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村婦聯主席的戰“疫”日常:天剛亮她走上街頭為村民買物資

一名村婦聯主席的戰“疫”日常:天剛亮她走上街頭為村民買物資

天剛亮,六橫的大街上格外安靜。滾龍岙村婦聯主席王穎和單位同事卻早早地走上街頭,為居家醫學觀察對象購買必要的生活用品。

麵包、毛巾、奶粉、蔬菜……王穎對著手中的清單一一清點,生怕漏了些什麼。

拿起商品拍照、信息發送,很快微信的那一頭有了回覆:“就是這個牌子的,我們家寶寶平時就吃這個牌子的奶粉,謝謝王姐。”在確定是對方需要的牌子後,王穎這才放心地將奶粉放入購物車內。

經過一輪採購後,王穎返回滾龍岙村開始走訪工作。

“劉飛,你看看,東西可對,可齊了?”王穎來到村民劉飛的家中,將將採購的物品放在院子裡。“王姐!又辛苦你們了!”拿起袋子,劉飛連連感謝。

滾龍岙村長大的劉飛早年外嫁到湖北,1月22日對疫情並不知情的她帶著丈夫和孩子返回六橫探望老父親,後主動接受居家隔離。

“本來打算初三就回湖北的,沒想到需要隔離觀察,結果寶寶的奶粉不夠吃了。”劉飛無奈地說道,不過她並不感到委屈:“不想給家鄉村民添麻煩,隔離觀察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而且村裡的幹部很負責,隔離後,只要我們有需要的,都會及時給我們買來。”

滾龍岙村人口不多,卻不乏有從外市、外省返鄉探親的人,為避免疫情擴散,排摸信息、宣傳知識、走訪聯繫居家觀察人員是王穎每日必做的“要事”。隨著疫情進一步嚴重,市外人員都納入了居家觀察對象,王穎的任務一下子加重了,根據前一日的排摸情況,每一名居家觀察對象王穎都要做到心裡有數,詢問當日身體情況、記錄體溫數據。“人多的時候,一個上午要走40多戶。雖然很累,但是大家都很配合村裡工作。看到觀察對象一個個陸續解除隔離,健健康康地出門,心裡很高興。”王穎淡然一笑。

一個上午的走訪結束,王穎並沒有趕著回家,而是獨自一人去了村口。返工潮到來,為了第一時間掌握村裡外來人口的流入情況,每天都有工作人員和自願加入的村民守在村口,記錄外來車輛和外來人口情況。

確認完後,王穎急忙趕回家中吃上了午飯。緊接著,她和幾名黨員、東海漁嫂開始宣傳工作。滾龍岙村共有300多戶人家,將防疫相關的宣傳資料分發到村民手中,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是王穎必做的工作。碰到不識字的村民或老人,王穎和工作人員們會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讀宣傳資料,告訴他們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以及如何做好防疫措施,確保宣傳到位、宣傳有效。

此外,王穎還會去往日村民喜歡集聚的點走走,若是看到有個別村民在家耐不住,她會將當前的疫情形式告知大家,努力勸散村民。

“其實我能做的並不多,就是想多做宣傳,確保戶戶知曉、人人知道。”忙碌一天的王穎一臉疲憊,但她的眼神中滿是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