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濰坊的肉火燒,還是朝天鍋,雞鴨?

三生石故人


要說最喜歡的,還是濰坊的肉火燒。

當早餐,再合適不過了,早上起來,去火燒攤,買兩個剛出爐的肉火燒,外酥裡嫩,咬一個小口,馬上就能聞到濃濃的肉香味。簡直無法抵擋。再來一碗豆漿或者胡辣湯,那簡直絕了。這是我從小到大吃的最好吃的早飯了。


朝天鍋,個人覺得當午飯比較合適,一般都市卷肉吃的,熱量高,還有骨頭湯,熱量也很高。我一般都是中午偶爾會吃朝天鍋,因為很方便啊,即使買了帶走,也能保證口感味道沒有太大的差別。

濰坊的和樂,說真的,我沒有吃過,也不知道什麼味道,不過見別人買的,像是米線的樣子。我本來就不怎麼喜歡吃米線類的東西。有時候很想嘗一下,但又怕不好吃,就從來沒買過。


大魚和花姐的生活記錄


肉火燒、和樂、朝天鍋都咱們本地的民間小吃,每個人口味不同喜好也會不同。

本人是這三樣都很喜歡,平常也是很常吃!在安丘還有一家老字號瓤子火燒也很好吃。





芋頭資訊


最經典的早點搭配,剛出爐的肉火燒,就著一碗雞湯豆腐腦,尤其在冬天早上,暖暖的早點;朝天鍋一鍋中以各種豬雜為主,將各種豬雜卷在單餅中,也可在單餅中捲上土豆絲雞蛋等素菜,由於底湯比較油膩,一般都撒蔥花和香菜,配著一碟鹹菜疙瘩,吃著捲餅喝著湯,就著鹹菜絲,很美味的午餐;雞鴨和樂是麵條澆上雞鴨湯,在麵條上放上配菜,簡單的一餐。


蝸牛167507507


那就是大濰坊的肉火燒了,尤其是城隍廟的肉火燒 很出名的,並且城隍廟的肉火燒歷史久遠,色香味俱全,酥香可口。而且他的歷史也是非常的久遠,他是在清朝乾隆時期,那是老百姓的莊家年年受災。當時擔任濰縣知縣的鄭板橋看著慘狀 決定開倉放糧,帶領著老百姓們積極抗災,慢慢的老百姓的生活步入正軌,當初只是把面用木槓子壓面,把面和硬,還沒有肉火燒只是面火燒。

到清末民初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才慢慢提升上來,將肉裹入火燒之中,才有了肉火燒。但城隍廟的肉火燒分為五個過程煎、烙、烤、烘、蒸這五步程序。整個過程十分鐘之內完成,時間不能過短,過短熟不了,時間過長也不好,容易幹。吃一口肉火燒配一口小菜喝一口豆腐腦人間美味!濰坊城隍廟的肉火燒名號比較響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