫扶更多的小微印刷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