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評定烈士與頒授勳章

曹保印

這幾天,網上流傳一份倡議書:“國家遭逢危難之際,醫護人員逆行奔赴,臨危受命,生死度外,傷亡皆為戰傷、陣亡。不應以工傷視之,傷者當照軍功撫卹,犧牲當以烈士待之!特此倡議,發自民心,請求附議者轉發。”倡議書署名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落款時間是2020年2月14日。

論評定烈士與頒授勳章

朱青生倡議書

第二天,人民網也發表評論《請授予殉職醫護人員烈士稱號!》,文章說:“他們(指醫護人員)的壯舉,完全符合《烈士褒揚條例》第八條的烈士評定標準,是純粹地為搶救公民生命犧牲的。因此,我們呼籲,給所有殉職的醫護人員一個應得的烈士稱號。”

看完這些,我不禁啞然:評殉職的醫護人員為“烈士”,還用得著倡議、呼籲?這不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嗎?

而且,按照《烈士褒揚條例》的既定程序,評定烈士縣級人民政府就可以:“申報烈士的,由死者生前所在工作單位、死者遺屬或者事件發生地的組織、公民向死者生前工作單位所在地、死者遺屬戶口所在地或者事件發生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供有關死者犧牲情節的材料,由收到材料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調查核實後提出評定烈士的報告,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核。”

再看烈士評定標準。《烈士褒揚條例》明確:“公民犧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評定為烈士:(二)搶險救災或者其他為了搶救、保護國家財產、集體財產、公民生命財產犧牲的。”殉職的醫護人員,不正是為了搶救、保護“公民生命財產”犧牲的嗎?

論評定烈士與頒授勳章

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殉職

至於“當照軍功撫卹”,《烈士褒揚條例》同樣寫得一清二楚:“現役軍人犧牲,預備役人員、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員因參戰、參加軍事演習和軍事訓練、執行軍事勤務犧牲應當評定烈士的,依照《軍人撫卹優待條例》的有關規定評定。”既然已經將抗擊疫情定為“戰時狀態”,那就當然符合條例規定。

實際上,殉職的醫護人員更應被評為“革命烈士”。《烈士褒揚條例》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批准為革命烈士:(五)為保衛或搶救人民生命、國家財產和集體財產壯烈犧牲的。”殉職的醫護人員當屬第五項情形無疑。


論評定烈士與頒授勳章

南京市中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組組長、副院長徐輝殉職

關於革命烈士的批准機關,層級也並不高:“因戰犧牲的,現役軍人是團級以上政治機關,其他人員是縣、市、市轄區人民政府;因公犧牲的,現役軍人是軍級以上政治機關,其他人員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至於撫卹,《烈士褒揚條例》規定:“革命烈士家屬的撫卹,按照作戰犧牲軍人家屬的有關撫卹規定辦理。”

所以,評定殉職的醫護人員為“烈士”、“革命烈士”,既不用倡議也不必呼籲,依法按例執行就行。可為什麼北京大學教授還要發出倡議,人民網還要發出呼籲,眾多網友還要製造輿情呢?顯然是因為殉職的醫護人員沒有及時獲此殊榮。這才真正需要反思。

與此同時,倒真有一個問題需要提出來:殉職的醫護人員、鍾南山、吹哨人李文亮是否應授予“國家最高榮譽”,其他所有參戰醫護人員是否應授予“國家榮譽”。個人認為,不僅應該而且必須。如果他們都沒資格獲此榮譽,還有誰包括遺屬配站在領獎臺上?

論評定烈士與頒授勳章

鍾南山院士

根據《國家功勳榮譽表彰條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為國家最高榮譽。國家勳章包括“共和國勳章”和“友誼勳章”,其中“共和國勳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共和國勳章”通過評授和普授兩種方式產生,特殊情況下可以由黨中央直接提出並按程序隨時授予。當前的抗擊疫情,不正是特殊情況嗎?

國家榮譽稱號授予“在經濟、社會、國防、外交、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領域各行業作出重大貢獻、享有崇高聲譽,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國家榮譽稱號的名稱一般冠以“人民”,如“人民英雄”、“人民衛士”、“人民科學家”、“人民藝術家”、“人民教育家”等,也可以使用其他名稱。具體名稱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決定授予時確定。

殉職的醫護人員、鍾南山、吹哨人李文亮都該是“人民衛士”。要知道,有的年輕的醫護人員因為感染殉職,竟導致全家滅門。這樣的人不能成為“人民衛士”,誰還有資格?至於為他們塑像立碑,我在前文有詳細表述,本文不贅言。

除了他們,所有被感染的醫護人員、包括志願者在內的一線防疫人員都應獲得相應的國家級榮譽稱號,所有參戰的醫護人員、一線防疫人員都應被頒授相應的榮譽勳章。凡獲得此兩項榮譽者,均應享受與軍人同等的特殊優待。與病毒生死較量,無異於與敵人生死較量,所有抗疫防疫之一線人員皆為“戰士”。

論評定烈士與頒授勳章

面對參戰的抗疫防疫之一線人員,與其喊空洞的口號,不如在確保他們各項物資與薪酬待遇的同時,及時給予他們應得的榮譽和榮譽背後的長期利益保障。如果各級各地政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還有什麼臉面要求他們“裸奔”、“逆行”?最後我必須要聲明的是:給予他們應有的榮譽,並非是將悲歌唱成喜歌,將冬天表述為春天,而是喚醒全社會對他們的尊重,落實全社會對他們的感恩。我們不是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嗎?請自今日始,自他們始。

論評定烈士與頒授勳章

作者曹保印

作者簡介:曹保印,著名品牌傳播與危機處理專家,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大數據與科技傳播專委會副秘書長,北京智信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中食品牌研究院(CFBI)院長、即刻國際董事長。曾任《新京報》首席評論員、傳媒研究院院長,CCTV、CETV、BTV、CRI、CNR等50多家權威媒體時事評論員,著有《全球化生存》《中國社會建設》《總有一條路:新京報十年傳奇》等60餘部作品,並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10多種國際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