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恆星的生命歷程

我是吟風者,歡迎您關注我。

最開始的恆星一般就是一個氣團構成,組成這個氣團的大部分物質是例如氫氣和氦氣這些在元素週期表上特別靠前的氣體以及他們的同位素構成。隨著這個氣團越聚越多越來越大,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它們捱得也越來越緊實,其中心的溫度也越來越高。這時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由於這個氣團中心的原子挨著得特別緊實,以至於他們的原子核都相互發生了融合,在這個融合過程中形成了新的物質,並且散發大量的熱量以及電磁波輻射能量體。這個融合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核聚變,一顆恆星便誕生了。這是恆星的幼年期。

簡述恆星的生命歷程

由於恆星內部發生著劇烈的核聚變,能量積聚急需外放。這時的恆星就像是個高壓鍋,內部壓力特別大有外擴的趨勢。但是又由於有萬有引力的作用恆星又有向內收的傾向。這時的兩個力一個向外,一個向內。雙方你來我往,慢慢地這兩個力就會趨於平衡,這時的恆星就是穩定器,就像是睡在搖籃裡的嬰兒一樣安靜。這時恆星的中年期。

簡述恆星的生命歷程

既然講到這裡了,我就把為啥恆星的質量越大,恆星的壽命反而越短的問題給大家簡單地講清楚吧。咱們上面說了,恆星的穩定是動態的穩定,是萬有引力和內部核聚變產生能量的平衡。那麼一顆恆星的質量越大它的萬有引力也就越大,萬有引力越大那麼跟它相平衡的內部核聚變的能量需求也就越大,這就是說需要的“燃料”越多。也就是說,恆星的質量越大它就燃燒得越快,燃燒得越快它的生命也就越是短暫。你看明白了嗎?

但是不管是短命的質量大的恆星,還是長壽的質量較小的恆星,它們最終的歸宿都是死亡,然後塌陷。原理也很簡單,當恆星的“燃料”燒完後核聚變也就停止了,這時萬有引力卻依然存在,萬有引力會使得這個垂垂老矣的恆星越來越快地龜縮塌陷下去,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因為質量與萬有引力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體積越小質量不變的情況下,萬有引力越大。引力越大,恆星塌陷的速度越快。

簡述恆星的生命歷程

那麼恆星的最終歸宿是什麼呢?null(咱們這是簡單講啊,什麼紅矮星白矮星啥的只是一個過渡狀態,並不是最終歸宿)中子星,就是這顆星球由中子構成,大家知道原子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其中質子和電子帶相反的電荷,如果質子和電子結合就會變成中子。中子星的來源就是,由於強大的引力作用把電子也壓回了原子核中,所以它和質子結合變成了中子,所以這個星球上的物質都是由中子構成,叫作中子星。

簡述恆星的生命歷程

黑洞是更近一步的中子星,由於它的引力比中子星更大使得連光都逃不出去,便形成了黑洞。中子星和黑洞形成不同在於,在它們之前的恆星質量,質量大的形成黑洞,小的形成中子星。(這個過程挺複雜,咱就不說了)。好了,恆星的生命簡史咱就不說了。

礙於水平有限,如有錯的地方希望大家留言指正。也歡迎大家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