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幼兒過程中容易出現哪些意外,如何預防?

然然媽咪育兒


您好!關於幼兒問題分很多種,簡單的介紹下吧。

第一:如果是剛出生的嬰兒,那講究比較多點

會出現紅屁屁(每天早晚都要清洗一遍,洗完要等屁股幹了再墊尿布)

注意寶寶脹氣不消化(如果有就多做做排氣操)……

第二如果是大點的寶寶,要注意氣溫(及時的添加減衣服)一旦感冒很麻煩的……



客家女郎


因為幼兒自主能動性提高了,如果剛會走路的話,他可以到家裡任何地方,而且對任何物品都好奇,大人又不能一直看著,所以最容易發生意外。如果父母和看護人員能夠提前認識到哪些因素會危急到寶寶安全,就可以做到防範於未然。下面給大家列舉幾類容易危急到寶寶安全的因素。

室內容易出現的意外。

  1. 從床上摔下來;

  2. 從樓梯上摔下來;

  3. 從窗臺上摔下來;

  4. 從窗戶上摔出去;

  5. 從自行車上摔下來;

  6. 從大型兒童玩具上摔下來;

  7. 學步車傾倒使孩子摔傷或夾傷;

  8. 小的陳列櫃傾倒砸傷寶寶;

  9. 在浴盆中打滑摔傷;

  10. 寶寶拿到藥瓶把藥吃進肚子裡;

  11. 用手去摳電插座;

  12. 手指卡在玩具或家庭用具的孔眼中;

  13. 把奶櫃上的檯燈拽下來砸到寶寶,更危險的是觸電;

  14. 把煤氣開關打開;

  15. 把工具箱打開拿著危險工具亂舞;

  16. 把水果刀、剪刀拿在手裡’

  17. 把桌布拽了下來,桌布上有熱水瓶或熱湯;

  18. 擰開了熱水器的開關;

  19. 擰開了裝有洗滌液、洗髮液、香水或化妝品的瓶子,並當飲料喝了;

  20. 用鐵製玩具或堅硬的東西砸電視的屏幕或者鏡子;

  21. 寶寶走到盛滿水的盆或桶前;

  22. 浴盆中的洗澡水沒有放掉,寶寶能夠把頭伸進去或會站到小凳子上試圖玩水;

  23. 打開沒有鎖的馬桶蓋;

  24. 把很燙的熨斗放到孩子能摸到的地方,孩子會站在小凳子上,通過拽連在熨斗上的電線把熨斗拽下來;

  25. 孩子會站在小凳子上擰自來水龍頭,恰好下水道口堵著,水溢滿水盆;

  26. 菸灰缸裡的菸蒂被寶寶吃到嘴裡;

  27. 家裡養了很多花草,但並沒有考慮是否有毒、有刺;

  28. 寵物並不總是對你的孩子有好,你也不能保證孩子不去招惹他;

  29. 抱著孩子喝熱茶、熱咖啡、熱水;

  30. 玩具上的零件,衣服上的紐扣被寶寶摳了下來,送到嘴裡;


  31. 糖豆、瓜子、花生等可能被寶寶塞到鼻孔中,也有可能會卡在寶寶的喉嚨中;

  32. 邊跑邊吃的寶寶,嘴裡的東西會卡在氣管裡;

  33. 寶寶自己吃果凍,媽媽喂寶寶吃果凍,都有可能會堵塞寶寶的呼吸道;

  34. 有硬度、有長度能放到嘴裡、鼻孔中、耳朵眼中的東西,被寶寶拿到,他就會真的把它放進去,如果拿著這樣的東西跑,可能會戳到眼睛,如筷子、牙刷、小木棒等;

  35. 幼兒不但喜歡水,更喜歡火,不要把火柴、打火機等放到寶寶能夠拿到的地方。

戶外容易出現的意外。

  1. 小河溝、小水坑;

  2. 別人的寵物遊樂場並不都是安全的;

  3. 道路上的危險;

  4. 用自行車帶寶寶,安裝結實的安全座椅、鏈條保護網,繫牢安全帶;

  5. 乘坐汽車,要坐在後排,安裝結實的安全座椅,繫牢安全帶;

  6. 從童車中摔下來;

  7. 打雷打閃時寶寶正在樹下玩耍。

如何避免意外的發生

當意外事故發生以後,人們常常哀嘆難以預料的天災人禍。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外都是可以避免和預防的。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或者看護人根本沒有想到會發生危險,而且還固執的想:不可能出現這種事。

新手父母沒有經驗,更沒有這樣的經歷,在這以前沒有人提醒過,更沒有人接到這樣的警告。父母並不會因為做了父母,就對意外事故有了敏銳的洞察力,自然而然的想知道如何預防意外,所以父母需要學習這方面知識。


以上就是如何預防幼兒在家玩耍時出現意外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都您。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歡迎關注、點贊,謝謝!


然然媽咪育兒


1⃣️碰傷

把可能碰傷孩子的傢俱邊緣包裹上,如圖所示

2⃣️燙傷

把熱水壺放在孩子碰觸不到的地方,熱飯熱菜也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偶爾讓孩子知道熱水很燙,不能碰。

3⃣️高處墜落

把危險的地方隔開,加固,告訴孩子不可以去

4⃣️電傷

養成隨時拔掉充電線的習慣。

插座要用防觸電的

孩子特別容易碰觸的插座改成蓋板

告訴孩子不可以碰



蜜桃太太愛居家


照顧幼兒最主要是防嗆奶,也是幼兒發生意外最多的就是嗆奶或者易物誤吸!

嗆奶,誤吸是當今幼兒意外死亡罪魁禍首。每年好多幼兒由於餵養不當,或發生嗆奶、易物吸入後處理不及時,方法不正確導致好多可愛的寶寶因窒息搶救無效失去生命。

寶寶生命非常脆弱,我們要好好呵護!要預防不幸發生呼籲大家要學會如何正確處理。

如果寶寶只是輕微咳嗽,沒有其它症狀,大人需要抱起寶寶,為寶寶用拍嗝的方法拍打後背,

幫助寶寶把奶水咳出,將寶寶放下時,保持右側躺。

  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困難,臉色發黑並伴有哭泣,則需要把寶寶面向下伏在大人腿上,讓寶寶身體微微向下傾斜,輕輕用力拍寶寶後背上兩個肩胛骨之間的位置,幫助寶寶排出嗆住的奶水,然後立刻送醫。

  如果已經心臟驟停就要立即行人工呼吸,心臟按壓,然後立刻送醫。

  如果寶寶經常性的出現嗆奶咳嗽,需要去醫院讓醫生幫忙排查是否有身體上的其它疾病,比如吸入性肺炎,先天性心臟病等。

祝所有的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小邱愛生活


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脫臼、感染一些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皰疹性咽頰炎等傳染病,還有,成人護理不當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大致有幾下幾種:

1.看護不當造成脫臼

寶寶剛學走路的時候,大人都會拉著寶寶的小手,假如寶寶重心不穩的話,再加上大人用力一拉,那麼就很容易造成孩子脫臼的,因為寶寶的骨關節還處於發育階段,可塑性比較強,所以大人要避免用力拉扯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脫臼,而且,有了一次脫臼,不當心的話,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脫臼發生。不過,小孩子脫臼及時發現的話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只要及時復位就好了。所以,在寶寶學走路時,你不能光拉著寶寶的小手,要適當拉住點衣服,這樣可以防止意外發生。

2.感染傳染病

春秋季是傳染病高發的時期,一般來說,儘可能地讓寶寶到人少一點空氣流通好一點的地方去玩,避免孩子扎堆玩,譬如:一些密閉的遊樂空間,裡面的活動空間小,人流密集,設施設備消毒不到位,萬一有一個孩子重感冒,大家在一起玩很容易被感染到。還有一個就是要做好個人衛生,不管是寶寶還是照看他的大人,都要注意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不撿地上的東西吃和玩,經常洗手,家裡要保證每天開窗通風,這樣能有效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3.粗心大意造成傷害

另外,有的寶寶是和寶爸寶媽一起睡的,那麼睡覺時要注意寶寶半夜翻身,所以,床底下要有地墊,以免寶寶不小心滾下床。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寶寶吃奶的時候,寶媽要當心睡著,以免寶媽的身體壓著孩子的鼻孔,引起孩子窒息。

我是佳期有遇 歡迎互動留言


佳期有遇


你好,我是智伴媽媽。

照顧嬰幼兒過程中容易發生的意外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嬰幼兒在生長過程中好奇心特別強,他是用嘴巴來認識這個世界的。手裡不管拿到任何物體,首先就往嘴裡送。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避免異物進入口腔導致窒息。

所以在照看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檢查的周邊有沒有小的東西可以放進嘴裡。比如玩具的螺絲帽,玻璃球,果凍布丁,口紅等。

第二,尖銳的物體。不要讓孩子接觸比較尖銳的物體,鉛筆,眉筆,剪刀等,以免孩子刺傷口腔和麵部。

第三,嬰幼兒在七個月以前,手的精細動作還沒有健全,所以睡覺時,寶媽一定要注意不要讓被子捂到孩子的鼻子,特別是母乳餵養吃夜奶的時,寶媽容易一邊睡一邊喂,衣服或是乳房容易堵住嬰兒的鼻子,這就增加了窒息的危險。建議三個月以後斷夜奶,既保證了寶媽的睡眠,也保證了嬰幼兒的睡眠,這樣嬰幼兒會發育的更好。

孩子的事無小事。作為寶媽需要格外用心,祝寶寶健康成長


智伴麻麻


有關數據顯示,兒童的意外傷害70%發生在家裡。異物窒息、燙傷、溺水等

一方面是很多家長缺乏監護意識。現在的年輕父母大多是“80後”,甚至是“90後”,大部分又是獨生子女,即使做了父母,可能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加上又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照顧孩子更是毫無經驗;而如果由家裡的老人來帶孩子,雖然他們的經驗稍微豐富一些,但因為其護理觀念老舊,加上反應過慢,也可能無意中讓孩子受到一些傷害。

更主要的是另一方面,面對意外,很多家長不會急救,或僅憑經驗、感覺對孩子施救,往往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甚至會加重孩子的傷害,後悔已經晚了。記得有一次,一位媽媽剛剛給暖壺灌完開水,順手就把暖壺放在五斗櫥上了,心想五斗櫥這麼高,孩子才剛滿1歲,絕對夠不著。沒想到剛剛離開幾步遠,就聽“嗵”的一聲,孩子立即哇哇大哭起來,怎麼回事兒?孩子的媽媽跑過來一看,暖壺掉地上了,開水澆了孩子全身。暖壺擱那麼高,怎麼掉的?答案就是五斗櫥上面鋪的檯布。孩子一揪檯布,暖壺就從上面掉下來了。不要小看臺布,我還碰到過有的孩子扯檯布把放在上面的刀子、剪子扯下來,結果把臉劃傷了,或是把腦袋紮了。問家長們的時候,他們都說萬萬沒想到。所以,我建議有孩子的家庭就別鋪檯布了,以防萬一。

更多細節需要注意

比如,給窗戶加裝護欄,有沒有必要?如果家裡有小孩,無論住在幾層,窗戶、陽臺等都應該安裝護欄,不只為了防盜,更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從幾層甚至幾十層的高樓掉下去的事情,那真是凶多吉少。另外,安裝防護欄不是簡簡單單安裝好就可以了,有很多細節上的講究。比如,護欄要麼是封閉式的,要麼高度不能低於1.1米,否則孩子很容易爬過去;護欄欄杆的間距不能大於11釐米,否則孩子很容易鑽過去;還有,護欄必須是縱向的,要是橫向的,不就等於給小孩安裝了一個梯子嗎?

對於專門的兒童活動場所,如幼兒園等,建議地面最好用木板,並鋪上地毯,所有傢俱都做成圓角。孩子摔在水泥地上肯定比摔在鋪有地毯的木板地上要嚴重;而圓角和尖角的傢俱,肯定是圓角對孩子來說更安全些。

這些常識是保障孩子安全的基本保障,誰能說不重要?否則,孩子很容易處於危險當中,作為家長,應該格外警惕。從孩子一出生,很多家長就想著如何注重孩子營養、早期教育等問題,但比起這些來,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更應該放在第一位。

不能亂給孩子喂東西吃

逢年過節,也是急救中心最忙的時候,一家人難得聚在一塊兒,平時不喝酒的人一高興也會多喝幾杯。孩子更是得到全家人的關注,奶奶抱抱,爺爺親親,叔叔哄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往往就是在這個時候,“隱藏”的危險就來了!

2014年春節,有條消息在微博上被網友瘋轉:一個2歲半的小娃娃被親戚餵了一顆開心果,結果開心果就進入了氣管,孩子立馬呼吸不暢,臉憋得青紫,家裡人嚇壞了,趕緊送醫院。儘管接受了氣管切開搶救,但孩子還是沒有被搶救過來。

很多人都斥責那個親戚說他手賤,但大家仔細想一想,在這之前,又有多少人知道不能亂給孩子喂東西吃呢?又有多少人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呢?如果那一大家子人裡面,有一個人會海姆立克急救法,並能及時實施,或許開心果就不至於要了孩子的命。

抽樣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佔0-14歲兒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吸入異物又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人群為0-4歲的孩子。

為什麼孩子的氣管如此容易進異物

原因在於喉嚨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

咽喉是人體“氣道”和“食道”並行的地方。所謂“氣道”,就是吸入與呼出氣體的通道,也就是氣管,只供氣體通過,容不得任何其他液體、固體物質進入;而“食道”則是吞嚥食物的必經之路,也就是食管,同樣,氣體也不應進入,如果較多的氣體進入食管,可能會導致腹痛、腹脹等症狀。

異物進入氣道後,孩子會出現一些有特徵性的症狀,家長要能馬上識別出來,以便迅速進行急救。如果進入氣道的異物較大,把氣道完全阻塞,就是說氣道里面完全堵嚴了,機體不能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孩子馬上會出現“三不”症狀:不能咳嗽、不能呼吸、不能發聲。接著會出現呼吸困難,面色青紫,煩躁不安,大腦就會嚴重缺氧,意識喪失,心跳也很快隨之就停止了,情況非常緊急。

如果異物較小,進入氣道後,孩子會馬上出現劇烈嗆咳、吸氣性呼吸困難等,異物也可能因劇烈咳嗽或由肺內的氣體從氣道被衝擊出來,也可能衝擊不出來,甚至越堵越厲害,導致孩子呼吸停止,繼而心跳停止。

如果異物已經進入一側氣道(多見於右側),孩子會出現咳嗽、喘鳴,之後還可能引發肺部炎症。如果誤入氣道的異物含有脂肪酸,如花生米、杏仁等,則氣道炎症會較明顯,孩子會咳嗽、咳痰;如果誤入氣道的是小紐扣、小彈珠等較小的異物,剛開始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數週或數月後,孩子會反覆發熱、咳嗽、咳痰,出現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等病症。對於反覆不愈的支氣管炎、肺炎,父母要特別注意,應儘快帶孩子去醫院。

氣道異物,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我個人看來,從危險程度上講,氣道異物梗阻導致的氣道完全阻塞是僅次於心臟驟停的急症之一,所以要分秒必爭,及時施救。怎麼救?國際上通用的氣道異物排除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是一位美國的外科大夫。20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的意外死亡中,氣道異物窒息排在第6位,這讓他感到很震驚。當時美國的醫生在急救時多采取拍打背部的方法,認為這樣能夠把異物拍出來,或者用手指直接伸到患者咽喉裡去摳,結果越弄越深,效果並不好。

鑑於此,經過長期摸索,海姆立克發明了“腹部衝擊法”。1975年10月,美國醫學會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急救方法,並在報刊電視等媒體廣為宣傳推薦,到1979年,短短4年時間裡,美國就有3000多人因這種方法被搶救成功。到目前為止,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多萬人的性命。《世界名人錄》稱海姆立克教授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芮芮媽育兒


首先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一個二胎寶媽。這樣的問題也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所以我就大概介紹下可能出現的情況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從小孩出生開始就像是升級打怪的過程,寶寶剛出生就是怕嗆奶。怕黃疸,怕拉肚子。所以一些急救常識必須要學會。

第二。孩子慢慢長大等到會抓東西的時候就怕孩子抓住一些小東西吃到嘴裡。我寶寶最喜歡就是吃紙了,一丁點紙都能看到。所以帶孩子要小心要一心一意。可不能分一點心。

第三等到孩子會爬的時候那就更要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了。這個時候他有好奇心能碰的不能碰的他都想去摸摸。所以插座啊電線啊可得注意啊還有一些小東西,更要注意。怕摸怕碰怕吃嘴裡。

第四就是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由稀到稠。小孩子吃東西最怕卡住。所以吃上面千萬要注意。

第五就是孩子剛會挪還不會走的時候也要操心。怕孩子摔住頭了。

這是一歲之前的。要說起孩子注意的事情還有很多。最重要的無非兩點:1吃到嘴裡的東西2拿到手裡的東西。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打字好累[捂臉][捂臉][捂臉][捂臉]

我是一個二胎寶媽關注我,我們一起科學育兒



晟晟媽咪


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幼兒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人們沒有事先估計到或難以預料的偶發事件對幼兒造成的傷害。對幼兒園發生的意外傷害事件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事故發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種:

1、幼兒體質差,體能弱而造成的傷害。幼兒由於年齡小,體質和體能發展不理想,在活動時往往把握不好平衡,身體重心不穩,動作不協調,反應慢,不靈活,相撞時躲閃能力差,加之成人對幼兒的過度保護,過分替代,沒有給他們提供更多的鍛鍊機 會,甚至剝奪了幼兒實踐、學習自我保護的機會,因此,意外傷害事件就很難避免。

2、幼兒不良行為造成的傷害。目前,很多父母只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往往忽視孩子生活習慣和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這就造成有些幼兒任性、執拗,集體意識差,謙讓、友善不夠,在遊戲和戶外活動時,規則、秩序的概念較為淡薄,玩興大發時,容易一擁而上,發生爭搶、擁擠等現象,這些不良的生活。行為習慣正是發生意外事故的隱患。

3、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不足造成的傷害。我國傳統的兒童保教觀是“保護”、“養育”,兒童在成人的全方位保護下成長起來,他們在意外事故中,表現出不知所措,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的意識、經驗和能力,從而導致了意外傷害事故的頻頻發生。

因此,針對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我們要積極採取預防措施:

1.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告訴幼兒什麼是危險,並讓他們知道它有什麼後果。如隨時提醒幼兒在玩耍時要相互謙讓、團結協作。還要結合實際,如告訴幼兒上下樓梯要小心謹慎,一手扶著扶手,千萬不能擁擠,更不能推鬧。午睡時不能把手、頭,甚至身體扒在床外,千萬不能讓上鋪的幼兒站在床上穿脫衣服,洗手與喝水時避免將水灑在地磚上,避免地面打滑而意外摔倒。

2.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平時多與孩子交談,開展一些預想。如萬一摔跤怎麼辦?讓孩子知道摔跤時手不要撐地,身體要順勢在地上打個滾。萬一遇到火災時溼巾捂住口鼻,沿牆貓身迅速撤離現場,萬一迷路時,站原地不動,不跟陌生人走,知道家裡電話號碼等。家長要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切實開展安全教育活動。

3.消除隱患。我們要及時報修損壞的玩具、桌椅。讓幼兒遠離火源、電源,並用膠布封死不用的電源插孔,在靠近窗戶的地方,不放置桌子、椅子、床鋪等,以免幼兒攀爬掉出窗外。家長在家也要查找家庭中的不安全因素,特別是住街面房的孩子,不能讓幼兒隨意外出玩,一定要在大人陪伴下外出。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正確合理的管理,加強家園溝通,我們深信一定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皮皮媽育兒經


照顧幼兒的過程中,意外時時有,讓人防不勝防。

當然有些意外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說門縫,可以用門縫罩,邊邊角角,可以用軟包,插座可以用防插孔,地面可以用防滑的,手機充電線用完後拔下來,洗手間盆裡的水用完就倒掉,刀具、熱水瓶等一些危險物品放在不能碰觸的地方等等。能避免的危險,儘量避免。

但是有時候,是讓人防不勝防的,等你稍微不注意,他就開啟了淘氣模式,這邊把飯弄撒了,正在打掃呢,那邊他就把水杯給砸了,上個廁所呢,還得提防著,心想垃圾桶都倒了嗎,他不會全都給翻出來了吧,睡個覺也不安生,一沒注意,孩子就睡邊上去了,眼看就要吊床了,這些事情,都是不可預料的。

因為孩子的好動性,遠遠超乎你的想象,他吃了那麼些東西,就得拼命的消耗掉啊。所以,生兒容易,養兒難,做父母的,就只能聽之任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