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上的改變和行動上的改變,差的到底是什麼?

東東先森兒


觀念上的轉變與行動上的轉變,差的是什麼?

差的是洞察力、思維的精進。

觀念上的轉變是指思維模式的改變,你是在用理性思維還是非理性思維做事?大腦是高耗能器官,所以慣性大腦也是會拒絕高耗能的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坐一天的圖書館會比運動一天感覺更加飢餓。這是為什麼我們改不掉一個習慣,學習新習慣的原因。學會動用理性思維思考,鍛鍊洞察力以及敏銳力,多抬頭思考不要只低頭做事。

行為上的轉變一部分基於思維模式的變動,大腦支配四肢做出的行動;一部分也在於過程中無意識的做出某些行為,無意識也是慣性思維,或者周圍氛圍影響下的衝動行為,而並非是經歷過認真思考。

“自我迭代”是自我精進,尤其思維的精進,思維支配行動,好的思維決定好的行動,好的習慣!


淺春之下


問題關鍵詞:觀念,行動,改變,差別。

觀念上的改變到行動上的轉變之間差的東西有很多,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讀書學習中國近代政治歷史時,毛主席對實踐曾這樣說:“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就是從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自己總結方法,形成觀念上面的轉變,再投身實踐,如此反覆,不斷提升自己,向前邁進。

所以當我們形成觀念上的轉變的時候,首先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個觀念正確嗎?我該如何用它指導我的人生?這樣做後,自己內心期望的目標是什麼?首先我們要保證自己的這個觀念是正確的,自己都不願意相信的觀念還怎麼付諸實踐。觀念思想上的正確性確定之後,我們就該思考如何把這種觀念付諸行動,具體措施是什麼?再好的思想,沒有可實施的計劃方案,也只是空中樓閣。最後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期望,即我這樣做後可以獲得什麼?雖然我們最後獲得的可能和我們想象的有差距,但一定要先想,給自己畫一個蛋糕,這樣才有動力。

先有好的觀念,再去實踐,就已經邁出很大的一步了。剩下的就是堅持,靈活。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在前行的道路中,我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三分鐘的熱度,那再簡單的事情我們也不可能成功,更何況那些大事?

堅持不是全部,不是所有,但如果不堅持,一定就是零。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甚至辜負自己的心血。

堅持不是盲目的,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根據實際情況,將自己的行動方案進行調整,靈活處理。不懂得變通的人,可能也會走到終點,但他一定繞了一大圈。

從觀念到行動上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付出,強化才會有所得到。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堅持做一件事,持續21天以上就會成為習慣;堅持90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這就是說,同一個動作或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者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的行為和想法。

可見,如果你有好的觀念和想法後,一定要堅持下去,只有這樣才能改變自己。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用一個小的觀念改變一個習慣,用一個個習慣改變性格,你的命運也會隨之而不凡。


南木宸k


這個問題的提法可作兩種理解。一,觀念改的改變和行動的改變那個更差一點?二,僅僅行動改變而觀念不改變少了點什麼?第一種理解無疑觀念改變更好。重點看第二種理解。行動的改變有各種形式的所謂改變:有新瓶裝舊酒型的改變;有稍作改良型改變;有顛覆式改變,即從根本上沒變。觀念的改變才能導致根本性的改變。比如任正非的管理方式與很多企業家的管理方式就有很多顛履式改變。諸如任正非僅持有極少的股份;員工以貢獻價值多少作為獲得收入的依據;紅軍蘭軍式的批判,任正非就歡迎批判;員工應該用屁股對著老闆,把心思用在客戶身上等等。較之中國大多數管理觀念均可稱得上觀念上的改變。在這些觀念下管理行為的改變直接導致了華為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若不改變觀念,今天這種管理方式,明天那種管理方式,看似在求變,實則沒改變什麼,只是形式變了,實質未變。

觀念的改變是最困難的改變,甚至是痛苦的。唯其難,不僅在於個人學習思考之難,更在於利益的取捨調整。有不少事情我們自己也知道如果那樣做會更好,但就是難下這個決心。但如果不從觀念上作出改變就很難作出根本的改變,除非逼到非改不可的境地。人總是不捨舒適區,人性使然也。


平常6801


觀念是思考的過程,行動是執行的過程,改變是結果。這裡存在的差異用王陽明的最能解釋——知行合一。起心動念是開始,行動是過程,這是相輔相成的組合。瞭解王陽明的心學的知道,王陽明為什麼能成為千古完人就是他用了半生的時間悟道,之後又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所以對他的評價認可是千古完人。所以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山高我為峰gg


差的就是行動[捂臉]

具體說是 情緒-意願-行動

當某一天我們被一件事情所激發,情緒上便開始有了改變,改變的狀況大小根據自身感覺而定,如果有非常強烈的情緒波動,促使你有了很強的意願想要去行動。

一個人是否去行動,意願度優先,如果你的意願度不夠,瞻前顧後,你就會患得患失,行動便會一拖再拖。


一起了解醫護人


這個世紀最偉大的發現就是,一個人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態度來改變生活。The greatest discovery of my generation is that a human being can alter his life by altering his attitudes.



水木清華76318705


思想引領行為,觀念決定行動,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觀念和行動往往不能同步,這才是我們最需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無論集體還是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觀念落後,行動就沒有明確的方向,也就談不上會取得什麼效果;觀念先進,而遲遲不能付諸行動,那也只能是誇誇其談,說起來海闊天空,做起來銷聲匿跡,讓人貽笑大方。只有觀念和行動同步,執行力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從而取得達到如期的目標,甚至意想不到的收穫。就像我們這次全民防疫,有些人對疫情的認識不足,認為不必要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因此,給我們的防控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有些人雖然認識到了疫情的重要性,但嫌戴口戴麻煩,勤洗手記不住,不出門憋得慌,同樣也給我們的防控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只有即認識到了疫情的重要性,又能按專家和組織的提醒做好各方面的防疫常識,才能使我們的防控工作更快更好更順利的進行,從而使我們的武漢保衛戰和湖北保衛戰提前取得全面勝利。


閒看人來人往


觀念 是指思想觀 一個人思想觀好 可能各方面 價值觀 也體現的特別好 世界觀正確 既然三觀正 這個人應該是 真誠 誠信 值得信賴的人 行動的改變 是指 做一件事情 我們立刻馬上 行動力 執行力 這兩者差的是 兩種不同 概念[玫瑰]



可愛的寶寶519


生活中可以有很多興趣,和愛好。但是這並不能成為質的改變。在於你目標的驅動下,把學到的立即付諸實踐。

觀念變了,行動沒變的,就是你身邊那些跟你講大道理,自己啥成績都沒有的那些人。

而觀念變了,積極付諸行動去驗證,那些就是你身邊的成功人士。



舒東衍恩堂


觀念上的改變是行動上改變的先導!

首先你得從觀念上進行改變,用你最新的觀念去改變你的行動!

你的問題和你的答案其實在同一句話裡面!

當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了答案!答案就是: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